當前位置:首頁 » 機械製造 » 機械折彎系數如何計算

機械折彎系數如何計算

發布時間: 2021-02-19 03:56:24

1. 折彎系數計算公式

折彎系數來有很多方法,你指的自應該是「折彎扣除數法」。其它還有K因子法、Y因子法、扣除板厚法等。比較常見的是折彎扣除數法。
展開尺寸=直邊的外側長度+另一直邊的外側長度-折彎扣除數
注意:
1、直邊的外角長度是指兩直邊外側交點間的距離,不是折彎圓角處的切點。
2、折彎扣除數根據不同V槽尺寸的刀具,大小不同。一般V16=4.8、V18=5.0、V20=5.3,V槽尺寸越大越易成形,但最小可折邊尺寸較大。扣除數可以咨詢刀具供應商。
如你說的100是直邊的外側長度,選用V18刀具,則:
展開長度=100+100-5.0=195mm

2. 折彎怎麼計算

在折彎變形過程中,折彎圓角內側材料被壓縮、外側材料被拉伸,而保持原有長度的材料呈圓弧線分布(圖中的虛線)。這個圓弧所在位置是鈑的材料力學中性線,這就是用來計算展開長度的線。它不可能超過鈑厚的幾何形狀的1/2處。 系數K就是對材料中性線位置的計算系數。 在線性展開方式下,K決定了計算折彎圓角部分結構(任何可以得到這種形狀的特徵),在計算展開長度時的系數。范圍是0-1;默認值是0.44。折彎展開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展開結果長度 = 2*PI*(折彎半徑 + K *厚度)*(折彎包角/360) 可見,隨著K系數的不同設置,帶折彎的展開長度將有所不同,這種條件下,模型上所有的相關部分的展開計算,將使用同一個系數;而在「折彎表」模式下,可能針對不同的參數使用不同的計算系數,應當更為精確合理。 根據材料和具體鈑金設計規則的不同,可改變K系數到合適的值,以便能在展開後得到比較准確的長度。K系數與材料相關,主要也取決於鈑厚度和折彎半徑的比值。對於鋼材,我國的習慣參數如表10-1。對於Inventor默認的情況,折彎半徑/厚度=1.0,而K=0.44,與我國設計習慣也相當一致。 表10-1 K系數表 折彎半徑/厚度 0.1 0.25 0.5 1.0 2.0 3.0 4.0 >4.0 內尺寸和外尺寸加系數.是折彎經驗公式里用到的,內尺寸就是不計材料厚度的折邊長度,外尺寸就是計材料厚度在內,系數是折彎時考慮的修正值,完全是經驗之談。只應用在比較粗糙的場合。關於折彎半徑的確定,如果你是做設計的,當然是由你來確定了,不過得考慮裝配關系、外形美觀、還有製造工藝性等等。一般折彎內側都取料厚的,符合基本的鈑金規則就好了。

3. 如何計算折彎系數公式是什麼

折彎系數跟板材材質,厚度,折彎刀具(上下模和R角)有關系,一般經驗演算法
R圓弧刀四分之一周長*二分之一板厚
用於常用鐵板SPCC

4. 請問數控折彎機的折彎系數咋算,展開圖咋計算,謝謝啦!

系數抄=(料厚x單刀的系數x0.8)如料後為3.0 折一刀公式是:3x(1x2)x0.8 折兩刀是:3x(2x2)x0.8 以此類推 展開=所有的尺寸加起來減掉系數
折彎跟展平時,材料一側會被拉長,一側被壓縮,受到的因素影響有:材料類型、材料厚度、材料熱處理及加及折彎的角度。PROE在進行鈑金的折彎和展平時,會自動計算材料被拉伸或壓縮的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數×T)×(θ/90)
L: 鈑金展開長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彎處的內側半徑(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彎角度
Y系數: 由折彎中線(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決定的一個常數,其默認值為0.5(所謂的「折彎中線」)。可在config中設定其默認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鈑金設計實際中,常用的鈑金展平計算公式是以K系數為主要依據的,范圍是0~1,表示材料在折彎時被拉伸的抵抗程度。與Y系數的關系如下
Y系數=(π/2)×k系數

5. 鈑金折彎的系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PROE折彎系數計算公式:

PROE在進行鈑金的折彎和展平時,會自動計算材料被拉伸或壓縮的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數×T)×(θ/90)

L: 鈑金展開長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彎處的內側半徑(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彎角度

Y系數: 由折彎中線(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決定的一個常數,其默認值為0.5(所謂的「折彎中線」)。可在config中設定其默認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鈑金設計實際中,常用的鈑金展平計算公式是以K系數為主要依據的,范圍是0~1,表示材料在折彎時被拉伸的抵抗程度。與Y系數的關系如下

Y系數=(π/2)×k系數

拓展資料:

鈑金折彎加工(Sheet Metal Bending),金屬板材的彎曲和成型是在彎板機上進行的,將要成型的工件放置在彎板機上,用升降杠桿將制動蹄片提起,工件滑動到適當的位置,然後將制動蹄片降低到要成型的 工件上,通過對彎板機上的彎曲杠桿施力而實現金屬的彎曲成型。

最小折彎半徑是成型金屬的延展性和厚度的函數。對於鋁板來說,金屬的折彎半徑要大於板材的厚 度。折彎時,由於有一定的回彈,金屬折彎的角度要比要求的角度稍大一些。 金屬板材的折彎是在金屬加工車間進行的。

參考資料:鈑金折彎加工_網路

6. 折彎系數是用什麼公式算出來的

仔細地研究後得知,在系統中還提供了以下幾類特定材料在折彎角為90度時的折彎補償演算法,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軟黃銅或軟銅材料:BA = (0.55 * T) + (1.57 * R) 半硬銅或黃銅、軟鋼和鋁等材料:BA = (0.64 * T) + (1.57 * R) 青銅、硬銅、冷軋鋼和彈簧鋼等材料:BA = (0.71 * T) + (1.57 * R) 實際上如果我們簡化一下方程(7),將折彎角設為90度,常量計算出來,那麼方程就可變換為: BA = (1.57 * K * T) + (1.57 *R) 所以,對軟黃銅或軟銅材料,對比上面的計算公式即可得到1.57xK = 0.55,K=0.55/1.57=0.35。同樣的方法很容易計算出書中列舉的幾類材料的k-因子值: 軟黃銅或軟銅材料:K = 0.35 半硬銅或黃銅、軟鋼和鋁等材料:K = 0.41 青銅、硬銅、冷軋鋼和彈簧鋼等材料:K = 0.45 前面已經討論過,有多種獲取K-因子的來源如鈑金材料供應商,試驗數據,經驗和手冊等。如果我們要用K-因子的方法建立我們的鈑金模型,我們就必須找到滿足工程需求的K-因子值的正確來源,從而得到完全滿足所期望精度的物理零件結果。 在一些情況下,因為要適應可能很廣泛的折彎情形,僅靠輸入單一的數字即使用單一的K-因子方法可能無法得到足夠准確的結果。這種情況下,為了獲得更為准確的結果,應該對整個零件的單個折彎直接使用BA值,或者使用折彎表描述整個范圍內不同的A、R、T的所對應的不同BA、BD或K-因子值等。我們甚至還可以使用方程生成象SolidWorks提供樣表中所列的折彎表一樣的數據。如果需要,我們還可以實驗數據或經驗數據為依據,修改折彎表中單元格的內容。SolidWorks的安裝目錄下既提供折彎補償表,也提供折彎扣除表,還有k-因子表等,它們均可手工進行編輯與修改。

7. 鋼板折彎系數怎麼計算

鋼板彎曲後來的特點:自一是在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中心線長度不變。 二是在彎曲處形成圓弧。彎曲後的量度方法是,度量外包尺寸。所以彎曲鋼板的量度尺寸大於下料尺寸,兩者之差稱為彎曲調整值。90度直角彎曲,調整值為2h(h為鋼板厚)

8. 折彎系數怎麼算

材料不同,板厚不同,採用的折彎模具不同,折彎系數也不同。

(8)機械折彎系數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PROE折彎系數計算公式:


PROE在進行鈑金的折彎和展平時,會自動計算材料被拉伸或壓縮的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數×T)×(θ/90)


L: 鈑金展開長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彎處的內側半徑(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彎角度


Y系數: 由折彎中線(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決定的一個常數,其默認值為0.5(所謂的「折彎中線」)。可在config中設定其默認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鈑金設計實際中,常用的鈑金展平計算公式是以K系數為主要依據的,范圍是0~1,表示材料在折彎時被拉伸的抵抗程度。與Y系數的關系如下


Y系數=(π/2)×k系數

9. 鈑金的折彎系數如何計算

簡單演算法 為 1.65*T(材料厚度)一般都沒問題 壓死邊 0.4T 你如果需要很准確的 可以HI 我

10. 鋼板折彎下料計算公式怎麼計算的

L=外形長-2*R/tan(α/2)+α/180*3.1416*R

其中,α為30度可者90度,為彎曲半徑。

Q235鋼材料的話一般是用材料厚度的1.75至2倍,要求不高的話就用2倍計算,要求高的話那就要看下模大小,還有材料的拉申度的,這個就要在實際工作中去試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不一樣的,有時就是同一張鋼板上剪下來的也會不一樣。

由於回火穩定性差,碳鋼在進行調質處理時,為了保證較高的強度需採用較低的回火溫度,這樣鋼的韌性就偏低;為了保證較好的韌性,採用高的回火溫度時強度又偏低,所以碳鋼的綜合機械性能水平不高。

(10)機械折彎系數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經過彈性變形,然後進入塑性變形,在塑性彎曲的開始階段,板料是自由彎曲的·隨著上模或下模對板料的施壓,板料與下模V型槽內表面逐漸靠緊,同時曲率半徑和彎曲力臂也逐漸變小,繼續加壓直到行程終止,使上下模與板材三點靠緊全接觸,此時完成一個V型彎曲。

在450℃-600℃間發生的第二類回火脆性(高溫回火脆性) 主要與某些雜質元素以及合金元素本身在原奧氏體晶界上的嚴重偏聚有關,多發生在含Mn、Cr、Ni等元素的合金鋼中。

這是一種可逆回火脆性,回火後快冷(通常用油冷)可防止其發生。鋼中加入適當Mo或W(0.5%Mo, 1%W)也可基本上消除這類脆性。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