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打標機器 » 下列屬於機器的不安全因素的是什麼意思

下列屬於機器的不安全因素的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2-20 11:34:59

A. 什麼是機械設備故障,如何分類

什麼是設備故障?
所謂設備故障,一般是指設備失去或降低其規定功能的事件或現象,表現為設備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技術性能降低,致使設備中斷生產或效率降低而影響生產。
設備故障的分類
由於機器設備多種多樣,因而故障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必須對其進行分類研究,以確定採用何種診斷方法,故障分類的形式主要有幾種:
1、按故障存在的程度分類:
•暫時性故障:這類故障帶有間斷性,是在一定條件下,系統所產生的功能上的故障,通過調整系統參數或運行參數,不需要更換零部件又可恢復系統的正常功能;
•永久性故障:這類故障是由某些零部件損壞而引起的,必須經過更換或修復後才能消除故障。這類故障還可分為完全喪失所應有的完全性故障及導致某些局部功能喪失的局部性故障。
2、按故障發生、發展的進程分類:
•突發性故障:出現故障前無明顯徵兆,難以靠早期試驗或測試來預測。這類故障發生時間很短暫,一般帶有破壞性,如轉子的斷裂,人員誤操作引起設備的損毀等屬於這一類故障;
•漸發性故障: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某些零部件因疲勞、腐蝕、磨損等使性能逐漸下降,最終超出所允許值而發生的故障。這類故障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能通過早期狀態監測和故障預備來預防。
3、按故障嚴重程度分類:
•破壞性故障:它既是突發性又是永久性的,故障發生後往往危及設備和人身安全;
•非破壞性故障:一般它是漸發性的又是局部性的,故障發生後暫時不會危及設備和人身的安全。
4、按故障發生的原因分類:
•外因故障:因操作人員操作不當或條件惡化而造成的故障,如調節系統的誤動作,設備的超速運行等;
•內因故障: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因設計或生產方面存在的潛在隱患而造成的故障。如設備上的薄弱環節,製造商殘余的局部應力和變形,材料的缺陷等都是潛在的因素。
5、按故障相關性分類:
•相關故障:也可稱間接故障。這種故障是由設備其他部件引起的,如滑動軸承因斷油而燒瓦的故障是因油路系統故障而引起的,這一點在故障診斷中應予注意;
•非相關故障:也可稱直接故障。這是因零部件的本身直接因素引起的對設備進行故障診斷首先應診斷這類故障。

B. 事故直接原因中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包括哪些內容

安全生產事故直接經濟損失主要包括人和物兩個方面:

1、人的方面:人身傷亡的搶救費用、醫療費用、善後處理費用。包括醫療費、交通費、誤工費、伙食費、住宿費、經濟補償費、後事處理費、其他費用等等;

2、固定資產損失費用:報廢的固定資產按照凈值-殘值計算,報廢後能修復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損壞修復費用計算。包括機器設備、房產等;

3、流動資產損失費用:原料、燃料、輔助材料按照賬面值-殘值計算;成品、半成品、在製品等按企業實際成本-殘值計算。

其實反過來說,除了間接損失之外的都是直接損失更容易理解,間接損失主要是指因停產或減產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包括因經濟合同糾紛和企業名譽受損帶來的損失。除此之外全部都是直接經濟損失。 因為包括現場清理,臨時僱工等都應算作直接損失。

(2)下列屬於機器的不安全因素的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事故是一種動態事件,它開始於危險的激化,並以一系列原因事件按一定的邏輯順序流經系統而造成的損失,即事故是指造成人員傷害、死亡、職業病或設備設施等財產損失和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事故有生產事故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之分。

生產事故是指生產經營活動(包括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過程中,突然發生的傷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損壞設備、設施或者造成經濟損失,導致原活動暫時中止或永遠終止的意外事件。

傷害程度分類

根據<企業職工事故傷亡事故分類標准>(GB 6441-86)規定,按傷害程度分類為:

(一)輕傷:指損失1個工作日至105個工作日以下的失能傷害;

(二)重傷:指損失工作日等於和超過105個工作日的失能傷害,重傷損失工作日最多不超過6000工作日;

(三)死亡:指損失工作日超過6000工作日,這是根據我國職工的平均退休年齡和平均壽命計算出來的。

受傷性質分類

受傷性質是指人體受傷的類型,實質上從醫學角度給予創傷的具體名稱,常見的有:電傷,挫傷,割傷,擦傷,刺傷,撕脫傷、扭傷、倒塌壓埋傷、沖擊傷等。

事故損失分類

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本等級劃分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C. 機械傷害的四種主要表現是什麼

機械傷害分來為:
(1)、物體打擊:是源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不包括主體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等引發的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是指企業機動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人體墜落和物體倒塌、飛落、擠壓造成的傷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牽引車輛和車輛停駛時發生的事故。
(3)、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捲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刺扎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傷害。
(4)、起重傷害:是指各種超重作業(包括起重機安裝、檢修、試驗)、中發生的擠壓、墜落、物體(吊具、吊重物)、打擊等造成的傷害。
(5)、觸電:包括各種設備、設施的觸電,電工作業的觸電,雷擊等。
(6)、灼燙:是指火焰燒傷、高溫物體燙傷、化學灼傷(酸、鹼、鹽、有機物引起的體內外的灼傷)、、物理灼傷(光、放射性物質引起的體內外的灼傷)、。不包括電灼傷和火災引起的燒傷。

D. 什麼是造成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進入設備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後果。也有的因當時受定時電源開關作用或發生臨時停電等因素誤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雖然對設備斷電,但因未等至設備慣性運轉徹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樣造成嚴重後果;

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還有的人孔、投料口絞籠井等部位缺護欄及蓋板,無警示牌,人一疏忽誤接觸這些部位,就會造成事故;

3 、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一種是有了緊急情況不立即停車;另一種是好幾台機械開關設在一起,極易造成誤開機械引發嚴重後果;

4、機械設備帶病運行,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機械運行中進行清理、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

6、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幹活、借道、揀物等);

7、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作業人員操作失誤。

(4)下列屬於機器的不安全因素的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如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通風、防毒、防塵、照明、防震、防雜訊以及氣象條件等安全衛生設施缺乏等均能誘發事故。動機械所造成的傷害事故的危險源常常存在於下列部位:

1、旋轉的機件具有將人體或物體從外部捲入的危險;機床的卡盤、鑽頭、銑刀等、傳動部件和旋轉軸的突出部分有鉤掛衣袖、褲腿、長發等而將人捲入的危險;風翅、葉輪有絞碾的危險;相對接觸而旋轉的滾筒有使人被捲入的危險。

2、作直線往復運動的部位存在著撞傷和擠傷的危險。沖壓、剪切、鍛壓等機械的模具、錘頭、刀口等部位存在著撞壓、剪切的危險。

3、機械的搖擺部位又存在著撞擊的危險。

4、機械的控制點、操縱點、檢查點、取樣點、送料過程等也都存在著不同的潛在危險因素。

E. 四不安全因素是什麼

四個不安全因素通常是指建築工地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可分人、機、環、管四個環節,各地有不同的表達,一般解釋如下:
1、事故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事故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人的傷害,物的損失事故的先決條件,各種人身傷害事故均離不開物與人這二個因素。人身傷害事故就是人與物之間產生的一種意外現象。在人與物這二個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為物的不安全因素的背後,實質上還是隱含著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造成絕大部分事故的二個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通常也可稱作事故隱患。
分析大量事故的原因可以得知,單純由於不安全狀態或者單純由於不安全行為導致事故的情況並不多,事故幾乎都是由多種原因交織而形成的,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結合而成的。
2、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指影響安全的人的因素。即:能夠使系統發生故障或發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人員,個人的不安全因素和違背設計和安全要求的錯誤行為。人的不安全因素可分為個人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兩個大類。
2.1 個人的不安全因素
個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人員的心理、生理、能力中所具有不能適應工作、作業崗位要求而影響安全的因素。
2.2 個人不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不能適應工作、作業崗位的要求,影響安全的因素。②體能不能適應工作、作業崗位要求的影響安全的因素。③年齡不能適應工作作業崗位要求的因素。④有不適合工作作業崗位要求的疾病。⑤疲勞和酒醉或剛睡過覺,感覺朦朧。
2.3 人的不安全行為
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為錯誤,是人為地使系統發生故障或發生性能不良事件,是違背設計和操作規程的錯誤行為。
人的不安全行為,通俗地用一句話講,就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的失誤。
2.3.1不安全行為在施工現場的類型。
2.3.1.1 操作失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3.1.2 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2.3.1.3 使用不安全設備;
2.3.1.4 手代替工具操作;
2.3.1.5 物體存放不當;
2.3.1.6 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2.3.1.7 攀坐不安全位置;
2.3.1.8 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2.3.1.9 在機器運轉時、檢查、維修、保養等;
2.3.1.10 有分散注意力行為;
2.3.1.11 沒有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
2.3.1.12 不安全裝束;
2.3.1.13 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處理錯誤。
2.3.2產生不安全行為的主要原因
2.3.2.1有系統組織上的原因;
2.3.2.2思想上責任性的原因;
2.3.2.3工作上的原因。
2.3.3產生不安全行為的主要工作上的原因
2.3.1.1 工作知識的不足或工作方法不適當;
2.3.1.2 技能不熟練或經驗不充分;
2.3.1.3 作業的速度不適當;
2.3.1.4 工作不當,但又不聽或不注意管理提示。
3、施工現場物的不安全狀態
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條件,包括機械設備等物質或環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通常人們將此稱之為物的不安全狀態或稱之為物的不安全條件,也有直接稱其為不安全狀態。
3.1 物的不安全狀態大致包括七個方面:
3.1.1物(包括機器、設備、工具、其他物質等)本身存在的缺陷;
3.1.2防護保險方面的缺陷;
3.1.3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
3.1.4作業環境場所的缺陷;
3.1.5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狀態;
3.1.6作業方法導致的物的不安全狀態;
3.1.7保護器具信號、標志和個體防護用品的缺陷。
3.2 物的不安全狀態的類型可分四種:
3.2.1防護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3.2.2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2.3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3.2.4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
4、管理方面不安全因素
4.1、組織結構不合理;
4.2、組織機構不健全,機構職責不明晰;
4.3、規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實際;
4.4、文件、記錄管理不符合要求;
4.5、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管理不符合規定,貫徹學習不到位;
4.6、未根據風險評估及本單位生產計劃編制應急預案,預案不完善、不合理;
4.7、崗位職責不明,設置不合理;
4.8、員工安全教育、培訓不符合規定;
4.9、未開展班組建設活動,沒有有效的本質安全文化;
4.10、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F. 機械傷害的常見原因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行為
1、操作失誤的主要原因有:
1)機械產生的雜訊使操作者的知覺和聽覺麻痹,導致不易判斷或判斷錯誤;
2)依據錯誤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縱或控制機械造成失誤;
3)機械的顯示器、指示信號等顯示失誤使操作者誤操作;
4)控制與操縱系統的識別性、標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產生操作失誤;
5)時間緊迫致使沒有充分考慮而處理問題;
6)缺乏對動機械危險性的認識而產生操作失誤;
7)技術不熟練,操作方法不當;
8)准備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倉促而導致操作失誤;
9)作業程序不當,監督檢查不夠,違章作業;
10)人為的使機器處於不安全狀態,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聯鎖裝置等。走捷徑、圖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盤車、不置換分析等。
2、誤入危區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機器的變化,如改變操作條件或改進安全裝置時;
2)圖省事、走捷徑的心理,對熟悉的機器,會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誤入危區;
3)條件反射下忘記危區;
4)單調、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勞而誤入危區;
5)由於身體或環境影響造成視覺或聽覺失誤而誤入危區;
6)錯誤的思維和記憶,尤其是對機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工人容易誤入危區;
7)指揮者錯誤指揮,操作者未能抵制而誤入危區;
8)信息溝通不良而誤入危區;
9)異常狀態及其它條件下的失誤。
二、機械的不安全狀態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如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通風、防毒、防塵、照明、防震、防雜訊以及氣象條件等安全衛生設施缺乏等均能誘發事故。動機械所造成的傷害事故的危險源常常存在於下列部位:
1、旋轉的機件具有將人體或物體從外部捲入的危險;機床的卡盤、鑽頭、銑刀等、傳動部件和旋轉軸的突出部分有鉤掛衣袖、褲腿、長發等而將人捲入的危險;風翅、葉輪有絞碾的危險;相對接觸而旋轉的滾筒有使人被捲入的危險。
2、作直線往復運動的部位存在著撞傷和擠傷的危險。沖壓、剪切、鍛壓等機械的模具、錘頭、刀口等部位存在著撞壓、剪切的危險。
3、機械的搖擺部位又存在著撞擊的危險。
4、機械的控制點、操縱點、檢查點、取樣點、送料過程等也都存在著不同的潛在危險因素。

G. 機械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包括哪些方面

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造成機械傷害事故的又一直接原因,集中表現為:一是操專作失誤屬,忽視安全,忽視警告。操作者缺乏應有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思想麻痹,有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操作規程;二是操作人員野蠻操作,導致機器設備安全裝置失效或失靈,造成設備本身處於不安全狀態;三是手工代替工具操作或冒險進入危險場所、區域,有的工人為圖省事,走捷徑,擅自跨越機械傳動部位;四是機械運轉時加油、維修、清掃,或者操作者進入危險區域進行檢查、安裝、調試,雖然關停了設備,但未能開啟限位或保險裝置,又無他人在場監護,將身體置身於他人可以啟動設備的危險之中;五是操作者忽視使用或佩戴勞保用品。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