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機器人什麼名字
❶ 中國的第一台電腦叫什麼名字
1958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國研製成功104型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1萬次。
1960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3年,中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電子計算機--109機研製成功。
1964年,441B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5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DJS-Ⅱ"型操作系統編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體管大型通用數字計算機誕生。
1969年,北京大學承接研製百萬次集成電路數字電子計算機 --150機。
1970年,中國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時操作系統和標准匯編語言的計算機--441B-Ⅲ型全晶體管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2年,每秒運算11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3年,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個機型先後研製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機研製成功。
1977年,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DJS-050機研製成功。
1979年,中國研製成功每秒運算500萬次的集成電路計算機--HDS-9,王選用中國第一台激光照排機排出樣書。
1981年,中國研製成功的260機平均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00萬次。
1983年,"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億次。
1984年,聯想集團的前身--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中國出現第一次微機熱。
1985年,華光Ⅱ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投入生產性使用。
1986年,中華學習機投入生產。
1987年,第一台國產的286微機--長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國產386微機--長城386推出,中國發現首例計算機病毒。
1990年,中國首台高智能計算機--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誕生,長城486計算機問世。
1991年,新華社、科技日報、經濟日報正式啟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1992年,中國最大的漢字字元集--6萬電腦漢字字型檔正式建立。
1993年,中國第一台10億次巨型銀河計算機Ⅱ型通過鑒定。
1994年,銀河計算機Ⅱ型在國家氣象局投入正式運行,用於天氣中期預報。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機通過鑒定,其峰值可達每秒25億次。
1996年,國產聯想電腦在國內微機市場銷售量第一。
1997年,銀河-Ⅲ並行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
1998年,中國微機銷量達408萬台,國產佔有率高達71.9%。
1999年,銀河四代巨型機研製成功。
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製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國家
❷ 新華社電和據新華社電的區別
新華社是抄一個通訊社,它的本質其實是向各大媒體供稿。新華社發出的新聞稿件如果被報紙未作補充或修改即採用,應該註明「新華社電」和記者的名字,這是規定。如果稿件被修改,而消息來源又是新華社,則為「據新華社電」。
說白了,新華社就是供稿的,賣信息的,新華社的信息報社采不採用、採用多少、修不修改都是自己決定的,所以會有區別。
特稿不是特約稿件的意思,新聞學上,特稿是指通過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質,把問題說透徹的報道,其實就是深度報道、分析性報道。新華社有專門的專特稿新聞專線,一般這類稿件都是單一的,而且是根據媒體需求來製作的。比如說你想要一篇關於某事的特稿,把需求和要求告知新華社,由他們進行采寫製作,你就可以說「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❸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央電視台哪個厲害詳細點
那個說根據我了解打了一長段的說的好多是錯的。中宣部給的排名確實是人民日報社內在最前面,其次新華社,再下來容才是什麼央視經濟日報中新社中國日報等。新華社與人日同是正部單位。人日分社是正廳級,但新華社是副廳。央視為副部級。人日是直接歸黨管,新華社是歸國務院的,所以你懂了。另外,從業務上分,新華社是負責生產新聞,其他媒體等主要負責銷售新聞,功能不一樣,所以中國其他媒體重大消息都來自新華社,這是國家統一規定的。
個人認為現在說哪個媒體最厲害沒有實際意義,媒體融合嘛,新華社和人日央視都存在一定業務往來,也都有相互瞧不起的現象存在。大家感覺央視牛逼,但其實它只是副部級,隸屬於廣電總局。而且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這幾家老大哥都受到不小影響,在轉型中,目測人日客戶端微博等做的還算是風生水起。說起媒體矩陣,新華社和人日都旗鼓相當,新華社有參考消息,人日有大名鼎鼎的環球時報,新華社有半月談,人日有中國經濟周刊,等等,不一而足,這些自媒體抱著親爹的大腿,在外頭活的也相當自在。不能再說下去了。
❹ 新華社記者名單
新華社記者顧周皓
為了保證網際網路空間和使用者的安全,抵禦無孔不入黑客的襲擊,保護重要機構的網站,八國集團26日在柏林召開會議,專門討論如何提高網路安全的水平和防範網上犯罪的問題。
這次會議聚集了來自八國集團各成員國的一百多名計算機和網路專家。在會議上,專家們指出,目前的網路已對各國的國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據統計,八國集團各成員國每年因網路犯罪造成的損失多達420億美元,網路安全問題已經不容忽視。
在會議上,各國專家呼籲說,為了打擊網路犯罪,需要各國政府協調行動,一起制定打擊網上犯罪的有關法律。網際網路空間是無國界的,網上黑客可以通過網路在世界各地通行無阻,僅僅依靠一個國家的力量無法有效地制止網路犯罪行為。但是,如果在每個國家打擊網路犯罪都有法可依,對於防範網路犯罪會有很大幫助。各國政府應該專門成立一個負責網路安全的職能機構,既能減輕目前司法部門的負擔,又能使打擊網路犯罪更為有效和專業化,還可以加強各國之間在這一問題上的合作。
專家們在會議上還指出,在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所有網際網路用戶的需要。對於個人用戶來說,網路安全問題的概念主要是如何避開網上各種騙局,避免遭到欺詐和盜用;對於網上商家,網路安全主要是保證客戶和公司的金融安全;而對於政府和各個機構來說,網路安全則主要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網站免遭黑客的襲擊。而鑒於網路的公開性和特殊性,各國在制訂法律時還需要在打擊犯罪和保護網路用戶的隱私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同一天,德國總理施羅德和內政部長奧托·席利出席了在另一城市漢諾威舉行的一個計算機研討會。施羅德在會上表示,網路犯罪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打擊網路犯罪需要全球各國的合作。只有向用戶提供安全的網際網路服務,才能使人們對網路樹立信心,促進電子商務和網路經濟的發展。席利表示,為了使各國在打擊網路犯罪問題上取得一致,各國政府需要達成一個合理的對網路犯罪的認同標准,確定什麼樣的行為屬於網路犯罪,然後對這些行為予以打擊。
顯然,隨著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遠,網路犯罪問題也日益受人關注。但也有專家指出,打擊網路犯罪比打擊常規犯罪更為復雜,更加艱難。由於世界各國在政治體制、意識形態、法律制度和價值觀念上的千差萬別,要達到一個統一的網路安全標准將是一件十分艱難的工作。在網際網路上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問題恐怕還將在今後許多年裡困擾各國的法律專家。
❺ 新華通訊社讓長的名字
新華通訊社讓長的名字?
蔡名照:新華社社長。
蔡名照:男,漢族,1955年6月出生,山東日照人,生於江蘇連雲港,研究生學歷,高級記者。
❻ 新華社現任社長叫什麼名字
李從軍
❼ 新華社的官方微博為什麼名字是新華視點新華視點是新華社的一個節目嗎
新華視點是新華社報道的一個獲獎報道欄目,知名度高。
❽ 新華社發布了什麼智能生產平台
6月13日消息, 繼成功發布媒體大腦1.0後,13日,新華社向全球發布了媒體大腦2.0——「MAGIC」智能生產平台。
2017年12月26日,新華社向全球發布了中國第一個媒體人工智慧平台——媒體大腦1.0,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評論稱:「當美國媒體還在緩慢引進人工智慧技術,中國的新華社早已大步向前。」
「『MAGIC』平台好比一條零部件生產組裝流水線,在這個平台里,新聞內容將被自動拆解為一個個顆粒,然後進行重新組裝,經過這條流水線加工後,我們發現機器可以生產更多新的內容。」新華智雲負責人介紹說,「『MAGIC』平台將幫助內容生產機構大幅提升效率,從而大大豐富媒體內容。」
據了解,「MAGIC」平台上線後,將首次應用在俄羅斯足球世界盃報道中。
來源:新華網
❾ 中國有新華社,請問美國、英國等國的新聞社名稱都是什麼越多越好哈。。。
美國:美聯社 英國:路透社 日本:共同社 德國:德新社 法國:法新社 俄羅斯:塔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