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機器怎麼測蛋白
❶ Bradford法測蛋白用酶標儀測得值怎麼換成蛋白濃度
用標准牛血清蛋白先做標准曲線
然後嘛就是配製一定比例的樣品使之在標准曲線范圍內 多做幾個平行 直接機器讀數就可以了
❷ 如何測定蛋白濃度
一、微量凱氏(kjeldahl)定氮法
樣品與濃硫酸共熱。含氮有機物即分解產生氨(消化),氨又與硫酸作用,變成硫酸氨。經強鹼鹼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將氨蒸至酸液中,根據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計算得樣品之氮含量。若以甘氨酸為例,其反應式如下:
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 (1)
2nh3+h2so4——(nh4)2so4 (2)
(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
反應(1)、(2)在凱氏瓶內完成,反應(3)在凱氏蒸餾裝置中進行。
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劑,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點。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則用強酸。實驗和計算方法這里從略。
計算所得結果為樣品總氮量,如欲求得 樣品中蛋白含量,應將總氮量減去非蛋白
氮即得。如欲進一步求得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即用樣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雙縮脲法(biuret法)
(一)實驗原理
雙縮脲(nh3conhconh3)是兩個分子脲經180℃左右加熱,放出一個分子氨後得到的產物。在強鹼性溶液中,雙縮脲與cuso4形成紫色絡合物,稱為雙縮脲反應。凡具有兩個醯胺基或兩個直接連接的肽鍵,或能過一個中間碳原子相連的肽鍵,這類化合物都有雙縮脲反應。
紫色絡合物顏色的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而與蛋白質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無關,故可用來測定蛋白質含量。測定范圍為1-10mg蛋白質。干擾這一測定的物質主要有:硫酸銨、tris緩沖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優點是較快速 ,不同的蛋白質產生顏色的深淺相近,以及干擾物質少。主要的缺點是靈敏度差。因此雙縮脲法常用於需要快速,但並不需要十分精確的蛋白質測定。
(二)試劑與器材
1. 試劑:
(1)標准蛋白質溶液:用標準的結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標准酪蛋白,配製成10mg/ml的標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濃度1mg/ml的a280為0.66來校正其純度。如有需要,標准蛋白質還可預先用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氮含量,計算出其純度,再根據其純度,稱量配製成標准蛋白質溶液。牛血清清蛋白用h2o 或0.9%nacl配製,酪蛋白用0.05n naoh配製。
(2)雙縮脲試劑:稱以1.50克硫酸銅(cuso4•5h2o)和6.0克酒石酸鉀鈉(knac4h4o6•4h2o),用500毫升水溶解,在攪拌下加入300毫升10% naoh溶液,用水稀釋到1升,貯存於塑料瓶中(或內壁塗以石蠟的瓶中)。此試劑可長期保存。若貯存瓶中有黑色沉澱出現,則需要重新配製。
2. 器材:
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大試管15支、旋渦混合器等。
(三)操作方法
1. 標准曲線的測定:取12支試管分兩組,分別加入0,0.2,0.4,0.6,0.8,1.0毫升的標准蛋白質溶液,用水補足到1毫升,然後加入4毫升雙縮脲試劑。充分搖勻後,在室溫(20~25℃)下放置30分鍾,於540nm處進行比色測定。用未加蛋白質溶液的第一支試管作為空白對照液。取兩組測定的平均值,以蛋白質的含量為橫座標,光吸收值為縱座標繪制標准曲線。
2、樣品的測定:取2~3個試管,用上述同樣的方法,測定未知樣品的蛋白質濃度。注意樣品濃度不要超過10mg/ml。
三、folin—酚試劑法(lowry法)
(一)實驗原理
這種蛋白質測定法是最靈敏的方法之一。過去此法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由於其試劑乙的配製較為困難(現在已可以訂購),近年來逐漸被考馬斯亮蘭法所取代。此法的顯色原理與雙縮脲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加入了第二種試劑,即folin—酚試劑,以增加顯色量,從而提高了檢測蛋白質的靈敏度。這兩種顯色反應產生深蘭色的原因是:在鹼性條件下,蛋白質中的肽鍵與銅結合生成復合物。folin—酚試劑中的磷鉬酸鹽—磷鎢酸鹽被蛋白質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殘基還原,產生深蘭色(鉬蘭和鎢蘭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蘭色深度與蛋白的量成正比。
folin—酚試劑法最早由lowry確定了蛋白質濃度測定的基本步驟。以後在生物化學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這個測定法的優點是靈敏度高,比雙縮脲法靈敏得多,缺點是費時間較長,要精確控制操作時間,標准曲線也不是嚴格的直線形式,且專一性較差,干擾物質較多。對雙縮脲反應發生干擾的離子,同樣容易干擾lowry反應。而且對後者的影響還要大得多。酚類、檸檬酸、硫酸銨、tris緩沖液、甘氨酸、糖類、甘油等均有干擾作用。濃度較低的尿素(0.5%),硫酸納(1%),硝酸納(1%),三氯乙酸(0.5%),乙醇(5%),乙醚(5%),丙酮(0.5%)等溶液對顯色無影響,但這些物質濃度高時,必須作校正曲線。含硫酸銨的溶液,只須加濃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即可顯色測定。若樣品酸度較高,顯色後會色淺,則必須提高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1~2倍。
進行測定時,加folin—酚試劑時要特別小心,因為該試劑僅在酸性ph條件下穩定,但上述還原反應只在ph=10的情況下發生,故當folin一酚試劑加到鹼性的銅—蛋白質溶液中時,必須立即混勻,以便在磷鉬酸—磷鎢酸試劑被破壞之前,還原反應即能發生。
此法也適用於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定量測定。
此法可檢測的最低蛋白質量達5mg。通常測定范圍是20~250mg。
(二)試劑與器材
1.試劑
(1)試劑甲:
(a)10克 na2co3,2克 naoh和0.25克酒石酸鉀鈉 (knac4h4o6•4h2o)。溶解於500毫升蒸餾水中。
(b)0.5克硫酸銅(cuso4•5h2o)溶解於100毫升蒸餾水中,每次使用前,將50份(a)與1份(b)混合,即為試劑甲。
(2)試劑乙:在2升磨口迴流瓶中,加入100克鎢酸鈉(na2wo4•2h2o),25克鉬酸鈉(na2moo4•2h2o)及700毫升蒸餾水,再加50毫升85%磷酸,100毫升濃鹽酸,充分混合,接上迴流管,以小火迴流10小時,迴流結束時,加入150克硫 酸 鋰(li2so4),50毫升蒸餾水及數滴液體溴,開口繼續沸騰15分鍾,以便驅除過量的溴。冷卻後溶液呈黃色(如仍呈綠色,須再重復滴加液體溴的步驟)。稀釋至1升,過濾,濾液置於棕色試劑瓶中保存。使用時用標准naoh滴定,酚酞作指示劑,然後適當稀釋,約加水1倍,使最終的酸濃度為1n左右。
(3)標准蛋白質溶液: 精確稱取結晶牛血清清蛋白或 g—球蛋白,溶於蒸餾水,濃度為250mg/ml左右。牛血清清蛋白溶於水若混濁,可改用0.9%nacl溶液。
2. 器材
(1)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2)旋渦混合器
(3)秒錶
(4)試管16支
(三)操作方法
1. 標准曲線的測定:取16支大試管,1支作空白,3支留作未知樣品,其餘試管分成兩組,分別加入0,0.1,0.2,0.4,0.6,0.8,1.0毫升標准蛋白質溶液(濃度為250mg/ml)。用水補足到1.0毫升,然後每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在旋渦混合器上迅速混合,於室溫(20~25℃)放置10分鍾。再逐管加入0.5毫升試劑乙(folin—酚試劑),同樣立即混勻。這一步混合速度要快,否則會使顯色程度減弱。然後在室溫下放置30分鍾,以未加蛋白質溶液的第一支試管作為空白對照,於700nm處測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以蛋白質的量為橫座標,吸光度值為縱座標,繪制出標准曲線。
注意:因lowry反應的顯色隨時間不斷加深,因此各項操作必須精確控制時間,即第1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後,開始計時,1分鍾後,第2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2分鍾後加第3支試管,余此類推。全部試管加完試劑甲後若已超過10分鍾,則第1支試管可立即加入0.5毫升試劑乙,1分鍾後第2支試管加入0.5毫升試劑乙,2分鍾後加第3支試管,余此類推。待最後一支試管加完試劑後,再放置30分鍾,然後開始測定光吸收。每分鍾測一個樣品。
進行多試管操作時,為了防止出錯,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實驗記錄本上預先畫好下面的表格。表中是每個試管要加入的量(毫升),並按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順序,逐管加入。最下面兩排是計算出的每管中蛋白質的量(微克)和測得的吸光度值。
❸ 用Foss全自動凱式定氮儀測蛋白,從顯示屏上記錄的數據,怎麼樣進行數據處理呢,是有什麼公式么謝謝了
先做空白測定,空白數值穩定之後,選擇選擇模式2(加鹼蒸餾),選擇蛋白質模式,輸入稱樣的質量就可以了。如果是想要更改那個數據結果的話,定氮儀上是不能做的。
❹ 質譜儀是怎麼測蛋白質序列的,過程是什麼
基本過程是將蛋白質被打成單電荷片段,通過電磁偏轉得到一系列長度內不等的片容段,由於可測得質量,將片段排序,就可知道某個位點的氨基酸的質量,進而得知氨基酸的種類,重復此過程,可得知所有氨基酸的種類,進而得知蛋白質的序列,一般都是以及序列的信息,畢竟蛋白質測序之前要經過預處理。
❺ 蛋白濃度怎麼測
首先您應該搞清楚測蛋白濃度和測酶活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測蛋白濃度可以用內Bradford法或者BCA法。
測酶活的話要因容酶而異。
底物是什麼?如果是多功能酶要選擇多種底物包括最適底物,如果不是則通常選擇最適底物。
緩沖液怎麼配 ?要根據酶的性質選擇緩沖液的種類。
調到多少pH值?這也要根據酶的性質,並且測酶活要確定酶的最適pH,要配製一系列pH的緩沖液。
計算酶的比活性通常是酶的活力比蛋白濃度,單位是U/mg。
酶活力的定義通常是1min催化1微摩底物轉化為產物所需的酶量。
❻ 凱氏定氮儀測定蛋白質的方法確認怎麼做
最關鍵的是計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X:樣品中蛋白質的百分含量專,g;
V1: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屬標准液的體積,ml;
V2: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准溶液的體積,ml;
N:硫酸或鹽酸標准溶液的當量濃度;
0.014:1N硫酸或鹽酸標准溶液1ml相當於氮克數;
m:樣品的質量(體積),g(ml);
F:氮換算為蛋白質的系數。蛋白質中的氮含量一般為15~17.6%,按16%計算乘以6.25即為蛋白質,乳製品為6.38,麵粉為5.70,玉米、高粱為6.24,花生為5.46,米為5.95,大豆及其製品為5.71,肉與肉製品為6.25,大麥、小米、燕麥、裸麥為5.83,芝麻、向日葵為 5.30。
❼ 測定蛋白質的構型和功能要用什麼儀器,有哪些步驟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構型這個概念是指 一個有機分子中各個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間排列。這種排列不經過共價鍵的斷裂和重新形成是不會改變的。構型的改變往往使分子的光學活性發生變化。蛋白質的構型就是一級結構,指其氨基酸排列順序。
測定蛋白質的構型的主要有兩種方法:Edman降解(Edman degradation)和質譜法。
EDMAN降解法測序是經典的方法,通過從多肽鏈游離的N末端(或者C末端,但是很少)測定氨基酸殘基的序列的過程。N末端氨基酸殘基被苯異硫氰酸酯修飾,然後從多肽鏈上切下修飾的殘基,現在一般都是自動測序儀。
質譜法測蛋白只要是利用生物質譜儀,比如ESI-Q-TOF,ESI-IT-Obitraq。利用特異的酶將蛋白切成肽段, 然後通過質譜方法進行測定,產生數據或通過重頭比對,或者通過生物信息學中資料庫搜索的方法推斷出肽段序列,然後再由肽段序列拼接處蛋白序列。這種方法是近些年來隨著蛋白質組學的發展而廣泛被使用,但是對於蛋白完整序列測定需要較強的生物信息學技術。
整體而言, EDMAN降解法准確, 但是耗時長, 而且對於所測定的肽段要求很高, 不能太長, 不能太難修飾等等, 一般能測個20-50鹼基不錯了。而質譜法方法快速,但是准確性比EDMAN降解法略差。
另外,樓主講的蛋白功能測定,不同的蛋白質功能各異,蛋白功能主要通過生物學實驗反復驗證次得到,這個比較復雜,沒有固定的模式,要逐一研究。
另外,像核磁儀可以用來研究蛋白的構象或者說晶體結構,表面等離子共振儀器可以用來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等,蛋白質是未來有限的生物研究資源,現在全世界對蛋白質的研究熱情都很高。也有許多相關的基礎科教書,樓主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純手工打造,希望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