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鞋需要什麼機器
『壹』 製鞋需要什麼機械
液壓下料機,一套製鞋壓平機,壓底機、一套包裝流水設備,四條印刷線,二台磨邊機,四台鑽孔機,5台平車,還有包裝機,絲網印刷機,鐵架等等 前幫機、雙層紅外流水線、塑料機械、橡膠機械、煉膠設備 製鞋工藝流程一、 原輔材料倉庫管理 1、每日原輔材料進出庫須做好材料帳及庫存帳,並用微機管理; 2、進料和發料須專人管理,以免出錯; 3、進料時須有質檢人員在場,檢驗品質是否正確,顏色是否正確。 二、 裁斷車間管理 1、領料須由專人負責,由組長統一分配給員工; 2、真皮類裁切時,因只能單層裁切,用GSB-2C液壓擺臂式下料機或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較好; 3、裁切尼龍布、特多龍布、帆布及較薄PVC革時,因材料較軟,同時可一次多層裁切,故應用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或XCLL2-250液壓龍門下料機。 4、裁切中底板時,因材料較硬,同時可一次多層裁切,應用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或XCLL2-250液壓龍門下料機。 5、任何裁出的部件、特別是有色皮料、布類應同時做質檢、配色、配雙及數量清點等工作,以免到針車部門時做重復工作; 6、裁切主管人員應輔導員工做好機器及刀模的日常保養工作; 7、管理人員須隨時巡視員工使用斬是否按指令單的刀號操作並教導員工如何自我檢驗。 8、教導員工對材料的認識,須適材適用,並注意斬刀排列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三、 調配中心管理 1、調配中心依據訂單情況,將裁切好的部件排列整齊,等待加工; 2、已裁切好的部件如需印刷、削皮、貼內里、燙印等,均由調配中心負責; 3、加工好的材料交付給中倉備料組,由中倉備料組發料至針車車間加工。 4、裁切好的部件如中底板、鞋墊等,如果不需要特別車縫加工的,可在完成必要處理後送半成品倉庫 5、在調配中心,待所有部件完成後,一定要將鞋面所有部件質量及統計數字妥善整理,准備交付給針車車間; 四、 針車車間管理 1、針車車間的車幫及做幫的工藝流程和員工配置,依據鞋面設計的不同而變化,一般一條針車流水線,如果每8小時能生產1500雙時,須各種針車約70-80台,手工人員約10-15人,共計80-95人; 2、車縫時必須注意車線邊距,針距是否控制良好,與要求的標準是否相符; 3、車縫時必須注意鞋面部件上各記號點的正確性,如車縫時未按正確的記號,鞋面完成後將會不正,造成夾幫困難,影響成品鞋的品質。 4、針車車間必須配備小剪刀等工具,鞋廠要自行采購 5、做好的鞋幫必須經過質管部檢驗,再依每張訂單所需鞋號適當整理後送半成品庫,由半成品庫再發給夾幫成型車間。 6、教導操作人員定時保養機台,以免機台故障率高,影響品質及產量 五、 鞋底車間管理 1、成型底製作:應注意精密度以確保成品的美觀;模具成本高,設計底紋時應配合流行,使其淘汰時間延長,降低成本;注射材料(PVC,TPR,PU或EVA)應注意其物理性能,並多做試驗,確保成品質量 2、橡膠組合大底製作:注意天然橡膠的品質,力求穩定;各種添加劑及化學原料的配合比率將影響鞋底的物理性能,其比率及特性隨氣候及加工時間而變化,應隨時記錄作為參考;鞋底花紋設計的變化,須配合市場流行的需要;橡膠大底應存放於陰暗處,避免陽光直射,並使用黑白PVC袋包裝,否則將老化而影響成品質量。另外,存放較久的橡膠大底應先使用;橡膠大底在貼合前應先進行表面處理,或打粗以利於粘合; 六、 半成品倉庫管理 1、半成品倉庫是鞋類生產過程中面部及底部工藝流程的中轉站 2、半成品倉庫管理應根據生產順序表所排定的時間,適時給針車車間催促,同時對夾幫成型車間的發料又給予控制; 3、在幫面、鞋底發料給夾幫成型車間前,半成品倉庫管理人員必須特別注意按工藝流程表,先做好品質管理及數量統計工作 4、每張訂單須備齊幫面、中底、大底、鞋墊、內盒、外箱、紙標等各種材料,方可發料給夾幫成型車間 5、應按所訂楦頭數量決定每日生產回轉數,成型車間則照表領取生產 6、全廠進度表的排定 7、每日填報生產動態表(人料數量、領料數量、庫存數量及各生產線的生產動態) 七、 夾幫成型車間管理 1、夾幫工序包括前幫、中幫及後幫三部分 2、鞋弓的穿法及長度應符合標准自分段使用(可用顏色來分辨其長度) 3、夾前幫時必須特別注意鞋面部分與楦頭對准,不可歪斜,同時注意先固定好後跟標准高度。 4、夾中幫時要注意兩腰鞋面是否真正拉緊,其緊張度要適中平均。 5、夾後幫時要注意後跟高度是否依照標准,若每隻鞋後跟高度都有符合楦頭後跟標准記號,則成品鞋不至於發生左右腳鞋高不一致現象。後幫完成後要將中底釘取下以利脫楦,避免穿鞋時傷腳。 6、夾幫工序應設品質檢驗員,對夾幫不良鞋面給予手工調整補救。 八、 擦膠及貼底成型 1、注意劃線板的准確性,使氣壓約0。6MPa; 2、粗磨須按劃線後的弧度將皮革表面的漆料除去。 3、大底部的貼合面須用葯水處理 4、加溫應在100℃±5℃左右 5、貼底前,鞋面及鞋底須注意刷膠水的正確性及均勻度,不可污染鞋面及鞋底; 6、鞋面貼合鞋底時,員工須注意貼底不可歪斜,有邊沿的鞋盡量使用氣袋式或三維塊式壓緊機壓底 7、壓底時,作業人員應注意到壓底機的使用正確性,同時注意對壓著時間(5-8S)、壓力(20-40KN)的控制 8、壓底完成後:加硫鞋:須收集鞋子置於加硫罐內進行加硫定型;冷粘鞋:須置鞋子於冷凍箱內,進行冷凍定型。 9、壓底後鞋子在楦頭上未完全冷卻定型前最好不要拔除楦頭,以免鞋子會變形。 九、 整理及包裝 1、拔除楦頭後,鞋子須經過內外初步整理清潔; 2、需要噴光整理的,要正確調配噴光劑,噴光要均勻並能突出重點; 3、放入鞋墊,並正確膠牢; 4、上鞋帶 5、最後清潔整理,裝入鞋頭填塞紙; 6、最後品質檢查 7、裝入鞋盒或塑料袋 8、裝箱 十、 製鞋生產線所需其他器材 1、裁切、落料用的刀模,依鞋型設計根據標准化紙板製造; 2、成型用楦頭,可分為塑料楦和鋁楦,一般生產冷粘鞋因楦型變化較化,用塑料楦較為經濟,運動鞋或批量較大的便鞋,以使用鋁楦為好。一條成型生產線約需800-1200雙; 3、夾幫組質檢人員及樣品室人員使用鳥嘴鉗,一條成型生產線須備8-10支; 4、打鞋眼洞用沖孔模,依鞋面設計標准紙板打造 5、夾幫時固定鞋跟距寬的鞋弓,依鞋型設計按鞋號大小分段使用; 6、磨粗用鋼絲輪,除膠用尼龍刷 7、手工磨粗機、去污噴槍,記號筆等零星器材; 一、 原輔材料倉庫管理 1、每日原輔材料進出庫須做好材料帳及庫存帳,並用微機管理; 2、進料和發料須專人管理,以免出錯; 3、進料時須有質檢人員在場,檢驗品質是否正確,顏色是否正確。 二、 裁斷車間管理 1、領料須由專人負責,由組長統一分配給員工; 2、真皮類裁切時,因只能單層裁切,用GSB-2C液壓擺臂式下料機或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較好; 3、裁切尼龍布、特多龍布、帆布及較薄PVC革時,因材料較軟,同時可一次多層裁切,故應用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或XCLL2-250液壓龍門下料機。 4、裁切中底板時,因材料較硬,同時可一次多層裁切,應用XCLP2-250液壓平面下料機或XCLL2-250液壓龍門下料機。 5、任何裁出的部件、特別是有色皮料、布類應同時做質檢、配色、配雙及數量清點等工作,以免到針車部門時做重復工作; 6、裁切主管人員應輔導員工做好機器及刀模的日常保養工作; 7、管理人員須隨時巡視員工使用斬是否按指令單的刀號操作並教導員工如何自我檢驗。 8、教導員工對材料的認識,須適材適用,並注意斬刀排列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三、 調配中心管理 1、調配中心依據訂單情況,將裁切好的部件排列整齊,等待加工; 2、已裁切好的部件如需印刷、削皮、貼內里、燙印等,均由調配中心負責; 3、加工好的材料交付給中倉備料組,由中倉備料組發料至針車車間加工。 4、裁切好的部件如中底板、鞋墊等,如果不需要特別車縫加工的,可在完成必要處理後送半成品倉庫 5、在調配中心,待所有部件完成後,一定要將鞋面所有部件質量及統計數字妥善整理,准備交付給針車車間; 四、 針車車間管理 1、針車車間的車幫及做幫的工藝流程和員工配置,依據鞋面設計的不同而變化,一般一條針車流水線,如果每8小時能生產1500雙時,須各種針車約70-80台,手工人員約10-15人,共計80-95人; 2、車縫時必須注意車線邊距,針距是否控制良好,與要求的標準是否相符; 3、車縫時必須注意鞋面部件上各記號點的正確性,如車縫時未按正確的記號,鞋面完成後將會不正,造成夾幫困難,影響成品鞋的品質。 4、針車車間必須配備小剪刀等工具,鞋廠要自行采購 5、做好的鞋幫必須經過質管部檢驗,再依每張訂單所需鞋號適當整理後送半成品庫,由半成品庫再發給夾幫成型車間。 6、教導操作人員定時保養機台,以免機台故障率高,影響品質及產量 五、 鞋底車間管理 1、成型底製作:應注意精密度以確保成品的美觀;模具成本高,設計底紋時應配合流行,使其淘汰時間延長,降低成本;注射材料(PVC,TPR,PU或EVA)應注意其物理性能,並多做試驗,確保成品質量 2、橡膠組合大底製作:注意天然橡膠的品質,力求穩定;各種添加劑及化學原料的配合比率將影響鞋底的物理性能,其比率及特性隨氣候及加工時間而變化,應隨時記錄作為參考;鞋底花紋設計的變化,須配合市場流行的需要;橡膠大底應存放於陰暗處,避免陽光直射,並使用黑白PVC袋包裝,否則將老化而影響成品質量。另外,存放較久的橡膠大底應先使用;橡膠大底在貼合前應先進行表面處理,或打粗以利於粘合; 六、 半成品倉庫管理 1、半成品倉庫是鞋類生產過程中面部及底部工藝流程的中轉站 2、半成品倉庫管理應根據生產順序表所排定的時間,適時給針車車間催促,同時對夾幫成型車間的發料又給予控制; 3、在幫面、鞋底發料給夾幫成型車間前,半成品倉庫管理人員必須特別注意按工藝流程表,先做好品質管理及數量統計工作 4、每張訂單須備齊幫面、中底、大底、鞋墊、內盒、外箱、紙標等各種材料,方可發料給夾幫成型車間 5、應按所訂楦頭數量決定每日生產回轉數,成型車間則照表領取生產 6、全廠進度表的排定 7、每日填報生產動態表(人料數量、領料數量、庫存數量及各生產線的生產動態) 七、 夾幫成型車間管理 1、夾幫工序包括前幫、中幫及後幫三部分 2、鞋弓的穿法及長度應符合標准自分段使用(可用顏色來分辨其長度) 3、夾前幫時必須特別注意鞋面部分與楦頭對准,不可歪斜,同時注意先固定好後跟標准高度。 4、夾中幫時要注意兩腰鞋面是否真正拉緊,其緊張度要適中平均。 5、夾後幫時要注意後跟高度是否依照標准,若每隻鞋後跟高度都有符合楦頭後跟標准記號,則成品鞋不至於發生左右腳鞋高不一致現象。後幫完成後要將中底釘取下以利脫楦,避免穿鞋時傷腳。 6、夾幫工序應設品質檢驗員,對夾幫不良鞋面給予手工調整補救。 八、 擦膠及貼底成型 1、注意劃線板的准確性,使氣壓約0。6MPa; 2、粗磨須按劃線後的弧度將皮革表面的漆料除去。 3、大底部的貼合面須用葯水處理 4、加溫應在100℃±5℃左右 5、貼底前,鞋面及鞋底須注意刷膠水的正確性及均勻度,不可污染鞋面及鞋底; 6、鞋面貼合鞋底時,員工須注意貼底不可歪斜,有邊沿的鞋盡量使用氣袋式或三維塊式壓緊機壓底 7、壓底時,作業人員應注意到壓底機的使用正確性,同時注意對壓著時間(5-8S)、壓力(20-40KN)的控制 8、壓底完成後:加硫鞋:須收集鞋子置於加硫罐內進行加硫定型;冷粘鞋:須置鞋子於冷凍箱內,進行冷凍定型。 9、壓底後鞋子在楦頭上未完全冷卻定型前最好不要拔除楦頭,以免鞋子會變形。 九、 整理及包裝 1、拔除楦頭後,鞋子須經過內外初步整理清潔; 2、需要噴光整理的,要正確調配噴光劑,噴光要均勻並能突出重點; 3、放入鞋墊,並正確膠牢; 4、上鞋帶 5、最後清潔整理,裝入鞋頭填塞紙; 6、最後品質檢查 7、裝入鞋盒或塑料袋 8、裝箱 十、 製鞋生產線所需其他器材 1、裁切、落料用的刀模,依鞋型設計根據標准化紙板製造; 2、成型用楦頭,可分為塑料楦和鋁楦,一般生產冷粘鞋因楦型變化較化,用塑料楦較為經濟,運動鞋或批量較大的便鞋,以使用鋁楦為好。一條成型生產線約需800-1200雙; 3、夾幫組質檢人員及樣品室人員使用鳥嘴鉗,一條成型生產線須備8-10支; 4、打鞋眼洞用沖孔模,依鞋面設計標准紙板打造 5、夾幫時固定鞋跟距寬的鞋弓,依鞋型設計按鞋號大小分段使用; 6、磨粗用鋼絲輪,除膠用尼龍刷 7、手工磨粗機、去污噴槍,記號筆等零星器材;
『貳』 鞋子生產必備的設備有哪些
包括:
裁斷機、消皮機、折邊機4、羅拉車(針車)、電腦車(適用於大廠)、專包邊機7、捶屬平機(適用於大廠)、萬能車、噴膠機(適用於大廠)。
工序:采樣-打樣版-下料-跑綁-綳綁-定型-扣地-擦鞋-噴光-裝箱。
具體的說:
1、首先它要經過開發部開發,設計好鞋型後打版,接著確定楦型以及鞋子的整體結構,這些確定的數據會形成一個開發物料清單,然後流轉到裁包和劃料部門。
2、做鞋過程中,有些革料,有的是皮料,不規則的皮料需要手工一塊一塊裁切下來。
3、劃料完了就要裁包,把鞋面和鞋裡的東西復合,復合之後進行針車——用縫紉機把已經復合好的幾種材料整體成型,並用線把它縫起來。
4、針車之後是夾包程序,夾包程序需要用到鞋楦,把鞋面的皮料覆蓋到鞋楦上,定型夾包。
5、有的製鞋企業將這個環節進行了機械化改造,但仍需要手工釘幾顆釘子,把大致的方位釘住,再由機器進行自動高壓定型。
6、接著在鞋底上塗好膠水,用液壓的機器將鞋面和鞋底復合,然後進行打磨。
7、對鞋面打磨完了以後進行噴漆上光,最後鞋子經過烘乾之後會變得非常亮。
『叄』 做鞋面都需什麼機器
采樣-打樣版-下料-跑綁-綳綁-定型-扣地-擦鞋-噴光-裝箱/回///這是工序 補充:答 具體的說:首先它要經過開發部開發,設計好鞋型後打版,接著確定楦型以及鞋子的整體結構,這些確定的數據會形成一個開發物料清單,然後流轉到裁包和劃料部門。做鞋過程中,有些革料,有的是皮料,不規則的皮料需要手工一塊一塊裁切下來。
劃料完了就要裁包,把鞋面和鞋裡的東西復合,復合之後進行針車——用縫紉機把已經復合好的幾種材料整體成型,並用線把它縫起來。針車之後是夾包程序,夾包程序需要用到鞋楦,把鞋面的皮料覆蓋到鞋楦上,定型夾包。有的製鞋企業將這個環節進行了機械化改造,但仍需要手工釘幾顆釘子,把大致的方位釘住,再由機器進行自動高壓定型。
接著在鞋底上塗好膠水,用液壓的機器將鞋面和鞋底復合,然後進行打磨。對鞋面打磨完了以後進行噴漆上光,最後鞋子經過烘乾之後會變得非常亮。
『肆』 什麼機器可以製作鞋子
那需要的可就多了 沒有一次成型的機器 都是分步驟完成
1:裁斷機
2:消皮機
3:折邊回機
4:羅拉車{針車答}
5:電腦車[適用於大廠}
6:包邊機
7:捶平機{適用於大廠}
8:萬能車
9:噴膠機(適用於大廠)
『伍』 想問下家庭作坊製鞋需要什麼機器
鏟皮機(削薄皮革) 高車(車縫鞋面) 烤箱(乾燥定型用) 砂輪內機(打磨用)
其他的小工具容和用途 太陽燈(貼合外底時加熱使用) 鷹嘴鉗(猛鞋成型時使用)錘子 (分面錘和底錘兩種)剪刀 手工鏟皮刀(這個可以自己用鋒鋼鋸條打磨) 胡桃鉗(拔釘時候使用) 手動打釘槍(猛鞋時候使用 為了替代打滿釘的繁瑣) 釘子若干(猛鞋固定鞋面使用) 膠水盒(最好不要使用罐頭瓶一類的 揮發的太快了)膠水刷 面部粉膠 底部黃膠 和白膠。港寶 港寶水(用來軟化港寶)大理石板(用來製作面部手工的時候使用)水銀筆(用來畫記號)
如果自己出格還需要美紋紙 美工刀 捲尺 分規 切割墊板 鋼尺 西卡紙
家庭作坊製作高靴的時候困難比較多 款式局限性大 因為沒有定型機。一台定型機1萬多 還要配帶氣泵使用。
『陸』 鞋子加工廠需要什麼設備
需要的設備要根據加工鞋的種類來定,通用的設備有:
打樣機,鞋子打樣使用。專
裁剪機,將布料或皮革屬裁剪成要加工的片。
沖孔機,部分鞋子會有孔狀,可以做鞋帶孔、飾品等
縫紉機,將所有材料縫紉起來,又分為為高車、平車等
點膠機,部分鞋子不能用縫紉技術縫合,可以用膠粘合起來。
部分鞋子加工廠還有磨具,沖床等重型機械,看具體加工鞋樣而定。
『柒』 造鞋需要什麼機器
在自家裡做的話,只要有一部縫紉車,折邊用鐵錘,剪刀,鉗子(鞋廠專用版)就行了,資權金有三千塊就夠了,如果要請一個什麼都會做的最少也要四五千一個月,你做的到他的工資嗎?如果你是個門外漢,想做也做不出,不如先到鞋廠學做一段時間看看。
如果我的回答沒能幫助您,請繼續追問。您也可以向我們團隊發出請求,會有更專業的人來為您解答!
『捌』 製造鞋子需要哪些機器設備
采樣-打樣版-下料-跑綁-綳綁-定型-扣地-擦鞋-噴光-裝箱//專//這是工序 補充: 具體屬的說:首先它要經過開發部開發,設計好鞋型後打版,接著確定楦型以及鞋子的整體結構,這些確定的數據會形成一個開發物料清單,然後流轉到裁包和劃料部門。做鞋過程中,有些革料,有的是皮料,不規則的皮料需要手工一塊一塊裁切下來。 劃料完了就要裁包,把鞋面和鞋裡的東西復合,復合之後進行針車——用縫紉機把已經復合好的幾種材料整體成型,並用線把它縫起來。針車之後是夾包程序,夾包程序需要用到鞋楦,把鞋面的皮料覆蓋到鞋楦上,定型夾包。有的製鞋企業將這個環節進行了機械化改造,但仍需要手工釘幾顆釘子,把大致的方位釘住,再由機器進行自動高壓定型。 接著在鞋底上塗好膠水,用液壓的機器將鞋面和鞋底復合,然後進行打磨。對鞋面打磨完了以後進行噴漆上光,最後鞋子經過烘乾之後會變得非常亮。
『玖』 在鞋廠一般使用什麼機器
1、看是做什麼鞋,布鞋用縫紉機就行。
2、皮鞋用的機器,有裁斷機,片皮機內,縫制用的高容腳縫紉機,鞋面整形機,前套加熱機,前幫機,中後幫機,後幫定型機,砂輪機,大底用烘箱,壓底機,釘跟機,以及鞋面修正用的熱風機,另外根據工藝的不同還有拉幫。
『拾』 做鞋子需要哪些設備
1;裁斷機2;消皮機3;折邊機4;羅拉車(針車)5;電腦車(適用於大廠)6;包邊內機7;捶平機(適用容於大廠)8;萬能車9;噴膠機(適用於大廠)
不過,現在做鞋,許多都是外加工的,比如溫州鞋子生產:鞋扣外包,鞋包外包,鞋子標牌外包,中底外包,鞋底外包。
全靠自己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