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打標機器 » 機器人會發明什麼

機器人會發明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16 13:59:58

1. 機器人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哪些積極的方面又會引起哪些問題

極的方面抄:機器人的使用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延伸了我們的肢體,增強了我們的力量;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為我們節約了時間,將人類從繁重的生產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其他方面的工作。
引起的問題:大量使用機器人,可能會讓人們面臨失業的危險,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還會使人變得懶惰,甚至喪失諸如:生火、做飯、洗衣等基本的生存技能。

2. 世界上已經發明了哪些機器人

1. 機器松鼠
松鼠機器人能夠幫助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戴維斯理解真正的松鼠在野外生活中如何應對它們的主要天敵-響尾蛇的。當一隻松鼠靠近了一條響尾蛇,它會搖動它的尾巴並且放射出紅外線信號。響尾蛇能通過它們的頰窩來捕捉到紅外線,這樣松鼠尾巴放射的紅外線信號便能幹擾到響尾蛇的行動。然而,松鼠們也會使用一些嗅覺上的和一些其他的不可見的信號。因此,要准確理解紅外線信號還是有很大的難度。
松鼠機器人的製作者桑傑-喬希說,「松鼠會在同一時間放射出很多不同種類的紅外線型號,我們很難去判斷這些信號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所以我們研製了機器松鼠。」當研究者們使用松鼠機器人來測試搖尾巴發射紅外線是如何影響響尾蛇的行動的時候,響尾蛇會減少盯著獵物看的時間,反而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做出一些防禦姿態。研究人員認為,響尾蛇一般不會去攻擊搖著尾巴的松鼠,因為這樣的命中率實在太低,因此松鼠們用搖尾巴的方式來讓響尾蛇放棄攻擊它們的想法。不過這一招不一定永遠都奏效。
在最近的一段視頻中,拍攝者記錄了松鼠機器人與響尾蛇對峙的過程,松鼠機器人的頭被咬的咯咯響。喬希說,「他們在機器人中甚至發現了毒液,不過響尾蛇並沒有造成很大的結構性傷害。還好這只是一隻機器松鼠。」
2. 機器毛毛蟲
一條有彈性、靈活的安裝了滾輪的機器毛毛蟲可以在簡單的障礙物面前自動尋找路徑。機械工程師喬丹-博伊爾製作了一個3D的機械毛毛蟲。博伊爾介紹說,「這條機械毛毛蟲可以自動適應所處的環境,但是它還沒有足夠的動力和靈活度來真正地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它仍然依賴於機械師與電腦的幫助來完成一些搜救工作,目前,它還不能順利得從碎石中穿過,也不能完美地感應周圍的事物,這兩點對於機器人搜救工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看起來正在學著探測周圍的環境並對其產生反應,但實際上它還是在本體感受的本能下在運作。這看起來不錯,但是對於用於搜救工作來說還遠遠不夠。」隨著資金的繼續投入,博伊爾將開始製作新的模型,希望能夠在搜救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3. 機器蜘蛛
德國工研院公布的一項成果展示,一隻白色的機械蜘蛛也許能在某一天幫助研究人員來評估空氣中對人體有致命毒性的化學物質的泄露程度。這只三維的蜘蛛模型機器人將攜帶一個攝像頭與感應器來評估有害化學物質的各項指標。當蜘蛛機器人到達了目標地區,它便能將數據和圖像傳遞回給人類同伴。德國工研院的一名工程師在郵件中寫到:「我們仍在努力工作使這只蜘蛛機器人能夠完美地完成各項任務從而早日應用到實踐中。」這只八腳的機器人能夠模擬蜘蛛的移動方式。它的八條腿由液壓方式驅動。有的機器人模型甚至能夠敏捷地完成跳躍動作。
4. 機器壁虎
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師所羅門-特魯希略在一段視頻中介紹:「這個以壁虎為原型製作的粘糊糊的機器人,是一個生物學、機械學和行為學的結合體。我們希望能夠把機器人送到任何環境下工作。機器壁虎可以在模擬真空中工作,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帶入太空,我們可以讓它們進行太空作業甚至可以讓它們附著在航天艙的外壁上。」
5. 機器蜥蜴
一隻雄性變色龍站在它的領地中,將頭鼓得大大的,長長地伸展它下面的垂肉,這個動作是在告訴其他雄性變色龍,「快離開,這是我的領地,領地裡面的雌性也是我的!」但是有時候這些信息卻沒被收到,所以它們還留了一手-做俯卧撐!它們用四肢大幅度地做著上下運動,讓它們更顯眼,當它們吸引到了另外的雄性變色龍的注意之後,又會變回把頭鼓得大大的動作。新南威爾士澳大利亞大學進化生物學家泰瑞-奧多於2008年在一隻機器蜥蜴的幫助下解密了這種蜥蜴語言。他將機器蜥蜴當作與蜥蜴交流的探測器,這個小機器能讓人類與這類動物進行基本的交流。通過機器蜥蜴,他可以判斷蜥蜴做俯卧撐的頻率、垂肉的顏色等信息。然後他就能通過這些參數的變化來與蜥蜴進行簡單的交流工作。利用類似的機器蜥蜴,奧多現在正在研究東南亞的滑翔德拉科蜥蜴。
6. 機器鰷魚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一隻機械版本的黃金鰷魚能夠幫助科學家們研究魚類之間的相互影響。在一個研究室的試驗中,研究人員可以讓一隻真的鰷魚在機械鰷魚後游泳,就像現實世界中魚兒一隻跟著另一隻一樣。研究人員不知道為什麼這些魚會跟在一隻機器魚後面,不過他們猜測,可能是因為這些魚被機器鰷魚的外形和與魚類一樣的身體擺動方式所欺騙。
7. 機器翻車魚
德雷賽爾大學機器人專家詹姆斯-唐格拉說,「我們依然沒有弄明白魚類游泳的基本原理。」為了計算出魚的身體中肌肉、骨頭與鱗片的作用系統,他選擇用製造機器魚的方式來進行研究。唐格拉在神經學家和生物學家的幫助下製造了他的機械翻車魚。它能感應自己身體的動作,模擬真正魚類的動作並且搭載了可以測量水體流動和水壓的感測器。這些感測器模擬了魚類在水中用來感知移動方向的器官。在機器魚的幫助下,研究人員的假設可以在一個可控系統之內進行測試。唐格拉說,他希望研究的成果可以幫助工程師們改善他們深海水下自動機器人的設計。深海的環境比外太空對我們來說還要陌生得多。」
8. 機器水母
當氫和氧在機器水母的鉑金材料存儲器中混合發生反應時會產生熱能,機器水母就是利用上述反應所產生的熱能驅動它的人造肌肉完成移動。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工程師約納斯-塔德瑟介紹說,「這項技術非常的環保,因為這個過程的唯一產物就是水蒸氣。」能量電池,像普通電池一樣,能夠快速釋放電能,但是機器水母的能量供應確實是不固定的,雖然理論上氫和氧可以從周圍的環境中再生。不幸的是,機器水母不能永遠的行動下去,因為人造肌肉有一天會損壞,然後停止工作。如果被裝備上感應器,那麼這些機器水母可以用來監測水體污染。
9. 機器狗
人類最忠實的夥伴有了一個機械化身: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阿爾法狗。這只「沒頭腦的雜種狗」裝備有一個感測器用來辨他人、草木和石頭。在今年2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宣布了阿爾法狗的第一次戶外演習,並公開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這只機器狗看起來在它的金屬背上負載了很大的重量。這只由波士頓動力公司製造的機器狗可以完成不加額外燃料進行181千克負重32公里慢跑任務。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還打算在這只機器狗上裝上聲音感測器,讓小隊成員可以直接用聲音向它發出簡單的指令,比如「停下」、「坐下」、「過來」等。阿爾法狗現在還只是一個工程模型,但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希望這個四腳機器人有一天真的可以幫助小隊隊員進行負重任務,並且像真正的狗一樣與人溝通,並且能夠穿越復雜的地形執行任務。
10. 機器獵豹
2012年3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在互聯網上公布了一段機器獵豹以28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奔跑的視頻。雖然這個速度比人的速度要快,可是它距離真正獵豹11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還相去甚遠。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研究員讓這只機器獵豹在奔跑的過程中通過放鬆和收緊背部肌肉來加快奔跑速度,就像真正的獵豹一樣運動。據了解,這只機器人還在被訓練以之字形路線奔跑和閃躲。獵豹是唯一一種可以在奔跑半空中改變方向的貓科動物。

3. 機器人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哪些積極的方面又引起那些問題

極的方面:機器人的使用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延伸了我們的肢體,增強了我們的力內量;提高了我們容的工作效率,為我們節約了時間,將人類從繁重的生產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其他方面的工作。
引起的問題:大量使用機器人,可能會讓人們面臨失業的危險,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還會使人變得懶惰,甚至喪失諸如:生火、做飯、洗衣等基本的生存技能。

4. 我要發明什麼機器人作文400字

現在我們的社抄會越來越先進了,許多家長都因為工作太忙,每時間管小孩。上學的小孩沒有大人的照顧,上幼兒園的小孩沒有大人的陪伴。我想發明一種機器人——保姆機器人。
為什麼叫保姆機器人呢?那是因為這種機器人和保姆一樣可以幹活。
我設計的這種保姆機器人,頭部和人差不多,會思考,會說話。身體是一個烤箱,可以煮東西。腿是一把椅子,小孩累了可以坐上去休息。腳是輪子,可以飛快的去一個地方。後腦勺是一台電腦,小孩可以坐在腿上打電腦。它的特點是可以照顧小孩,幫小孩學習,幫大人做家務……我們讓它到哪裡去,它便會到那裡去了。
我是由現在的社會想到的。因為小孩沒有大人的照顧可能會變的野蠻。
它可以取代家長要做的許多事情。它可以和孤獨小孩一起聊天、玩耍。這樣小孩就不會孤單了。
那是一種多好的機器人呀!我現在就在研究這種機器人。

5. 機器人在哪些領域具有重要用途機器人的發明和使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哪些積極的方面

機器人如果高度契合人類思維,那麼在各領域都會有用途。高危作業,戰爭等等。機專器人如你所知他是屬機器,機器就是通過機械運作來代替人力工作的就是機器。對人類來說意味著更方便有效。至於問題,我實在不知道會有什麼問題。

6. 機器人的發明講了什麼

年1月7日,美國空軍進行空中補給燃料的訓練。只見一架大型轟炸機和一架加油機,如箭離弦,直插雲霄。

不料,兩架飛機在空中開始相互靠攏時,因沒有控制好速度,相互擦了一下,引起兩機起火。飛行員只好棄機跳傘,隨後飛機墜落。轟炸機上裝載的4顆氫彈,除3顆掉在陸地上,被安全收回外,還有一顆則落到地中海里。

一顆隨時可能」發脾氣「的氫彈在海底,自然引起地中海沿岸各國的抗議。美國總統為此傷透了腦筋,只好命令海軍和空軍聯合打撈氫彈。

經過嚴密搜尋,那顆氫彈找到了:它躺在765米深的海底。顯然,任何人都無法下去打撈,因為如此深處的水壓力是誰也無法承受的。

此時,有人提議請一個名叫」科沃「的機器出馬。」科沃「是剛問世不久的機器人。它其貌不揚,身體像一個長方形的箱子,胸前有一隻大鋼爪。不過,它干起活來,毫不含糊。它的爪子可以一下子抓起幾噸重的東西。它聚集著當時人類最先進的成果:它的腦袋是電子計算機,眼睛是攝像機,耳朵是聲波探測器,腳是身體的螺旋槳。

果然,」科沃「不負眾望,穩穩當當地將氫彈抓上來。

機器人的」能幹「由此可見一斑。

年,美國工程師喬治設想研製一種可用於工業生產的機器人。

這種機器人能代替人,從事簡單、單調的」重復性作業「。喬治將他的設想寫成書面報告,向政府提出申請。

不久,喬治的申請被批准了。於是,喬治立即組建了機器人研製小組,並購買了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為了加工一個零部件、解決一個技術難點,喬治和他的同事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春去秋來,7年過去了。喬治和他的同事在經歷一次次的失敗之後,在1961年成功地研製出了兩個機器人——」萬能生產者「和」靈活搬運工「。它們的外形雖有所差別,但都只有一隻機械手。這只」手「格外靈活,手腕可以擺動、轉動,手臂可以伸長、縮短,而且手勁還特別大。它們工作效率高,得到人們的稱贊。

此後,隨著科技水平,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研製水平和機械工業水平的提高,機器人越發聰明能幹。

年代,科學家已經研製出像」科沃「一樣的機器人。它們具有視覺、聽覺、觸覺,並有一定的記憶和識別能力。在人的控制下,能從事較復雜的工作。

進入70年代後,科學家又推出了」會動腦筋「的機器人(智能機器人)。它們裝有精密的電子計算機,不僅具有各種感覺,而且還具有分析、判斷、推理、計算和學習等功能,在一些不利於人們健康的生產領域以及水下、空中、高壓、高溫等危險環境的作業中大顯身手。它們還能下棋、繪畫、寫字……

7. 智能機器人是如何發明的

1969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製造了一台智能機器人,並給它取名叫「賽克」。賽克「出生」後,科學家就對它進行了試驗。首先是下達指令:把平台上的一個箱子推下去。賽克通過無線電接到指令後,在原地轉了一下,看到了平台,然後向平台走去。

平台四周是直立的板壁,賽克上不去。於是賽克向四周環顧,圍繞著平台轉了20分鍾,終於想出了辦法,它向屋角處的一個斜面檯子走去,走到斜面檯子後面,把斜面檯子向平台推去。

碰上障礙物時,它就繞過去。最後,賽克把斜面檯子靠在平台邊上,然後順著斜面爬上了平台,再把平台上的箱子推了下去,完成了任務。

賽克的智力是從何而來的呢?是計算機中編寫的程序產生的。

當機器人遇到難題時,它就會根據程序上編好的知識,去進行分析判斷,最後找出辦法。

文:機器人是如何駕駛火車的?

火車是在鐵軌上行駛的,如果不用司機駕駛,就要由自動裝置使火車按時啟動,在途中控制行車速度。到站或遇有停車信號時自動減速、自動停下來。

20世紀初,在英國倫敦新維多利亞地下鐵路線上,駕車的是一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的「眼」、「耳」、「手」、「腦」是分別放在各處的,但是它可以和真人司機一樣有開車、停車、加速、減速、開車門、關車門等動作,車開得安全、穩當。

現在,對於高速列車來說,用人來觀察線路上的信號機實現剎車、停車等已無法滿足要求。因為鐵路線路上「閉塞區」是一兩千米,當司機看見信號機再進行制動列車,也需要一兩千米才能使列車停下來。如果列車速度更高,則列車由人駕駛是無法實現安全行車的。

8. 作文你想發明什麼樣的機器人

篇一: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我最想發明的機器人是和《淘氣包馬小跳》中的夏林果一樣的真人機器人。

我的機器人是以夏林果的外貌和體型為模型來設計的。她的眼睛大大的、圓圓的,像兩顆黑色的珍珠一樣;她的頭發長長的、黑黑的,總是扎著麻花辮,還戴著黃色的蝴蝶結;她的手臂細長,身材瘦瘦的,她的背,永遠挺得筆直,一看就是練過芭蕾舞的。

我的機器人「夏林果」是我的好夥伴,好朋友。在我學習的時候如果遇到難題,她可以幫助我解答。在我不開心的時候,她可以講一些笑話或跳一段芭蕾給我解悶。她還是我的芭蕾舞老師,教我跳優美的芭蕾舞。

你們覺得我的機器人朋友——夏林果好嗎?我真想馬上擁有她呢!

篇二: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我想發明一個機器人,它的名字叫探寶機器人。

它的頭頂有一個鑽頭,是來鑽地用的。雙腳兩邊各有一個噴發器,有了它,鑽那硬邦邦的地,就輕鬆了很多。它頭中間有一個紅色感應器,100米外的地方如果有寶藏,紅色感應器就會變紅,然後發出「叮叮」的聲音。它有1000米多長的手,共有八隻,有了這么長的手,發現了寶藏,如果在1000米以內,就不用跑到上面去放寶藏,用手伸到上面放好就夠了。

最厲害的就是它的防禦和攻擊能力。他的腳上有50千克重的大炮,發出去威力驚人,在地下碰到鑽不動的東西,就用大炮來開路。

他身上有四隻鐵棒,別小看它了,它能發出100瓦的電力,把我們罩在電能保護罩里,這樣別人就傷害不了我們了。

這就是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篇三:我想發明垃圾機器人

我想發明的垃圾機器人,不是真正的「垃圾」機器人,可說是「垃圾」中的「垃圾」!因為它吃的是垃圾,肚子里全是垃圾。但是,它排泄出來的可不一定是垃圾,我就跟你講講吧。

這種垃圾機器人啊,有一張特大的嘴,身體是銅做的,頭上有根天線,可讓人用遙控器控制。它的脖子可說是360度旋轉的,身體則有些「百孔千瘡」。因為,每個孔都會伸出一種掃除地面垃圾的工具。它的腳也可以變,變成滑輪,變成支架……。這就是未來的環保機器人。

平時,它會滾動著滑輪,在城市裡巡邏,頭上的天線,能感應到哪裡有垃圾,機器人立即前往。用掃帚掃凈,或伸出機器手揀起。若有掃不掉、粘在地面的,它會用水沖刷,然後用砂紙刮掉…。。

特別是面積大的骯臟的湖,他會像打魚似的用網將垃圾撈起。當然,它的腳還會變成支架,走進水裡檢查一遍。如果水還是渾濁的,它便張開大嘴,用勁一吸,湖水全被吸進去了,排出來的全是清澈的水。最後還放一個「屁」,呵呵,還挺香的!

我發明的機器人你覺得怎麼樣?不愛干凈的你,買一個回去當保姆吧!

篇四: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現在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先進了,許多家長都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小孩。上學的小孩沒有大人的照顧,上幼兒園的小孩沒有大人的陪伴。我想發明一種機器人——保姆機器人。

為什麼叫保姆機器人呢?那是因為這種機器人和保姆一樣可以幹活。

我設計的這種保姆機器人,頭部和人差不多,會思考,會說話。身體是一個烤箱,可以煮東西。腿是一把椅子,小孩累了可以坐上去休息。腳是輪子,可以飛快的去一個地方。後腦勺是一台電腦,小孩可以坐在腿上打電腦。它的特點是可以照顧小孩,幫小孩學習,幫大人做家務……我們讓它到哪裡去,它便會到那裡去了。

我是由現在的社會想到的。因為小孩沒有大人的照顧可能會變的野蠻。

它可以取代家長要做的許多事情。它可以和孤獨小孩一起聊天、玩耍。這樣小孩就不會孤單了。

那是一種多好的機器人呀!

篇五:我想發明一個機器人

我一直想發明一個可以回答我們所有問題的機器人,這是我從四歲開始就己經有的願望。

要做這個機器人其實比較簡單,所用的材料是:塑料、程序晶元、電子感應器和電池等。

我想發明的機器人可神奇啦!你問它任何一個問題,它都可以在2秒之內回答你所問的問題。比如,你問它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它就會回答: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

如果遇到大家有爭議的問題,它還會進行分析,然後把結果告訴大家。

篇六:未來的機器人

現在的社會在進步,科技越來越發達,我想發明一種更加先進的機器人,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

我設計的未來機器人功能超凡,它是用一種特殊的鋼鐵材料而製成的,非常堅固,這種材料洪水沖不走,野火燒不破。它的身體像可以根據情況自動調節大小,有一雙小小的圓耳朵,耳朵中間夾著一雙黑色的玻璃球眼睛,眼球非常靈敏,能夠觀察到幾十公里遠事物,這便於四處找東西,發現新情況。眼睛下面是微型顯示屏,顯示屏上顯示著它要工作的內容。下面是一張長方形的嘴巴,用於發出各種聲音和儲存能量。機器人的肚子上裝著各種顏色功能按扭,真是無所不能呀!

這種機器人可以看家,它目光敏銳,當有小偷進入房間偷東西時,機器人會在第一時間自動變成高大的巨人,迅速抓住小偷,並及時送往派出所,讓小偷沒有可乘之機。

機器人不但是人們堅強的「保護神」,也是人們精神上的「安慰神」。當主人回到家中,身神疲憊,無法釋懷時,機器人會察言觀色,立即會發出動聽的音樂來歡迎主人,並且會跳出歡樂的舞蹈,接著給主人按摩,讓主人的疲倦一下子煙消雲散了。當然,這只有主人才會受到這種待遇,要是陌生人來了,它卻會發出警報識別器,看看是不是主人家的朋友或是親戚。

機器人還有預測自然災害的功能,當地質災害來臨時,它會發出特殊的警報聲,並且把人帶到安全的地帶。如果是地震有房屋倒塌,有人被壓在底下,它會立即把自身變小鑽入地下把人救出來,如果遇到洪水,山要倒塌,它又會變成一個強大的巨人,擋住山體滑坡,讓公路不受損害,保護大家的安全。

這種機器人是我們的好幫手,它的發明和製造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

9. 誰發明的機器人

目前存在爭議。
國內說法:張衡的指南車是世界上第一台機器人。
歐洲的說法:1768-1774年瑞士鍾表匠專製作出來世屬界上第一批機器人。就是當時進貢給清朝的鍾表玩具。
美國的說法:1954年 美國人喬治·德沃爾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編程的機器人。
日本的說法:1962年,美國通用公司在壓鑄件的一條裝配線上,安裝的第一台工業機器人是第一台。

但是機器人(robot)這個詞的提出沒有爭議,是捷克劇作家Karel Gapek在1920年提出的robota。因為這是捷克文,它的英文發音是robot,所以現在機器人都叫robot。
機器人學的創始人是美國科幻作家Assimov,他在1950年提出了機器人三大定律開創了機器人學的基礎。
以上資料我查閱的蔡自興的《機器人學》,應該是比較權威的。

10. 人類為什麼要發明人工智慧機器人

機器人能夠代替人類工作、學習、做家務、甚至能夠幫忙看護老人,幫助人類解決環境、醫療、貧困等難題,從這個方面來說,人工智慧的發展對人類有極大的好處。但是當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越來越貼近人類生活,侵犯到人類隱私、信息安全的時候,科技倫理便成了必須回答的問題。「克隆技術會造成人類繁殖能力的退化嗎」、「會出現人倫關系混亂、造成性別比例失衡嗎」、「可穿戴技術獲得的信息能夠作為證據嗎」等這些問題都是人類在研究開發人工智慧時所必須需要解決的。

當面對災難時,人工智慧即使對人腦有著高度相似能力,能發出人類哭的聲音,但要實現人類流眼淚這樣真實的感情,目前來說仍然有很大困難。許多科學家都一致認為,即使真的能開發出全面實現人類智能的機器人,但這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成為現實。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