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財務機器人
❶ 現在財務機器人的研究在什麼階段
不是報道已經上崗了嗎?機器人幾分鍾就能完成財務幾十分鍾才能完成的基礎工作,且可以7*24不間斷工作!
財務機器人正式上崗,
能完成的工作非常多樣!
現如今,智能機器人中心已經與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提供財務自動化流程解決方案。機器人為財務部門的工作帶來效率的提升,幫助財務人員完成大量重復規則化的工作。
它究竟有多厲害?看完這幾個真實的操作你就懂了!
案例1:增值稅發票管理
三四個小時完成一個財務人一天的工作
隨著全國金稅三期實施的深入,「以票控稅」的理念進一步執行,稅務局對於增值稅發票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目前大部分企業會針對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查驗,鑒別發票真偽,確保發票合規,以便進行的進項稅抵扣和納稅申報;眾多大企業,尤其是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由於納稅主體多,收票量大,目前的發票管理和進項稅確認申報工作繁重,造成了財稅流程自動化建設中的一大瓶頸。
財務機器人可以將財務人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現在只需要財務人員把增值稅發票放入掃描儀中進行掃描,剩下的工作全部都由財務機器人完成了。配合OCR技術和Insight Tax Cloud發票查驗雲助手,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財務機器人已經成功查驗了一張發票並在Excel表中登記了結果。
然後財務人員將增值稅發票移送到稅務部門,稅務人員會啟動財務機器人,讓它自動去發票選擇確認平台下載增值稅發票批量勾選文件,再根據剛剛登記的發票清單去匹配,自動判斷我們是否可以認證抵扣。財務機器人會把需要勾選的發票們整理成批量勾選上傳文件,再導入到發票選擇確認平台中,就可以抵扣進項稅啦。
價值收益:
一個「小勤人」三四個小時就完成了財務人一天的工作。財務人可以把精力放到日常溝通和分析的工作中去了。
案列2:開票新玩法
75%效率提升
對於一些大型企業,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業務不斷拓展,現有的財務部門開票會感受到日益增長的工作壓力。每月需要收集全國數百餘家銷售客戶的數萬份銷售記錄,按照客戶的需求開具五千餘張增值稅發票。繁重的日常工作經常壓得開票人員喘不過氣,到了月末更是需要日以繼夜地加班加點。
在開票過程中,還需要收集並識別符合開票標準的銷售單類型,再根據客戶需求選擇特定金額的銷售單,從SAP系統中導出待開票的數據,並經手工修改特定要求後,導入金稅系統中完成開票操作,並將開票完成的記錄回傳進SAP,才能最終完成一份開票操作。
引入財務機器人之後,通過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的運用,提高了財務部門人員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達到了人力資源和工作強度的「削峰填谷」。
原有的開票人員可以從機械的勞動工作者,轉變成了機器人的管理者,原有的大多數開票操作都可以交給機器人自主完成,他們只需要負責等待發票列印完成、審核蓋章即可。
價值收益:
預計每個開票流程可由20分鍾縮減到5分鍾,每天縮短每個FTE 6H的工作時間(75%效率提升)此外,月末關賬的峰值時段,機器人的7*24不間斷工作,能夠很好緩解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
案例3:往來結轉和盤點新玩法
1天做完40多人的工作
某餐飲集團當前門店數量近200家,隨著業務持續擴張,報銷、收入確認、往來結轉和月末盤點等流程的處理難度不斷加大,效率較低,人力成本逐年增加;門店和共享服務中心財務人員合計近200人,由於還未形成統一標准化的管理,報銷審核、收入對賬的流程周期長,異常處理滯後。
200家門店的盤點數據必須在每月1號當天完成錄入、過賬和差異分攤,最熟練的成本會計完成一家門店的操作需要40分鍾,於是所有的憑證都在爭分奪秒卡著點完成。盤點做完了,戰役卻還沒結束,門店和供應商對賬結轉往來,門店、子公司和母公司每個層級按序結轉和抵消應收應付,在連續三天導賬、核對、做賬、修改、沖銷、檢查的來回往復中,財務部的又一個月結在兵荒馬亂中終於結束了。
引入財務機器人之後,月結周期開始的第一天,財務人員將收集到的門店盤點結果放在了公共盤,維護好了公司代碼主數據,並且給機器人專用郵箱發送了作業開始的指令,5分鍾後第一家門店的結轉已經完成,一刻鍾後第一家門店的盤點已經被標記為已完成。機器人在工作日結束的時候發來了郵件告知任務結束,附件包含了所有生成的憑證。
價值收益:
通過實施機器人自動化,企業減少門店向共享服務中心提交審核的相關流程,縮短財務處理周期,便於及時發現賬實不符等異常情況,並及時響應;實現門店的統一管理,優化財務處理流程,加強內控,提高整體財務服務水平。
財務崗位將被重新定位,
基礎崗位財務人將被快速取代!
許多財務,尤其是從事基礎工作的財務人,看完這些操作視頻應該都感到了危機感,因為他們現在每天那些佔用大量時間的、基礎的、繁瑣的工作,機器人幾分鍾就能完成。
但事實上,研發財務機器人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幫助人類從基礎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關注更高價值的任務上。
目前大部分的財務工作中,財務系統操作、內部控制、報告生成、執行記賬等基礎生產工作佔到了極大比例,真正需要時間思考的分析決策工作則被擠壓。
通過機器人技術的實現,高技能和受過培訓的財務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被重新定位。
未來,機器人處理基礎業務+人力員工審計/檢查的人機交互和服務交付新模式將被廣泛應用於企業。
所以被取代的,不是所有財務!
具備這四項能力的財務人無法被取代
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雲技術、區塊鏈……在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將來,你有沒有想過,哪些工作是機器人做不了的?
分析能力
機器人處理完的一堆數據和報表,只有通過人的思考分析,解讀出數據背後的信息,才能轉化為對企業經營有用的決策,這些決策包括計劃預測、內部控制、投資分析等等。多維度、多層面的思考能力,是機器人沒有的。
跨領域復合知識
如今財務圈反復強調業財融合是大勢所趨,財務人不止要懂財務知識,更要懂業務、了解行業。只有成為優秀的業務夥伴,才能有的放矢地幫助企業經營決策。同時,為了在未來能和財務機器人「並肩作戰」,IT知識、程序演算法化的思維也成了財務人的一項必修課。
全局觀
財務早已不是賬房先生的角色,作為企業中相對獨立的部門,財務必須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客觀公正地看待一切經營問題。不拘泥於報表數據,財務要結合宏觀經濟、行業情況,站在更高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去分析決策,做到資源的最合理配置。
學習能力
活到老學到老,財務尤其如此。財務領域繼續教育的內容非常多,財務人必須時刻保持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熱情,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才能擺脫基礎財務的淘汰危機。CPA、CMA、ACCA等證書類的學習大家已非常熟悉,其他如投資並購、IPO等實務技能也可以通過繼續教育來獲得。
❷ 財務機器人的主要功能
1、應收復賬款的處理;包括信用審制核與客戶文件的管理與維護,企業財務訂單的處理,以及現金收據處理和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滯後通知。
2、應付賬款流程;供應商賬戶的設置和維護,包括資金之間的交互等;自動化工作流程和審批;財務數據錄入和付款流程;自動處理子系統日記賬分錄的付款和批量付款。
3、企業經營財務和會計;根據客戶合同和預先批準的價格進行自動化定價審查;財務折扣的自動計算和處理;自動下載詳細的月度銷售數據和工資;創建財務文件與電子郵件以獲得批准;自動發布數據至子系統和總賬系統。
4、標准化日記賬;使用由不同業務用戶提供的預定製模板創建標准化的月度日記賬分錄;自動執行驗證分析,並發布至 ERP 系統。
財務機器人功能你可以點擊網頁鏈接
總的來說,財務機器人基本上可以協助財務人員處理一些日常高頻率與低智慧的工作,高智能的則還需要財務人員自己處理。
❸ 會計機器人是什麼
其實說抄的通俗一點,會計機襲器人就是會計軟體,財務軟體,因為對於企業的一切賬務,會計軟體處理的非常快,一鍵就能在很短時間內處理完畢,能夠大大的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因此,得其名會計機器人。蜂點企業os有賬無忌會計機器人。
會計機器人的特點有以下7點:
一、武斷的決策能力
1、處理數據和生成報表一鍵搞定
2、所生成的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報稅報表准確率達到100%
3、可替代財務流程中的手工操作(特別是高重復的)
4、管理和監控各自動化財務流程;
5、錄入信息,合並數據,匯總統計;
6、機器人精準度高於人工,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7、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的投資回收期短,可在現有系統基礎上進行低成本集成。
❹ 財務機器人對會計做哪些工作
財務機器人可以在財務工作中起到很大的幫助,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它可以記賬、對賬、出報表、進行一些簡單的財務數據分析等。但是一些復雜的財務工作還是需要人工來完成的。
❺ 現在的財務機器人都能做什麼
可復制可替代的重復性財務工作
❻ 會計機器人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目前財務機器人也只能取代錄入數據和最基本的賬務處理工作,在技術要求內更高的崗容位上,「智能」的程度尚不足以淘汰人類。
例如企業里的財務管理崗,管理崗所需要的技能就並非算賬或是做賬了,相對來說,一個財務經理的必要技能是「看賬」,分析運營狀態,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而這些能力,對於人工智慧來說尚顯得遙遠。
科技只會逐漸入侵,並淘汰基礎崗位的工作,而感受到危機的財務人們,可以提前讓自己成為處於職場更高位置的管理者,來應對這一變化。
❼ 財務機器人和自動會計的區別是什麼
關於對財務機器人的理解:
先說德勤引爆的四大事務所的財務機器人,感覺很酷炫,很科幻,外界以為財務會被機器人取代了。這種線性的思維,做為不了解財務的人來說可以理解。的確,記賬這個事情是簡單和標准化的勞動。「財務即IT」這個觀點也廣受認可。但是冷靜下來想想,目前的這些財務機器人實現的功能酷炫成分大於真實的價值。 財務機器人無非是讓記錄價值這件事情高效化了,也讓財務人員從底層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去做更有價值的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的事情,這個是值得肯定的。然後仔細想想,當我們處在從IT(信息技術)時代向DT(數據技術)時代轉變的時候,不僅僅是提高記錄價值的效率就夠了。節省低端的財務人員並不是企業關注的重點,而怎麼把業財融合,把數據價值最大化才是企業在DT時代關注的重點。 在做好業財融合的同時,裁掉低端財務人員是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四大機器人的真實意圖在於審計的全量化而非抽樣化,降低他們對大型企業的審計成本,也是對數據的價值變現吧。 所以人家站在審計的角度,把企業做不好或者做不到的事情從這簡單點切入進來了。但是這個立場還是不一樣的。企業還是要關注自己的核心問題到底是記賬效率還是業財融合不完善和不充分。請參看筆者的《智能財務時代下財務工作的核心問題》
大家都願意去做簡單易懂,能夠馬上見成效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一般只是解決表象問題。如同市面上很多報銷類的SaaS軟體一樣,沒有搞清楚為什麼會有報銷問題存在,僅僅提升一個事後處理的效率,沒有去報銷化,沒有控制企業的財務黑洞,解決方案都是流於形式。
關於對財務共享中心的理解:
首先財務共享中心是工業時代和PC時代的產物,那個時候中心化,集約化是最適應那在那個時代發展的產物。財務共享中心在中國也發展了10餘年,真正做好做出效果的企業並不多。然而在這10多年,科技已經迭代了好幾輪,已經從PC時代過渡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馬上進入物聯網時代或者DT時代,財務共享中心的幾個不適應的問題就會凸顯出來;
1.中心化思維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不契合: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標志就是共享,共贏和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注意這里的共享是指數據與信息的共享而不 是財務共享中心裏面的職能共享,業務處理能力共享。去中心化就是組織形態的變革,要跨職能和阿米巴化,中 心化的思維不會適應新興組織形態的要求,反而成為了掣肘和瓶頸。應該把決策權交給能夠「聽見炮聲」的團隊。
2.統一和規范的財務數據處理是否一定需要集中:
在工業時代和PC時代,互聯網技術和數據自動化處理能力沒有像當前那麼發達的時候,這種財務共享中心的 做法是符合當時技術環境和時代需求的。 而現在的科技已經能夠根據場景與技術的結合,智能化實時按照預設好 的規則進行標准化處理的時候,再去做財務共享中心的集中化處理,顯得沒有和當前時代的技術融合起來。 企業目 前要做到財務記賬和處理規范統一,重心是放在規則和流程的梳理,做好場景的預設和判斷,然後智能化的業財一 體化系統能夠根據場景和預設規則自動處理,並且自動記賬,那麼上述的財務機器人和財務共享中心所想解決的問 題都一並解決了。而不是,現有企業的解決方案估計會是上一個財務共享中心和財務機器人。看起來很好和實際的 效果,這個大家在對比一下智能財務的理解,就能夠有清晰的判斷了。
關於對智能財務的理解:
智能財務,最關鍵的要素是一定要把管理會計的專業能力和DT時代的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幫助企業管 理者和財務工作者實現從事後的記錄價值到實時的創造價值的轉變。 那麼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先幫助企業做到業財融 合。沒有這個基礎,那麼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仍然停留在方案和紙面上。
企業成功經營和管理一定是先終後始,先算後做;智能財務是把管理會計的無邊界的定義用技術的無限擴展的能力 實現出來。因為企業管理問題多種多樣,從成本到績效,從人員到激勵,最終的運營數據的最終反映是財務數據。財務 數據的事後價值是遠遠小於財務數據的規劃價值,預測價值,過程管理的分析價值。
所以智能財務解決問題的著眼點一定是要和業務融合起來,在業務的源頭把可能需要控制的風險,需要提供的財務 支持;需要提升的效率,需要留下的數據多維度標簽,需要設定的場景都提前規劃好,設計好,然後讓技術來按照這些規劃來追蹤,判斷,控制,分析,記錄。這樣的好處是原來企業飄著各種表象級的問題,通過智能財務的解決方案,抓住源頭與根源,連根拔起式的方式,讓企業的業績和效率最大化的提升。請參看筆者的《en+智能財務如何提升上市企業市值管理水平》。
最後,從智能財務到智慧財務的迭代: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讓智能財務走向智慧財務,智慧涵蓋了對數據的處理,自然語義的判斷,人工智慧的思考和方案的推薦,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經營決策支持的數據。技術和時代不斷的在變化,但是財務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❽ 會計機器人有什麼功能
會計機器人的功能很多也很強大,它可以做很多會計人員的工作,帳內務處理、報表處理、固定容資產核算、工資核算,會計機器人還有其他功能:存貨核算,成本核算系統,應收應付款核算、銷售核算和財務分析等,由於會計機器人很多功能,而且效率很高,所以將來可能會代替會計人員的工作,因為目前市場上的會計機器人很多,金蝶、用友是很多企業的會計所知道甚至在用的,蜂點企業os上的賬無忌是後來的,是被很多中小型企業會計所了解使用的,同時,要知道的是因為這些會計機器人的功能才被會計人稱之為會計機器人。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