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是什麼
Ⅰ 簡述工業機器人技術發展趨勢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奧巴馬總統呼籲要―回歸製造業‖,通過快速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和數字製造技術,重構製造業的競爭格局,以機器人製造打敗中國的人力製造。歐盟委員會提出「新工業革命」概念,強調技術創新、結構改革,更有效和可持續地利用資源。大力推進新的生產方式——機器人+信息技術新興產業。 2012年3月,美國宣布投資10億美元,建立由15家製造業創新研究所組成的全美製造業創新網路,主攻3D列印技術、機器人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等尖端製造產業, 以帶動製造業創新和增長,提振美國經濟並創造更多就業崗位。2012年10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新產業政策通報,正式提出通過「新工業革命」逆轉工業比重下降趨勢,至2020年將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目前的15.6%提升至20%的―再工業化‖總體目標,並設定了一個實施框架。
目前發達國家低端製造業外包趨勢沒有發生逆轉,資源類原材料漲價、用工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使中國製造業低成本優勢逐步漸失,傳統低技術、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逐步從中國向東南亞各國轉移。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1年流入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達1170億美元,同比增長26%,中國的這一同期增長率不到8%。
新一輪製造業爭奪戰已在全球范圍內打響,這一態勢的發展對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形成圍堵之勢,中國在生產製造領域的地位面臨新的挑戰,製造業轉型升級成為中國經濟跨越發展的必然選擇。
用機器人武裝中國製造,帶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必由之路。國家現已逐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智能製造裝備發展。2012年,繼―十二五‖規劃後,國家科技部組織編制《智能製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指出,全面開展智能製造技術研究將是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核心內容和促進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必然。―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發展和培育一批高技術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核心企業。根據IFR預測,201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約26,000台,佔全球比重14.36%;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將達35,000台,佔全球比重16.9%,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根據國際模具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預測,―十二五‖期間將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市場需求也有一個井噴式的發展,需求量每年將以15%-20%的速度增長。由於機器人在製造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和未來其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國多個省市地區都把機器人作為重點支持發展產業,用機器人和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用高端製造模式作為未來製造業競爭利器,搶占高端製造的制高點。我國正迎來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的提速發展的時代,工業製造將加速進入「機器人化」時代。
Ⅱ 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現狀
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從80年代「七五」科技攻關開始起步,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七五」、「八五」科技攻關,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機器人操作機的設計製造技術、控制系統硬體和軟體設計技術、運動學和軌跡規劃技術,生產了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噴漆、弧焊、點焊、裝配、搬運等機器人;其中有130多台套噴漆機器人在二十餘家企業的近30條自動噴漆生產線(站)上獲得規模應用,弧焊機器人已應用在汽車製造廠的焊裝線上。但總的來看,我國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水平和國外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如:可*性低於國外產品;機器人應用工程起步較晚,應用領域窄,生產線系統技術與國外比有差距;在應用規模上,我國已安裝的國產工業機器人約200台,約佔全球已安裝台數的萬分之四。以上原因主要是沒有形成機器人產業,當前我國的機器人生產都是應用戶的要求,「一客戶,一次重新設計」,品種規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貨周期長、成本也不低,而且質量、可*性不穩定。因此迫切需要解決產業化前期的關鍵技術,對產品進行全面規劃,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化設計,積極推進產業化進程。
二、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趨勢
工業機器人在許多生產領域的使用實踐證明,它在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以及經濟效益,改善工人勞動條件等方面,有著令世人矚目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國和社會各層人士的廣泛關注。在新的世紀,機器人工業必將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和更加廣泛的應用。
1、工業機器人的技術發展趨勢
從近幾年世界機器人推出的產品來看,工業機器人技術正在向智能化、模塊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其發展趨勢主要為:結構的模塊化和可重構化;控制技術的開放化、PC化和網路化;伺服驅動技術的數字化和分散化;多感測器融合技術的實用化;工作環境設計的優化和作業的柔性化以及系統的網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2、工業機器人的產業發展趨勢
據UNECE/IFR預測,至2007年,全球新安裝裝機器人的數量將從2003年的81800套增至2007年的106000套,年平均增長7%。其中,日本2003-2007年工業機器人的銷售將從2003年的31600增長至2007年的41000套;歐洲2003-2007年工業機器人將從2003年的27100套增長至2007年的34000套;北美2003-2007年工業機器人市場每年平均增長5.8%,至2007年將增長到16000套。
Ⅲ 簡述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趨勢
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前景
機器人技術是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高技術領域。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科學家在對未來科技發展方向進行預測中提出了4個重點發展方向,機器人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以機器人為主導的自動化設備越來越受歡迎。工業機器人是實現我國
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強力技術手段。機器人可以改變人們未來的生產生活方式。可以斷定,未來機器人會像手機、電腦一樣,進入千家萬戶和社會各個領域。
現在以人為主導的生產模式,將來要變成以機器人為主導的製造模式。這雖然會減少一些傳統就業崗位,但新的智能製造模式也會產生很多新的崗位。工業機器人是實現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強力技術手段。
放眼世界,以「數字化智能製造」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已經到來,而這個革命的主角就是工業機器人。在中國人口紅利減弱的背景下,中國工業化要創造新的競爭力必須進行變革,生產線上機器人的應用會越來越多。有專家預測,中國工業機器人幾年內或將迎來井噴式發展,而非簡單的線性增長。
在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轉型過程中,機器人都扮演著「催化劑」的角色。在工程機械行業,機器人往往在生產線上進行著點焊、弧焊、噴漆、裝配等工作,不僅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還能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和勞動強度。近年來,中國機械行業增速放緩,亟待升級轉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奪更大的市場份額,擺脫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必須加強生產線自動化水平,大力引進機器人將不可或缺。
盡管各大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陣痛,但不少具備實力、具有長遠眼光的企業已經在此陣痛中尋找到了新的出路。不少機械製造企業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應用焊接機器人和自動化焊接專機,近幾年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也已經不斷出現,並給用戶帶來顯著效益。隨著我國工業企業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大,並且逐漸成為自動化生產線的主要方式。這些舉措不僅使企業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也轉變了員工的傳統觀念。
我國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裝備的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而國內裝備製造業正處於由傳統裝備向先進製造裝備轉型的時期,這就給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研究開發者帶來巨大商機。據預測,目前中國僅汽車行業、電子和家電行業、煙草行業、新能源電池行業等,年需求此類自動化線就達300多條,產值約為60多億元人民幣。「十二五」期間,隨著機器人產業在國內的快速發展及下遊行業的驅動,未來對機器人的需求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如前所述,2014年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巨大的市場需求也吸引國際機器人產業巨頭紛紛在華建廠,全力拓展中國市場。中國機器人生產企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則是要與狼共舞,跟國際巨頭短兵相接,爭奪市場。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復雜的競爭環境給我國的機器人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強勁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在發展中解決存在的問題,「中國製造」的機器人將走得更快、更遠。
Ⅳ 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工業機器人正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而智能工業機器人將成為未來的技術制高點和經濟增長點。
要想跟上未來工業發展,工業機器人技術是先進製造技術的代表。首要任務是提高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技術。智能化技術可以提高機器人的工作能力和使用性能。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將推動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未來智能化水平將標志著機器人的水平,雖然目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會逐漸改進發展。未來的智能化方向不會改變,並且會將機器人產品拓展到更多行業,形成完備的系統。現今我國人工利息不時上升的大環境下,工業機器人必將迅速發展,逐漸成為工廠自動化生產線的主要發展形式。
近年來,智能機器人越來越多的介入到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人工智慧技術不僅在西方國家發展勢頭強勁,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也同樣引人注目,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中國已然是全球機器人行業增長最快的市場,國內的高增長將使得中國未來兩年內超越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在近段時間里,美國谷歌(Google)公司陸續收購多家與智能機器人有關的技術公司,這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該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創新意識和研發能力的科技公司之一;雖然它最為人所熟知的業務范圍是搜索、廣告和雲計算,但在最近卻重金砸向智能機器人產業。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認為,谷歌進軍智能機器人領域正其時,它看到了未來的技術制高點和經濟增長點;此舉意義深遠,它採取了新的發展模式,為其長遠利益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