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什麼樣性能的配件來組裝機器
⑴ 組裝電腦應該怎麼選擇主要部件
首先你要來看這個部件的內核參數,需自要查閱說明書
以你自己說的G530為例,這個CPU是1155針腳的,那麼就所用的主板就必須是1155針介面的,如果是其他針腳介面的主板就沒法子用,
然後,看CPU內核參數,支持到多少頻率的內存。————決定內存條的規格。
功率多少??最大功率多少——————決定散熱器的好壞
帶不帶核顯?——————可以不可以使用自身帶的顯卡功能。
⑵ 組裝電腦要哪些配件.
1、主板,安來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自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2、電源,專門為電腦配件供電的設備,是電腦各部件供電的樞紐,是電腦的重要組成部分。
3、晶元(CPU),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主要功能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
4、顯示器,屬於電腦的I/O設備,即輸入輸出設備。
5、內存條,是CPU可通過匯流排定址,並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
6、散熱器,散熱器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熱量吸收,然後發散到機箱內或者機箱外,保證計算機部件的溫度正常。
7、機箱,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
8、硬碟,電腦存儲設備,存儲著電腦系統資源和重要的信息及數據。
9、鍵盤和滑鼠,電腦輸入設備。
10、獨立顯卡(選裝),獨立的板卡,需要插在主板的相應介面上的顯卡。
⑶ 組裝電腦如何搭配才能發揮各配件的最大性能
、光碟機等配件的選擇都比較容易,大家只要按需選配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即可。但、主板、顯卡三大件該如何搭配才能做到平衡,而不出現嚴重性能瓶頸或頭重腳輕的狀況呢?
整合平台5∶5
集成顯卡的整合平台很受入門級用戶、中低端用戶喜愛。對於新手,如果弄不準這類平台該怎麼搭配才合理,可以先選定CPU,然後再根據CPU情況選擇同等價位的主板,一般不會出現搭配不平衡的狀況。當然,由於是入門級平台,所以所選CPU不要太高端,200~800元的CPU產品(AMD的為200~600元)應是選擇的主流。如果有錢挑選千元以上的CPU,就沒有必要再使用整合主板了。
CPU對整合主板的最佳價格投入比例是5(±1)∶5(±1),價格投入比例在4∶6到6∶4的范圍內也是可以接受的,在4∶6的情況下更注重主板的性能,特別是集成顯卡的性能;在6∶4的情況下,則可更注重CPU的性能,包括集成顯卡的CPU的性能。
例如,想配置一款AMD的入門級整合平台,在CPU方面先選定主流的入門級雙核處理器AMD速龍Ⅱ X2 245,其報價為400元,要選擇整合主板與之搭配的話,最佳搭配的整合主板就是400元左右的產品,如常見的399~449元的780G/785G主板。如果需要更高的集成顯卡性能,也可考慮499~599元這一檔次的產品,如499元的790GX、599元的880G,仍屬於搭配均衡之選。
再如,Intel賽揚雙核E3200(散)的報價是260元,而奔騰雙核E5200(散)的報價是375元,按照這個比例,可以在249~499元的價位上為其挑選出合適的G31、G41晶元組的產品搭配使用。對於這個檔次的平台,不用首先考慮一線主板品牌,價性比是第一位的,如果非要為這個檔次的CPU選配一款報價700~1000元左右的一線品牌G43/G45主板,從性價比上來看,顯然是不均衡的。
獨顯平台3∶3∶4
如果要配獨立顯卡,怎麼樣才更合理呢?實踐表明,3(CPU)∶3(主板)∶4(顯卡)這樣的配合是最合理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系統性能。例如按照這樣的比例,我們只需為上一款AMD或Intel整合平台加入一款499~599元的主流中低端獨立顯卡,便可勝任幾乎所有的主流應用。
在獨顯平台中,在CPU夠主流的情況下,顯卡更重要,這時顯卡是影響整體性能走向的分水嶺。例如,CPU選擇了中端的英特爾Pentium G6950(盒)或酷睿i3 530(盒),參考報價699/799元,499~799元左右的H55主板能很好地支持。而要獲得更好的3D性能,GTS250、GTX260、HD4870、HD5750、HD5770等顯卡都是其佳配。
當然,根據平台個例和定位不同,靈活地調整其投入比例,只要不嚴重超過該比例都屬於合理。例如,對於AMD平台,由於其CPU及主板價格明顯低於Intel同檔次產品,所以甚至可以採用2.5(CPU)∶2.5(主板)∶5(顯卡)這樣的比例,以達到更佳的顯示性能。AMD速龍Ⅱ X4 630(盒),市場報價為699元,可選599~899元的主流主板與之搭配。在顯卡方面,既可選擇699~999元的中端顯卡,也可選擇1000~1500元的主流中高端顯卡。
而對於CPU性能和顯示性能並重選擇Intel主流平台,也可選用3.5(CPU)∶3(主板)∶3.5(顯卡)的投入比例,權重都是±0.5。例如英特爾酷睿i5 650(散),報價1210元,比例2.5~3.5的主板都可選,最值得推薦的便是採用P55晶元的一線品牌主板或H55晶元的一線品牌產品中的中高端特色產品,這類產品的報價一般在999~1999元左右。最值得推薦的顯卡為1000~2000元的主流中高端產品,如GTX275、HD5830、HD4890。這樣搭配出來的產品性能自然不差,並且整體性能很均衡,不會有明顯的瓶頸,不會出現大馬拉小車或小馬拉大車的狀況。
總結>>
對於多數辦公用戶、上網用戶、高清用戶、普通游戲用戶來說,主流的整合主板+同價位的CPU已足以滿足需求。而對於希望所配電腦3D性能更出色的用戶,則要記住這樣的原則:CPU不能差,主板是基礎,顯卡是關鍵。
轉載自電腦報。
⑷ 組裝電腦需要哪些配件
主板:華碩 P5Q-E/Intel P45
CPU:Q6600 散裝 GO步進
硬碟:希捷 320G 串/16M
顯卡:迪蘭恆進4870 512M
內存:威剛2G 800 紅龍*2
風扇:極凍酷凌5750PWM 風扇
光碟機:三星專 16X DVD
機箱:酷冷至尊 仲裁者屬
電源:航嘉 多核 DH6
⑸ 組裝機配件怎麼選
資金不足可以選擇二手或三四年前的配件,這樣花錢不多,性能還不會太低,配件可以在某寶專網上平台屬購買,第一套方案:主板+處理器+內存條分別選擇 B85m+i5 4590+ddr3 1600 8Gx2。第二套方案 B150m+i5 6500+ddr4 2400 8Gx2。當然還有你的第三套方案 都是可以的,到時候按預算再做決定,這段時間可以先做做功課,手機下載網路貼吧關注電腦吧,看看網友發的貼子,最好是配新的配件。
⑹ 我想買一組裝電腦,什麼樣的配置適合我
推薦復配置3500元-3700元的主流機器,可以滿制足你的要求。玩主流游戲一點都沒有問題的。
CPU AMD速龍雙核5000+(65納米/三年盒) ¥ 435
主板 斯巴達克 黑潮BA-100 ¥460 (AMD 770晶元組,支持HT3.0匯流排,顯卡插槽PCI-E 2.0,支持SATA RAID 0/1/10,支持ATI交火模式)
內存 威剛 2GB DDR2 800(萬紫千紅) ¥ 255
硬碟 硬碟 希捷 160G 7200.10 8M(串口/5年盒) ¥300
顯卡 昂達 HD3850/256MB/DDR3 ¥ 499 (目前所有顯卡中性價比最高的,性能接近9600GT,但只有8600GT的價格)
光碟機 技嘉 GO-D16SA ¥120
LCD 飛利浦 190SW8 ¥ 1260 (19寬屏液晶,帶VGA和DVI雙介面)
機箱 富士康 飛狐140 ¥ 120 (富士康機箱,台灣一線大廠生產,防輻射防共振)
電源 酷冷至尊 超強350W(R7133C-350-ZN) ¥ 210 (350瓦額定功率電源)
鍵鼠裝 多彩 防水高手 ¥ 65
合計:3745元
⑺ 電腦組裝要用什麼配件才好呢
品牌機=組裝機+牌子,(世界上任何一個電腦廠商都不可能自己做出電腦) 品牌機價格=組裝機價格+組裝員工工資+單機概率售後服務費 品牌機=整機有個姓名的電腦 你也可以完全照著一台品牌機(比如聯想)來組一台機子,但就算你用的零件和那一台聯想的一樣,你組出來的還是組裝機,不是品牌機! 聯想說白了也是組裝機,你在聯想網站看到的任何一台樣機,你都可以跟據自已的需要要求修改CPU、內存等等配置。 那麼組裝機和品牌機的區別在哪呢?不是價格,不是配置,更不是名氣! 我們知道,所有計算機生產廠商都是從別的廠商訂購零件來組裝自已的各型號計算機的,沒有幾個品牌的電腦零件中間有三個是完全由自己公司生產的。但不是訂來就用,所有的組合方案都要經過測試,以此來保證各產商的零件組合能在硬體上有較好的兼容性和穩定性! 而組裝機,那怕你是個骨灰級的玩家,也不大可能買一堆同性能、不同型號、不同產家的零件來組成不同的電腦測試,並從中選取相對穩定的組合來組成自已的電腦。 所以,要說性價比,要說性能,那絕對是組裝機(最好是自個DIY的)為優。但要說工作中的穩定性,還是品牌機,因為品牌兩字。 至於售後,說白了只在你的電腦被雷擊了或是主板、CUP等大件損壞時才用得上的東東,而且再好的售後也不可能因為你的電腦WINXP啟動不了或是某個游戲玩不了就坐著飛機往你家跑(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已),除非你買了IBM而你家隔壁就是「藍快」,那是你命好,我除了妒忌無話可說,更何況品牌機是不負責維護軟體的。 品牌機與組裝機之間的區別有許多,最直觀的區別從其名稱上就能體現出來,品牌機是「有名有姓」的電腦,而組裝機則是由CPU、主板、硬碟、顯卡等配件自己或由經銷商組裝起的電腦。例如比較著名的IBM、HP、DELL、聯想等,都是品牌機的牌子,因它們全是整機出售,所以如果你想圖個方便簡單,那麼品牌機就是你的首選了,不過它也因為價格相對較昂貴而使像我們這些窮人不敢問津;相對而言,組裝機就便宜多了,它具有比品牌機高得多的性價比而備受DIYers青睞。組裝機也稱為兼容機,它是通過散件自己動手組裝起來的整機,正因此,我們可以自由配合,例如你是一點陣圖形或游戲發燒友,那麼在組裝時就應多注意顯卡的性能。如果你是一位多媒體工作人員,那麼就應該多注意處理器、硬碟、顯卡、音效卡等配件了… 等等。除了上面的區別外,品牌機一般都具有比較完善的售後服務及技術支持體系,而組裝機在這點上就顯得差點,主要看你的經銷商的信譽! 如果你是一位稍有電腦硬體經驗或認識的用戶,筆者推薦選購組裝機,因為它具有很不錯的性能價格比,同時隨著現在電腦配件兼容性越來越高,兼容性已不是組裝機的主要問題(當然一些完全不支持的配件組裝起來那肯定不行得了,我想這應該不屬於兼容性范籌,如Pentium 4肯定不能插到只支持 P3的板子上用),而且對於正品的電腦配件,其質量也是信得過得,因此組裝起來的電腦在質量上應該不成問題,或者可以說跟品牌機具有一樣好的產品質量。除此組裝機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升級非常方便,隨著現在電腦業發展越來越快,我想電腦配件的更新換代也是今昔非比,半年前按主流配置組裝的一台電腦,我想如今肯定是過時得,更不用說「陳年老機」。當然我們普通用戶不可能總跟著硬體的換代而不斷更新自己的電腦,不過適當的更新換代還是非常必要得。而升級性對於品牌機來說就相對差些了,雖然有部份品牌機也提供升級措施,但它的自由度是非常不夠得,它不允許你自己打開機箱進行改動。此外,對組裝機的改造也非常方便,例如超頻等。 下面筆者就選購品牌機或組裝機的理由總結如下幾點: 選擇品牌機的理由 選擇組裝機的理由 1、性能穩定 1、配置自由 2、配置合理 2、升級性好 3、省心方便 3、價格較低 4、售後服務好 4、性價比高 5、有品牌效應 5、改造方便 6、常附送配件 6、客戶可要求經銷商配送 7個性化強 8 性能穩定 購買人群 購買人群 藏書不看書者 藏書看書者 家中非常寬裕 家中寬裕 作擺設用 、學慣用 學習、動手使用 5000元的組裝機大概相當與6000元的品牌機 組裝機:又名兼容機,對於電腦熟悉者,可根據不同配件品牌來搭配屬於自己的個人電腦,DIY 很多家庭用戶都會選擇組裝電腦,DIY 作為計算機使用者來說:品牌機是給剛入門的初學者的獎品,給他們以保障,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因為系統故障發愁,但是隨著使用經驗的積累會發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系統缺陷,品牌機都是商業產物,為了產品效益,會出現各種瓶頸問題,如果想要符合使用者的要求,那麼恐怕不升級換代品牌機的話,只有放棄品牌機的權利,自己拿起工具開腸破肚,大改造,一次一點點,最後品牌機變成組裝機。 品牌機永遠不會超過組裝機的=就好像好的車手永遠不會開量產車是一個道理 組裝機配置自由、兼容性好。 品牌機的質量比組裝機好,但是性能方面卻是和組裝機無法比擬的。組裝機者不會因為圖個虛名而放棄掉實利,往往是花了一段的考察時間才會選中一塊中意的配件。DIYER們裝出來的機器和品牌機相比,配置往往更加合理。兼容性方面,品牌機通常會做出一些不可想像的事出來,如某些質量不錯的內存條插到品牌機上會出現不能啟動或啟動後工作不正常等現象(比較突出的就是康柏電腦的CPU及內存)。而組裝機在這方面則不要考慮太多問題。由於採用市場的標准配件,所以在升級或換配件時顯得比較方便。 2、組裝機價格低廉。 組裝機的價格低是眾所周知的,雖然現在的品牌機廠家的價格都有所下調,但是同樣配置的品牌機放到組裝機市場上,價格仍要貴出許多。越是高檔的機子,差價越大。消費者用同樣的錢去買電腦時應該考慮的是:到底是要品牌機的高質量呢還是組裝機的高性能呢。 3、組裝機易於升級。 品牌機有一個蠻橫的地方是不允許用戶進行升級,廠商總會在機箱上貼上封條,不允許用戶自己打開,如果打開則所有保修條款失效。像偶這樣的DIYER來說,就算不升級電腦,也喜歡經常打開機箱看看啊。所以對於購買者來說,如果你想升級方便,購買組裝機是你的首選。 4、可以提高動手能力。 購買的組裝機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一些小問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施展你的才能了,呵呵,偶經常這么乾的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高手,那你就試試自己去組裝一台電腦吧,安裝好硬體後設置CMOS,安裝各種驅動,直到一台完整的系統擺在你的面前,你會有一種征服感。當有一些問題不清楚時,可以去請教高手們,經過他們的指點和自己的摸索,你會逐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電腦知識水平的。
⑻ 組裝電腦需要什麼配件
組成部分:
1.機箱(主機的外殼,用於固定各個硬體)
2.電源(主機供電系統,用於給主機供電穩壓)
3.主板(連接主機內各個硬體的軀體)
4.cpu(主機的大腦,負責數據運算處理)
5.內存(暫時存儲電腦正在調用數據)
6.硬碟(主機的存儲設備,用於存儲數據資料)
7.音效卡(處理計算機的音頻信號,有主板集成和獨立音效卡)
8.顯卡(處理計算機的視頻信號,有核心顯卡(集成)及獨立顯卡)
9.網卡(處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網路信號,常見個人主機都是集成網卡,多數伺服器是獨立網卡)
10.光碟機(光碟機用於讀寫光碟數據)
12.散熱器(主機內用於對高溫部件進行散熱的設備)
(8)選什麼樣性能的配件來組裝機器擴展閱讀
個人電腦
1、台式機
也叫桌面機,是一種獨立相分離的計算機,完完全全跟其它部件無聯系,相對於筆記本和上網本體積較大,主機、顯示器等設備一般都是相對獨立的,一般需要放置在電腦桌或者專門的工作台上。因此命名為台式機。為非常流行的微型計算機,多數人家裡和公司用的機器都是台式機。台式機的性能相對較筆記本電腦要強。
2、電腦一體機
電腦一體機,是由一台顯示器、一個電腦鍵盤和一個滑鼠組成的電腦。它的晶元、主板與顯示器集成在一起,顯示器就是一台電腦,因此只要將鍵盤和滑鼠連接到顯示器上,機器就能使用。
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電腦一體機的鍵盤、滑鼠與顯示器可實現無線鏈接,機器只有一根電源線。這就解決了一直為人詬病的台式機線纜多而雜的問題。有的電腦一體機還具有電視接收、AV功能,也整合專用軟體,可用於特定行業專用機。
3、筆記本電腦
也稱手提電腦或膝上型電腦,是一種小型、可攜帶的個人電腦,通常重1-3公斤。筆記本電腦除了鍵盤外,還提供了觸控板或觸控點,提供了更好的定位和輸入功能。
⑼ 怎麼把一電腦的零件組裝起來我准備自己買配件來組裝,需要注意些什麼
手把手教你——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045592/
19寸液晶、顯卡SLI配置:
CPU AMD Athlon64 X2 5000+ AM2(65納米/黑版 ¥ 499
主板 華擎 K10N78FullHD-hSLI R2.0 ¥ 499
內存 現代 2*1GB DDR2 667 ¥ 115*2
硬碟 日立 160G 7200轉 8M(串口/3年盒) ¥ 290
顯卡 影馳 8500GT HDMI 加強版 ¥ 399
光碟機 三星 TS-H353B ¥ 140
液晶顯示器 LG W1942S ¥ 1400
機箱 金河田 颶風8198 ¥ 256
鍵鼠裝 愛國者 新英雄 ¥ 98
音箱 輕騎兵 C3106 ¥ 110
合計金額:3921 元
CPU採用AMD黑盒5000+,主頻高達2600MHz,AMD雙核主流產品,超頻性能特棒。主板是最新產品,性能很高,主晶元組採用GeForce 8200,支持NVIDIA Hybrid SLI技術,可使N卡性能提升40%以上(相關介紹——http://www.expreview.com/topic/hybridsli/index.htm)。五相供電,支持HT3.0匯流排MHz,支持雙通道DDRII 1066/800/667/533內存,最大支持8GB,便於將來升級。內存選擇現代的667內存,物美價廉。
主板選了這款,顯卡當然選擇N卡了。影馳8500GT HDMI 加強版顯卡,顯存頻率高達1400MHz(8600級別),支持高清輸出,玩游戲和影音娛樂兩者兼顧。網上介紹——http://group.zol.com.cn/7/6_61402.html加上NVIDIA Hybrid SLI技術的支持,顯卡性能將大幅提升!(之所以沒選8600,就是因為SLI技術只有8500支持,8600不行)
顯示器選用LG的19寸液晶,對比度高達8000:1,畫面絢麗多彩,性能出眾。玩游戲、看電影都能輕松勝任。網上測試——http://group.zol.com.cn/5/84_42868.html音箱選擇國產輕騎兵 C3106,不僅質量好,價格也便宜。網上評價極好。音效優異!所有配件全部出自大廠,質量售後和兼容問題都可放心。
⑽ 請問一下自己買電腦配件來組裝電腦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聊聊個人組裝電腦也叫DIY應注意的一些事項,以及我在幫人家選購電腦時的一些經驗。
我想個人組裝電腦的用途無外乎娛樂、瀏覽網頁、學習等等,如果決定要購買了,建議你把這個事情當作自己的一個小項目(project)來管理,這樣對你很有好處的。既然是項目過程就包括決策,然後選擇合適的商家,選購配件,組裝,搬回家。
好,我們的項目現在啟動吧!
第一步:前期的決策,首先判斷自己組裝電腦的主要用途了,同樣這也會決定電腦的大體價位。如果你只是想上上網,然後平時處理些文字材料我建議你就選購英特爾賽揚級的機器,如果玩3D游戲或是學習寫設計類的軟體,那我建議你買英特爾奔騰級的機器。兩者的價位應該相差1500到2000RMB左右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賽揚的CPU的價格和奔騰級的價格差了一大截,性能當然也就不能同日而語了。性能的強弱主要體現在運算和多媒體處理上,上網聊天應該都查不多。
先選CPU,再選支持這款CPU的主板,再買這塊主技支持的內存、顯卡、硬碟等
先確定要買什麼CPU AMD與INTEL AMD主打是754針 939針 AM2(940針)有速龍 閃龍 浩龍(伺服器用了多) INTEL主打775針 有PD CD P4 XEON(高端伺服器使用)
然後選擇相應CPU針腳的主板
內存 DDR與DDR2 看主板FSB 例如FSB800M的就說明支持雙通道(雙通道需要2跟一樣的內存可以組建)DDR400或者DDR2 400 DDR與DDR2 針腳不同 容易區分 另外注意AMD雙通道是核心支持 INTEL是靠主板晶元支持
顯卡 現在就AGP8X與PCIE16X 介面不同 選顯卡時跟著主板走 PCIE16X數據傳輸大 發熱也大 2種N卡與A卡 N卡是懶人專用 裝個驅動就可以用了 A卡裝好驅動 還要設置下
硬碟 SATA與ATA 一個串口 一個並口 主板2種都支持 但是介面不一樣 SATA的小很多 但是傳輸速度快 但是裝系統時要先用SATA驅動下 ATA不需要
光碟機、軟碟機統一介面
電源 隨便挑
關於安裝電腦 除了開機重起線比較難(對者說明書圖跟線上的字母對者插就行注意正負極) 其他介面都對口插入 放CPU注意正反 別硬來 定主板最好每個螺絲都上
也會有人推薦你選用AMD的CPU,我承認AMD的CPU在同樣價位上速度會比英特爾的快些,但是AMD的致命弱點就是發熱量特別大,而且支持AMD的主板也比較少,因此電腦出故障的機率就要大得多,也許AMD的fans此時要罵我了,但是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啊,呵呵。
決定購買什麼檔次的電腦以後,我建議你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去行里(三好街內部對電腦市場的昵稱)轉轉,不要著急買,就是先看看五顏六色的宣傳單,了解一點常識,免得購買時被人歧視(因為什麼也不懂,而在心理所處的劣勢)。如果你很忙,沒時間去,可以到一些電腦資訊類的網站去看看,沈陽的朋友可以到網上三好( http://www.sanhaostreet.com/ ),北京的朋友可以到中關村在線( http://www.zol.com.cn/ )大體了解一下,但是價格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普遍比實際價格高很多。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商家,這個過程很關鍵啊,如果你有行里的熟人,可以到他那裡去買,但你不必期望你會得到多少實惠,因為誰也不能不賺錢白幫你忙活啊,唯一會給你的感覺就是有點安全感而已。我建議還是不要找熟人了,關鍵你不好意思殺價,呵呵。雖然行里的商家還做不到童叟無欺,但是大部分還是奉公守法的。所以你要盡量選擇大點的店鋪。不要去那些只有一兩個小櫃台的地方,哪天關門誰也不知道,而且貨出的少,價格和質量也一定不好。
好了,找兩個商家索要幾個報價單留著做比較用,然後找個大點的店鋪坐下吧,賣貨小姐通常會很熱情地招呼你,哥啊,姐啊的很親熱,不過你的頭腦要保持冷靜啊,頭腦一熱幾百RMB就白白溜進別人的腰包了。現在行里一台機器的正常利潤大概在200RMB左右吧。
第三步:購買,很費腦筋一個過程。讓我們以選擇普通賽揚檔次為例,按照購買單的配件順序一一與賣貨小姐較量吧!
CPU:賽揚2.4(不用廢話太多,CPU的價格是行里最透明的)
主板:應該選擇華碩、技嘉、微星這樣的名牌,主板是整台電腦性能穩定性的關鍵環節,所以一定要選擇有歷史的好品牌。其他品牌或許要比它們便宜百十元RMB,但是還是不要吝惜這點錢了,想想日後捧著機箱穿梭於行里與家之間的感覺,你不會再猶豫了。主板的尺寸要盡量大點有利於散熱,擴展插槽要盡量多些,有利於你日後安裝其他硬體。
內存:還是要選擇品牌類的如KingMax、現代都不錯,現在通常會配置256M,但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是買512M的,畢竟用起來速度快、流暢,心情也好啊,這個價格也很透明,不用廢話太多。
硬碟:目前市面上的品牌大體都還可以(不過網上反映西部數據的返修率高些),容量在60-120G之間你可以自由選擇,硬碟有兩個參數關鍵一些,就是轉速和數據緩沖區(cache),轉速慢點的5400轉/秒,好一些的7200轉,cache一般都是2M左右,如果你能多掏點錢還是盡量買轉速和Cache大點的,速度會更快些。硬碟價格也很透明,不用廢話太多。
軟碟機:不用再要了吧,不如弄個32M的U盤,價格都在百元左右,還能移動,何樂不為呢!
顯示器:如果給小孩子用還是選擇液晶顯示器吧,沒有輻射啊,不過價格比普通顯示器貴不少。我還是推薦大家買普通顯示器,顯示效果比液晶的爽啊。同樣品牌很關鍵,我推薦你選擇飛利浦、美格、優派這樣的專業顯示器生產商的產品,韓派的三星和LG也可以,但顯示效果還是不如前幾位好的。大小17寸的正好,不要選擇19寸的,除非你有特殊用途。
顯卡:由於我不是游戲的fans,因此對這方面研究不多,但如果你想玩大型3D游戲或處理大型影像,一定要買塊好顯卡,顯存也要足夠大,顯卡的發熱量也很大,所以應該選擇顯卡上既有散熱片又有風扇的那種啊。我用過碩泰克的感覺不錯,聽說艾爾莎也是專業級的顯卡。這個價格主要決定具體那個型號,你只要看準型號,通過幾個商家的比較看看就可以了。
機箱:機箱看似簡單個東西,其實名堂是不少的,關鍵牌子多,而且型號你也分不清,很容易在這個上面吃啞巴虧的。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自己先去賣機箱的地方看看,了解下大致的價格,選擇時還是品牌第一位,好點牌子的有技展、愛國者、羅技等。我推薦你買好機箱的原因是還機箱一般都帶原裝的電源啊,電源的額定功率都要夠300W,而且有過電保護(保險絲),細節不要忽視啊,往往細節決定成敗的,呵呵。
機箱的外觀和材質我也有必要說幾句,外觀的顏色你喜歡就可以,但是最好和顯示器的面板顏色相配啊,不然擺在家裡很不雅觀啊,還有USB介面要多點,前面板上也要有啊,因為現在數碼產品多啊,DV、數碼相機、MP3、電子詞典差不多都用USB介面,所以還是多點好啊。
鍵盤、滑鼠:如果你不是很苛求點擊和敲打鍵盤的效果,買個普通的光電套件就可以,價格在50-100RMB之間。
光碟機:市面上現存的價格和質量都差不多,你可以聽一次售貨小姐的推薦,應該買DVD光碟機吧,如果想刻錄光碟可以買個康寶的光碟機。同樣提醒你顏色要和機箱一個色不然很難看。
看看,差不多了吧,其他外設有機會我再和大家交流,現在基本配置是不缺少了。好,進行下一步,對了,這時該是討價還價的時候了,我個人觀點是點到即可,因為你上面的步驟如果比較合理,應該不會被宰吧,所以便宜50元見好就收,否則爭個面紅耳赤的,商了和氣不說,背地裡給你換幾個返修的部件你也不知道啊。
第四步 組裝,時間會很長啊,一般要1-2個小時吧,人家先要調貨,然後才能給你裝的。你這時有空可以就近看看其他數碼產品,或是購買點你需要的軟體。好,部件到齊了,這時你可以選擇坐下來觀看,就當學習一遍裝機的流程,希望給你裝機的傢伙比較有經驗和專業精神,這會減少日後的很多不必要麻煩。我該建議你點什麼呢?對,你要是一點都不懂就只管看,千萬別指手畫腳的,惹煩了技術員,他們只有向你的配件傾訴了。待組裝完畢時你可以驗收一下,一般就看看,硬碟、主板和其他板卡的螺絲是否都固定牢固了,多餘的電源線頭是否都用勒死狗系緊了,光碟機的音頻線還有前置USB介面的線是否連接了,就這么多吧,如果是個合格的裝機員這些應該都沒問題。之後就是安裝操作系統了,你可以事先規劃好你的硬碟分區計劃告訴裝機員,通常系統分區(C:盤)不用弄得太大,浪費資源。還要提醒你回家上網之前記得現安裝個防病毒軟體啊,否則很可能以上網系統就癱瘓的。
OK,大功即將告成,這時你不要著急裝箱走人,你要坐下了感受一下你的電腦,感受的結果很重要啊,如果不滿意還可以調換,不然付了錢,搬到家再後悔,可就比較麻煩了。
第五步,也是最後一步,終於要回家了,你要結算了,可以索要發票通常他們會向你要稅點,不要也可以但一定要把你的保修卡保存好,還不要忘記把各種驅動程序的光碟也都放到主板盒子里一起帶回家啊,其實如果好點的商家這些事情他們都會替你想到的,我這人就是廢話多。 還有一些輔助的東西不曉得你有沒有,電腦桌、電源插板之類是必須的,其他電腦設施你也可以日後采購。
我的文章寫完了,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我在這里再總結一下,選購電腦配件一定要選擇品牌的,這樣一方面性能、質量有保障,另一方面用過兩年你想賣掉也能賣個好價錢。價格不要壓得太低,否則吃虧是還是你。如果大家讀了這篇文章後有什麼問題或意見歡迎與我討論!
參考資料:http://www.likecp.com/12/index.asp?id=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