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單反適合什麼機器
Ⅰ 新手適合用哪種單反
單反界現在品牌排行就是尼康/佳能、賓得、索尼,所以在尼康佳能中選擇是沒有錯的。
佳能,都沒有機身馬達,但鏡頭都有,於是都能實現自動對焦,中端60D以上開始有肩屏,便於操作,比如調整光圈,速度,iso,白平衡......都可以用肩屏來完成,方便多少誰用誰知道。
尼康,中端D90以上開始有肩屏,便於操作,也開始有機身馬達,鏡頭方面AF-S開頭的鏡頭有馬達,於是趕上低端機身和沒馬達的鏡頭沒馬達,就需要手動對焦。
入門級:
在這一級別,
佳能 EOS 1100D(18-55 IS)套機 約3000
9點對焦 影像處理器 DIGIC 4 1200萬像素
佳能 EOS 550D(18-55 IS II)套機 約4100 (18135套機 5700)
9點對焦 影像處理器 DIGIC 4 1800萬像素
佳能 EOS 600D(18-55 IS II)套機 約4300(18135套機 5800)
9點對焦 影像處理器 DIGIC 4 1800萬像素
佳能 EOS 650D(18-55 IS)套機 約5000(18135套機 6950)
9點對焦 影像處理器 DIGIC 5+ 1800萬像素 有個翻轉屏
越貴的功能上越好,但都是入門級,表現上不會差很遠,大多是一些小的功能上的區別
尼康:
尼康 D3000 單反套機(含18-55 VR)套機 約2750
1000萬像素 11個對焦點 影像處理器 EXPEED
尼康 D3100 單反套機(含18-55 VR )套機 約3150
1400萬像素 11個對焦點 影像處理器EXPEED 2
尼康 D3200(18-55VR)單反套機 約3780 (18105套機4780)
2416萬像素 11個對焦點 發布日期 2012年04月 無線性能 WiFi
尼康 D5100(18-55VR)套機 約4150 (18105套機5200)
1620萬像素 11個對焦點 發布日期 2012年04月 影像處理器 EXPEED 2
越貴的性能上越好,但都是入門級,表現上不會差很遠 但D3200的像素確實比較高,
不過不列印很大的圖,在電腦上是看不出和1600萬的區別的。
想入門,那就推薦最便宜的,以後再換機身也不會糟蹋很多錢。
有富裕錢,又不夠上更高,那任意。自然是越貴的機能越好。
===================================================
中端機器:
佳能 EOS 60D(18-135 IS)套機 約7650
有效像素數 1800萬 對焦點數9點 影像處理器DIGIC 4 旋轉屏
佳能 EOS 7D(含18-135 IS)套機 約10600
有效像素數 1800萬 影像處理器DIGIC 4+DIGIC 4(雙處理器)
尼康 D90單反套機(含AF-S 18-105G VR) 約5900
對焦點數11點 有效像素數1230萬 影像處理器 EXPEED
尼康 D7000(18-105 VR)套機 約7800
39點對焦 有效像素數1620萬 影像處理器 EXPEED 2
尼康 D300S 機身 約8700
51點對焦 有效像素數1230萬 影像處理器 EXPEED
AF-S 18-105G VR套機鏡頭 單買約1600
這幾款表現上不會差很遠
尼康 D90偏老,像素偏低,但不影響使用,性價比最高
佳能 EOS 7D 偏重高速連拍,其他表現並不突出
佳能 EOS 60D 比較新的好機器,可惜塑料的機身總讓新心裡不爽。但是翻轉屏挺好玩。
尼康 D300S 確實是好機器,有點小貴
尼康 D7000 首推 高性價比,性能強於幾乎同期的 EOS 60D 半個檔次 半金屬機身 高感表現最好。
錢不多,從他們入門的話 尼康 D90 入門級的價格
富裕錢,不夠高端機(買高端,帶上鏡頭大概要准備18000以上)就買尼康 D7000
=======================
鏡頭上,說說入門朋友的事
比如尼康 AF-S 18-105 3.5-5.6 VR
AF能自動對焦
AF-S有對焦馬達
18最小焦距
105最長焦距
3.5最小焦距下的最大光圈
5.6最長焦距下的最大光圈
VR 防抖
這類套機頭屬於普適的,人像,風景都可以,但不要要求太高,他並不貴。技術好對器材熟悉他一樣拍出好照片。
常說的50 1.8 小定焦鏡頭 最便宜 佳能尼康都有 700左右 背景虛化很美
既然大家都很關系背景虛化
1.大光圈
2.長的焦距
3.離被攝物體近
都能背景虛化。
想體驗長焦又不想多花錢,各家都有70-300 這類焦段的便宜頭。
想玩好,看好一本書---自己機器說明書,你手上的是相機,不是手機,別指望無師自通。
===========
看好三本書
自己機器說明書,你手上的是相機,不是手機,別指望無師自通。
紐約攝影學院的兩本教材。
============
(以上資料摘自別人知道所得,對此觀點表示認同及感謝,以上價格采自網路10月份價格)
Ⅱ 新手買什麼牌子的單反相機合適
我個人認為,新手沒必要買單反機,因為很多片子的效果不是只能靠一隻普通的套頭就回能完成的,答所以玩單反機後期花費在鏡頭上的,而且這東西價格不菲的。
我建議新手買個長焦玩,先練手,畢竟他的鏡頭與單反鏡頭相比是一個較為全面的鏡頭,從廣角到長焦都有,微距也有。如果是單反你則需要另賣微距頭和長焦頭,你可以看一下,一個便宜的長焦頭都要2000左右的,而且焦段不是特別大的那種。
等你玩長焦機一兩年後,你會明顯感覺他已經不夠你用了,已經不能滿足你的需求了。那時候拿錢買個中端單反再上好的鏡頭就是。
我就不推薦單反機了,長焦我推薦富士的,便宜的250exr,2200左右,新機子hs22exr,2900左右,性能很好,外觀也酷似單反。可以外接閃光燈,也有raw格式輸出。絕對比你單買一個套頭單反要劃算的。
我的回答可能不能如你所願,單反我也有推薦,但我就不寫了。
Ⅲ 新手入門單反,需要選擇什麼機器
建議不要買索尼啊,鏡頭要求太高了,蔡司鏡頭太貴了啦。尼康和佳能是首選啊,大體上來看尼康比較銳,拍風景挺好看,佳能很柔和,拍人像比較好看。看自己喜歡啊。入門就買個低端就可以了。
Ⅳ 新手用什麼單反相機合適
你是用來貼圖的嘛。
所以一般的單反基本OK了,後期處理一下就沒問題了。
3000多點專只有配一台索尼的屬A330.如果你願意再多花幾百,買台尼康的D3000套機或1000D套機就OK了,套機3700左右。
做建築圖的,還是尼康好些,D3000的色彩艷麗,反差大。
還有人說單反需要配鏡頭,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配鏡頭呢?不配行嗎?我朋友說買套機!
答:單反必須要鏡頭,沒有鏡頭無法成像。不可以拍照。不配不可以。套機里就包括了一隻18-55的鏡頭了。比如尼康D3000+18-55VR,本身就含了一隻18-55VR的鏡頭,這一隻是標准變焦,相當於DC的三倍光學變焦,基本可以符合你的要求了。在3D里貼圖完全OK的了!
====網路單反協會====
Ⅳ 新手入門,買什麼單反相機好呢
考慮到你的拍攝數量和拍攝時間段,初級單反完全適合你,並且甚至有些方面能令你超乎想像,例如單反的高清攝像功能,雖然不是很實用,但是有些時候應付一下也可以
給出如下推薦:
1、佳能500D套機(含18-55mm IS鏡頭)網上報價含所有必要東西(官方標配,單反相機包,內存卡,UV鏡,柔光罩,遙控器,遮光罩等)價位在4800以內可以搞定(但是本人建議,如果可以添加500元左右,完全可以購買550D)
總結:我個人推薦550D 5420搞定所有(網購)
單反比較:http://tech.sina.com.cn/digi/dc/2010-11-17/08354874550_2.shtml
500D與550D比較:http://tech.sina.com.cn/digi/dc/2010-11-17/08354874550_2.shtml
Ⅵ 想玩單反相機,哪款比較適合初學者玩呢
先說說預算吧,否則不好推薦。對於樓主的問題我理解為選擇什麼品牌和什麼機身鏡頭,機身鏡頭型號主要看預算,其他的么,就先說說關於初學者一些常見問題的個人見解:
1,選什麼品牌?
答:都行,都差不太多。
選擇一個品牌的機器,意味著選擇這個品牌身後的「產品+技術支持+服務」體系。甚至意味著選擇這個品牌的企業未來研發能力和市場控制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攝影器材領域,C和N當然是最大的兩家公司,綜合能力最強、產品線相對最齊全、新品研發能力都是崗崗的;因此他們的用戶最多,因為容納了更大的選擇自由度。
民間很多「鐵律」,別迷信。比如什麼「佳能更適合拍人像,尼康更適合拍風景」「佳能的定焦、尼康的變焦」「佳能的長焦、尼康的短焦」之類,都有道理(畢竟是很多人用下來的經驗慢慢匯集成了說法),但都沒那麼大的對比落差。在成像能力上,現代工藝製作出來的品質水準都差不到哪裡去了;相比之下,品質高低跟價錢的關系更明顯得多(但成像差異沒有價錢差異那麼大),跟品牌的關系真沒那麼大。何況,任何一款單反產品都容許你很大范圍的參數調整空間(嫌這個麻煩的話,真的還是用DC吧,呵呵);任何一幅數碼照片都擁有各種後期製作手法能夠達到的「無限可能」,不是么。
沒有完美的產品(哪怕你出了「完美」的價錢)。沒有完美的品牌。就跟沒有完美的人一個道理。在今天的數碼單反市場、產品基本功能都已經具備,產品能力的落差對你的作品的影響,相對於使用者的構思、技術、操作能力的落差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沒有這樣的作品,因為更有「佳味」「尼味」或者「德味」而就可以更「有味」。如果自己拍出來東西不滿意,別只知道埋怨設備,還是多反省自己吧。如果拍出來很得意的作品了,不妨為自己驕傲自豪一把、去喝一杯,而完全沒必要給自己器材的那個廠家送面錦旗。
即便亮騷是一項重要樂趣,亮騷的根本的本錢也不是品牌,而是你的設備的價錢和可被辨識的程度;騷的程度跟你燒錢的多少成正比例關系,同時還得是眾所周知的某個型號才成。就象開個寶馬Z4或者保時捷卡宴很騷,但開個同樣惡貴卻長得跟帕撒特一個模樣、沒幾個人知道的W12輝騰,卻很難達到讓路人回頭的效果。紅圈白炮就非常好地迎合了這兩點:貴,且易辨識。
2、要不要「一步到位」?
答:一步永遠到不了位的;也可能隨便一步都已經到位了。
世界上不存在「一步到位」的事兒,數碼攝影器材尤其如此。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就不用說了,還有一堆比平常見到的佳能尼康之類「高端」得多的器材,哈蘇、萊卡、林哈夫,那價錢還得翻幾個跟頭的。
說咱老百姓能夠得著的;就拿佳能來說事兒吧。現在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差不多最老的數碼單反是N手的400D,最新的則有如5D3;最便宜的新機器大概是1100D,價錢僅僅是最貴的新機1DsMarkIII的二十分之一。很多人的「一步到位」的目標,如5D3或者6D,其實都沒「到位」不是么。如果用安慰自己的方法來說事兒,「對於我來說就算一步到位了」,那你真的很認真地考慮過,為什麼600D或者60D對於你來說就沒「到位」?
鏡頭也是如此。18-55IS,售價便宜,「輕」而且「賤」所以很廣泛地被「輕賤」;24-70/2.8L,「貴」而且「重」所以很廣泛地被認為「貴重」。但「貴重」未必是個多麼好的詞兒;貴的意思是你花了好多錢、這些錢你本來可以給自己多塞好多好多饅頭;重的意思是你走到哪兒都得多費很多體力、那頓中午飯就得多塞倆饅頭。而攝影的樂趣,並不因為你更「到位」而增加多少,相反你如果再拍得不怎麼地的話、挨罵的幾率倍增。
技術總是在進步,綜合成本總是在降低;後買的人,也就總是在佔便宜似的。話說回來,早買的人還得了早用呢。用著是一個過程,隨著這個過程的延續,才能逐漸發現自己的真實需求;當手頭的東西慢慢限制了自己對需求的挖掘的時候,更換器材的必要性才能凸現出來。著什麼急呢,是吧;要是你從一開始就「一步到位」,然後在若干個月之後悲慘地發現、原來到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到的「位」,不是冤大頭么。
拍去吧;拍的過程中,自己的「位」慢慢就「定」了,才說得上去「到」。
說到器材,就難免要聯繫到一個低俗的詞兒,錢。很多人的「到位感」等同於「錢花夠了感」,因為在他們心中,「錢花夠了」就等於「品質夠好」。可是在攝影這個事兒上,作品的好壞對器材的要求沒那麼高,眼下的主流單反都已經具備了出好片的能力。
只是不免有不少人希望通過更貴重的設備來向世界宣告自己很有錢或者很注重「品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還是強烈建議,這種思路的人不妨直接在脖子上掛一大捆美鈔出門。
3、要不要上全幅?
答:隨便。都能拍得足夠好。但全幅很貴。
如果當初的35mm感光膠片的尺寸沒有設計成36mm×24mm、而是設計成22.2mm×14.8mm,這問題就沒人問了。現在,因為兩種畫幅同時存在,根據我們一貫認同的「大就是好」的原理,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全幅就比半幅好。
先得說,單純就畫質而言,我是有體會地同意的。半幅(APS-C)的CMOS板的面積僅是全畫幅面積的約40%,因而在同樣像素的前提下不得不把感光單元密度增加、從而導致如高ISO下畫面質量的下降。——但是,So what?夠不夠你用?你的拍攝條件總是那麼差么?
這里就說到一個詞兒,「專業」。我不知道,有多少初哥在購買第一台單反的時候就奔著「專業」滾滾而去,呵呵。這個詞兒,誘人哪。曾經擁有全幅、因此「專業」過的N多老師們,肯定很enjoy這種被景仰的感覺、並且非常不願意失去,於是難免時不常地下意識地透露出那麼一點兒對非全幅的鄙視,讓非全幅的哥們兄弟們郁悶一小下、再景仰他們一大下。你中招不?不全幅就不專業,不金圈紅圈就不專業;不專業,就很丟人哦?被表揚成很專業,就很得瑟哦?
今天,你專業了嗎?
4、具體選擇什麼機身鏡頭?
答:沒有預算,也不知道樓主的攝影基礎和熱情到什麼程度,只能瞎推薦了,呵呵!
機身就從各家的最初級入門機器里選,先多拍多學,等樓主真用到了感覺機器不夠用了,達不到自己的攝影需求了以後,再根據預算和那時的需求選擇機器。
鏡頭方面,我說說一點這方面的看法吧,這個選擇就因人而異了(又要開始話嘮了):
(1)套頭是不是都很差?
答:不是。肯定不是。
事實上,廠家在決定用什麼樣的頭來作為「套頭」、跟機身組成「套機」一起銷售的時候,的確就已經先考慮好了、用戶最可能需要的鏡頭會是哪一個。這往往跟機身的「氣質」是配套而來的。比如,500D的套頭是18-55IS,這個塑料殼子的18-55IS焦段正好是多數業余拍拍照片的人們最常用的,更重要的是跟同樣工程塑料機身的500D正好組成了小巧輕便的一套,以此用戶可以非常容易隨身攜帶。50D的套頭17-85的尺寸、重量則正好跟50D機身大小、重量很匹配,焦段也同樣是非常便利地覆蓋了最常用的一段。
同時,廠家考慮得很多的也是「匹配」原則;什麼樣的機身,意味著什麼樣「高度」的拍攝要求,於是給予各方面匹配度都比較「配得上」的套頭。比如,5DII 的套頭是24-105/4L,尺寸、重量,都是匹配得比較簡明地好的。當然,所謂好馬配好鞍,背後也有默認的價錢對稱原則吧。
說到這里,估計沒有誰說套頭的壞話了——原來套頭里也是有紅圈圈的哦,聽說只要有紅圈圈的就是牛頭哦。
但我得說的是,即使是最便宜的機型,套頭也沒很多新手想像的那麼差、紅圈也沒想像的那麼好;之間的落差當然有,但絕沒那麼誇張。一句話,沒到影響你「出不出作品」的程度。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商品一樣,滿足基本功能的、打80分的東西,賣1000塊,則85分的東西就要賣3000塊,那個賣10000塊的東西也就打個87分。我覺得即使是我這樣的老菜鳥,多數時候也看不出(或者是根本就不認為有必要去看)那87分跟80分之間的差別。
因此,非常建議新手上套機用套頭。那真的是廠家通過多年市場經驗的積累後,為了最普遍意義的用戶、專門進行過平衡考慮的設計。
話說回來,廠家、尤其是這些日本企業的問題在於,對咱們的國情把握得的確不夠。他們不了解,咱們很多人胸前挎相機有一項重要用途,就是要顯得自己有檔次(所謂亮騷)。他們真該向他們做汽車行當的同胞好好學習;你看,什麼車到了中國,都會特別出品一款只針對中國人銷售、而且總是賣得特好的「加長版」(很有趣的是,也稱為L版)。這樣做,會給那些不懼頭重腳輕、一定要為500D配上24-70/2.8L的同志們省去不少麻煩。
(2)「一鏡走天涯」好不好?
答:好。至少沒多麼不好。(支起小陽傘一把,擋磚)
感興趣的朋友們在攝影論壇器材版里肯定看過無數帖子大罵「一鏡走天涯」的。理由大概有這么兩個:一是光學素質差;二是失去了單反更換鏡頭的樂趣、「還不如買一個大變焦DC」。這兩個理由當然都成立,大變焦的鏡頭光學素質肯定不能怎麼樣,有了這么一個的確好像就是一個大號的DC了似的。
然而,「一鏡走天涯」真的是方便,在很多情形下不可替代的方便。尤其出門長途遠行、能夠隨身攜帶的東西很有限的情況下,尤其去到一些跋涉艱難、非常耗費體力的地方,尤其是經常可能突然遭遇到一些不可預知卻又容易轉瞬即逝的拍攝題材時。
新手們往往是還搞不清楚自己要拍啥的。一會兒看見好風景要拍,一會兒又覺得應該掃掃街拍拍所謂的「人文」,再一會兒又對遠處一頭漫步的驢感興趣。「廣譜」 點兒的鏡頭最適合他們用,方便快捷就是優點。需要拍過一段時間,逐步算是明白了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再選擇自己最中意的焦段,很符合邏輯。
當然,畫質派會大聲反對:拍是拍到了,可是沒法看啊。——他們說的有道理;但是,這里千萬別輕易中招。在屏幕上放大到100%還覺得細膩無比,才覺得畫質好;這樣的心態也許有小道理,但沒有命中「大道理」。沒有一幅好照片,是以「在屏幕放大到100%時每個象素都清晰無比」作為必要條件。優秀攝影作品,跟 「絕對清晰」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系。
當然,畫質好自然是更好的事兒,會給好照片添彩的。但對於一幅好作品來說,如果全部分數是100分,則「畫質」項最多佔20分;其中,至少15分是現代工藝下絕大多數鏡頭在正確使用下就已經可以收入囊中的。多數情況下,只有在那些就知道把照片放到100%然後盯死了屏幕看的人眼裡,才會變成「沒法看」。當然話說回來,如果真的有必要追求畫質了(比如因為工作需要而必須把某些東西拍得清楚無比的需求),「一鏡走天涯」的確就難以勝任了。
至於單反變成大號DC的說法,我覺得這個說法挺無聊。單反就是單反,能容納比一般DC更強得多的操控能力,無論換不換鏡頭、這些能力都存在著。你只要別有些「高手」說你兩句你就覺得臊得慌就行——他們說你把單反用成DC了,那是他們的事兒;方方便便拍照片的可是你自己,對不。
(3)要不要上定焦?
答:你覺得呢?(靠,這樣回答是不是很討人厭……)
實情如此:要不要上定焦頭,取決於你需要不需要定焦頭(繼續廢話……)。
定焦頭有這么幾個特點:1,普遍意義上說,在同樣的光圈下,畫質比變焦頭更好。2,能夠做到較大的光圈。3,構圖、拍攝操作不便。4,新手乍裝上一個定焦頭的時候,容易產生一種「我更專業啦」的心理感受。
第1項是有一定意義的,不過其意義的重大程度參考前文。第2項是很要命的,意味著它能讓你跨越更大的光線范圍、對付弱光環境。我發現很多人因為要給孩子拍照片而購買了單反,而孩子既好動、又多半是在光線偏暗的屋子裡動,偏偏又還小、不能使用閃光燈,於是只好弄個定焦頭、把光圈撥到1.4來對付。這可真是沒轍;多數人很快就體會到了第3項的討厭了,想要攆上體力無限的孩子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兒。最後的第4項,也算是一個交代吧,誰讓「定焦才專業」的鬼話已經流行了那麼多年呢。
多數人會覺得最迫切需要的是大光圈。那意味著一份多出來的拍攝自由。當然,很好,雖然以拍攝者躥前跑後為代價。但是,你的拍攝有多麼頻繁地必須用到這個大光圈,只好你自己衡量了。我身邊認識的,人雲亦雲地跟風買回去、然後興沖沖地試試大光圈和「背景虛化」、再從此只在攝影包的角落裡呆著的50/1.4有好幾只,日常上手的仍然只是某隻變焦。
瞎說的已經夠多了,估計看的人都煩了,重申一下: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咱不帶人身攻擊的啊!just enjoy,趕緊END!
PS:樓主有什麼具體問題了,再追問吧。(不是END了么,咋又出來廢話!>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