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打標機器 » 大本鍾用什麼機器建造

大本鍾用什麼機器建造

發布時間: 2021-02-12 00:55:35

㈠ 大本鍾建造時間

http://ke..com/view/30427.htm

㈡ 英國大笨鍾是什麼時候建的

已經有抄156年(2014年)
伊麗莎白塔(英語:Elizabeth Tower,舊稱大本鍾,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Clock Tower)的大報時鍾的昵稱。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鍾樓,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築之一。鍾樓高95米,鍾直徑9英尺,重13.5噸。每15分鍾響一次,敲響威斯敏斯特鍾聲。自從興建地鐵Jubilee線之後,大本鍾受到影響,測量顯示大本鍾朝西北方向傾斜約半米。

㈢ 大本鍾是什麼時候建造好的英文翻譯,馬上要

When was the Big Ben built?

㈣ 倫敦的 大本鍾 建造於哪一年 .

大本鍾外觀英國倫敦著名古鍾或稱大本鍾(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宮報時鍾(坐標:51°30′02.2″專N, 00°07′28.6″W)英國國會會議廳屬附屬的鍾樓,建於1859年。安裝在西敏寺橋北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鍾樓四面的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是倫敦的傳統地標。

㈤ 大本鍾怎麼來的

中文名: 本·華萊士
外文名: Ben Wallace
別名: "Big Ben

㈥ 關於大本鍾的知識!

大本鍾
大本鍾:Big Ben|Big Bunn
英國倫敦大本鍾: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and

大本鍾高95米.
大本鍾(Big Ben)英國倫敦著名古鍾,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 (Clock Tower) 的大報時鍾的昵稱。建於1858年。安裝在西敏寺橋北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大鍾由當年負責工務的專員本傑明爵士監制,故名「大本」。鍾重14噸,鍾盤直徑7米,時針和分針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鍾擺重305公斤,每走一小時,發出深沉而又鏗鏘的報時聲。1923年起,通過廣播,鍾聲遠及世界各地。

大本鍾(Big Ben,坐標:51°30′02.2〃N, 00°07′28.6〃W),或稱大笨鍾,即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鍾塔,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 (Clock Tower) 的大報時鍾的昵稱。位於威斯敏斯特橋的南面橋頭,與英國議會大廈相連,英國議會大廈的北角,鍾樓高79米,鍾樓四面的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是倫敦的傳統地標。坐地鐵可以在威斯敏斯特橋站下車。作為倫敦市的標志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鍾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鍾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鍾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根據格林尼治時間每隔一小時敲響一次,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鍾曾兩度裂開而重鑄。現在大本鍾的鍾聲仍然清晰、動聽。

概述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大本」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1834年整個西敏被大火所毀,目前的這座97米高的鍾樓是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大鍾造於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監督官本傑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鍾)。1857年該鍾出現裂痕,於1859年重新鑄造。。

大本鍾的確有些笨重.鍾盤的直徑為7米,有四個鍾面,時針和分針的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鍾擺重305公斤,大鍾總重量為13.5噸.

英國議會大廈原來並沒有鑲嵌大本鍾,1834年,因有人在議會大廈爐子里大量焚燒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災,把大廈夷為平地.1840年議會大廈開始重建,大本鍾1859年建於議會大廈主體的東北角,由當時的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耗資2.7萬英鎊,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取名為大本鍾,本是本傑明的昵稱.

根據格林尼治時間,大本鍾每隔一個小時報時一次,報時聲深沉渾厚,方圓數英里之外都能聽到其鍾聲的回響.大本鍾裝有麥克風,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相連,因此每當大鍾報時,人們都能從BBC的廣播中聽到其鏗鏘有力的聲音.

這個鍾鑄造好以後,給它取什麼名字的問題難倒了英國君臣,有一個大臣悄悄地說「就叫『大本』算了。」——原來鑄鍾大臣姓「本」,後來大家都把這口鍾叫「大本」了,也就是「大笨」了。

「大本鍾」於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個多小時。技術人員現在還不明白這座有著147年歷史的大鍾為何「罷工」? 英國議會大廈一名工程師28日說,位於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的大本鍾在當地時間27日晚10時07分出現了故障,其分針停止轉動。接著,分針開始緩慢轉動,在10時20分又停了一次。這一 停就是1個半小時,此後才恢復了正常。

一些人猜測說,可能是炎熱的天氣造成了這一問題。28日倫敦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1.8攝氏度。氣象部門說,這是自1953年以來英格蘭地區5月份中最炎熱的一天。但那名議會大廈工程師認為,這一說法缺乏依據。「我們得知有一點小故障,但接著它就再次開始運轉,」他說。

大本鍾一向以其准時而聞名。二戰中納粹德國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也未能將它摧毀。不過,畢竟是有著一百多歲的「高齡」,它也出過一些小問題。例如1962年元旦,一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鍾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鍾

http://ke..com/view/30427.htm

㈦ 英國大本鍾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大本」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 夜晚的大本鍾
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大本鍾,站在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1834年整個威斯敏斯特宮被大火所毀,目前的這座97米高的鍾樓是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大鍾造於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監督官本傑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鍾)。1857年該鍾出現裂痕,於1859年重新鑄造。 大本鍾的確有些笨重.鍾盤的直徑為7米,有四個鍾面,時針和分針的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鍾擺重305公斤,大鍾總重量為13.5噸. 英國議會大廈原來並沒有鑲嵌大本鍾,1834年,因有人在議會大廈爐子里大量焚燒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災,把大廈夷為平地.1840年議會大廈開始重建,大本鍾1859年建於議會大廈主體的東北角,由當時的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耗資2.7萬英鎊,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取名為大本鍾,本是本傑明的昵稱.

大本鍾215年,18位男爵組成反王權組織,迫使英國國王約翰(無地王)簽署了奠定英國君主立憲制基礎的《英國自由大憲章》。幾年後,反對派中的發起人之一西蒙·德·蒙特福德男爵發起並召開英國歷史上第一屆英國議會。但是,盡管其歷史悠久,長期以來議會並沒有自己固定的辦公場所,會議只能在古老的威斯敏斯特大前廳召開或者只好和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修士們一起開會。只是到了1547年,英國議會才在16世紀曾是前英國國王主要行宮的舊威斯敏斯特宮聖斯蒂芬小教堂有了自己的固定辦公地點。為能改建得適合召開議會會議,對小教堂進行了徹底重建,加修了議席和走廊,當然這也改變了其原有的建築風格。再者,穿過英國最高法院的辦公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大廳才能進入小教堂。但是,盡管有諸多不便,下議院一直到1834年大火前都是在聖斯蒂芬小教堂內召開會議。在此之後,下議院又處於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的狀態。 大火以後,在威斯敏斯特大廳損壞較小的部分繼續臨時召開議會會議,建築師斯米爾克建議在被火焚毀的議會建築廢墟上重新修建兩個臨時的建築用以召開會議。之後,建築師開始努力工作,並最大限度地利用大火後遺存下來的部分建築。早先的議會上院建築被修復後供議會下院使用,而畫廊則成為勛爵們用來召開自己的議會上院會議的場所。但是在1835年的夏天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決定在原址的基礎上重新修建威斯敏斯特宮。據 遠眺大本鍾
傳,當時選址的時候很大程度上考慮到安全問題。因為在當時人民起義的情形下,位於泰晤士河岸的新議會廳不會激怒起義的民眾。宮殿建議按照哥特式或者伊麗莎白式來修建,因為這兩種建築風格是16世紀末英國世俗建築的主要建築風格。 大本鍾97個設計方案參加了競爭,其中有91個是按照哥特式風格設計的。最後,一個名叫查爾斯·柏利的年輕建築師脫穎而出,他在當時已經是數座著名建築的設計師。除了幾個供議會上院和下院開會用的大廳外,還必須預先規劃可供每年議會開幕時舉行隆重儀式的大廳,屆時國王夫婦將在此宣布議會開幕。此外還需要供投票的房間、與中央大廳、圖書館、餐廳相聯接的走廊以及其他眾多輔助房間。查爾斯·柏利很巧妙地將所有這些眾多的庭院、房間、走廊聯成一體。 建於1840~1870年的威斯敏斯特宮及英國議會鳥瞰。前面是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中間是聖斯蒂芬廳,後面是大本鍾河泰晤士河。1837年,在泰晤士河岸開始興建使該河改道的河岸階地。又過了3年,查爾斯·柏利的妻子為興建新威斯敏斯特宮奠基。現在被稱作議會的威斯敏斯特宮位於倫敦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之一。按照某些人的觀點,它是英國首都主要的名勝古跡之一,正如伊·泰恩所描述的那樣:「盡管這里的建築不斷地重復著一個主題,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獨創性,但它的主要成就就在於它不是希臘或南方建築的復製品,而是哥特式的並適應了當地的氣候和現代的要求。」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倒映出氣勢宏大的建築,從遠處傳來鍾樓的悠揚鍾聲,眾多的尖頂和雉堞在濃厚的倫敦迷霧中隱現。

㈧ 大本鍾的建造時間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
大鍾造於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監督官本傑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鍾)。
1857年該鍾出現裂痕,於1859年重新鑄造。。

㈨ 大笨鍾建造歷史背景

又叫大本鍾,位於泰晤士河畔,是倫敦的象徵。大笨鍾其實是議會大廈北端96.3米高的鍾塔內的大鍾。

簡介

每當議會召開會議的時候,大鍾上方的燈就會點亮,這個鍾代表了英國古典文化,是倫敦的標志,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大笨鍾其實是議會大廈北端98米高的鍾塔內的大鍾,又被昵稱為大鵬鍾,其實指的不是那四面時鍾,而是裡面重達13.5噸的共鳴鍾。

它高七英尺半,懸掛在一根粗鋼樑上,大笨鍾的聲音是從順著螺旋形樓梯往上五十英尺處發出的。

鍾聲是如此洪亮,英國廣播公司頭一次裝在鍾樓內的擴音喇叭竟被震裂。

現在,有兩個擴音喇叭裝在離大鍾有一段安全距離的樑上,向兩英里以外的廣播大樓傳音。

大笨鍾有四個鍾面,每個鍾面直徑達6.8米,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各由312塊乳白色玻璃鑲嵌而成。

透過玻璃,2.75米長的時針和4.27米長的分針的輪廓隱約可見,這些銅制的空心指針每件重達200磅。

大笨鍾憨憨笨笨的造型,既古典又穩重,給人一種誠實可信的踏實感。

大笨鍾的心臟是鍾室。鍾室很小,粉刷得如同診療室一般潔凈。

鍾室內是一座十六英尺高的復雜裝置,包括齒輪、杠桿和滑輪。它幾乎從未停止過運轉。

唯一的一次機械故障發生在1944年:該鍾的鍾擺彈簧需調換,因三年前下議院被炸時鍾樓嚴重受震。

大笨鍾以格林威治的天文台的計時儀器來校準時間,每一刻鍾敲響一次。其准確性是這樣來保持的:圍繞著十三英尺長的鍾擺的一個環上放著三小堆銅幣;整個裝置的平衡非常精密,只要取走一枚半便士的銅幣,大鍾就會在兩天之內慢一秒鍾。

歷史由來

大笨鍾的祖先——威斯敏斯特宮中的一長列大鍾——可追溯到1288年。

1834年,威斯敏斯特王宮毀於一場大火,宮中的一個長列大鍾也在烈焰中化成了一堆廢鐵。

在重建工作中,工程總監提出了一個計劃,要製造一個世界上最大最好的鍾,它必須是鍾中之王。

既然大不列顛王國的「米」字旗在世界上是日不落的,那麼倫敦上空回盪的鍾聲就應該是最悠揚的。

政府馬上批准了這個計劃,皇家天文官擬定了大時鍾的規格,要求每個鍾點的第一響准確到誤差不超出一秒鍾。

對這樣一座帶有笨重的機械敲擊裝置、長長的指針暴露在風吹雨打之中的巨鍾來說,這個要求似乎是太苛刻了。

盡管如此,還是有三家廠商爭奪製造這座大鍾的榮譽,結果是E·J·登特公司獲勝。

裝配重達五噸的機件就花了兩年,在新鍾樓建造的同時,機件在廠內檢驗又花了五年。

當那巨大的報時鍾安裝完畢時,下議院開會討論為它命名。

有些議員知道鍾和船一樣是陰性的,想稱它為「鍾之女王。

有的人則贊成叫它「維多利亞」。

工程總監本傑明·霍爾爵士則主張將大鍾命名為「聖史迪文」。

可是這時,許多議員對這場爭論已經厭倦了,後座的普通議員席上有人喊道:「乾脆叫它『大笨鍾』算了!」於是,一陣鬨堂大笑,結束了爭論。

「大笨鍾」作為整座鍾的名稱也就從此開始。

1859年6月3日,大笨鍾傳出了第一聲宏亮的鍾聲。

作為倫敦市的標志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鍾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鍾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鍾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鍾曾兩度裂開而重籌.現在大本鍾的鍾聲仍然清晰、動聽.
位於 Westminster Bridge的南面橋頭,與 Houses of Parliament 相連,是倫敦的傳統地標,坐地鐵可以在 Westminster 站下車.
大本鍾位於英國議會大廈的北角,鍾樓高79米,鍾樓四面的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大本鍾建於1859年,根據格林尼治時間每隔一小時敲響一次.二戰期間,議會大廈曾遭德國空軍轟炸,大本鍾倖免於難.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著名的「大本鍾」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個多小時.技術人員現在還不明白這座有著147年歷史的大鍾為何「罷工」?英國議會大廈一名工程師28日說,位於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的大本鍾在當地時間27日晚10時07分出現了故障,其分針停止轉動.接著,分針開始緩慢轉動,在10時20分又停了一次.這一 停就是1個半小時,此後才恢復了正常.
一些人猜測說,可能是炎熱的天氣造成了這一問題.28日倫敦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1.8攝氏度.氣象部門說,這是自1953年以來英格蘭地區5月份中最炎熱的一天.但那名議會大廈工程師認為,這一說法缺乏依據.「我們得知有一點小故障,但接著它就再次開始運轉,」他說.
大本鍾一向以其准時而聞名.二戰中納粹德國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也未能將它摧毀.不過,畢竟是有著一百多歲的「高齡」,它也出過一些小問題.例如1962年元旦,一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鍾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鍾.

㈩ 倫敦大本鍾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大本」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1834年整個西敏被大火所毀,目前的這座97米高的鍾樓是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大鍾造於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監督官本傑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鍾)。1857年該鍾出現裂痕,於1859年重新鑄造。。

大本鍾的確有些笨重.鍾盤的直徑為7米,有四個鍾面,時針和分針的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鍾擺重305公斤,大鍾總重量為13.5噸.

英國議會大廈原來並沒有鑲嵌大本鍾,1834年,因有人在議會大廈爐子里大量焚燒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災,把大廈夷為平地.1840年議會大廈開始重建,大本鍾1859年建於議會大廈主體的東北角,由當時的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耗資2.7萬英鎊,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取名為大本鍾,本是本傑明的昵稱.

根據格林尼治時間,大本鍾每隔一個小時報時一次,報時聲深沉渾厚,方圓數英里之外都能聽到其鍾聲的回響.大本鍾裝有麥克風,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相連,因此每當大鍾報時,人們都能從BBC的廣播中聽到其鏗鏘有力的聲音.

這個鍾鑄造好以後,給它取什麼名字的問題難倒了英國君臣,有一個大臣悄悄地說「就叫『大本』算了。」——原來鑄鍾大臣姓「本」,後來大家都把這口鍾叫「大本」了,也就是「大笨」了。

「大本鍾」於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個多小時。技術人員現在還不明白這座有著147年歷史的大鍾為何「罷工」? 英國議會大廈一名工程師28日說,位於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的大本鍾在當地時間27日晚10時07分出現了故障,其分針停止轉動。接著,分針開始緩慢轉動,在10時20分又停了一次。這一 停就是1個半小時,此後才恢復了正常。

一些人猜測說,可能是炎熱的天氣造成了這一問題。28日倫敦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1.8攝氏度。氣象部門說,這是自1953年以來英格蘭地區5月份中最炎熱的一天。但那名議會大廈工程師認為,這一說法缺乏依據。「我們得知有一點小故障,但接著它就再次開始運轉,」他說。

大本鍾一向以其准時而聞名。二戰中納粹德國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也未能將它摧毀。不過,畢竟是有著一百多歲的「高齡」,它也出過一些小問題。例如1962年元旦,一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鍾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鍾。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