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機器人有什麼用途
❶ 納米機器人除了可以用在製冰上還有什麼用途
納米機器人除了可以用在製冰上還有其他用途:
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抗癌、去除血塊、清潔傷口、幫助凝血、祛除寄生蟲、治療痛風、粉碎腎結石、人工授精以及激活細胞能量,使人不僅保持健康,而且延長壽命。
❷ 「納米機器人」的作用是什麼
納米機器人軟體是專用於納米盤(網路硬碟)的下載/上傳軟體。 批量上傳下專載; 單次不限文件數及總大小屬; 支持4G的超大文件上傳;(公開測試期間暫不支持) 支持斷點續傳; 支持http下載並貯存於納米盤; 下載\上傳速度更快;節約時間; 支持拖放式上傳,操作更方便; 支持歷史任務管理 修改同時下載&上傳任務數最大為4706254. 去掉注冊表關聯項. 一.關於機器人: 1.網路「受限」和「正常」 現在使用機器人時,左下角有網路狀態顯示。如果是「受限」說明你和伺服器之間通信不暢,可能是由於你屬於內網,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如果顯示「正常」,則你上傳、下載都不會有影響。(受限 並不等於你是內網) 相關設置,在機器人設置里的傳輸菜單中有監聽埠設置。如果你是用路由器上網,請選中「啟用UPNP」或映射相應的埠。這樣可以使網路狀態顯示為「正常」。另外,要在防火牆里將機器人添加為信任軟體。 [
❸ 納米機器人除了可以運用在治病上,你認為他還有什麼用途請寫出兩種
第一種,可以用於地震這種自然災害的搜救,因為納米機器人體型小敏捷方便,安裝個微型的熱能探測器會更好一點
❹ 納米機器人是什麼,有什麼用,下載到電腦上會不會危害電腦
就是一個下載工具
下了這個 才可以下載那個 叫 納米盤 網站里的東西(用別的方專法其其實也可以下載,屬但是你是初學者那個要 地址轉換的)
所以說 如果想下 那個網站 里的東西 就下載這軟體吧
沒什麼 害處
❺ 泰拉瑞亞中文版納米機器人有什麼用
納米機器人是武器+彈葯商人
花後的地牢會爆榴彈發射器
納米機器人會賣榴彈彈葯和智能地雷發射器
打蠕蟲怪物效果拔群
純DPS套秒傷至少能3000+
❻ 納米機器人可以自哪些領域發揮作用
我們平時常見的機器和工具,最小能夠達到的程度,是以我們的肉眼可以看見的外形為依據的。1986年,美國福賽特研究所的德雷克斯勒博士在自己的著作《創世的引擎》中提出了分子納米技術的概念。他所說的分子納米技術,就是使組合分子的機器實用化;從而可以任意組合所有種類的分子,並可以做出任何種類的分子結構。僅就他提倡的分子納米技術來說,其後並未取得重大進展。他的觀點是,微型機器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廉價材料製造任何東西。這種觀點在專家的議論中出現,顯得太離奇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卻揭示了一個人類在21世紀中將會大規模進軍的領域——微觀機器人領域。
自機器人間世以來,人們已一致公認機器人是「解放人類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機器才稱得上是機器人呢?一般說來,機器人是指靠自身動力並有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聯合國標准化組織採納了美國機器人協會給機器人下的定義:「一種可編程和多功能的,用來搬運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機;或是為了執行不同的任務而具有可改變和可編程動作的專門系統。」
機器人是一個總稱,它種類繁多,按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代;第一代指只有「手」的機器人,以固定程序或可編程序工作,不具有外界信息的反饋。這種機器人也稱「示教再現型」機器人。第二代對外界信息有反饋能力,具有觸覺、視覺、聽覺等功能,叫「感覺型」機器人,又稱「適應型」機器人。第三代具有高度的適應性,有自行進行學習、推理、決策、規劃等功能,這種機器人被稱為「智能型」機器人。
微型機器人又稱為「明天的機器人」,它是機器人研究領域的一顆新星,它同智能機器人一起成為科學追求的目標。發展微型和超微型機器人的指導思想非常簡單:某些工作若用一台結構龐大、價格昂貴的大型機器人去做,不如用成千上萬個非常低廉的細小而極簡單的機器人去完成,這正如一大群蝗蟲去「收割」一片莊稼,要比使用一台大型聯合收割機快。微型機器人的發展依賴於微加工工藝、微感測器、微驅動器和微結構四個支柱。這四個方面的基礎研究有三個階段:器件開發階段、部件開發階段、裝置和系統開發階段。現已研製出直徑20微米、長150微米的餃鏈連桿,以及微型的齒輪、曲柄、彈簧等。貝爾實驗室已開發出一種直徑為400微米的齒輪,在一張普通郵票上可以放6萬個齒輪和其他微型器件。德國卡爾斯魯核研究中心的微型機器人研究所,研究出一種新型微加工方法,這種方法是X射線深刻蝕、電鑄和塑料膜鑄的組合,深刻蝕厚度是。10~1000微米。
微型機器人的發展,是建立在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基礎上的。微驅動器、微感測器都是在集成電路技術基礎上用標準的光刻和化學腐蝕技術製成的。不同的是集成電路大部分是二維刻蝕的,而微型機器人則完全是三維的。微型機器人和超微型機器人已逐步形成一個牽動眾多領域向縱深發展的新興學科。
微型機器人可以在原子級水平上工作。例如,外科醫生能夠遙控微型機器人做毫米級視網膜開刀手術,在眼球運動的條件下,進行切除彈性網膜或個別病理細胞,接通切斷的神經,在病人體內或血管中穿行,發現癌細胞立即把它們殺死以及颳去主動脈上堆積的脂肪等。用微型機器人胃鏡可以放進胃內對胃進行全面檢查。
微型機器人的作業能力達到了分子、原子級水平,已遠遠超過了藝術家在頭發絲上作畫的程度了。微型機器人還可以用於精密製造業的加工,用它製造存儲量更大的電腦存儲晶元,以及加工精度極高的「超平面磨床」等。
應用微型機器人技術,可以便各種各樣的航天測量變得更為輕巧,磁帶錄音機之類的家用電器也會變得更加小巧和多用,電視屏幕可以做得既大又薄,其上各點的光亮度,可以用微型機器人自動控制。微型機器人也將使機械學發生一場革命。
微型和超微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它可以用於航海、農業;通信、航空航天、家庭和醫療等方面。例如:扔下成千上萬個微型機器人去咀嚼輪船底部的貝類和苔蘚,能節省航行能源。將成千上萬個微型機器人撒在土豆地內,讓它們去咬死害蟲,使土豆有好收成。飛行微型機器人載著濕度儀和紅外感測器在田野上飛翔,當發現農田有乾旱現象時,便降落在灌溉系統的閥門上,將乾旱信息傳輸給感測器,打開閥門,定量灌溉農田。
微型機器人可以攜帶攝像機和微型光纖,進入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去觀察環境,存儲或傳輸圖像。當地下電纜斷了以後,讓成千上萬個微型機器人沿著屯纜爬行,爬到斷頭時,便讓雙手搭在前端斷頭上,於是微型機器人便成為連接導線,永久留在電纜上。
微型機器人可以清潔、修理空間望遠鏡,檢查宇宙飛船熱屏蔽罩,給飛機機罩除冰。如果將大量的飛行微型機器人部署在其他星球上,機器人則可以發回各種所需的信息。
每天晚上可以放出微型機器人在商店和倉庫附近放哨,防止盜竊者進入。微型機器人還可以在住房隱蔽處除塵,進入家用電器內部檢查和維護。
微型機器人能力的評價標准有:智能,指感覺和感知,包括記憶、運算、比較、鑒別、判斷、決策、學習和邏輯推理等;機能,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佔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連續運行能力、可靠性、聯用性、壽命等。因此,可以說微型機器人是具有生物功能的空間三維機器。
盡管迄今尚未出現智能微型機器人,但是大部分的機器人研究機構的科學家都認為到2040年,智能微型機器人將達到人的智力水平,也許還能達到人的意識水平。然後,智能機器人會得到進一步改進。人與機器之間最終將建立一種共生關系,兩者合並為能夠大大擴展智力的「後生物體」。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專家馬文·明斯基預見到未來的智能機器人:人將把大腦的思維下載給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替身,形成幾乎無限的信息和數據。這種狀況標志著人類一個新的開發階段的開始。
另有一種微型機器人,是由東芝公司和名古屋大學製造的。這個只有1.5厘米大小的微型機器人是靠液體壓力驅動橡皮製成的動作器而自由行動的,這種微型機器人不帶供給能源的纜線,可在內徑只有6毫米的細管內移動,且今後可能發展成為在血管中自行移動,是一種能治療或診斷疾病的微型機器人。
對於微型機器人,有的科學論著把其說成是一個模仿人,的動作的微型機器,其實不完全如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動機工程師阿尼塔·弗林研製成功了一台精密型機器人,它藉助自身的動力,能爬行、步行、跳躍、旋轉,而且還具有視覺銳利、聽覺靈敏、感覺准確的特點。現在科學家們正試圖研製超微型機器人。他們預言,到2l世紀這種超微型機器人如果研製成功,它可以像紅細胞那樣注入人體內,從溶解在血液內的葡萄糖和氧氣中獲得能量,並按照編好的程序,探試、辨識、過濾、清除人體內的病毒,保持肌體的健康。1994年8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們開始研製高4毫米的帶馬達的微型機器人。據他們估計,這種微型機器人由於非常微小,能進入人體做手術,再用十幾年時間,這種機器人就能試製成功,投人生產和使用。
將來的納米機器人可以合成你想要的任何東西,科學家設想在未來納米機器人的幫助下,我們甚至可以從網際網路上下載硬體。這是邁特公司納米技術權威詹姆斯·埃倫博根作出的預測。該公司是五角大樓資助的、設在弗吉尼亞州麥克萊思的一家研究中心。
埃倫博根對他提出的下載硬體的景象作了引人入勝的解釋:「人們可以想一想當今下載軟體是什麼情形,是以改變分子團磁性特徵的方式重置磁碟的物質結構。如果計算機的內容不超過分子團的體積,就可以通過重新排列磁碟上的分子製造晶元。」埃倫博根說,研究人員已經忙於研製體積只有針頭大小的計算機,「這種納米計算機的各個部件比我們現今用在磁碟驅動器上裝載信息的物理結構小得多。因此,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夠像今天下載軟體一樣從網路里下載硬體。」
從物理意義上再生產一些硬體下載產品將需要新的磁碟驅動器。一種設想是用極為尖細的點束製造一種讀寫磁頭,以某種方式刺激原子和分子。利用十年來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及相關技術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別由斯坦福大學的卡爾文·奎特和康奈爾大學的諾埃爾·麥克唐納領導的兩個科學家小組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埃倫博根說:「一旦我們掌握了製造體積不超過鹽粒大小的計算機的技術,我們就會從根本上處於一種新的形勢。」體積如此微小的計算機將非常便宜,因而隨處都可使用計算機。嵌在內衣里的計算機將告訴洗衣機應當用什麼水溫洗滌內衣。圓珠筆筆芯中的墨水即將用完的時候,嵌在筆中的計算機將提醒你更換筆芯。嵌在鞋裡的計算機將向汽車發出信號,把主人走過來的信息通知汽車,讓汽車調整好座位和反光鏡並打開車門。
科學家設想了一個叫做「納米盒」的東西,來實現上面的下載硬體的想法。這是一種把納米製造技術與現今所謂的台式製造方法相結合的未來復印機。如果你需要一部新的蜂窩電話,你可以通過網路購買一種製作蜂窩電話的方法。它將告訴你插入一個塑料片,把導電分子注入「色粉」盒中。納米盒將把塑料片來回移動,記下分子的形式,然後通過一定方法指引分子自行組裝成電路和天線。下一步是,納米盒利用不同的「色粉」加上號碼鍵、揚聲器和麥克風,最後製造外殼。
不要指望在2020年以前能出現這種精巧的小裝置,下載納米級計算機電路的試驗最早不會早於2005年。在隨後的10年中,納米製造系統可能用於「寫物質」一初步生產納米晶元。
納米技術的一個分支分子電子學已經朝著實現這個目標取得了具體的進展。由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惠普實驗室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由分子自行組裝的所謂的邏輯門。惠普實驗室研究人員菲利普·庫克斯說,這個研究小組下一步的目標是縮小晶元上的線路,旨在生產出「單邊為100納米的晶元」。他還說:「目前的晶元生產成本之所以非常昂貴,是因為生產機械需要有極高的精確度。但是採用化學方法製造,我們可以像柯達公司生產膠片那樣,生產出長卷,然後只需切成小塊就行了。」
這樣的設想引起了華盛頓的興趣。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已經實施了一項分子電子學研究計劃。國會似乎急切地想大大增迦納米技術的研究經費。一項計劃將使納米技術的研究經費在今後幾年中翻一番。白宮可能也會表示贊成,因為白宮已經把納米技術列為11個關鍵研究領域之一。
邁特公司埃倫博根領導的研究人員在最近取得的新成果是設計出一種用於組裝納米製造系統的微型機器人。目前設計出的這種機器人的長度約為5毫米。但是,假設能利用納米製造技術使這種機器人的體積不斷縮小,它最終的體積可能不會超過灰塵的微粒。
體積微小的機器人能夠像納米技術的倡導者埃里克·德雷克斯勒設想的那樣,用於操縱單個原子。德雷克斯勒在1986年出版的《創世的引擎》一書中對納米技術的潛在用途作了一番引人入勝的描述。應該說是德雷克斯勒開創了納米技術時代,並啟發人們作出如下的種種設想:成群的肉眼看不見的微型機器人在地毯上或書架上爬行,把灰塵分解成原子,使原子復原成餐巾、肥皂或納米計算機等諸如此類的東西。
雖然用原子製造計算機仍然是一個相當遙遠的夢想,但是埃倫博根認為很快能取得研究成果。他說:「我敢打賭,分子電子學近期內能獲得突破。」這似乎是為納米技術下的一個大膽的賭注。
❼ 納米機器人的作用除了治病還可以干什麼
活死人肉白骨
❽ 納米機器人除了可以治病y,你認為他還有什麼用途請寫出兩種
除了治病,納米抄機器人有微小的「手指」可以精巧地處理各種分子;有微小的「電腦」來指揮「手指」如何操作。「手指」可能由碳納米管製造,它的強度是鋼的100倍,
細度是頭發絲的五萬分之一。「電腦」可能由碳納米管製造,這些碳納米管既能做晶體管又能做連接它們的導線。「電腦」也可能由DNA製造,
用適當的軟體和足夠的靈巧性進行武裝的納米機器人可以構建任何物質。
❾ DNA納米機器人有什麼用處
DNA納米機器人或可糾正DNA錯誤、逆轉衰老過程。新華網介紹,最新開發的DNA納米機器人由一個單鏈DNA做成,它能自動地在納米尺度的二維表面「走來走去」,還可以將某些分子「撿起來」,並放到指定位置。
「就好像電子機械機器人被送到火星等太遙遠而人類不能及的地方,我們希望有一天可將DNA納米機器人送到血液等太微小而人類不能及的地方。」 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錢璐璐說。
極限環境是DNA納米機器人大展拳腳的舞台
據河北新聞網報道,極限環境是DNA納米機器人「施展才華」最重要的舞台。比如DNA納米機器人可以在高真空、高壓狀態下,或在人體內部精密組織中的定點葯物投送、靶向治療,以及在強酸、強鹼、輻射、有毒環境下的高危作業等。
例如2010年美國科學家研製出的一種DNA構成的納米蜘蛛機器人,他們只有4納米長,比人類頭發直徑的十萬分之一還要小。這些機器人可以按照DNA的軌跡實現啟動、移動、轉向和停止等功能,科學家可以通過編程來辨別癌細胞並且控制納米蜘蛛殺死癌細胞。
DNA納米機器人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據參考消息報道,這種技術未來應用前景廣闊,其有望用來在人造分子工廠中組裝化學葯物,把葯物運輸到血液中或細胞中的指定地點,甚至也許能將無用的垃圾分子成分分類回收。此外,未來學家還提出了更加大膽的設想,DNA納米機器人未來將有可能透過微血管進入人類大腦,與我們的新皮質相連。這樣一來,人類將變得更聰明、更幽默。此外,納米機器人還有望充當免疫系統,糾正DNA錯誤,逆轉衰老過程,甚至使人類實現永生。
❿ 納米機器人的作用
[編輯本段]納米機器人的定義
「納米機器人」的研製屬於分子仿生學的范疇,它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製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納米生物學的近期設想,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理,發現新現象,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納米機器人。
[編輯本段]納米生物學涉及的內容
納米生物學的設想,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理,發現新現象,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納米機器人。涉及的內容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①在納米尺度上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精細結構及其與功能的聯系。
②在納米尺度上獲得生命信息,例如,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取細胞膜和細胞表面的結構信息等。
③納米機器人的研製。納米機器人是納米生物學中最具有誘惑力的內容,第一代納米機器人是生物系統和機械繫統的有機結合體,這種納米機器人可注入人體血管內,進行健康檢查和疾病治療。還可以用來進行人體器官的修復工作、作整容手術、從基因中除去有害的DNA,或把正常的DNA安裝在基因中,使機體正常運行。第二代納米機器人是直接從原子或分子裝配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納米尺度的分子裝置,第三代納米機器人將包含有納米計算機,是一種可以進行人機對話的裝置。這種納米機器人一旦問世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勞動和生活方式。
[編輯本段]納米機器不久將進入我們的生活
用不了多久,個頭只有分子大小的納米機器人將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
它們將為我們製造鑽石、艦艇、鞋子、牛排和復制更多的機器人。要它們停止工作只需啟動事先設定的程序。
表面來看,上述想法近乎不可思議:一項單一的技術在應用初期就能治病、延緩衰老、清理有毒的廢物、擴大世界的食物供應、築路、造汽車和造樓房?這並非天方夜譚,也許在21世紀中葉前就可以實現。
現在,全世界的研究機構都在想方設法將這些設想變成現實。今年1月,美國總統柯林頓甚至宣布成立美國國家納米研究機構,承諾提供50億美元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其實,納米技術一詞由來已久。理查德·費恩曼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有爭議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1959年他在一次題目為《在物質底層有大量的空間》的演講中提出:將來人類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可以把分子甚至單個的原子作為建築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構建物質,這意味著人類可以在最底層空間製造任何東西。從分子和原子著手改變和組織分子是化學家和生物學家意欲到達的目標。這將使生產程序變得非常簡單,你只需將獲取到的大量的分子進行重新組合就可形成有用的物體。
事實上,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個活生生的納米技術應用的實例:細胞不僅將燃料轉化為能量,而且按照儲存在DNA中的信息來建造和激活蛋白質和酶,通過對不同物種的DNA進行重組,基因工程家已經學會建造新的這類納米工具,例如用細菌細胞來生產醫用激素。
[編輯本段]納米技術的其他大膽應用
納米技術的大膽應用設想還包括:利用納米機器將獲取的碳原子逐個組織起來,變成精美的金剛石;將二氧化物分子重新分解為原來的組成部分;在人血中放入納米巡航工具,它能自動尋找沉積於靜脈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然後將它們一一分解;將來納米機器能夠把草地上剪下來的草變成麵包……在完全意義上講,世上每一個現實存在的物體無論是電腦還是乳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
在理論上,納米機器可以構建所有的物體。
當然從理論到真正實現應用是不能等同的,但納米機械專家已經表明,實現納米技術的應用是可行的。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幫助下,納米機械專家已經能將獨立的原子安排成自然界從未有的結構。此外,納米機械專家還設計出了只由幾個分子組成的微小齒輪和馬達。(切勿將這些齒輪和馬達與那些由數以百萬計分子組成的用傳統技術構建的微小齒輪和馬達相混淆,這些機器同未來製造的機器相比較實在是太巨大了)。
25年內,納米技術學家期望實現這些存在於科學陳列室中的想法,創造出真實的、可以工作的納米機器。這些納米機器有微小的「手指」可以精巧地處理各種分子;有微小的「電腦」來指揮「手指」如何操作。「手指」可能由碳納米管製造,它的強度是鋼的100倍,細度是頭發絲的五萬分之一。「電腦」可能由碳納米管製造,這些碳納米管既能做晶體管又能做連接它們的導線。「電腦」也可能由DNA製造,用適當的軟體和足夠的靈巧性進行武裝的納米機器人可以構建任何物質。
納米機器人執行任何任務包括自身復制都必須動用大量的納米機器。血液里可能存在數以百萬計的納米機器人;在每一個有毒廢物地點可能需要數以萬億計的納米機器人,要製造一輛汽車可能要調動數以一百億億計的納米機器人同時工作。然而沒有一個生產線可以生產如此巨大數量的納米機器人。
但是納米科學家眼中的納米機器可以做到這點。他們設計的納米機器人可以完成兩件事情:執行它們的主要任務和製造出它們自身完美的復制體。如果第一個納米機器人能夠製造出兩個復制體,這兩個復制體每個又可製造出兩個自己的復制體,很快就可以獲得萬億個納米機器人。
但是,假如納米機器人忘記停止復制會發生什麼?如果沒有一些內建的停止信號,納米機器人忘記停止復制這種災難的可能後果將會是無法計算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內快速復制能夠比癌症擴散還要快地布滿正常組織;一個發瘋的製造食物機器人能夠把地球的整個生物圈變成一塊巨大的乳酪。
納米技術學家沒有迴避危險,但是他們相信他們能控制災難的發生。其中一個辦法是設計出一種軟體程序使納米機器人在復制數代後自我摧毀。另一種辦法是設計出一種只在特定條件下復制的機器人,例如只有在有毒化學物質以較高濃度出現時機器人才能復制,或者在一個很窄的溫度和濕度范圍內機器人才能復制。
就像電腦病毒的傳播一樣,所有以上這些努力都無法阻止那些不懷好意的人有意釋放某種納米機器人作為害人武器。事實上,一些批評家指出納米技術可能的危險要大於它的益處。然而,僅僅這些利益就已經太具誘惑力了,納米技術必將超過電子計算機和基因制葯而成為新世紀的技術發展方向。世界可能會需要一個納米技術免疫系統,這個系統中納米機器人警察不斷地在微觀世界中同那些不懷好意的機器人進行戰斗。
[編輯本段]中國納米機器人顯奇功
中國人也可以像擺棋子一樣擺弄原子了。記者從中科院獲悉,一台能夠在納米尺度上操作的機器人系統樣機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研製成功,並通過了國家「863」自動化領域智能機器人專家組的驗收。 在一個演示中,沈陽自動化所的研究人員操縱「納米微操作機器人」,在一塊硅基片上1×2μm的區域上清晰刻出「SIA」三個英文字母(沈陽自動化所的縮寫);另一個演示顯示,在一個5×5μm的硅基片上,操作者將一個4μm長、100nm(納米)粗細的碳納米管准確移動到一個刻好的溝槽里。
納米微操作機器人在10×10微米的基片上刻出的字樣
測試顯示,在刻畫操作中,這台納米微操作機器人在512個像素寬度的顯示區域里,重復定位誤差小於5個像素,精度達1%以上;在移動納米碳管的操作中,重復定位精度達到30nm;而在基於路標的定位測試中,其定位誤差小於4nm。 專家解釋,一納米(1nm)是10-9米,大約等於十個氬原子並列成一條直線的長度。在納米尺度上的操作,被稱為「納米微操作」,是納米技術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在納米尺度上按人的意願對納米材料實現移動、整形、刻畫以及裝配等工作。納米微操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IBM的科學家1989年利用掃描式隧道顯微鏡(STM)操作35個氙原子在鎳金屬表面拼出I-B-M三個字母,成為轟動世界的新聞,開了納米微操作先河。從此,納米操作技術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吸引各國競相展開研究。 該項目研究人員介紹,這台機器人系統在納米尺度下的系統建模方法、三維納觀力獲取與感知及誤差分析與補償方面有很多突破與創新,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據介紹,這種納米微操作機器人可廣泛應用於納米科學實驗研究、生物工程與醫學實驗研究、微納米科研教學等領域。如生物學研究領域中,使用納米微操作機器人可完成對細胞染色體的切割操作;也可在DNA或分子水平上進行生化檢測及病理、生理測試實驗研究。此外這種機器人在IC工業中納米器件的裝配與加工方面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如可以利用它操作納米微粒,裝配微/納米電子器件,甚至復雜的納米電路。這意味著,未來利用納米電路製成的電腦和家用電器,可以「想要它有多小,就能做多小」,甚至可以「塞進牙縫」;而未來利用納米操作技術製作的微型機器人,也可以鑽入人體替病人疏通血管,或在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裡,完成人們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編輯本段]一款下載/上傳軟體
專用於納米盤(網路硬碟)的下載/上傳軟體。批量上傳下載; 單次不限文件數及總大小; 支持4G的超大文件上傳;(公開測試期間暫不支持) 支持斷點續傳; 支持http下載並貯存於納米盤; 下載/上傳速度更快;節約時間; 支持拖放式上傳,操作更方便; 支持歷史任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