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新聞寫作是什麼意思
㈠ 機器人寫新聞,記者怎麼辦
洶涌來襲」的機器人記者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耶魯大學的科研人員就開發出可以生成文字的電腦程序。但是,機器人讓記者感到「威脅」則是在2014年3月。當時,美國加州發生的一次地震,盡管只有4.4級,卻震驚了媒體圈。因為這篇報道不是記者寫的,而是出自美國《洛杉磯時報》的機器人之手,從寫作到發布,僅用時3分鍾。
機器人記者在全球媒體圈內應用越來越廣,較為知名的還有《福布斯》網站使用的Narrative Science,國內方面有騰訊的Dreamwriter和新華社今年11月7日推出的機器人記者「快筆小新」。
為何如此多的新聞機構開始啟用機器人記者?毋庸置疑,首先是速度。速度是機器人的制勝法寶,其出色的運算能力是人無法比擬的,所以,有些新聞研究人員稱,有些聽起來不可能的截稿期限機器人卻能完成。據美國自動化洞察力公司稱,其開發的機器人每秒可以寫出2000篇文章。其次是工作量。美聯社使用的Wordsmith每個季度要寫3000至4000篇公司財報,每天完成至少25條稿子,工作量是資深記者的10倍。還有,准確性。在充滿數字的世界裡,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錯,但是機器人在這方面佔了優勢。最後一點讓新聞機構心動的是更省錢。有統計顯示,在美國,機器人每寫一篇稿子只花費7美元,而且全年無休,不會漏稿,這一點記者恐怕也比不上。
記者的優勢
當然,記者們也不能妄自菲薄,人類自身的優勢也是機器人無法達到的。
比如,創造性。《紐約》雜志網站的報道稱:盡管機器人可以通過大數據和演算法法則為文章增添一些角度、基調、幽默,但是機器腦與人腦相比,在創造性、處理復雜信息方面差距仍然很大。此外,還有行動力。機器人無法替代人的采訪,它不能幫我們拿起電話采訪,不能從各個消息源收集信息,並基於這些信息得出結論。在評價《洛杉磯時報》開發的地震報道機器人時,美國《紀事》雜志稱,它不能評估地震造成的損害,不能采訪專家,不能辨別新聞報道中各個方面之間的關系和新聞價值。
美國「臨界點」網站報道稱,機器人不會取代記者,而是將記者從枯燥的數據中解放出來,從事更加高智力的工作,讓記者更多的統觀大局。
㈡ 機器人都能寫新聞了 記者人工寫作還有未來嗎
機器畢竟只是機器,機器人只是一組沒有情感的電腦程序。它能准確把握和表達某些新內聞報道中所需要的情感因容素嗎?
幾乎不可能。
所以,今天的機器人新聞最主要的使用領域是不需要情感和感性的財經新聞、科技新聞等領域,而對於社會新聞等,機器人寫作的空間極其有限。
㈢ 騰訊用機器人寫新聞稿多少錢一部
國內機器人寫稿,主要從去年開始。去年9月10日,騰訊財經開發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回Dreamwriter」。參考其實寫稿答機器人的應用,並不是所有類別都可以。寫作報道可簡單分為兩類:第一是數據類、組合類可模板化操作的寫作報道;第二是更人性化、文學化、需要表達功底的寫作報道。現有的機器人寫作還停留在數據部分,並不是在文學部分。所以,目前美聯社的Wordsmith、騰訊的Dreamwriter都只應用於財經類、體育類報道,但是已經可以進行多版本的推送了。之所以選擇讓機器人編輯承擔財報工作,是因為該類文章內容往往單調枯燥,並且對數據的准確度和文章速度要求很高,這些都是人類的弱項。不過重點稿件還是需要人工審核,將來記者編輯可以做最後一道把關人的角色。
㈣ 機器人新聞 名詞解釋
機器人新聞,http://robot.ofweek.com/機器人相關新聞,回前沿技術。答
㈤ 機器人寫作怎麼樣
目前應用機器人寫作最多的新聞傳播領域,機器人的稿件主要集中在體育和財經行業。版具體來說,因權為這兩個行業屬於信息密度高、數字密集且瞬息萬變,絕大部分媒體報道都是快訊,比如某場賽事的比分進展、運動員狀態、股市變化等等
㈥ 機器人都能寫新聞會帶來什麼影響
1月31日電據外媒報道,機器人跟記者並肩工作,寫新聞,已經是一些媒體機構的現實。有些體育消息,如果不加作者名字,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機器人都能寫新聞,記者們真要失業了嗎?
BBC目前還沒有採用機器生成的故事,但BBC的新聞實驗室正在研究讓機器承擔部分新聞采編和製作,包括聽寫采訪文稿、檢索公共數據找線索。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記者的核心職責是從採集到的數據和信息中篩選、掂量、分析、權衡、組織,寫出有理有據、有血有肉、全面平衡的報道。
BBC評論認為,這是一門活技術,代代相傳到今天,經過百餘年的演化。如果說機器人最終也能掌握這門人性比重極大的技術,那也不大可能是現在。
㈦ 應用寫作和新聞寫作是什麼意思要定義。
對於研究者來說,應用寫作是以應用文的文體及其寫作活動為研究對象、探討應內用文寫作規律的實用科學。對容於學習者來說,應用寫作是以應用寫作的理論為學習對象並接受應用文寫作訓練的工具課。 新聞角度,就是報告新聞事實所選取的不同的側面。其中又分為選題角度:即同一新聞事件和人物,從不同方面予以報道;取材角度:即同一新聞主題,選取不同的材料予以報道;寫作角度:同一主題同一材料,表達手法不一樣。
㈧ 機器人都能寫新聞稿了,「大數據寫作」究竟是好還是壞
搜集很多的數據,然後對下一個數據,進行分類,或者預測。
㈨ 如何看待騰訊推出的新聞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
對於推送快速新聞咨詢還是不錯的,至少會比非專業編輯少一些錯別字。至於會不會出語法還有語意什麼的錯誤,就等工程師慢慢優化嘍。
PS希望不要碼出「標題黨」代碼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