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機器可以驗血檢查病
⑴ 請問驗血可以檢查出哪幾種疾病
各大醫院一般均有體檢中心,可驗血,心電圖,x光,b超,貴一些的有ct,mri,pet,一句話從幾十元到上千元,各體檢中心有這樣的套餐供你選擇的.
⑵ 驗血可以查出什麼病
常規驗血你說的白血病、是不是處女、心臟病都驗不出來。比如血常規一般檢查看白細胞版、紅細胞、血權小板、血色素等項目。如果要檢查乙肝就要做;肝功和兩對半。所以驗血太籠統。不是說一驗血什麼病都能知道,這主要看你針對什麼病,醫生才會開出有針對性的驗血項目。
⑶ 驗血可以檢查什麼些病
生化驗血時一般檢查的指標有: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總膽內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容膽紅素、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穀草/谷丙、谷氨醯氨轉移酶、鹼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尿素、肌酐、尿素氮、尿素:肌酐、二氧化碳、尿酸、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酸鹼度、鉀、鈉、鈣、游離鈣、氯、磷、鎂、陰離子隙、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載脂蛋白B/A、澱粉酶、乙肝表面抗原等。
⑷ 驗血能查出什麼病
單純的驗血查不出乙肝,艾滋的。
只能看看有沒有貧血之類的。
⑸ 可以通過驗血檢查哪些疾病
1.血常規簡介
血常規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4項。
a.血紅蛋白(Hb):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新生兒 170-200g/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b.紅細胞(RBC)計數:正常男性為400-550萬/μL,女性為350~500萬/μL,新生兒為600~700萬/μ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
c.白細胞(WBC)計數:正常成人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葯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葯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細胞分類計數(DC,以比值計):白細胞分為5類。
一是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膚病;
*增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四是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1,臨床意義不大;
五是單核細胞,正常為0.03~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況:(100-300)%
*升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葯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
f.紅細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 紅細胞增多症,脫水.
g.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情況:(00.5-1.5)%
*增高: 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規
小寶寶最常見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時治療,就會發起燒來,這時候帶寶寶到醫院去,大夫就會讓先驗一下血。為什麼要驗血呢?因為人在生病時,血液中各種細胞的數量會發生變化。比如貧血時,紅細胞的數量或血紅蛋白的含量就會產生變化;身體發生炎症時,白細胞的數量就會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標
血常規的化驗單上往往會有一長串的化驗項目,但有一些是比較專業的項目,對於它們,我們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規的化驗單,我們需要重點看三個方面:
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
血常規的化驗單的第一項都是紅細胞計數的檢查,我們知道紅細胞的主要作用是給全身的各組織器官輸送氧氣,並把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完成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紅細胞內的一種蛋白,這就是血紅蛋白(Hb)。
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比例就會升高。所以在看化驗單時,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項的數值。
白細胞計數(WBC)和白細胞分類計數(DC)
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WBC)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分類計數是指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由於各種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一般而言,我們只要掌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L)的分類就可以了,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醫生是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發生,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類型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類型的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多是細菌性的感染,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計數(PLT)
我們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可能因一個小傷口而出現生命危險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計數是我們在觀察化驗單時應該注意的第三個重點,如果血小板減少的話,寶寶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問題。
各年齡段寶寶血液細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稱 英文縮寫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個月 6個月 1~2歲 4~5歲
紅細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紅蛋白測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細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細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細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MEOS是指:微粒體乙醇氧化系
⑹ 驗血可以查出什麼病啊
常規驗血你說的白血病、是不是處女、心臟病都驗不出來。比如血常規一般檢查看白細版胞、紅細胞、血小板、權血色素等項目。如果要檢查乙肝就要做;肝功和兩對半。所以驗血太籠統。不是說一驗血什麼病都能知道,這主要看你針對什麼病,醫生才會開出有針對性的驗血項目。
⑺ 驗驗血是用什麼機器驗驗的過程是
激素六項是通過血液實驗室檢查,確定你的內分泌是否正常,。卵巢囊腫的常見原因回之一就是答體內激素紊亂所導致的,而囊腫分為漿液性質的囊腫和肉瘤樣實質性的囊腫,如果是實質性囊腫的話,最好還要配合血液CA125,查一下囊腫的性質,盡早排除其良惡性。
⑻ 驗血能查出什麼病
常用的驗血項目有上百項,分兩大類:一種是非特異性指標,如果某些指標升高或減低,可以支持或排除某些疾病診斷。另一種是特異性指標,即某種指標升高或減低(陰性或陽性),可以診斷或排除某種病。
一、生化類:
1、肝功能:用於診斷肝炎、膽囊炎、膽石症、脂肪肝、胰腺炎等等。
2、腎功能:用於診斷腎炎、腎病綜合症、腎衰等
3、心肌酶:用於診斷心梗、心肌炎等
4、血糖:用於診斷糖尿病、低血糖等
5、血脂:用於診斷高脂血症、代謝性疾病
6、電解質:用於診斷各種重症導致的電解質紊亂、某類元素缺乏等
7、澱粉酶:用於診斷胰腺炎、膽囊炎等
8、蛋白電泳:用於篩查診斷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腎病等
......
二、血液分析:
1、血細胞分析:常規檢驗,用於部分疾病的初步診斷、區分細菌性病毒性感染、血液病、貧血等
2、血沉:用於大部分疾病初步診斷、風濕、類風濕、結核、腫瘤等
3、血凝:用於出血性疾病篩查,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等
4、狼瘡細胞:用於診斷紅斑狼瘡病
......
三、免疫學:
1、免疫全套:用於診斷自身免疫性疾病
2、
3、免疫球蛋白:用於診斷免疫性疾病、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等
4、甲功:用於診斷甲亢、甲減、甲狀腺炎
5、HCG定量:用於妊娠、睾丸癌、先兆流產等
6、腫瘤標志物:用於篩查診斷腫瘤
1)甲胎蛋白
2)癌胚抗原
3)前列腺特異抗原
4)腫瘤因子CA19-9、CA125、CA50、CA242、CA15-3、CA72-4
......
7、傳染病、寄生蟲免疫檢測:用於診斷某一微生物或寄生蟲感染
1)肝炎標志物:甲、乙、丙、丁、戊、己、庚型肝炎抗原抗體
2)HIV抗體
3)梅毒
4)血吸蟲
5)結核
......
等等、等等
⑼ 驗血有哪些項目可以檢查出哪些疾病(要求詳細)
1、白細胞
白細胞可以殺死入侵的病菌,當體內的白細胞含量過高時,則可能是身體產生了炎症或細菌感染。具體的感染部位就要結合其他症狀分析,比如伴隨著咳嗽、痰多,那麼就可能是肺部;如果是耳朵流膿,也可能是中耳炎;如果是全身淋巴結腫大,那麼還可能是惡性的血液疾病。
2、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有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數量增多或減少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影響。如果中性粒細胞數值過高,則可能出現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出血、惡性腫瘤等問題。當中性粒細胞數值過低時,則可能會出現傷寒、麻疹、流感等問題。
3、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其實也屬於白細胞的一種,具有免疫識別功能,根據具體功能的不同,又分為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以及自然殺傷細胞。淋巴細胞的增多一般意味著機體出現了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此外一些器官移植的患者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器官移植後的排異反應。
4、嗜酸性細胞
噬酸性細胞又分為生長激素細胞和催乳激素細胞,是進入青春期後甲狀旁腺內出現的一種細胞。如果這種細胞的數值增多,那麼很可能就是過敏或者寄生蟲感染導致的。
5、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貧血的患者做血液常規檢測就會顯示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明顯減少,此時,醫生在通過一些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就能夠給患者確診是否患有貧血了。
6、血小板
血小板能夠形成止血栓子,有著凝血的功能,如果血小板的數值發生變化,往往也代表著身體出現了問題。血小板增多常見於缺鐵性貧血、骨髓性增生疾病、癌症等疾病,血小板的減少則常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以及巨大血小板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