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機器貓改名字哆啦a夢
A. 為什麼過去的「機器貓」改叫成了「哆啦A夢」
我覺得如果是早些年看過《哆啦A夢》這部動漫作品的朋友,肯定都有印象,當初那隻可愛的「藍胖子」一般被大家稱作「機器貓」或「小叮當」而非哆啦A夢,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名字呢?除了早些年的翻譯問題,這還和《哆啦A夢》的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先生的遺願有關。
的,於是,藤子F不二雄老師留下遺願,希望在逝世後慢慢將全世界各地的哆啦A夢譯名重新統一起來,重歸哆啦A夢,讓全世界的小朋友一聽到「哆啦A夢」這個名字,馬上就會想起那個可愛的藍胖子。以上均為個人觀點。
B. 叮當為什麼要改名叫哆啦A夢
不存在改名,哆啦A夢就是小叮當,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哆啦A夢(日語:ドラえもん),舊譯為機器貓,是藤子·F·不二雄的漫畫作品《哆啦A夢》中登場的貓型機器人,本作的主人公。名字的意思是銅鑼(ドラ)衛門(えもん)。
哆啦A夢肚子上擁有四次元口袋,這個口袋直接通往四次元空間,再多的東西也放得下。害怕老鼠。平時的職責是照顧野比大雄。
(2)為什麼機器貓改名字哆啦a夢擴展閱讀:
角色能力
1、宇宙救生艇
一個逃生用的小型火箭,可藉由此移動到外太空,有時空跳躍的功能。也可以藉由分析一個星球上的物件(例如SOS膠囊),前往該星球。由於是救生用的太空船,上面沒有武器配備。
2、空氣炮
哆啦A夢最常用的武器之一,只要大喊空氣炮,就會噴出壓縮空氣進行攻擊。其攻擊力甚強,能打穿金屬。缺點是在敵人數量較大時能源會耗盡。
獎項榮譽
2002年,機器貓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亞洲英雄,他不僅是獲得該榮譽的唯一虛擬人物,也是唯一走進《時代周刊》的日本動漫人物。
2008年3月,成為日本首任「動漫文化大使」。2012年9月3日,哆啦A夢正式注冊成為神奈川縣川崎市特別市民。
2013年3月25日,日本東寶電影公司宣布劇場版《哆啦A夢》系列34部作品累計觀影人數突破1億人次。成為首部觀影人數超過1億人次日本系列電影。
C. 機器貓為什麼改名為哆啦A夢 越詳細越好
★哆啦A夢
別名:阿蒙、小鈴鐺、小叮當
出生地:東京
生日:2112年9月3日
機械人種類: 貓形家務 / 朋友機械人
身高:129.3cm
體重:129.3kg
胸圍:129.3cm
坐高:100.0cm
功率:129.3馬力(一個成年人的力量約為0.5馬力)
遇見老鼠時的彈跳高度: 129.3cm
遇見老鼠時的逃跑速度: 129.3km/h
(《機器貓》第一集連載於小學館的漫畫雜志《小學四年生》,而129.3cm是日本小學四年級生的平均高度)
品質: 次品
紅外線眼睛:在黑暗中也能看清
強力鼻:嗅覺靈敏度是人的200倍, 已失靈
巨型嘴:能放下一個大號洗臉盆
雷達胡須:能探測遠處物體,已失靈
召集貓的鈴鐺:已出故障,現改作相機
原子爐:能將吃進去的東西轉化為原子能
粘性手:能粘住許多東西
四次元口袋:這個口袋直接通往另一個世界,再多的東西也放得下。但是因為機器貓是一件次品,所以有時會找不到想要的工具。
扁平腳:本來能走路不出聲,現在此功能已喪失
尾巴:是啟動開關,往外一拔,一切活動便全停止。心中不快的時候會輕輕搖動。
過去的主人:野比的曾孫野比瀨和
最喜歡的食物:銅鑼餅
最喜歡的明星:丸井真理
最害怕:老鼠、冷天、熱天
人物分析:心腸好,樂於助人,但卻心腸軟。每次野比遇到困難,他總會幫野比。但有時會用愚蠢的方法來幫助野比。當機器貓吃不到紅豆餅或人們叫他狸貓時,脾氣會非常暴躁。
D. 機器貓為何改為哆啦a夢
以前在中國地區叫來法比較多 正式的自叫法有小叮當(港台翻譯)和機器貓(人民美術出版社翻譯)還有阿蒙(CCTV翻譯) 後來因為作者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老師的遺願——希望全世界都叫他日文發音的名字 於是現在各地方的名字都弄成類似ドラえもん發音的了
中文地區現在叫做哆啦A夢/多啦A夢
日文是ドラえもん
英文一般地方一直就用的羅馬字拼音寫法 DORAEMON
現在統一之後主要角色的名字如下
哆啦A夢
野比 大雄
源 靜香
胖虎(剛田 武)
谷川 小夫
E. 機器貓為什麼改名哆啦A夢,什麼意思
人家原名 就是DORAEMON 啦 中國翻譯成機器貓而已
F. 動畫片小叮當為什麼改名成多啦A夢
機器貓的日文名是"ドラエもん",其羅馬發音是"doraemon"
80年代其動畫片引進中國大內陸時,出版商起的名字容是"小叮當",相對的,還有"小叮鈴",這樣容易被當時的小讀者所接受.
2000年之後,機器貓的第二部再次進入中國.由於東南亞一帶用的是是"doraemon",就把其英文名音譯為"哆啦A夢",也能被新一代的小讀者所接受.相對的,還有"哆啦美".(也許這時再叫"小叮當"會覺得老土吧)
另外,"大雄"和"康夫","宜靜"和"小靜","胖虎"和"小胖"等等,只是翻譯的人不同而已,畢竟,機器貓漫畫的版本實在是太多了,再加上n種盜版的.
就連動畫片的主題曲都有新舊粵語普通話四種版本呢.
機器貓真行啊,在大陸的收視率穩居第一,什麼時候中國的動漫也能這么流行!
G. 哆啦A夢為什麼叫這名字,由來是什麼
哆啦A夢的日文原名叫ドラえもん(Doraemon)
ドラえもん(Doraemon)名字的由來:
第一個解釋是Dora是豆沙餅,因為豆沙餅的日文是Dorayaki。
第二個解釋是Dora是野貓,因為野貓的日文是Doraneko。這種說法來自《藤子·F·不二雄的世界》是藤子先生自己的解釋,且圖文並茂,可信度較高。
emon是「衛門」二字,因為「衛門」的寫法是emon。
一開始機器貓被命名為Doraneko,中文是機器貓的意思,後來大師為了讓機器貓具有人的性格,就改名為Doraemon,翻譯成中文是「銅鑼衛門」。在原版中康夫叫野比伸太,小靜是源香靜,小歪叫骨川哲夫,而技安叫剛田武,技安是他的外號(Giant 巨人)音義而來的。
哆啦A夢出現過四種譯名:機器貓 / 小叮當 / 阿蒙/ 哆啦A夢
在作者的要求下統一改為「哆啦A夢 」,因為這是最接近日文原名發音的稱呼。
個人還是更喜歡「機器貓」這個名字,因為當時我看的版本是叫這個名字的,再說,那時候還是小孩子,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什麼東西,可「哆啦A夢」因為是音譯的,不了解的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別說不懂日文的人,就是懂日文的但不看動漫的,也肯定不清楚是什麼意思的。所以還是更喜歡「機器貓」的名字~~~
不過把那隻可愛的貓在全世界的名字統一為「哆啦A夢」是作者臨終前的遺願,我們還是尊重作者的意願吧。
H. 為什麼叮當貓改名成哆啦A夢
叫哆啦A夢只是恢復其真實的名字,字漫畫開始,機器貓的名字就是哆啦A夢!可能是翻譯的原因,有很多版本的名字 忘給分
I. 過去的機器貓為什麼改叫成了哆啦A夢了
網友a:其實是版權方的要求,大概是零幾年的時候,當時是國內首次出版了有正式版權的全集,我記得在這套書里還有當時流行的漫畫雜志社上都有官方說明,解釋了為什麼叫哆啦A夢,年代有些久遠記不清楚了過去一直對哆啦a夢的翻譯不統一,每個國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最早中國版的叫阿蒙,台灣叫小叮當,包括主角的名字也是各種亂套,至於為什麼現在全部統一了,也是因為原作者騰子不二雄的遺願,希望哆啦a夢的名字能夠統一,所以才有了現在這個名字。哆啦a夢也只是音譯。另外再說一下所有主角的名字好了,主角哆啦a夢,野比大雄(官方譯野比野比太),剛田武(胖虎),骨川強夫(小夫),源靜香。

網友b:大陸翻譯不同導致的。最早海南還出過小人書版本一套十本的機器貓。我還收藏著呢。橫著的小本的。隨著年齡增長,機器貓也變成了哆啦a夢了。。。雖然知道是同一個東西。。。但是,心底還是喊他叫機器貓!!!就像你和00後的說起克賽,他會笑你老土。。。但誰又知道,那個時候,我們都想成為克賽呢???人間大炮,一級准備。。。央視翻譯如譯成哆啦A夢,第一名字太拗口,不響亮,第二,不知所雲,詞不達意,第三,如按英文意思翻譯成夢,不像名字。所以大名叫機器貓更好,抓住本質,既科幻又可愛,小名叫阿蒙,蒙與夢諧音,與原著接近,還考慮到中文單詞的發音規則,阿蒙二聲,比阿夢四聲叫著順口。信達雅,不為過!
J. 為什麼機器貓之後改叫哆啦A夢了
機器貓是內地這里的翻譯
在日本發音叫Doraemon
翻譯成中文就是哆啦A夢了
機器貓只是那個時期的翻譯~如果真是作者的意思
哆啦A夢才是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