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機器要會什麼
⑴ 機器零部件裝配工作有哪些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
基本規范
1、機械裝配應嚴格按照設計部提供的裝配圖紙及工藝要求進行裝配,嚴禁私自修改作業內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裝配的零件必須是質檢部驗收合格的零件,裝配過程中若發現漏檢的不合格零件,應及時上報。
3、裝配環境要求清潔,不得有粉塵或其它污染,零件應存放在乾燥、無塵、有防護墊的場所。
4、裝配過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傷,不得損傷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顯彎、扭、變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損傷。
5、相對運動的零件,裝配時接觸面間應加潤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確。
7、裝配時,零件、工具應有專門的擺放設施,原則上零件、工具不允許擺放在機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話,應在擺放處鋪設防護墊或地毯。
8、裝配時原則上不允許踩踏機械,如果需要踩踏作業,必須在機械上鋪設防護墊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屬強度較低部位嚴禁踩踏。
(1)裝配機器要會什麼擴展閱讀:
機器零部件裝配工作的內容:
1、作業資料:包括總裝配圖、部件裝配圖、零件圖、物料BOM表等,直至項目結束,必須保證圖紙的完整性、整潔性、過程信息記錄的完整性。
2、作業場所:零件擺放、部件裝配必須在規定作業場所內進行,整機擺放與裝配的場地必須規劃清晰,直至整個項目結束,所有作業場所必須保持整齊、規范、有序。
3、裝配物料:作業前,按照裝配流程規定的裝配物料必須按時到位,如果有部分非決定性材料沒有到位,可以改變作業順序,然後填寫材料催工單交采購部。
4、裝配前應了解設備的結構、裝配技術和工藝要求。
⑵ 機器裝配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裝配組織形式的根本區別在於裝配對象是否固定。
這里:裝配對象既可以是整機,也可以是產品部件或組件的裝配過程。
例如:
集中固定式裝配更多地應用於修理業的裝配工作。分散固定式裝配更充分地發揮工人專業化的優勢,廣泛地應用於多品種,大批量生產組織工作中。
固定流水式裝配是裝配生產更高級組織形式。移動式裝配不僅適用於機械產品,許多機電產品和大批生產產品也被廣泛應用,如洗衣機、電冰箱及其它電子產品。
移動式裝配主要體現在流水線和自動裝配線。
⑶ 組裝主機需要什麼
通常包括 CPU、內存、主板、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主機指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如 USB 控制器、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
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通常,主機自身(裝上軟體後)已經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伺服器等有專門用途的計算機通常只有主機,沒有其他外設。
(3)裝配機器要會什麼擴展閱讀
數據通信系統中的主機又不同於一般的單機系統,其主要特點是:
①面向通信,具有通信處理的能力。在硬體方面,具有與通信控制器連接的輸入/輸出通道部件或匯流排介面。系統軟體具有對中央處理器(CPU)硬體中斷的分析處理、輸入輸出控制和差錯恢復處理、程序的啟動和停止處理、多重處理和虛擬存儲器管理等功能。
②具有資料庫管理功能。資料庫是相互關聯的數據的集合,具有數據的共享性、獨立性和最小冗餘性的特點,並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計算機網的最重要應用之一,是網內主機之間建立地理上分散的資料庫,主機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持用戶訪問本地或遠地資料庫。
③為保證高的可靠性,主機單機的可靠性要高,可設置備用機,或採取雙機工作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機
⑷ 機器裝配有哪些部分組成,各有什麼特點
電子整機裝配工藝規程 1 整機裝配工藝過程 1.1 整機裝配工藝過程 整機裝配工藝過程即回為整機的裝接工序安答排,就是以設計文件為依據,按照工藝文件的工藝規程和具體要求,把各種電子元器件、機電元件及結構件裝連在印製電路板、機殼、面板等指定位。
⑸ 機械裝配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機械裝配工是機械工廠流水線的工人,將每道基本工序分開給工人做,這樣可回以簡化單位工作量,但是答會增加工作強度和效率。每個公司的經營方式、規模不同,機械裝配工負責工作內容略不同。
機械裝配工主要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如下:
1、遵照作業指導書及相關質量標准要求,進行零部件組裝;
2、成品運行調試檢驗,產品包裝發貨;
3、安全生產和防止各種違章操作;
4、檢查本道工序加工質量,如實填寫當班首件檢驗記錄和工序流轉卡。
5、認真執行質量方針,努力實現質量目標,按過程式控制製程序和作業指導書規定進行現場作業,確保產品滿足顧客要求。
6、嚴格把住質量關,不合格的零部件不投入裝配,經裝配不合格的空調製冷配件不出手,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廠。
7、認真執行自我檢驗、自我分析、自我控制的三自精神,不斷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使技術精益求精,保證生產出滿客滿意的產品。
⑹ 注塑機裝配需要什麼技能
機械方面、電來氣方源面的技能。
機械方面:將注射、合模、液壓、水分配、電氣系統安裝到位。
穩機床:做底腳、固定機床、調水平。接通設備的氣、水源。
電氣方面:將各系統連線接通。
做好負荷預算,將注塑機與適合的配電櫃連接。穩壓供電。
機械、電氣共同配合:供水系統正常。
機床空載試運行:射台進退;開、合模;頂桿進退等動作均有。
掛模具看能否起高壓。
⑺ 機械裝配的基本概念
根據規定的技術要求,將零件或部件進行配合和連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的過程,稱為回裝配。答機器的裝配是機器製造過程中最後一個環節,它包括裝配、調整、檢驗和試驗等工作。裝配過程使零件、套件、組件和部件間獲得一定的相互位置關系,所以裝配過程也是一種工藝過程。
機械裝配是機械製造中最後決定機械產品質量的重要工藝過程。即使是全部合格的零件,如果裝配不當,往往也不能形成質量合格的產品。簡單的產品可由零件直接裝配而成。復雜的產品則須先將若干零件裝配成部件,稱為部件裝配;然後將若幹部件和另外一些零件裝配成完整的產品,稱為總裝配。產品裝配完成後需要進行各種檢驗和試驗,以保證其裝配質量和使用性能;有些重要的部件裝配完成後還要進行測試。
⑻ 自動化設備裝配、調試工作主要做些什麼要用到哪些專業知識
柔性製造技術、計算機集成製造技術和信息技術。
柔性製造技術也稱柔性集成製造技術,是現代先進製造技術的統稱。柔性製造技術集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和製作加工技術於一體,把以往工廠企業中相互孤立的工程設計、製造、經營管理等過程,在計算機及其軟體和資料庫的支持下,構成一個覆蓋整個企業的有機系統。
CIMS是英語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的縮寫,意思是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它是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的發展而產生的。它是在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與製造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技術把分散在產品設計製造過程中各種孤立的自動化子系統有機地集成起來,形成適用於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實現整體效益的集成化和智能化製造系統。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8)裝配機器要會什麼擴展閱讀:
自動化設備裝配的設備:
1.自動裝配機
配合部分機械化的流水線和輔助設備實現了局部自動化裝配和全自動化裝配,在自動化裝配機上必須裝備相應的帶工具和夾具的夾持裝置,以保證所組裝的零件相互位置的必要精度,實現單元組裝和鉗工操作的可能性,如裝上、取下、擰出一擰入、壓緊一松開、壓入、鉚接、磨光及其他必要的動作。自動裝配機因工件輸送方式不同可分為回轉型和直進型兩類,根據工序繁簡不同,又可分為單工位、多工位結構。回轉型自動裝配機常用於裝配零件數量少、外形尺寸小、裝配節拍短或裝配作業要求高的裝配場合。至於基準零件尺寸較大,裝配工位較多,尤其是裝配過程中檢測工序多或手工裝配和自動裝配混合操作的多工序裝配,則以選擇直進型自動裝配機為宜。
2.裝配機器人
在儀器儀表、汽車、手錶、電焊機、電子元件等生產批量大、裝配精度要求高的產品裝配中,不僅要求裝配機更加准確和精密,而且應具有視覺和某些觸覺感測機構,反應更靈敏,對物體的位置和形狀具有一定的識別能力。這些功能一般自動裝配機很難具備,而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裝配機器人則完全具備這些功能。
裝配機器人(Assembly Robot)是指為完成裝配作業而設計的工業機器人。常用的裝配機器人主要有可編程通用裝配操作手(即PUMA機器人)和平面雙關節型機器人(即SCARA機器人)兩種類型。與一般工業機器人相比,裝配機器人具有精度高、柔性好、工作范圍小、能與其他系統配套使用等特點。
⑼ 機械加工裝配應注意事項
機械產品裝配時,應考慮裝配結構的合理性,以保證機器和部件的性能內,連接應可靠,便於零容件裝拆。
1.接觸面及配合面
(1)兩零件以平面接觸時,在同一個方向上只能有一個接觸面,如圖12-25所示。
兩零件以平面接觸時的接觸面結構
(2)兩零件以圓柱面接觸時,接觸面轉折處必須有倒角或圓角、退刀槽,以保證接觸良好,如圖12-26所示。
兩零件以圓柱面接觸時的接觸面結構
2.裝拆空間
為便於零件拆裝,必要時要留出裝拆空間,如圖12-27所示。
裝拆空間的應用
3.密封結構
為防止機器或部件內部的液體或氣體向外滲漏,同時也避免外部的灰塵、雜質等侵入,必須採用密封裝置,可通過壓蓋或螺母將填料壓緊而起到防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