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吞面的面條用什麼機器做的
❶ 各位師傅,請問下加工鮮面條和餛飩皮要用什麼機器,不要多功能面條機,那種很難做出來,謝謝各位了
使用小型的餃子皮機。第一。面團和普通手工和面硬度一樣。第二、使用小麥橙粉專或者好一點的玉屬米澱粉做機器粉芡。第三、就是壓面的時候。你可以去看看做面條的。請個做面條的師傅操作一遍你就明白了。第四、放鹽的時候控制好用量。如果麵皮不夠勁道,少加點鹼。加多了發黃。我一般是每天機器操作兩個小時就夠一天用了。現在是淡季。每天差不多就賣一袋多點面。希望我們多交流
❷ 香港的雲吞面里的面條怎麼做的
面的做法
食材明細
主料
中筋麵粉500G
鴨蛋(帶殼稱重250G)4個
- 輔料
鹽5G
溫水30ML
原味口味
技巧工藝
一小時耗時
簡單難度
竹升面 的做法步驟
❸ 雲吞面里的面條加了什麼那麼筋道
你說的就是以下這種面條吧。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B3%B4%C3%E6&in=1666&cl=2&cm=1&sc=0&lm=-1&pn=6&rn=1&di=2771419084&ln=769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8%FD%CB%BF%B3%B4%C3%E6&in=12720&cl=2&cm=1&sc=0&lm=-1&pn=24&rn=1&di=1558289208&ln=28
這種是廣式鹼水面,因為面條是黃色的緣故,廣東人通常稱為黃面,而且我們村就有一個生產地道黃面已經超過三十年的作坊呢。製作時先用老酵粉跟麵粉發酵,待發酵成功後,就可以加入食用鹼來和面,再把和好的面團放進機器里打成細長的面條,然後再拿到鍋里蒸,面條蒸熟後就自然地變成黃色的了,最後把面條放在大灶台下烘乾就行了,而製作過程中並不需要油炸。
這種鹼水面具有色澤金黃,久煮不爛,面身細長的特點。吃的時候,只需要放進開水裡燙一下就好了,並不需要再煮(製作過程中已經把面條蒸熟了)。我們通常用來做成雲吞面,三絲炒麵,豉油皇炒麵和蚝油撈面等。
❹ 雲吞面怎麼製作
雲吞面
材料
餛飩,豬肉,香菜,青蔥,雞蛋
做法
1.用大拇指在中間頂一下,然後窩起來。
2.在右邊回的角沾點水,將左答邊角折疊上去成抄手狀。
3.然後將兩端拉整齊使餡料在中間鼓起,形成兩端翹起的元寶造型。
4.香菜、青蔥切小段。
5.雞蛋絲的做法是:雞蛋一顆打散加入少許鹽,攪勻加入少許水。然後平底鍋加熱,放入少許油用紙抹勻,使鍋面有一層層薄薄的油。
6.然後加入蛋液,轉動鍋子,讓蛋液均勻貼在鍋子上。火不要太大,等雞蛋餅表面出現凝結,顏色鮮黃,注意不要完全乾,關火,稍微放一下。將雞蛋餅沿著表面揭起來,用木鏟子從揭起來的地方,伸進去然後把雞蛋餅完全撐起來,就可以了。把雞蛋餅顏色鮮亮的那層朝上疊起來切成絲。
7.下餛鈍湯不渾濁的方法是,水裡加入少許鹽,大火燒開,然後放入餛鈍,立刻轉中火,不蓋蓋子煮。
8.面條,我這里用的是銀絲面也是同樣下鍋煮熟,然後過下涼水控干。
9.將餛鈍和面條碼好,放入蔥花、香菜、雞蛋,加入事先調好的高湯,用一點點鮮醬油、魚露調味就可以了。
❺ 跪求香港的雲吞面,那個面條的做法,例如老酵粉跟麵粉發酵,發酵的時間,比例是多少。希望可以詳細點。謝
本人是專業經營雲吞面的,雲吞面一是配方而是工藝。不但配方復雜,專業的機器同樣重要。總之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你是哪裡的?
❻ 和面用什麼機器好能和面,能做面條
有專用的面條機。
面條機的工作原理是把麵粉經過面輥相對轉動擠壓回形成面片,再經前機頭切答面刀對面片進行切條,從而形成面條。面條的形狀取決於切面刀的規格,所有機型均可安裝不同規格的切面刀,故一台機器經過更換不同規格的面刀可以做成各種規格的面條。
面輥
(全自動掛面機),是一種新型面條流水線設備,該機從進料到出面連續作業,具有高產高效、省時省力、操作簡便等優點,生產的面條韌性好、口感好。中型面條機的特點為:該軋輥表面經過磨床精磨,光滑美觀,軋出的面帶均勻光潔,保證了良好的掛面質量本機設計合理,採用排列式,減速機和鏈輪傳動,噪音小,結構緊湊,人性化設計,工作省力。且便於操作,安全衛生,宜於眼觀。傳動平穩,傳動動力准確高效,還有雜訊音小、無震動、性能優越等特點,可配套小型烘乾設備,是大中型掛面生產企業的理想產品。
❼ 雲吞面的面製作步驟
主料:雲吞/餛飩,面條
輔料:青菜,蔥,雞湯,蝦仁
做法
1.青菜用沸水汆燙版熟,燙的時候放點鹽和權幾滴油,撈出過冷水再瀝干;蔥切成碎末
2.煮上水,煮沸後放入包好的雲吞用中火煮熟撈出盛入空碗中.
3.在鍋中下面條大火煮開,再加一遍冷水再煮,等再次沸騰把面撈出.
4.放入盛放雲吞的碗中放上青菜心,澆上雞湯用鹽香油,調味,撒上小蔥碎或香菜末蝦仁即可.
❽ 掛面是怎麼做出來的,用什麼設備!
掛面都是用面條機做出來的。
用到的必要設備:運輸設備、儲粉庫、原材料及配件、攪拌機、水泵(不能用自來水)、地壓機、通風機、乾燥室+烘箱機、包裝袋、封口機、儲藏室等小件物品的清洗、必要的稱重、量具、刀具等。
如果只生產水面,可以用普通的面條機。如果你想做乾麵條,規模不是很大。你也可以用這種機器,但你需要選擇那種能自動粘上、晾乾麵條的機器,自然風干,及時用風扇烘乾也可以,當然,如果你是規模化生產的乾麵條,那麼你需要使用全自動的面條烘乾機,還要加一個烘乾室。
(8)雲吞面的面條用什麼機器做的擴展閱讀:
現行掛面乾燥工藝一般分為三類,即:
高溫快速乾燥法:這種方法是我國的傳統工藝,最高乾燥溫度為50℃左右,距離為25~30米,時間約2~2.5小時。具有投資小、乾燥快等優點。缺點是溫濕度難以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容易產生酥面等,已逐漸被其他方法取代。
低溫慢速乾燥法:是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進的掛面烘乾法,最高乾燥溫度不超過35℃,距離為400米左右,時間長達7~8小時。此法的特點是模仿自然乾燥,生產穩定,產品質量可靠。不足之處是投資大、乾燥成本高、維修麻煩等,僅適於一些大中型廠使用。
中溫中速乾燥法:針對高溫快速法和低溫慢速法的優點和不足,我國於20世紀80-90年代研究成功了中溫中速乾燥法。這種方法具有投資較少、耗能低、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的特點,已在國內推廣。
中溫中速法適於多排直行和單排回行烘乾房使用,前者運行長度宜在40~50米,後者回行長度宜在200米左右,烘乾時間均大約4小時。 ⑥切斷 一般採用圓盤式切面機和往復式切刀。前者傳動系統簡單,生產效率高,但整齊度較差,斷損較多;後者整齊度好、斷損少、效率稍低、傳動裝置較復雜。
計量、包裝 傳統的圓筒形紙包裝仍廣泛採用人工,這種方法較難實現機械化。新型的塑料密封包裝已實現自動計量包裝,主要在引進設備的廠家中使用,是今後發展的方向。
面頭處理 濕面頭應即時回入和面機或熟化機中。乾麵頭可採用浸泡或粉碎法處理,然後返回和面機。半乾麵頭一般採用浸泡法,或晾乾後與乾麵頭一起粉碎。浸泡法效果好,採用較廣泛,但易發酸變質。
粉碎法要求面頭粉細度與麵粉相同,且回機量不超過15%。少數廠家採用打漿機,使乾麵頭受到粉碎和浸泡雙重作用,效果很好,且較衛生。
❾ 雲吞面裡面條的做法
1、和面:用溫開水化開鹽水和面,水分幾次倒入,先拉成面絮,後搓成塊,再蘸水調軟。每25kg面用12.5kg水、750g鹽、鹼面100g反復折揉後,過10分鍾,再分批搓成大條,揉好,抹上油,再揪成100g重小劑子抹油搓成小條,用濕布蓋嚴待用。
2、抻面:將面條搓細(約5—8條),用兩手輕輕扯長,再將「面頭」平列起來,用兩手將面提起用力扯,隨即在案上彈一下,兩臂張開再一扯,然後用右手將面的兩頭捏住提起,左手食指、中指伸入折處,略加彈動將面條分開,兩手伸開徐徐向外伸扯,再用左手無名指、小指把面條中間掛住,將左手食指與中指原掛的面頭交到右手,再左右向外伸扯,如此兩三次,即成箸頭細面,隨手投入開水鍋煮熟即成。
雲吞面製作方法:
1.首先把餡料(豬肉,蝦等)斬碎(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港式菜餚里蝦肉通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本人的經驗呢,發覺如果是龍蝦肉的話斬碎比較好。如果是一般的蝦肉的話呢,建議用撥了殼不要斬碎,這樣雲吞咬下去的時候肉質會非常有彈性,更重要的是賣相會非常好看。)再用雲吞皮(在街市可以買到)把餡料包起。
2.面其實也很重要(在街市可以買到)。不過本人還是建議使用重鹼的面效果會更好(根據個人口味自己調節吧)。
3.把雲吞放入高湯中煮(清雞湯亦可),十分鍾後把雲吞拿出來,再倒一點高湯入碗,再放入大地魚干、蝦子、蝦殼、豬骨、大豆芽等(其實呢本人建議放幾根青菜就可以了,這樣非常爽口),最後,把已煮熟的雲吞盛碗即可。
4.把面放入高湯中煮(清雞湯亦可),2-3分鍾(會不會太長阿)後把面拿出來,把已煮熟的面放入盛雲吞的碗即可,建議煮麵時間盡可能的短。有條件的話最好面和雲吞兩面開工。
提醒:
包餡料時緊記不要包太多餡料,因為煮雲吞時雲吞皮會爆開,還一定要把雲吞皮包緊,因為不包緊煮時餡料會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