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機器還能做什麼
1. 大號的商用煎餅機,都可以做哪些美食,小吃
蔥油餅,手抓餅,椒鹽餅,手撕餅,水煎包,韭菜盒子,肉盒子,千絲餅等n多。多了,太多了。包含麵粉的都能做。包含澱粉的看情況
2. 機器煎餅的做法
山東煎餅的做法
小米克,黃豆100克。
1.將小米、黃豆淘洗干凈。先把500克小米煮到七成熟時撈出,晾涼後與另500克生小米和黃豆一起上磨,加水 磨成米糊,盛到盆里使其稍微發酸。
2.煎餅鏊子燒熱(火要緩而均勻),左手盛一勺米糊倒在鏊子中央,右手用煎餅扒子盡快把米糊向順時針方向推開成畫餅形,這時再把攤好的麵糊用刀推勺後約用1分鍾即熟。用刮刀順邊颳起煎餅的邊緣,兩手提邊揭起,餅薄加紙,呈棕黃色,松軟筋道,微酸甜香。
烙煎餅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鐵制,圓形,有大、中、小三種,中號鏊子直徑65厘米左右,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熱,上面即可烙制煎餅。鏊子是烙煎餅的專用工具,《康熙字典》有「鏊」字條,唐人《朝野僉載》中有「熟鏊上猢猻」語,可知煎餅的歷史之悠久。二是手持用來推動糊子的工具,當地人叫「篪子」,木製板狀弧形,有柄。把糊子放在熱鏊子上後,用篪子左右推攤,糊子便薄薄地攤在鏊子面上。也有的用筢子,還有的用「竹劈」,作用相同,但烙出來的煎餅卻各有特點。三是油擦子,群眾呼為油褡子,是用十幾層布縫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滲著食油,用來擦鏊子,為防煎餅粘連鏊子揭不下來。 煎餅的製作工藝較復雜,它以麥子、高梁、玉米、穀子、地瓜等糧食為原料,經過淘洗、浸泡,然後用石磨磨成糊狀物,群眾叫「煎餅糊子」。還有的地方在磨糊子前,放入1/3或一半的熟料,稱為「對半子」,群眾稱這樣磨出來的糊子好烙,烙出來的煎餅也柔軟好吃。磨糊子是很費功夫的事,二三十斤糧食一般要兩三個小時才能磨好,因為磨快了,糊子過粗,烙出來的煎餅自然就不好吃。磨的時候,添料必須是有經驗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來的糊子才細膩均勻。舊社會,一個家庭,常常是能抱得動磨棍的就去推磨,大半宿才能磨完二三十斤糧食。有錢的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牲口推磨。現在有了磨糊機,也可將處理干凈的糧食粉碎成麵粉,再用水拌成糊子。但人們總認為不如石磨磨出的香。目前已經有機器製造煎餅的方法了,但機制煎餅味道不如手工煎餅。傳統的手工制煎餅的過程非常復雜,包括磨製麵糊、架設鏊子、攤制或滾制、存放,所以手工制煎餅往往是一次大量製作,然後長期存放食用。下面介紹農村傳統的煎餅製作過程。
磨製麵糊
把麥子、高梁、玉米、穀子、地瓜乾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後磨成糊狀物,俗稱「煎餅糊子」。有些地方在磨製麵糊前,兌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即先行煮到八九成熟的部分原料),俗稱「對半子」,「對半子」後磨出來的麵糊容易攤制,攤出的煎餅也柔軟好吃。有些地方把地瓜干在磨製成面後,要用水浸泡,把地瓜面里的黑水浸出。有的用地瓜干直接浸泡,這個細做可是麻煩之至。地瓜干要在水裡泡一天左右,等到水分將其徹底化後,就用刀將其剁碎。然後同泡好的玉米混在一起,在水磨上磨成糊。而這一過程很費時費力。水磨為顆粒粗大的圓型花崗岩磨盤製成,有上下兩塊疊在一起。盤的兩個接觸面上都鑿出了條紋以增加研磨和排糊的能力。上片磨片上開了兩個小洞,可以將料混著水一勺一勺的加入。推動上片磨盤就可以將料碾碎,從上下磨片的磨縫里流出的就是做煎餅用的煎餅糊。推磨可以用馬、牛或驢等牲口,那是在解放前的地主家才能用,普通人家也只有人推。小的磨盤一個人推就行。可大的磨要三四個人才能推動。現在則普遍採用機磨。一般是頭天晚上磨製麵糊,第二天一早開始架鏊子、生火、攤煎餅。
架設鏊子
架設鏊子的過程可簡可繁。簡單的架設方法直接用三塊磚把鏊子撐起來就可;復雜的做法是用硬泥糊成一個爐灶,用風箱鼓風。鏊子架設好後即可生火。農村一般採用玉米秸或麥秸作為柴禾。生火與攤制煎餅往往是兩個人合作。鏊子燒熱後,就可以攤制煎餅或滾制煎餅了。
攤制煎餅
攤制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既去掉了鏊子上的雜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餅容易與鏊子分離。當鏊子燒熱以後,可以用勺子舀上一勺煎餅糊放到鏊子上,用耙子沿著鏊子攤一圈。由於鏊子是熱的,煎餅糊所到之處就迅速的被凝固一層,就是所謂的煎餅。沒有凝固的就被耙子帶著向前走,重復這一過程直到整個鏊子攤滿。耙子的長短正好等於鏊子的半徑,所以耙子繞場一周,煎餅就成。為了煎餅質量更好,在上層的煎餅糊還沒有完全凝固煎熟之前,用一塊木板(稱為刮批)在上面刮一下,可以使上面平整和厚度均勻。因為煎餅很薄,很容易熟,這一過要非常的快,也就是二三十秒鍾,否則就會焦了。待成熟以後,需要及時用鏟子沿鏊子邊沿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煎餅的大小以鏊子而定,直徑一般在半米到80厘米之間。攤在鏊子上麵糊的多少決定了煎餅的厚度,水平高的人可以攤制出非常薄的煎餅來。攤煎餅非常講究技術和火候。
3. 煎餅里的薄脆用什麼機器可以做
薄脆都是純手工製作的,再說了步驟也就很簡單,以前的煎餅攤都是和炸油餅炸油條在一起的。
4. 煎餅有幾種機器做法
雞蛋煎餅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胃調養食譜 老人食譜 滋陰食譜 清熱去火食譜
口味:咸鮮味 工藝:煎雞蛋煎餅的製作材料:主料:西葫蘆200克
輔料:雞蛋50克,小麥麵粉100克,蘇打粉5克
調料:植物油30克,鹽3克
教您雞蛋煎餅怎麼做,如何做雞蛋煎餅
1. 西葫蘆洗凈削皮,切成細絲;
2. 西葫蘆絲裝入大碗中,加鹽拌勻,靜置10分鍾,使其汁水充分滲出.
3. 將麵粉、雞蛋和西葫蘆汁攪拌打成麵糊,加入小蘇打粉,攪勻備用;
4. 平底鍋倒入油,燒至溫熱,倒入兩匙攪好的麵粉,調入小火慢煎;
5. 兩面共煎約3分鍾,將餅煎至金黃色盛出。
雞蛋煎餅的製作要訣:根據西葫蘆水分滲出的情況,可以添加適量清水,調成稀稠適度的麵糊。
蔥油餅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精品主食
蔥油餅的製作材料: 主料:1,麵粉3杯,熱開水1/2杯,冷水約1杯,色拉油1小匙 2,蔥花1杯,鹽1小匙,香油1大匙,乾麵粉少許 3,煎油適量,辣椒醬適量
教您蔥油餅怎麼做,如何做蔥油餅才好吃 1、材料A中的麵粉放在盆中,沖入熱開水用筷子攪拌,酌量加入冷水揉成團塊,再加入色拉油揉成光滑面團放置30分鍾使之鬆弛。
2、在面板上撒上少許乾麵粉,將面團擀成約0.5厘米厚的大麵皮,在麵皮上撒上鹽,抹勻香油,再將蔥花鋪上,捲成筒狀,切成8塊,切口收緊揉圓。
3、將面球擀成餅放入平底鍋中,以少許油半煎半烙至香酥,即可蘸辣椒醬食用。
披薩餅的做法
披薩餅的原料:麵粉,芝士,火腿,臘腸;
披薩餅的配料:比薩醬,混合肉粒、意式香腸及洋蔥、青椒、蘑菇、菠蘿粒和橄欖等。
披薩餅的做法:
1、和面,將少量黃油加熱搞化,與一個雞蛋和少量自發粉混合,隨後加入牛奶和麵粉,不斷的揉啊揉,記住麵粉和牛奶要一點一點加。大約250毫升牛奶的量可以做兩張比薩,面不要太軟,最後弄成兩個面團,放置20分鍾發酵;在底盤上倒少許油,將面團放入盤中按成一個圓餅,然後箍上餅底。
2、餅底塗上比薩醬。
3、依次撒上芝士粒、火腿片、臘肉腸。
4、放混合肉粒、意式香腸及洋蔥、青椒、蘑菇、菠蘿粒和橄欖圈,位置不能全都放在餅中間,以防烘烤不熟。
5、最後放上芝士粒覆蓋餡料。 芝士要保證能覆蓋下面所有的餡料。到此時,一個完美的比薩也幾近完成,為防止餡料外泄,輕按比薩餅的邊沿,把邊收好,再取下邊上的保護模型,大功告成!
6、烤箱預熱220度,烤20分鍾左右,應該在上面蓋一層錫紙,避免上面過熱把乳酪烤糊,出爐~
溫馨提示:
除了上述蔬菜,你可以用任意你喜歡的用料鋪在餅幹上,比如火腿、蝦仁等,開動腦筋,創意的無邊PIZZA誕生於你的手中!
韭菜肉末蔥煎餅
原料:豬絞肉、韭菜
配料:麵粉、雞蛋
調料:鹽、水、沙拉油 、白鬍椒粉
做法:
1.將麵粉及鹽放入盆中,加入水 ,雞蛋及沙拉油攪拌均勻,拌打至有筋性後,再加入韭菜末、豬絞肉及白鬍椒粉拌勻備用;
2.取平底鍋加熱後,加入約1大匙沙拉油(配方外),將作法1麵糊分兩次入鍋攤平;
3、以小火煎至兩面金黃酥脆即可;
5. 機器煎餅的生意能幹多久我想上一台煎餅機,還行嗎
可以的,現在什麼都可以戒,就是吃飯是必須的,煎餅機可以做很多種口味的,你可以咨詢天牛煎餅機
6. 山東機器煎餅如何做能松軟
呵呵,煎餅機廠家只研究機器了,對煎餅技術研究不夠深,造成許多購買專煎餅機的客戶產生很大困屬惑!比如用煎餅機製作的煎餅經常出現發霉、發硬、干碎現象。發霉是因為煎餅水分含量高,只有把煎餅內的水分焙乾,才能保證煎餅不霉變。發硬是因為麵粉老化,既要保持煎餅柔軟又不能含有水分可以使用有QS證的泡多源,煎餅就可以捲起來不脆了、也不會粘在一起了。
7. 機器煎餅怎麼做不容易散,好吃,還加什麼原料嗎
如果是面煎餅,就保持食品添加劑的量,稍微增加點水分,適量增加香料,用大內火烙出來容就好吃。如果是半面半糊的話,就最好不使用香料,火力保持中等,盡量增加麥糊的佔有量,增加食品添加劑的量,減小煎餅的厚度。中火即可,太高的火會導致煎餅干。如果是全糊煎餅的話,就盡量能保持煎餅的厚度,穩定石磨出麥糊的濃度,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盡量增加煎餅上的疙瘩(不要太厚,機器石磨煎餅控制在6.5-7.5個500g就行),這樣的煎餅沉而不厚,稍干而可卷,煎餅紅而不幹。如果火力不會掌握,剛開始的時候盡量使用白麥(白麥不容易出疙瘩,不容易抓住水分,但是容易控制)。疙瘩裡面抓住了水分,稍干放一段時間的煎餅反而好吃不幹。
8. 機器煎餅怎麼做
製作過程
目前已經有機器製造煎餅的方法了,但機制煎餅味道不如手工煎餅。傳統的手工制煎餅的過程非常復雜,包括磨製麵糊、架設鏊子、攤制或滾制、存放,所以手工制煎餅往往是一次大量製作,然後長期存放食用。下面介紹農村傳統的煎餅製作過程。
磨製麵糊
把麥子、高粱、玉米、穀子、地瓜乾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後磨成糊狀物,俗稱「煎餅糊子」。有些地方在磨製麵糊前,兌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即先行煮到八九成熟的部分原料),俗稱「對半子」,「對半子」後磨出來的麵糊容易攤制,攤出的煎餅也柔軟好吃。有些地方把地瓜干在磨製成面後,要用水浸泡,把地瓜面里的黑水浸出。山東傳統是使用石磨來磨製麵糊,大磨用畜力來推,小磨用人力來推,現在則普遍採用機磨。一般是頭天晚上磨製麵糊,第二天一早開始架鏊子、生火、攤煎餅。
架設鏊子
架設鏊子的過程可簡可繁。簡單的架設方法直接用三塊磚把鏊子撐起來就可;復雜的做法是用硬泥糊成一個爐灶,用風箱鼓風。鏊子架設好後即可生火。農村一般採用玉米秸或麥秸作為柴禾。生火與攤制煎餅往往是兩個人合作。鏊子燒熱後,就可以攤制煎餅或滾制煎餅了。
攤制煎餅
「攤制」一般是用來製作質地比較好的煎餅,如小麥、小米等原料的煎餅。攤制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既去掉了鏊子上的雜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餅容易與鏊子分離。用舀勺將麵糊舀到鏊子上,用筢子沿著鏊子將麵糊攤一圈,如此將麵糊推開成薄餅。再用筢子反復塗抹,以使麵糊分布均勻。煎餅很快就可烙熟,需要及時用鏟子沿鏊子邊沿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煎餅的大小視鏊子而定,一般直徑在半米到80厘米之間。攤在鏊子上麵糊的多少決定了煎餅的厚度,水平高的人可以攤制出非常薄的煎餅來。攤煎餅非常講究技術和火候。
滾制煎餅
「滾制」一般是用來製作質地較差的煎餅,大部分是地瓜干為原料的煎餅。將地瓜乾麵或玉米面的面團,沿外圈把鏊子滾滿一層,烙熟就可揭下。這種製作方法製作的煎餅比較鬆散,不好控制煎餅厚度。
9. 烙餅機和煎餅機的用途有什麼不同
煎餅機是專門用來烙制山東煎餅或者東北煎餅的機器,是一個平鏊子,沒有沿。除了可以烙煎餅還可以烙餅,烙包子
烙餅機不具備攤煎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