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事故主要有哪些方面
Ⅰ 在電焊作業中常發的事故主要有哪些
回火、燙傷、光灼傷、虛焊、電擊、碰傷等等。
Ⅱ 焊接發生工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工傷事故的發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為;二是物的不安全狀態。
人的專不屬安全行為包含:
一、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二、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三、使用不安全設備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
五、物體(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產用品等)存放不當。
六、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護欄、汽車擋板、吊車吊鉤)
八、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九、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工作;
十、有分散注意力行為;
十一、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具的作業或場合中,忽視其使用。
十二、其他行為。
物的不安全狀況包含以下:
一、物本身存在的缺陷
二、防護保險方面的缺陷
三、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
四、作業環境場所的缺陷
五、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狀態
六、作業方法導致的物的不安全狀態
七、保護器具信號、標志和個體防護用品的缺陷
Ⅲ 焊工操作中有哪些常見事故
無證操作;違規作業;沒有做好安全保護准備工序
Ⅳ 焊接觸電事故哪幾類
1、焊機外殼漏電觸電
2、電線裸露觸電
3、焊把絕緣損壞觸電
4、正負極在作業時的電流觸電
Ⅳ 焊接事故分析
原因:
1.置換清洗不徹底,取樣馬虎.
2.相關閥門輕微泄漏.
3.取樣到施焊之間間隔時間過長,罐內有無危險變化無從掌握.
防止:
1對置換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增加安全意識和工作責任心.
2置換清洗科學合理(如蒸汽蒸煮或化學葯品刷洗等).
3相關閥門與罐體加盲板隔離.
4焊前取樣,分析合格,立即施焊.
5嚴格按照焊接作業安全規范施焊.
6加強罐內通風.
Ⅵ 焊接過程中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1、焊接切割工作過程中需要與易燃易爆氣體、壓力容器和電機電器接觸;
2、焊接過程會產生有毒氣體、有害粉塵、弧光輻射、雜訊和射線等。
上述危害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引起爆炸、火災、燙傷、中毒、電光性眼炎和皮膚病等職業病症。此外還可能危及設備、廠房和周圍人員安全,給國家和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許多重大、特大事故是由於焊接切割作業人員違章操作造成。
焊條電弧焊不安全因素:
1)、電弧弧柱中心溫度高達6000~8000℃,焊條、焊件和葯
皮在高溫作用下,發生蒸發、凝結和氣體,產生大量煙塵;
2)、電弧周圍空氣在弧光強烈輻射作用下,會產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
3)、飛濺、電焊機線路故障或燃料容器管道補焊防爆措施不當,會引起爆炸和火災事故。
4)、焊接設備空載電壓高於人體所能承受的安全電壓,易發生觸電事故。
使用安全要求
1)、電焊機必須有獨立的專用電源開關,禁止多台焊機共用一個電源開關;
2)、電焊機防止碰撞、受潮或劇烈振動;
3)、電焊機外露的帶電部分應有完好的防護裝置,不帶電的外殼應接地,嚴禁超負荷使用;
4)、焊接電纜外皮完整、絕緣良好、應使用整根導線;
5)、電焊鉗必須有良好的絕緣性、隔熱能力,嚴禁將過熱的焊鉗浸在水中冷卻後立即使用;
6)、焊接作業時,場所應有通風除塵設施,可燃、易爆物質距作業點火源應不小於10m;
7)、焊接作業人員應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加強自身的防護,保證自身安全。
Ⅶ 焊接作業發生觸電事故主要原因有哪些
(1)手或身體的某部位接觸到電焊條或焊鉗的帶電部分,而腳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對地面又無絕緣,特別是在金屬容器內、陰雨潮濕的地方或身上大量出汗時,容易發生這種電擊事故。
(2)在接線或調節電焊設備時,手或身體某部位碰到接線柱、極板等帶電體而觸電。
(3)在登高焊接時,觸及或靠近高壓電網路引起的觸電事故
Ⅷ 什麼是焊接事故,焊接事故主要有哪些類別
焊工在焊接時要與電、可燃及易爆的氣體、易燃液體、壓力容器等接觸,焊接時還會產生一些因回素如有答害氣體、金屬蒸汽、煙塵、電弧輻射、高頻磁場、雜訊和射線等,有時還要在高處、水下、容器設備內部等特殊環境作業。所以,焊接時如不重視焊接安全生產,就可能發生觸電、灼傷、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Ⅸ 電焊引起火災有哪些方面
1. 任何火災的預防,都是以破壞物質燃燒條件為基礎的。因此,預防電焊火災,必須以提高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控製作業環境、加強監督管理、增強火災撲救能力等方面為重點。
2.1 建立機制,健全制度,加強對電焊作業的消防安全管理
我國電焊行業現行的管理體制下,大多數從業人員尚處於無組織、無歸口部門管理的狀態,為改善這個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從業群體消防管理無人抓的局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有關規定,應盡快明確相應的行業管理部門。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政府領導、行業管理、從業人員參與、消防監督」的消防工作機制。在電焊作業中,嚴格實行「電焊作業持證上崗制度」、「危險場所動焊審批制度」、「危險場所動焊監護制度」及「焊前焊後檢查制度」等,全面推行定員、定職、定責的責任制,實施全員、全過程的消防安全管理。
2.2 加強系統化的消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
(1)要加強電焊從業人員組織管理,使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系統有序運作。對於企業中的電焊員工,單位應定期組織對其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對於無管理單位的電焊從業人員,行業管理部門應進行歸口管理,組織培訓。消防監督機構應適時對培訓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2)消防培訓內容應具有針對性,重點應圍繞焊接工藝的防火防爆炸知識,主要包括消防專業基礎知識、滅火的方法和滅火器材的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分類,各種可燃性液體氣體的爆炸預防,焊、割作業中的防火技術等。通過系統有序的培訓,努力增強整體電焊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素質,使其在作業中不僅能做到預防火災,而且能在火災事故發生的情況下進行正確處理,從而達到控制火災的目的。
2.3 採取針對性措施,創造良好的電焊作業安全環境
(1)電焊作業前,應對作業場地進行充分的消防安全檢查,對於周圍存在可燃性物品的場所,應將可燃性物品清除,使可燃性物品與作業地點的間距不小於10m。作業場所內的可燃性物品無法搬移時,應採用噴水的辦法,將可燃性物品澆濕,以增強其耐火能力。對可燃性氣體或液體管道、容器進行電焊作業前,應採取置換、清洗等方法,將容器或管道內的可燃性氣體、液體置換出來或清洗干凈;
(2)電焊作業結束後,應進行全面細致的場地清查,防止留下未完全熄滅的火種;
(3)針對不同的作業場所和作業對象,應配備一定數量和相應型號的滅火器材,以便一旦發生火災能及時撲救。
電焊作業的危險性、從業人員的動態性及作業環境的復雜性使得電焊作業火災預防難度不斷增加,需要從業人員多加努力,以進一步預防和減少電焊作業火災事故的發生。
Ⅹ 焊割作業易發事故有哪些
從危險有害因素來分析,在焊割作業中容易發生傷亡事故、職業中毒職業病,按其類別可分為: ①火災、爆炸 如前所述,在焊割過程中,操作者經常要與乙炔、有機物、壓縮純氧等易燃易爆危險物質接觸;需要接觸壓力容器和燃料容器及管道;在焊割過程中如氣焊的火焰、電焊的電弧等則是明火作業,焊割時火花四濺,容易構成發生火災和爆炸的條件,稍有不慎,則會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②觸電 在進行手工電弧焊接時,接觸電的機會多,如更換電焊條、調節焊接電流等,若絕緣防護不好或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時,容易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特別是在潮濕情況下或梅雨季節,夏季,以及在狹窄的空間內焊接更容易發生觸電事故。 ③灼燙 焊割過程中,在焊接火焰或電弧高溫的作用下,熔渣飛濺、火花四射,容易造成灼燙事故,這也是焊割作業人員易發的常見事故。 ④高處墜落 安裝檢修所進行的焊割作業容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⑥急性中毒 在檢修補焊盛裝有毒物質的容器、管道或系統時,易發生急性中毒事故。 在焊接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有毒有害氣體,特別是在通風不良的半封閉容器、有限空間內作業,由於有毒有害氣體、有毒有害金屬蒸氣等濃度較高,有可能引起急性中毒。 ⑦焊接粉塵引起慢性中毒和電焊工塵肺、金屬煙熱病 焊接過程中,在電弧高溫作用下,焊條(葯皮和焊芯)與被焊金屬會劇烈蒸發出各種金屬煙氣並產生如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這些金屬煙氣在空氣中被氧化、冷卻、凝結而形成粉塵。吸入粉塵到一定程度,會引起慢性中毒、焊工塵肺及金屬煙熱病。 對焊割人員來說,長期焊割高錳鋼可能引起錳中毒;在焊割含鉛金屬或某些表面塗有含鉛油漆的工件時,可引起鉛中毒;大量吸人新鮮細粒的金屬蒸氣或金屬氧化物煙霧後可能引發金屬煙熱病。 ⑧電弧光輻射對人體的損傷 電弧光輻射所發出的可見光比人眼所能安全忍受的光線要強一萬倍,過強的光線會造成耀眼、眩目,甚至使視力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