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鋼筋的焊接質量
⑴ 鋼筋焊接質量控制要點有哪些
鋼筋焊接質量控制及要求:
1, 施工單位要加強內部質量管理力度,完善制度。施焊前要對焊工進行詳細的施工技術安全交底並留有記錄。
2.,焊工要持證上崗,人員更換時要報監理審查批准。每天上班前辦理動火證。 3,鋼筋焊接接頭質量驗收時,施工單位要先自檢,在資料齊全,自檢合格後報監理驗收。
4.,監理要加強巡視檢查,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
5.,在進行力學性能檢驗時,監理按抽檢頻率的30%進行平行送檢。
6.,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監理報業主給予經濟處罰:
① 驗收批未經驗收合格,施工單位擅自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② 監理通知施工單位對質量問題進行整改,施工單位沒有整改或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整改或整改後沒有報監理進行檢查驗收。
③ 質量意識不強,相同的質量問題多次重復出現,沒有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和糾正。
④ 應送監理審批的專項方案、報告,沒有報送或沒有批准,擅自組織施工。
7 ,鋼筋採用對焊接頭外觀符合下列要求:
①接頭處無橫向裂紋,接頭四周要有適當的墩粗部分,並呈均勻毛刺外形。
②鋼筋表面沒有明顯的燒傷和裂紋。
③接頭彎折的角度不大於2°。
④接頭處的鋼筋軸線偏移,不大於0.1倍鋼筋直徑,同時不大於2mm。
當有一個接頭不符合要求時,全部鋼筋焊接接頭進行檢查,剔出不合格品。
不合格接頭經切除重焊後,提交二次驗收。
⑵ 鋼筋焊接的質量要求
鋼筋焊接的質量要求:
1. 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鋼筋連接採用焊接連接,焊接方法為電弧焊和閃光對焊,以電弧焊為主。
2. 鋼筋焊接施工之前,應清除鋼筋、鋼板焊接部位以及鋼筋與電極接觸處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鋼筋端部有彎折、扭曲時,應予以矯直和切除。
3. 帶肋鋼筋閃光對焊、電弧焊時,應將縱肋對縱肋安放焊接。
4. 鋼筋閃光對焊應選擇合適的調伸長度、燒化留量、頂鍛留量以及變壓器級數,工藝參數確定後不得隨意改變。
5. 本工程電弧焊採用搭接焊形式,在不具備搭接焊條件時,採用幫條焊,焊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 焊接時,引弧應在幫條或焊縫處進行,不得燒傷主筋。
② 焊接地線與鋼筋應緊密接觸。
③ 焊接過程中應及時清渣,焊縫表面應光滑,焊坑應填滿。
④ 接頭應採用雙面焊縫,條件不具備時,可採用單面焊。
⑤ 搭接焊時,兩連接鋼筋軸線應一致。雙面焊縫長度不得小於5d,單面焊縫長度不小於10d。
⑥ 幫條焊時,幫條直徑、級別應與被焊鋼筋一致,雙面焊縫幫條長度不得小於5d,單面焊縫不得小於10d。幫條與被焊鋼筋的軸線應在同一平面上,主筋端面間隙應為2--5mm。
⑦ 焊縫高度應等於或大於0.3d,並不得小於4mm,寬度應等於或大於0.8d,並不得小於8mm。
⑧ 搭接焊、幫條焊的接頭,應逐個進行外觀檢查,焊縫表面應平順,無裂紋、夾渣和較大焊瘤等缺陷。
⑨ 在任一焊縫長度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該區段內的受力鋼筋在受拉區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率不超過50%。
⑶ 澆築砼時,怎麼保證鋼筋的綁扎質量
為了保證鋼筋位置准確,加設支撐或設混凝土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對綁紮好的鋼筋採取措施加以保護,避免踩踏變形。混凝土澆築時對鋼筋進行跟蹤檢查,發現偏位等問題及時糾正。
鋼筋工程質量控制措施提要:鋼筋成型尺寸的控制:加強配料管理工作,根據本單位設備經驗和傳統操作經驗。
鋼筋工程質量控制措施
(一)質量控制點
1、鋼筋成型尺寸的控制:
加強配料管理工作,根據本單位設備經驗和傳統操作經驗,預先確定各種形狀鋼筋下料長度調整值,配料時考慮周到,為了劃線簡單和操作可靠,要根據實際成型條件制定一套劃線方法及操作時搭板子的位置規定備用,板距大小根據彎曲角度和根據直徑確定,對於設備老化的,在成型案上劃出角度准線,並先放實樣檢查後,再大批製作。
2、鋼筋骨架外形尺寸、箍筋間距的控制
鋼筋骨架綁扎牢固;對個別箍筋松綁重新綁扎;外伸部分加一道臨時箍筋,纏扣綁扎;澆築砼時,不能踩筋。
3、焊接頭偏心彎折的控制:對焊工進行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嚴禁無證上崗。
4、焊條型號的控制:焊工正式施焊前,必須按規定進行焊接工藝試驗。
5、焊縫長寬厚度的控制:每批鋼筋焊接完好進行自檢,並按規定取樣進行性能試驗。
(二)技術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的鋼筋都要有出廠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使用前由材料員和質檢員按照規范標准分批抽樣復檢進行驗收,合格後再加工使用。
2、鋼筋焊接操作人員具有焊工培訓合格證書,成批鋼筋焊接前先進行試焊,經試驗合格後方可正式焊接。
3、焊接設備完好,在對焊機、電渣壓力焊機的配電箱內安裝電壓表,每次焊接前首先檢查電壓,當電壓超過規范允許的范圍時不得進行焊接作業。
4、鋼筋的接頭按設計要求和規范標准進行焊接或搭接,鋼筋焊接的質量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規定。
5、鋼筋代換嚴格遵守規定,根據不同情況採用等強度代換、等截面代換和等間距代換。
6、鋼筋的規格、數量、品種、型號均要符合圖紙要求,鋼筋綁扎時,要注意彎鉤朝向,箍筋的接頭位置按要求錯開,扎扣要緊,不能有漏扎現象,且綁紮成形的鋼筋骨架不超出規范規定的允許偏差范圍。
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准確,加設支撐或設混凝土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對綁紮好的鋼筋採取措施加以保護,避免踩踏變形。
8、混凝土澆築時對鋼筋進行跟蹤檢查,發現偏位等問題及時糾正。
9、所供鋼材是國家定點廠家的產品,鋼筋有批量進貨,每批鋼材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書齊全,鋼筋表面或每捆(盤)鋼筋設明確標志,且與出廠檢驗報告及出廠單必須相符。鋼筋進場檢驗內容包括查封標志、外觀觀察,並在此基礎上再按規范要求60t為一批抽樣做力學性能試驗,合格後方可用於施工。
10、為了保證樓板施工時,上、下層鋼筋位置准確,在梁中部區域每3m加設支撐和砼墊塊,保證上層鋼筋網不踩蹋和變形。
11、砼澆築時,對鋼筋尤其是牆柱的插筋、板負筋進行跟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剪力牆柱鋼筋位移的質量保證措施
鋼筋位移是剪力牆施工的常見質量通病。它主要表現在鋼筋保護層過厚或過薄,甚至出現露筋現象;牆板雙排鋼筋間距過大或過小,甚至變成一排鋼筋;也由於鋼筋在每層樓面處間距不準確、偏位,造成上層鋼筋施工困難等。針對以上缺陷,我們在施工中採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具體作法介紹如下:
1、按常規作法,鋼筋保護層一般可採用水泥砂漿墊塊。墊塊的厚度要符合圖紙要求,墊塊應綁扎在雙向鋼筋網的外皮鋼筋上。
2、為保證雙排鋼筋位置准確和混凝土澆築過程中不移位,可在雙排鋼筋間設置特殊撐筋。牆板雙排鋼筋綁紮好後,按間距1000mm呈梅花形設置,與水平鋼筋綁扎牢固。這種撐筋可替代一般的S形拉鉤,而且可兼作支撐的撐塊,用來控制牆板混凝土的厚度。
3、在施工現場把好鋼筋隱蔽檢驗關和混凝土澆築關。鋼筋工程隱檢除了保證鋼筋成型綁扎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外,尚需注意混凝土澆築過程中防止鋼筋位移的措施是否到位和有效。必要時可在剪力牆模板上口增設一道水平筋,此水平筋與豎向鋼筋的交叉處應全數綁扎。如條件允許時可以點焊固定。在牆板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如發現撞斜碰歪的鋼筋,要及時糾正。
4、已澆築混凝土的剪力牆豎筋如發生位移,其間距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可按1:6的平緩坡度調至原位,但不得出現硬彎;如偏位較大,應徵得設計單位同意,在根部增焊鋼板,並保證焊接長度滿足要求,通過上部鋼筋與鋼板焊接來解決復位問題。
⑷ 鋼筋焊接質量控制措施有哪些
1. 施工單位要加強內部質量管理力度,完善制度。施焊前要對焊工進行詳細的施工技術安全交底並版留有記錄權。
2. 焊工要持證上崗,人員更換時要報監理審查批准。
3. 鋼筋焊接接頭質量驗收時,施工單位要先自檢,在資料齊全,自檢合格後報監理驗收。
4. 監理要加強巡視檢查,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
5. 在進行力學性能檢驗時,監理按抽檢頻率的30%進行平行送檢。
6. 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監理報業主給予經濟處罰:
① 驗收批未經驗收合格,施工單位擅自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② 監理通知施工單位對質量問題進行整改,施工單位沒有整改或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整改或整改後沒有報監理進行檢查驗收。
③ 質量意識不強,相同的質量問題多次重復出現,沒有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和糾正。
⑸ 鋼筋焊接怎樣為合格
1. 3個熱軋鋼筋來接頭試件的抗拉源強度均不得小於該牌號鋼筋規定的抗 拉強度;RRB400鋼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不得小於570 N/㎜2;
2. 至少應有2個試件斷於焊縫之外。並應呈延性斷裂。
當達到上述2項要求時,應評定該批接頭為抗拉強度合格.
⑹ 怎樣才能控制鋼筋綁扎質量
一、原材料的控制
鋼筋作為"雙控"的材料,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熱扎帶肋鋼筋》規定按取試件作為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准規定,"因此鋼筋原材料進場檢查驗收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鋼筋進場時,應該將鋼筋出廠質保資料與鋼筋爐批號鐵牌相對照,看是否相符。注意每一捆鋼筋均要有鐵牌,還要注意出廠質保資料上的數量是否大於進場數量,否則應不予進場,從而杜絕假冒鋼筋進場用上工程。
2、鋼筋進場後,應按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爐號、每批重量不大於60t取一組。也允許由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鑄方法的不同爐罐號組合混合批,但各爐罐號含碳量之差不大於0.02%,含錳量之差不大於0.15%,每批重量不大於60噸取樣一組。從而比較合理對進場鋼筋進行試驗,使用合格的鋼筋在工程上。
二、對鋼筋加工的控制
工作人員往往不重視對鋼筋加工過程的控制,而是等到鋼筋現場安裝完成後,方對鋼筋加工的質量進行驗收,因此往往出現由於鋼筋加工不符合要求,造成返工,這樣不但造成浪費而且影響進度,對工期非常不利。因此,應經常深入鋼筋加工現場了解鋼筋加工質量,並注意檢查以下內容:
1.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I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
(2)當設計要求末端作135°彎鉤時,II級和III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鋼筋作不大於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2、箍筋加工的控制
(1)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除了注意檢查彎鉤的彎弧內直徑外,尚用注意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具體要求,一般結構不宜小於5d;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不應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
(2)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應為135°。
(3)當鋼筋調直採用冷拉方法時,應嚴格控製冷拉率,對HPB235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4%;HRB335級、HRB400級和RRH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4)在鋼筋加工過程中,如果發現鋼筋脆斷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專業監理工程師應特別關注,並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它專項檢驗。
三、對鋼筋連接的控制
鋼筋連接方式主要有綁扎搭接、焊接、機械連接三種方式,綁扎搭接要注意相鄰搭接接頭連接距離L=1.3L1.焊接、機械連接首先當然是檢查操作工是否有證上崗,這是保證質量的首要條件,下面論述焊接和機械連接的控制:
(一)鋼筋焊接方面鋼筋焊接形式有很多種,主要有:電阻點焊、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氣壓焊、預埋件埋弧壓力焊。
(二)鋼筋焊接過程式控制制
1.試焊工程正式焊接之前,參與該項施焊的焊工應進行現場條件下的試焊,並經試驗合格後,方可正式生產。試驗結果應符合質量檢驗與驗收時的要求。該條款為強制性條文,因此作為監理工程師應督促施工單位嚴格執行,盡量避免返工而造成浪費和影響工期。
2.設計焊接接頭位置時應注意:
(1)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2)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互相錯開。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
3)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
焊接接頭的位置設置非常重要,否則安裝完成後在驗收時才發現問題,將會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並且影響工期。
(三)焊接操作的控制
督促操作人員嚴格按各種不同類型的操作規程操作。鋼筋點弧焊、電渣壓力焊、閃光對焊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1.電弧焊包括幫條焊、搭接焊、剖口焊、窄間隙焊和熔槽幫條焊5種接頭形式,焊接時,應注意:
(1)根據鋼筋牌號、直徑、接頭形式和焊接位置,正確選擇焊條、焊接工藝和焊接參數,特別是焊條的選用;
(2)焊接時,不得燒傷主筋;
(3)焊接地線與鋼筋應接觸緊密;
(4)焊接過程中應及時清渣,焊縫表面光滑,焊縫余高應平緩過渡,弧坑應填滿;
(5)檢查焊接高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6)檢查焊接件是否有夾渣、氣泡等缺陷,如果缺陷嚴重,應取樣試驗,合格後方可安裝並要求改善焊接工藝,消除不良現象。
2.電渣壓力焊,應注意:
(1)電渣壓力焊只是適用於現澆混凝土結構中豎向或斜向(傾斜度在4:1范圍內)鋼筋的連接,不得在豎向焊接後橫置於梁、板等構件中作水平鋼筋用。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某些部位的柱或剪力牆進行電渣壓力焊後,因設計變更,需更換鋼筋,現場工人將該焊接加鋼筋改用作梁、板筋造成,作為監理工程師應特別注意。
(2)根據所焊鋼筋直徑選定焊機容量,調整好電流量;
(3)焊接過程中,應根據有關電渣壓力焊焊接參數控制電流、焊接電壓和通電時間,這是焊接成敗的關鍵;
(4)檢查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於4mm,否則返工。
3.閃光對焊。閃光對焊有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和閃光---預熱閃光焊三種焊接工藝方法,選用焊接工藝方法,主要是根據鋼筋直徑、鋼筋牌號及鋼筋端面平整情況選用。焊接時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選擇合適的調伸長度、燒化流量、預煅留量以及變壓器級數等焊接參數,這是焊接成敗的關鍵,作為監理工程師應重點控制。
(2)當接頭拉伸試驗結果發生脆性斷裂,成彎曲試驗不能達到規定要求時,尚應在焊機上進行焊後熱處理。
(3)當出現異常現象或焊接缺陷時,應查找原因,採取措施,及時消除。
(四)焊接接頭的質量檢驗與驗收
鋼筋焊接接頭應按檢驗批進行質量檢驗與驗收,質量檢驗時,應包括外觀檢查和力學性能檢驗。力學性能檢驗應在接頭外觀檢查合格後,在現場隨機抽取試件進行試驗,試驗合格後方可同意安裝。鋼筋安裝完成後,尚應認真檢查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百分率是否符合要求,這是焊接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應重點檢查。
(五)焊接檢驗
在焊接過程中,如果發現焊接性能不良時,監理工程師應特別注意,並要求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它專項檢驗。
(六)鋼筋機械連接方式設計連接接頭位置時,應注意:
1.接頭宜設置在結構構件受拉鋼筋應力較小的部位,當需要在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時,在同一連接區段內Ⅲ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
2.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端梁、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I級接頭或II級接頭,且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
3.對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因此連接接頭的位置設計是非常關鍵的,否則驗收時發現不符合造成返工,不但浪費人力物力,並且影響工期。督促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堅強對操作人員連接操作控制,要求操作工人必須按有關規程操作,對於螺紋接頭應致意必須達到所必需的最小擰緊力矩值。如果發現操作工人不按規程操作,應採取罰款和辭退等方式處理,並對該批連接件重新驗收。
(七)接頭的施工現場檢驗與驗收
鋼筋連接開始前及施工過程中,應對每批進場鋼筋進行接頭工藝檢驗。必須根據有關規范要求按驗收批在現場隨機截取3個接頭試件作抗拉強度試驗(在監理人員見證下,隨機取樣),試驗合格後,方可同意安裝。
四、鋼筋安裝的控制
鋼筋安裝是鋼筋分項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作為現場監理工程師也必須重點檢查的方面,鋼筋安裝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如下方面:
1、鋼筋直徑、數量和長度錯誤。如Ф18錯改Ф16;梁支座負筋漏放;剪力牆暗柱漏放拉鉤;梁支座負鋼筋上排不足1\3L;二排不足1/4L.。
2、鋼筋錨固長度不夠。框架梁錨入柱長度不夠;應特別注意屋面框架梁和邊柱的錨固構造,而有些工程設置轉換層處的框支梁錨入柱內的構造也應在檢查中重視。
3、懸挑部分的鋼筋不到位。懸挑部分的鋼筋安裝則是鋼筋檢查的重點,在懸挑梁的檢查經常發現懸挑樑上排和下排鋼筋不到邊;第二排鋼筋不足0.75L;懸挑梁麵筋錨固長度不夠;設計要求有鴨筋,也應注意檢查;而懸挑板鋼筋也應保證足夠的高度。
4、鋼筋保護層厚度不符合要求。鋼筋保護層厚度不符合要求,這可能影響到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和耐久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對受力鋼筋的保護層有了更嚴格的要求,舊的驗收規范對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值不設上限且合格率達到70%為合格,但新的驗收規范對允許偏差值設了上限,且合格率必須達到90%以上。作為監理工程師,驗收時應注意檢查。梁、底板鋼筋必須墊放厚度符合要求且足夠數量的鋼筋墊塊。施工現場經常發現工人將梁的墊塊用作板筋的墊塊,而將板筋的墊塊用作梁的墊塊,並且墊塊強度不夠,容易被鋼筋壓碎,甚至不放置墊塊等現象。作為監理工程師應注意檢查。
⑺ 如何保證鋼筋的焊接質量
必須是有技術技能的電焊工,而不是沒有經過嚴格培訓的一般人員進內行電焊作業;
必須採用容與母材相匹配的電焊條,而不是隨便那些電焊條用用;
必須嚴格控製作業的電流的大小,更不允許為了快速完工而加大電焊機的電流;
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保證電焊縫的長度和厚度滿足設計要求。
電焊完畢,嚴禁急速冷卻,尤其禁止澆水冷卻。
⑻ 三級12的鋼筋用電渣壓力焊如何保證其質量
國家規范上對電渣抄壓力焊及氣壓焊的襲鋼筋直徑的使用范圍為:電渣壓力焊(HPB235為14-20,HRB為14-32,HRB400為14-32 );氣壓焊(HPB235為14-20,HRB為14-40,HRB400為14-40)。但沒有嚴格的要求說12的HRB400級鋼筋不允許採用電渣壓力焊或者氣壓焊,在實際操作當作,是可以採用的。
⑼ 如何保證鋼筋閃光焊接的質量
焊接方式:電弧焊,電渣壓力焊,閃光對焊,電阻點焊,氣壓焊等。
必須是有技術技回能的電焊工,而答不是沒有經過嚴格培訓的一般人員進行電焊作業;
必須採用與母材相匹配的電焊條,而不是隨便那些電焊條用用;
必須嚴格控製作業的電流的大小,更不允許為了快速完工而加大電焊機的電流;
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保證電焊縫的長度和厚度滿足設計要求。
電焊完畢,嚴禁急速冷卻,尤其禁止澆水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