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為什麼易發生焊接質量問題
㈠ 下雨時對焊接有哪些影響
下雨時對焊接影響:
1. 渾濁的水是導電的, 所以很容易會導致漏電。 焊機工作本身是個降壓變壓器,工作時焊把線與工件、焊機連接成迴路造成焊點短路而進行焊接作業,此時電壓為零,但實際上,未焊接時焊把線處電壓仍然是有六七十幅,因為下雨潮濕,焊工手套也可能濕透到點,仍然能造成人員傷亡
2 .在雨天焊接, 夾雜水導致鋼板之間的焊縫不融合,焊接質量不好 。
焊接:也稱作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 焊接通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1,、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
2、單獨加熱熔點較低的焊料,無需熔化工件本身,借焊料的毛細作用連接工件(如軟釺焊、硬焊);
3、在相當於或低於工件熔點的溫度下輔以高壓、疊合擠塑或振動等使兩工件間相互滲透接合(如鍛焊、固態焊接)。
依具體的焊接工藝,焊接可細分為氣焊、電阻焊、電弧焊、感應焊接及激光焊接等其他特殊焊接。
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除了在工廠中使用外,焊接還可以在多種環境下進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無論在何處,焊接都可能給操作者帶來危險,所以在進行焊接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焊接給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燒傷、觸電、視力損害、吸入有毒氣體、紫外線照射過度等。
㈡ 下雨天做電焊有啥弊端
以前報道過一篇新聞說的是一個電焊工在下雨天在工地上施工因主電線漏電跟雨水連續專到施工的鋼筋上屬,主線上的表皮破口滲透進漏電處發熱並開始溶化電線外皮,外皮熔化後跟施工的鋼筋通電,正在作業的工人被一股強大的電流當場擊斃,盡管穿了保護鞋但是因為雨水慢慢濕透了全身和手套,雨水把人和鋼筋連續在一起。。。
㈢ 常見的焊接質量問題有哪些
埋弧焊的質量一來般好點源,不太容易出缺陷,但薄板焊接要注意工藝,電流太大易咬邊、焊穿。
氣保焊的主要是氣孔、未焊透。
焊條:夾渣、氣孔、裂紋(酸性焊條容易出)。
薄板:變形、夾渣,角焊縫容易出熱裂紋。
厚板:裂紋、夾渣等。
跟你的施焊方法有關。
焊接時,如果要求相對無痕焊接,則可以加大下電極的平面直徑,上電極可以設計相對小,因為一般點焊機的控制器都設置有焊接維持時間,一個焊接工序完成後,板材還在下電極上,焊接後的熱量如果不能迅速散去,則會導致焊接影響區變大,這樣無痕的效果會很差,所以盡量加大下電極的直徑,並且配合以那種冷水作為循環水,這樣焊接完成後效果肯定不錯。
㈣ 為什麼下雨天不能漏天操作電焊呢
我是焊接出身的 有2個原因 1 渾濁的水是導電的 所以很容易會導致 漏電 2 在雨天焊接 夾雜水 導致鋼板之間的焊縫不融合 焊接質量不好
㈤ 為什麼雨天焊接不好
雨天空氣潮濕,焊條啊,板材啊表面不幹燥,這樣焊接容易出現焊接缺陷,氣孔啥的,其實雨天也能焊,主要是焊接前把焊條和焊接件烘乾即可
㈥ 雨季露天焊接易發生什麼質量問題焊接前應採取什麼措施
得根據你用什麼焊接方式來分析了。一般會發生,氣孔和熔深不夠,夾雜等
雨天焊接得有避雨裝置,開始焊接的時候得用氣體烘乾,還要注意避免電擊事故發生,最好是避免下雨焊接。
雨後焊接得注意去除鐵銹。
㈦ 雨天對鋼筋的焊接質量有那些影響
接頭溫度急劇降低,增加接頭脆性
㈧ 鋼筋焊接出現質量問題原因是什麼
鋼筋焊接接頭數量不得超過截面總數量的50%,接頭需要錯開至少1米,太短了不行了,不能用在工程上
㈨ 為什麼下雨天不能焊接
1、渾濁的水是導電的, 所以很容易會導致漏電。 焊機工作本身是個降壓變壓器,工作時焊把線與工件、焊機連接成迴路造成焊點短路而進行焊接作業,此時電壓為零,但實際上,未焊接時焊把線處電壓仍然是有六七十幅。因為下雨潮濕,焊工手套也可能濕透到點,仍然能造成人員傷亡,所以,是不允許下雨天焊接的。
2、在雨天焊接, 夾雜水導致鋼板之間的焊縫不融合,焊接質量不好 。電焊是利用焊條通過電弧高溫融化金屬部件需要連接的地方而實現的一種焊接操作。
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常用的220V或380V電壓,通過電焊機里的變壓器降低電壓,增強電流,並使電能產生巨大的電弧熱量融化焊條和鋼鐵,而焊條熔融使鋼鐵之間的融合性更高。電弧焊是應用最廣泛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弧焊、埋弧焊、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等離子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等。因電弧焊使用電源,其產生的高溫電弧容易引發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大。
(9)雨天為什麼易發生焊接質量問題擴展閱讀:
電焊是在19世紀末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1885年俄國H.H.別納爾多斯發現了碳極電弧。
1887年美國E.湯姆森(Elihu Thomson)發明了用於薄板焊接的電阻焊。
20世紀初,手弧焊已進入實用階段。20年代美國製成了自動電弧焊機。
1930年美國發明了埋弧焊。
40年代和50年代初,鎢極和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以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相繼在美國和蘇聯問世,促進了氣體保護電弧焊的應用和發展。
1951年蘇聯發明了電渣焊,成為大厚度焊件的高效焊接方法。
50年代中,超聲波焊、摩擦焊和擴散焊又相繼在美國和蘇聯問世。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出現的等離子弧焊、電子束焊和激光焊標志著高功率密度熔焊的發展,使得許多難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結構得以焊接。
如今電焊已廣泛用於機械、電子、建築、船舶、航天、航空、能源等各工業部門中。電焊鋼結構件的重量已佔世界鋼產量的約45%。鋁和鋁合金的焊接結構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
展望未來,一方面是新的電焊方法、電焊設備和電焊用材料將得到進一步開發,焊接工藝性能和焊接質量將提高和改善;另一方面焊接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將會進一步提高,焊接機器人和焊接機械手將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