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安全生產要求有哪些
Ⅰ 安全生產標准包括哪些
安全生產標准化定抄義: 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於良好的生產狀態,並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
主要內容
組織機構、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員教育培訓、設備設施運行管理、作業安全管理、隱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職業健康、應急救援、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等方面
規章頒布
2010年4月15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安全生產行業標准,標准編號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實施。
Ⅱ 安全生產注意事項有哪些
(1)工件和車刀必須裝夾牢固,否則會飛出傷人。卡盤必須裝有保險裝置。裝夾好工件後,卡盤扳手必須隨即從卡盤上取下。
(2)凡裝卸工件、更換刀具、測量加工表面及變換速度時,必須先停車。
(3)車床運轉時,不得用手去摸工件表面,尤其是加工螺紋時,嚴禁用手撫摸螺紋面,以免傷手。嚴禁用棉紗擦抹轉動的工件。
(4)應用專用鐵鉤清除切屑,決不允許用手直接清除。
(5)在車床上操作不準戴手套。
(6)毛坯棒料從主軸孔尾端伸出不得太長,並應使用料架或擋板,防止甩彎後傷人。
(7)不準用手去剎住轉動著的卡盤。
(8)不要隨意拆裝電氣設備,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9)工作中若發現機床、電氣設備有故障,應及時申報,由專業人員檢修,未修復不得使用。
(2)焊接安全生產要求有哪些擴展閱讀:
冬季注意事項:
(1)、注意防止麻痹思想
天氣冷暖變化無常,人的聽覺、視力、行動、情緒開始受到一定影響,思想極易鬆懈,一旦重視不夠,工作不力,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到位,就會釀成災難。為此,我們必須提高員工的思想認識,加強警示教育,嚴格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加強領導掛鉤管理,落實責任,促進員工生產工作狀態穩步提升。
(2)、注意防火防爆
冬季風干物燥,易發生火災,引發燃爆事故,要結合各自實際,定期組織火災隱患排查治理,認真檢查所屬部門的消防器材完好性和有效性,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3)、注意防凍
當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時,就要做好設備、車輛的防凍工作,如:給裸露在室外的水管、閘門等設備纏上草袋或草繩,及時將管路、設備中的水排放,防止設備凍壞影響生產等。另外,還要防止崗位職工凍傷。
Ⅲ 各工種施工作業的一般性安全要求有哪些
電焊工安全技術交底施工單位
必須堅持特種作業證上崗,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電焊、氣割,嚴格遵守「十不饒」規程操作。
電焊作業要嚴格執行動火審批規定。
每台電焊機要設置漏電保護和二次空載降壓保護器,應放在防雨的閘箱內,拉合閘時,應帶 手套側向操作,進出線兩側防護罩完好。
操作前應檢查所有工具、電焊機、電源開關及線路是否良好,金屬外殼應有安全可靠接地, 進出線應有完整的防護罩,進出線端應用銅接頭焊牢。
電焊機與開關箱距離不大於 3m,保險絲的熔斷電源應為該飢餓定點元的 1.5 倍,嚴禁用金屬 絲代替保險絲。並配專用觸電保護器。
施焊場地周圍及下方,要先清除可燃、易燃物品(包括可燃雜物、廢料),並在焊點下方設 接火頭,設置警戒,不準行人通過或停留,指定專人帶滅火器進行監護。
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
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桶)或管道,必須事先清洗干凈,並將孔口蓋打
在潮濕地點施焊工作,應站在絕緣膠板或乾燥木板上。在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
在封閉金屬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必須可靠接地,通風良好,並由專人監護,嚴禁向容器內 輸入氧氣。
地下室、基坑內或低坑柱接頭焊接,必須通風良好,防止出汗和煙塵中毒。
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外腳手架鋼管和井子架接觸,更不準用鋼絲繩或機電設備代替
零線。焊接預熱工作時,應有石棉瓦布或擋板等隔熱措施。
作業中,必須戴防護眼睛、防護罩,穿勞保鞋,長袖衣褲,帶皮手套。更換焊條時也應帶 手套。
更換場地移動把線時,應先切斷電源,並不得手持把線等高。
清除焊渣時,應戴防護眼鏡或面罩。
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工作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並檢查操作地點,確認未起火危險後,方可離開。
氣焊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必須持特種作業證上崗,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紀律。
電焊、氣割嚴格遵守「十不燒」規程。
操作前檢查氧氣瓶、乙炔瓶的閥表是否齊全有效。
氧氣瓶、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時距離不得超過小於5m,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於10m。
作業區或焊接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其距離不得小於20m,或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否則禁止作業。
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與氧氣瓶、減壓閥、氧氣管接觸。
施工作業嚴禁煙火。
嚴禁將氧氣瓶、乙炔瓶混裝吊運。
嚴禁將氧氣瓶、乙炔瓶直接暴曬於太陽下。
運送氧氣瓶、乙炔瓶嚴禁滾動。
作業中必須配戴防護眼鏡、防護罩,穿勞保鞋、長袖衣褲,戴皮手套。更換焊條時也應戴 手套。
作業結束後將氧氣瓶、乙炔瓶關閉後方可離開。
焊接預熱工件時,應有石棉瓦或擋板等隔熱措施。
Ⅳ 電焊車間安全生產要注意什麼
1、車間要保持通風乾燥,易燃易爆物品要遠離焊接作業點,設置必要的消防器材,焊機內布局合理,各作容業位相互隔離並遮光,通風除塵設備設施保持良好,安全警示標志設置到位等。
2、電焊機合閘前必須檢查有無漏電及短路,各接線部位有無松動,接地保護系統等是否存在不安全隱患,確認安全後方可合閘工作。
3、電焊作業時必須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如:(1)防護面罩;(2)電焊手套;(3)護腳;(4)工作服等。以防止電焊弧光刺傷眼睛,焊接時產生的火花燒傷皮膚。
4、作業中敲打電焊葯皮,必須小心,以防飛濺傷害眼晴。
5、焊補油桶、油箱等易燃易爆物品時,焊前必須將油垢、化學物質等清除干凈,小心施焊,防止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6、在有限空間內作業時應按規定做好防觸電、防窒息等安全措施。
7、下班前必須切斷電源,並檢查確認安全無隱患後方可離開。
Ⅳ 焊接法律法規都有哪些規定
因為焊接技術在國家重工業行業是很有用處的,根據浙江氬弧焊培訓機構課程介紹關於焊接方面也有相應的法律認證的,等明文介紹。我們今天就簡單說明幾條法律規定。
焊工培訓取得焊接操作資質是有國家法規和法律依據,主要有以下法律法規:
1 2002年6月29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中第二十一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否則不得上崗作業,第二十三條規了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2 2010年7月起實施的國家安監總局令第30號《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所有上崗的焊工,都必須在具有培訓資質的學校內完成考試,並取得電焊工特種作業操作證後,才能上崗工作。
3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對焊接操作有如下規定:第二十一條,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作業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並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第六十三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第六十四條規定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 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4 2003年3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3號公布,2009年1月24日國務院修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詳細規定了從事特種設備焊接操作的人員資質。
5 其中第三十八條規定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第三九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第八十六條規定從事特種設備作業的人員,未取得相應特種作業人員證書,上崗作業的,責令停止使用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2000元以上2 萬元以下罰款。
Ⅵ 電焊車間安全生產注意什麼
焊工抄車間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一、焊工車間要經常保持通風乾燥,電焊機合閘前必須檢查高壓電有無漏電及搭鐵,接線柱有無松動,之後方可合閘工作。
二、施行電焊時必須佩戴:(1)面罩(2)手套(3)護腳,以防弧光刺傷眼睛,燒傷皮膚,防止火花飛濺時引起燒傷。
三、敲打電焊葯皮,必須小心,以防飛濺燒傷眼晴。
四、嚴禁帶火進入乙炔發生器地下室,防止爆炸。
五、安全回火防止器,必須定期檢查,做到安全可靠。
六、搬運氧氣瓶時必須加安全防震圈,搬運時要輕放,嚴禁滾動、摔碰、敲打、劇震氧氣瓶,嚴禁油手、油物觸及氧氣瓶,嚴禁氧氣瓶在烈日下曝曬。氣焊火源需距氧氣瓶3~5公尺,防止爆炸。
七、焊補油桶、油箱時,焊前必須將油垢清除干凈,小心施焊,防止爆炸。
八、下班前必須切斷電源,關閉氧氣、乙炔。
Ⅶ 焊接從業人員享有那些安全生產權利
雖然沒有分,但來是作為一名合格自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我有必要詳盡的普及一下職工權利。
焊接作業人員享受:
1、每年的體檢,針對電焊煙塵;
2、可以要求提供合格的勞保用品,比如安全帽、焊帽、工作服;
3、 緊急避險權,當你認為會對自身安全造成威脅時,有權撤離和有權對強令蠻干說不;
4、有接收培訓學習專業技能的權利,比如我要考取熱作業資格證。
Ⅷ 焊接人員的安全生產義務
根據《安全生抄產法》 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義務為:
第五十四條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第五十五條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第五十六條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從日常工作中我們一般稱為遵章守紀義務、勞保義務、受訓義務和報告義務。
對於義務就是以上四條。
我不知道你想問的是否是焊接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一般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一般都涵蓋遵紀、安全檢查(自查、交接班檢查)、隱患治理、培訓、應急、事故報告、清潔、工具設備管理等方面,這個要根據每個企業的基本特點進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