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現場要檢查的因素有哪些
㈠ 1. 焊接的質量檢查主要有哪三種方式
一)焊接檢驗三種程序:
(1)焊前檢驗
焊前檢驗是指焊件投產前應進行的檢驗工作,是焊接檢驗的第一階段,其目的是預先防止和減少焊接時產生缺陷的可能性。包括的項目有:
①檢驗焊接基本金屬、焊絲、焊條的型號和材質是否符合設計或規定的要求;
②檢驗其他焊接材料,如埋弧自動焊劑的牌號、氣體保護焊保護氣體的純度和配比等是否符合工藝規程的要求
③對焊接工藝措施進行檢驗,以保證焊接能順利進行;
④檢驗焊接坡口的加工質量和焊接接頭的裝配質量是否符合圖樣要求;
⑤檢驗焊接設備及其輔助工具是否完好,接線和管道聯接是否合乎要求;
⑥檢驗焊接材料是否按照工藝要求進行去銹、烘乾、預熱等;
⑦對焊工操作技術水平進行鑒定;
⑧檢驗焊接產品圖樣和焊接工藝規程等技術文件是否齊備。
(2)焊接生產過程中的檢驗
焊接過程中的檢驗是焊接檢驗的第二階段,由焊工在操作過程中,其目的是為了防止由於操作原因或其他特殊因索的影響而產生的焊接缺陷,便於及時發現問題並加以解決。包括:
①檢驗在焊接過程中焊接設備的運行情況是否正常;
②對焊接工藝規程和規范規定的執行情況;
③焊接夾具在焊接過程中的夾緊情況是否牢固;
④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未焊透、夾渣、氣孔、燒穿等焊接缺陷等;
⑤焊接接頭質量的中間檢驗,如厚壁焊件的中間檢驗等。
焊前檢驗和焊接過程中檢驗,是防止產生缺陷、避免返修的重要環節。盡管多數焊接缺陷可以通過返修來消除,但返修要消耗材料、能源、工時、增加產品成本。通常返修要求採取更嚴格的工藝措施,造成工作的麻煩,而返修處可能產生更為復雜的應力狀態,成為新的影響結構安全運行的隱患。
(3)成品檢驗
成品檢驗是焊接檢驗的最後階段,需按產品的設計要求逐項檢驗。包括的項目主要有:檢驗焊縫尺寸、外觀及探傷情況是否合格;產品的外觀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變形是否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產品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了熱處理等。成品檢驗方法有破壞性和非破壞性兩大類,有多種方法和手段,具體採用哪種方法,主要根據產品標准、有關技術條件和用戶的要求來確定。
二) 三檢一驗:
自檢、互檢、專檢、產品最終驗收。
㈡ 焊接接頭的工藝檢驗和現場檢驗工作有哪些
(1)焊接接頭的工藝檢驗,是為了確定焊接工藝而進行的檢驗。主要要求有:
1)工程內正式焊接容之前,應由焊工在現場條件下製作工藝檢驗試件,經性能試驗合格後方可正式進行焊接施工;
2)無論何種焊接工藝,每種牌號、規格的鋼筋至少應做1組試件;
3)工藝檢驗試件的性能試驗結果應符合質量檢驗與驗收的要求。
(2)鋼筋焊接接頭的現場檢驗,應按檢驗批進行。其目的是為了對接頭進行質量驗收。主要要求有:
1)在混凝土結構中,同級別、同規格、同類型接頭以300個作為一檢驗批;抽取30個做外觀檢查。再從30個外觀檢查合格的接頭中隨機截取3個接頭,進行試驗。接頭應從結構或成品中截取,截取接頭的部位可採用綁扎方法連接。(核對JGJ18-2003);
2)預埋件鋼筋T型接頭(核對JGJ/T27-2001):
當進行力學性能試驗時,應以300件同類型預埋件作為一批。在一周內連續焊接時,可累計計算。累計仍不足300個接頭時,應按一批計算。
每批預埋件中截取3個接頭做拉伸試驗,試件的鋼筋長度應大於或等於200mm,鋼板的長度和寬度應大於或等於60mm.
㈢ 焊接接頭主要檢查哪些內容
1、焊接接頭的工藝檢驗
(1)製作工藝檢驗試件,試驗合格後方可正式焊接
(2)每種牌號、規格的鋼筋接頭至少做一組試件
(3)工藝檢驗試件的試驗結果應符合要求
2、焊接接頭的現場檢驗按檢驗批進行,目的是為了質量驗收,包括:
(1)300個接頭1個檢驗批,抽取30個做外觀檢查
(2)接頭的現場檢驗試件從現場檢驗試件或成品中截取
㈣ 焊接的有害因素有哪些詳細列出每項有害因素的內容。
1、焊接時有害煙塵,電焊弧光輻射,紫外線。
2、有氣體保護焊的焊接還有微量一氧化碳、臭氧等有害氣體。
以上問題在焊接時,正確穿戴好勞保防護用品,注意焊接場地通風與做好排煙措施即可達到有效的改善。
㈤ 焊接前的准備工作中,主要檢查哪八項
保修技工安全操作制度 一、工作前應檢查工具和舉升起重設備是否完好,禁止使用有毛病的適用的工具和機具。如發現機具有毛病,應立即報告班組長。 二、頂墊車輛必須牢固可靠。使用電動舉升器頂車時,前後應同卡,高低一致,並注意舉升器的最高行程。切勿超過。 放下車輛前應與周圍的人預先招呼,確認無人在車底下工作和無什麼障礙物時,方能啟動舉升器把車輛放下並注意舉升器最低行程,不要全靠限位的行程開關來停止舉升器。 三、不需要整車舉升的必須用三角墊木墊穩不離地的車輪,嚴禁在沒有墊穩車輪的情況下,在車下進行保修作業。 四、不準在吊起的物件下面進行工作,必須在專用座架上地行總成或部件的拆裝。 五、清洗零件應在專設的洗件盆或洗件池內進行。非必要,禁止使用汽油清洗零件。 某些零部件如發電機、起動機、離合器片、剎車摩擦片等需用汽油清洗時,必須使用無添加劑的工業洗滌汽油,並嚴禁煙火,用後的汽油應集中處理,不得隨便亂放、亂倒,以免引起火災。 六、拆裝汽車時應使用專門的拉壓機器成套扳手,禁止採用手錘、鏨子代替扳手使用。 七、拆下半軸、傳動軸等軸類長零件,不可豎在車身旁,應當平放在座架上以防倒下傷人和刮傷車身。 八、禁止用扳手接連使用或加接管子來增加其扭力。應選擇使用的或特製扳手。 九、禁止使用無手柄的狂銼刀和手柄不牢的錘子。不能使用手錘直接敲打淬火工作,而必須通過銅棒之類的軟金屬,以免鐵碎傷人。 十、使用砂輪機必須遵守砂輪機的使用規程,並戴上防護眼鏡。 十一、使用移動式電動工具和風動工具,須熟悉其安全操作規程。將電動工具移到工作地點後,才能接電使用。工作完畢後,不準用拉電線的粗暴辦法撥插頭,而應該先把開關拉下,用手把插頭撥下。 十二、使用電動輪胎螺絲拆裝機時,應該用沖擊次數來控制螺絲的扭力,切勿過松或過緊。對於滑角的套筒應及時更換,擰緊螺絲應對稱進行。 十三、使用電動鋼板騎馬螺絲拆裝機時,其扭力的控制全憑經驗。邊上緊邊注意鋼板的位置是否對正,一個鋼板總成的騎馬螺絲應對稱逐步擰緊。 十四、使用鑽床時,須遵守其安全操作規程,工件應牢固地夾持在工作台虎鉗中。 十五、在幫助焊工接工件時,須戴上防護眼鏡和手套。 十六、在車底下工作時,必須使用卧板。 十七、裝鋼板肖子絕對禁止用手指伸入肖孔對正,應該用對孔工具校對。 十八、禁止將工具零件放在駕駛室頂上或發動機及葉子板上,應放在工具托架上。 十九、禁止正在試驗剎車系統或離合器時,人在車底下工作。 二十、禁止在保修車輛上隨意擺弄變速桿,起動馬達開關等操縱件。 二十一、進行發動要保修作業和傳動系保修作業前必須把電源總開關打下(未裝電源總開關的應拆下電源線並包紮好)。 二十二、修理油箱需要放油時,周圍應嚴禁煙火、停止風、電焊作業。抽油機應是密封式,盛油桶應加蓋密封放在安全的地方。 二十三、車間所用一切油料及易燃物品應放在安全地方,禁止油污落地,禁止油污沾在輪胎上。 二十四、對下列有關安全部件必須由主修技工復檢,檢驗人員負責必檢: (1)前橋方向系——工字梁、轉向節主肖、方向盤自由轉動量、轉向節、球頭肖、橫直接桿、三臂(轉向節臂榜臂、重臂); (2)制動系——決泵、分泵、制動鼓、制動摩擦片、制動軟管。 (3)後橋——輪 、後橋 (4)發動機——活塞、活塞環、研磨氣門,檢修連桿及大、小軸承。 二十五、凡有彈墊圈、開口肖、保險墊片等報廢防松裝置的,復裝時務必如數裝上,不準湊合使用。 二十六、無駕駛執照者嚴禁開動汽車。需要起動發動機時應以班組長為主,或由班組長指派比較熟悉汽車性能的主修技工發動。 二十七、雙班時,當班人員應將工作中所發現的各種毛病及未修好的部件報告組長或通知接班人員。 二十八、工作後主動整理自己的工作位置,將工具擦凈收拾好,清掃場地。 氧焊工安全操作制度 未經專門訓練並經技術考試不合格者,不準進行焊接工作。 一、作業前,穿好工作服,扎緊袖口,戴好工作帽,女工應將長發罩於帽子中。 二、作業前應對乙炔發生器、水封安全器、氧氣瓶減壓伐、壓力表、焊把、割把、膠皮軟管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好。 三、乙炔發生器應放置於安全、人少、有禁火標志牌的地方,距施焊處不得少於5米,周圍不準有明火,水封安全器內必須保持一定水位,無水或缺水時禁止使用。 四、氧氣瓶要輕裝輕卸,防止震動,使用或存放須有固定地方,嚴禁暴曬或靠近高溫工作場所,更不準放置於易沾油污場所。氧氣瓶與乙炔瓶(或乙炔發生器)嚴禁放置一起,必須保持安全距離。 五、施焊現場附近不得有電閘和火源,安裝壓力表時,操作人員頭部應轉向側面,不準面對瓶口,冬季瓶口凍結應用熱水燙,不準用明火烤。 六、氧氣瓶必須立放或地面不小於75度斜靠,不準橫卧於地面使用,流動作業時應將氧氣瓶置於專用小車。 七、焊、割油箱、油桶及其它易燃容器前,應用蘇打水蒸汽等清洗干凈,將所有的螺塞拆下和打開氣孔,方可焊、割。 八、焊接密封容器或兩端不通氣的管子等物體,要鑽出排氣口,防止焊接時容器內氣體膨脹發生意外。 九、點燃焊槍時,應先開乙炔開關,後開氧氣開關,應先關乙炔開關,後關氧氣開關,當焊嘴溫度過高時,發出「噼啦」聲,應關閉及乙炔開關、氧氣開關,將焊槍頭放入凈水中冷卻後再點燃施焊。 十、點燃焊槍時,嚴禁手持火柴直接點火,應將焊嘴對准被燃物點燃。 十一、氧氣膠管和乙炔膠管嚴禁互換使用。膠管因凍而不通時,應取下放置溫室內或用開水燙開,嚴禁用火烤,乙炔管不通暢時,嚴禁用氧氣吹。 十二、作業完畢,應及時將焊槍卸下,將管、表、氧氣瓶乙炔發生器分離,蓋好氣瓶蓋,撥出乙炔發生器筒,將乙炔吊籃取出,膠管盤好掛起。 十三、瓶中氧氣不得用凈,剩餘壓力應保持不低於是47KPa——245KPa(1.5 —2.5Kg/cm2),剩餘壓力降到上述值時停止使用,及時換瓶。 十四、搬運氧氣瓶時將鐵帽旋緊,將防護膠圈套好。 電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未經專門訓練並經技術考試合格者,不準進行焊接工作。 一、電燭機外殼應可靠接地。電焊機不能放在潮濕的地方,不能雨淋,應放於乾燥通風處,以免損壞絕緣。內部線圈是水冷的,在使用時應按規定通水冷卻。 二、修理焊機和搬動焊機時,首先要斷電,避免觸電。 三、經常檢查導線的焊接絕緣是否良好。 四、工作時帶好絕緣手套及穿好膠鞋,皮膚不能外露。 五、工作時必須用面罩保護面部,使用的濾光玻璃必須符合國家標准。 六、仰焊時,要將衣領、袖口等處嚴密扣緊。 七、清理焊條,必須戴電焊手套,以防觸電。 八、車間及工場固定的焊接工作地點,應有通風裝置。並用隔牆與其他工種隔開。 九、在車上焊接時,應先檢查周圍有無易燃物品,防止引起火警。 十、在車上焊接時,迴路電線不準搭在油箱或油箱架上,防止出危險。 十一、工作完畢,必須將電焊機電門關好。 油漆工安全技術制度 一、在存放漆料的地方以及附近場地和場所嚴禁吸煙。不準帶火柴、打火機和其他火種進入上述場所。 二、在施工時必須穿戴好各種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等。 三、在施工後,應用溫水或肥皂清洗手臉。噴漆後,要進行淋浴,工作服不準離開車間,以防污染。 四、在車上噴漆時,應注意車輛是否穩固。不得隨便用桶或箱子代替腳手架。 五、漆料庫房和施工場所各種電氣設備(如照明、電動機、電氣開關)都應採用防爆型式。 六、在施工時,應避免敲擊、沖擊、磨擦等,以免發生火花、引起危險
㈥ 焊接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安全操作事項
(1)焊接前,應先檢查焊機設備和工具是否安全,如焊機接地及各接線點接觸是否良好,焊接電纜絕緣外套有無破損等。
(2)在設備上進行焊接前,應先把設備的接地或接零線拆掉,焊接完後再恢復。
(3)進行電焊作業前,應檢查作業環境,清除危險有害因素和設置監護人員。當附近有其他人員和有關設施時,應採用屏護和安全間隔等,保證作業安全。需在高處焊接作業時,必須掛好安全帶。
(4)更換焊條時,焊工應戴絕緣手套。
(5)在金屬容器內、金屬結構上及其他狹小工作場所焊接時,觸電的危險性最大,必須採取專門的防護措施。如採用墊橡皮墊,戴皮手套,穿絕緣鞋等,以保障焊工身體與焊件間絕緣。禁止使用簡易無絕緣外殼的電焊鉗。
(6)改變焊機接頭,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迴路時,應選擇轉移工作地點、焊機檢修暫停工作或下班等,且必須切斷電源後方可進行操作。
(7)焊機應設置在防雨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焊接現場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8)交流弧焊機一次側電源線必須絕緣良好,不得隨地拖拉,長度應不大於5m,進線處必須設置防護罩。
(9)焊機二次接線宜採用YHS型橡皮護套、銅芯多股軟電纜,電纜的長度應不大於30m。
(10)根據施工需要,電焊機宜按區域或標高層集中設置,並應編號。
(11)布置在室外的電焊機應設置在乾燥場所,並設棚遮蔽。
(12)電焊機的外殼應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聯接地。
(13)電焊機各線卷對電焊機外殼的熱態絕緣電阻值不得小於0.4MΩ。
(14)電焊機的裸露導電部分和轉動部分應裝安全保護罩,直流電焊機的調節器被拆下後,機殼上露出的孔洞應加設保護罩。
(15)電焊機的電源開關應單獨設置,直流電焊機的電源應採用啟動器控制。
㈦ 焊工在焊接時應注意或防止哪些不安全因素
一、易引起觸電事故
1、焊接過程中,因焊工要經常更換焊條和調節焊接電流,操作進要直接接觸電極和極板,而焊接電源通常是220V/380V,當電氣安全保護裝置存在故障、勞動保護用品不合格、操作者違章作業時,就可能引起觸電事故.如果在金屬容器內、管道上或潮濕的場所焊接,觸電的危險性更大.
2、焊機空載時,二次繞組電壓一般都在60~90V,由於電壓不高,易被電焊工所忽視,但其電壓超過規定安全電壓36V,仍有一定危險性.假定焊機空載電壓為70V,人在高溫、潮濕環境中作業,此時人體電阻R約1600Ω,若焊工手接觸鉗口,通過人體電流I為:I=V/R=70/1600=44Ma,在該電流作用下,焊工手會發生痙攣,易造成觸電事故.
3、因焊接作業大多在露天,焊機、焊把線及電源線多處在高溫、潮濕(建築工地)和粉塵環境中,且灶機常常超負荷運行,易使電源線、電器線路絕緣老化,絕緣性能降低,易導致漏電事故.
二、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由於焊接過程中會產生電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場所作業時,極易引發火災.特別是在易燃易爆裝置區(包括坑、溝、槽等),貯存過易燃易爆介質的容器、塔、罐和管道上施焊時危險性更大.
三、易致人灼傷
因焊接過程中會產生電弧、金屬熔渣,如果焊工焊接時沒有穿戴好電焊專用的防護工作服、手套和皮鞋,尤其是在高處進行焊接時,因電焊火花飛濺,若沒有採取防護隔離措施,易造成焊工自身或作業面下方施工人員皮膚灼傷.
四、易引起電光性眼炎
由於焊接時產生強烈火的可見光和大量不可見的紫外線,對人的眼睛有很強的刺激傷害作用,長時間直接照射會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淚、怕風等,易導致眼睛結膜和角膜發炎(俗稱電光性眼炎).
五、具有光輻射作用
焊接中產生的電弧光含有紅外線、紫外線和可見光,對人體具有輻射作用.紅外線具有熱輻射作用,在高溫環境中焊接時易導致作業人員中暑;紫外線具有光化學作用,對人的皮膚都有傷害,同時長時間照射外露的皮膚還會使皮膚脫皮,可見光長時間照射會引起眼睛視力下降.
六、易產生有害的氣體和煙塵
由於焊接過程中產生的電弧溫度達到4200℃以上,焊條芯、葯皮和金屬焊件融熔後要發生氣化、蒸發和凝結現象,會產生大量的錳鉻氧化物及有害煙塵;同時,電弧光的高溫和強烈的輻射作用,還會使周圍空氣產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長時間在通風條件不良的情況下從事電焊作業,這些有毒的氣體和煙塵被人體吸入,對人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七、易引起高空墜落
因施工需要,電焊工要經常登高焊接作業,如果防高空墜落措施沒有做好,腳手架搭設不規范,沒有經過驗收就使用;上下交叉作業採取防物體打擊隔離措施;焊工個人安全防護意識不強,登高作業時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帶,一旦遇到行走不慎、意外物體打擊作用等原因,有可能造成高墜事故的發生.
八、易引起中毒、窒息
電焊工經常要進入金屬容器、設備、管道、塔、儲罐等封閉或半封閉場所施焊,如果儲運或生產過有毒有害介質及惰性氣體等,一旦工作管理不善,防護措施不到位,極易造成作業人員中毒或缺氧窒息,這種現象多發生在煉油、化工等企業.
九、防觸電措施
總的原則是採取絕緣、屏蔽、隔絕、漏電保護和個人防護等安全措施,避免人體觸及帶電體.具體方法有:
1、提高電焊設備及線路的絕緣性能.使用的電焊設備及電源電纜必須是合格品,其電氣絕緣性能與所使用的電壓等級、周圍環境及運行條件要相適應;焊機應安排專人進行日常維護和保養,防止日曬雨淋,以免焊機電氣絕緣性能降低.
2、當焊機發生故障要檢修、移動工作地點、改變接頭或更換保險裝置時,操作前都必須要先切斷電源.
3、在給焊機安裝電源時不要忘記同時安裝漏電保護器,以確保人一旦觸電會自動斷電.在潮濕或金屬容器、設備、構件上焊接時,必須選用額定動作電流不大於15mA,額定動作時間小於0.1秒的漏電保護器.
4、對焊機殼體和二次繞組引出線的端頭應採取良好的保護接地或接零措施.當電源為三相三線制或單相制系統時應安裝保護接地線,其電阻值不超過4Ω;當電源為三相四線制中性點接地系統時,應安裝保護零線.
5、加強作業人員用電安全知識及自我防護意識教育,要求焊工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戴專用絕緣手套.禁止雨天露天施焊;在特別潮濕的場所焊接,人必須站在乾燥的木板或橡膠絕緣片上.
6、禁止利用金屬結構、管道、軌道和其它金屬連接作導線用.在金屬容器或特別潮濕的場所焊接,行燈電源必須使用12V以下安全電壓.
十、防火災爆炸措施
1、在易燃易爆場所焊接,焊接前必須按規定事先辦理用火作業許可證,經有關部門審批
同意後方可作業,嚴格做到「三不動火」.
2、正式焊接前檢查作業下方及周圍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作業面是否有諸如油漆類防腐物質,如果有應事先做好妥善處理.對在臨近運行的生產裝置區、油罐區內焊接作業,必須砌築防火牆;如有高空焊接作業,還應使用石棉板或鐵板予以隔離,防止火星飛濺.
3、如在生產、儲運過易燃易爆介質的容器、設備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前必須檢查與其連通的設備、管道是否關閉或用盲板封堵隔斷;並按規定對其進行吹掃、清洗、置換、取樣化驗,經分析合格後方可施焊.
十一、防灼傷措施
1、焊工焊接時必須正確空戴好焊工專用防護工作服、絕緣手套和絕緣鞋.使用大電流焊接時,焊鉗應配有防護罩.
2、對剛焊接的部位應及時用石棉板等進行覆蓋,防止腳、身體直接觸及造成燙傷.
3、高空焊接時更換的焊條頭應集中堆放,不要亂扔,以免燙傷下方作業人員.
4、在清理焊渣時應戴防護鏡;高空進行仰焊或橫焊時,由於火星飛濺嚴重,應採取隔離防護措施.
十二、預防電光性眼炎措施
根據焊接電流的大小,應適時選用合適的面罩護目鏡濾光片,配合焊工作業的其他人員在焊接時應配戴有色防護眼睛.
十三、預防輻射措施
焊接時焊工及周圍作業人員應穿戴好勞保用品.禁止不戴電焊面罩、不戴有色睛鏡直接觀察電弧光;盡可能減少皮膚外露,夏天禁止穿短褲和短褂從事電焊作業;有條件的可對外露的皮膚塗抹紫外線防護膏.
十四、防有害氣體及煙塵措施
1、合理設計焊接工藝,盡量採用單面焊雙面成型工藝,減少在金屬容器里焊接的作業量.
2、如在空間狹小或密閉的容器里焊接作業,必須採取強制通風措施,降低作業空間有害氣體及煙塵的濃度.
3、盡可能採用自動焊、半自動焊代替手工焊,減少焊接人員接觸有害氣體及煙塵的機會.
4、採用低塵、低毒焊條,減少作業 空間中有害煙塵含量.
5、焊接時,焊工及周圍其他人員應配戴防塵毒口罩,減少煙塵吸入體內.
十五、防高墜措施
焊工必須做到定期體檢,凡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等病史人員,禁止登高焊接.焊工登高作業時必須正確系掛安全帶,戴好安全帽.焊接前應對登高作業點及周圍環境進行檢查,查看立足點是否穩定、牢靠,以及腳手架等安全防護設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必要時應在作業下方及周圍拉設安全網.涉及上下交叉作業應採取隔離防護措施.
十六、防中毒、窒息措施
1、凡在儲運或生產過有毒有害介質、惰性氣體的容器、設備、管道、塔、罐等封閉或半封閉場所施焊,作業前必須切斷與其連通的所有工藝設備,同時要對其進行清洗、吹掃、置換,並按規定辦理進設備作業許可證,經取樣分析,合格後方可進入作業.
2、正常情況下應做到每4小進分析一次,如條件發生變化應隨時取樣分析;同時,現場還應配備適量的空(氧)氣呼吸器,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
3、作業過程應用專人安全監護,焊工應定時輪換作業.對密閉性較強而易缺氧的作業設備,採用強制通風的辦法予以補氧(禁止直接通氧氣),防止缺氧窒息.
㈧ 焊接質量的檢驗有哪些方面
因此,工件焊完後應根據產品技術要求對焊縫進行相應的檢驗,凡不符合技專術要求所允許屬的缺陷,需及時進行返修。焊接質量的檢驗包括外觀檢查、無損探傷和機械性能試驗三個方面。這三者是互相補充的,而以無損探傷為主。 (一)外觀檢查 外觀檢查一般以肉眼觀察為主,有時用5-20倍的放大鏡進行觀察。通過外觀檢查,可發現焊縫表面缺陷,如咬邊、焊瘤、表面裂紋、氣孔、夾渣及焊穿等。焊縫的外形尺寸還可採用焊口檢測器或樣板進行測量。 (二)無損探傷 隱藏在焊縫內部的夾渣、氣孔、裂紋等缺陷的檢驗。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採用X射線檢驗,還有超聲波探傷和磁力探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