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防雷焊接多少公分
㈠ 屋頂怎樣防雷
一般高層建築設計時都考慮防雷接地裝置,建築物頂端設置避雷針、避雷環,內並引入地下設置的金屬平板容。
低層一般不考慮。
空曠地帶的低層房屋也要考慮設置避雷針,可用普通鋼筋製作。高於屋頂四角或兩角向上設置,從房屋背向引入地下即可,注意與房屋本身結構鋼筋絕緣。
㈡ 屋頂防雷扁鐵支架多高,用大的還是小的,一般情況下
按照GB50057-2010的規定,固定支架高度不宜小於150mm,至於大小的問題,可以參看圖集,一般只要達到牢固固定的目的即可。希望能幫助到你。
㈢ 屋面防雷支架要求多高
按照《建築物防雷技術規范》(GB50057-2010)的要求,明敷接閃導體固定之間的高度不應小於150mm,間距要符合規范的要求
㈣ 屋頂防雷需要計算那些
屋頂防雷需來要計算那些自?
1、屋頂所屬建築物,用途、危險程度,根據長寬高,並計算建築年預計雷擊次數,最後確定防雷類別。不同防雷類別,滾球半徑分別取3類60米,2類45米,一類30米。
2、採用的保護方式,選用避雷針,避雷帶、或者混合接閃器、用滾球法計算,
3、主要計算能不能保護,以及安全距離(一般不小於3米)
㈤ 屋頂防雷怎麼算
看你工程圖紙要求屬於幾級防雷。
㈥ 屋頂避雷帶施工規范,,
1、在一般工程施工中,明裝避雷帶(網)採用¢8或¢10鍍鋅圓鋼。使用前應對避雷線進行冷拉調直。安裝時,特別注意防止避雷線在提升過程中的人為彎曲。
2、避雷線在固定支架上應平直、牢固,其頂部距建築物應為100mm,不應有高低起伏、彎曲、下垂等現象。其平直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不宜大於3/1000,全長不宜超過10mm。
3、明裝避雷帶(網)隨建築物造型彎曲,彎曲處均作成圓弧,其圓弧半徑為100mm,嚴禁作成90°直角彎或小於90°死彎。
4、避雷線搭接焊是其安裝過程中的關鍵工序。要求所有避雷線同心敷設,「s」彎方向一致,其次,在避雷線、防雷引下線焊接中應採用雙面焊接,焊接應飽滿、平整、牢固、無虛焊,焊接後不應產生氣孔、夾渣、咬肉、裂紋等現象,如發現應及時予以補焊,並將葯皮敲凈,刷上防銹漆及銀粉。搭接長度要一致,長度≥6d,最好統一定位100mm。
5、避雷帶(網)通過建築物伸縮、沉降縫處,應作防雷跨越處理。將避雷帶向外側面彎成半徑R=100mm的圓弧形,支持卡子固定點距建築物邊緣距離300mm。
6、引自圈樑內的防雷引下線鍍鋅圓鋼與避雷帶(網)焊接處,均應彎成R=100mm的圓弧形,搭接焊長度為100mm,且與鍍鋅圓鋼雙面焊接。若防雷引下線為鍍鋅扁鋼,應彎成R=250mm的圓弧,焊接長度亦為100mm,雙面焊接。
7、避雷帶(網)應和建築物頂部的其他金屬物體連接成一體。如建築物物頂上的透氣管、鐵欄桿、爬梯、冷卻水塔等,這些部位的金屬導體都必須與避雷帶(網)焊接成一體,也可採用抱卡形式。
(6)屋頂防雷焊接多少公分擴展閱讀
避雷帶可以暗敷設在建築物表面的抹灰層內,或直接利用結構鋼筋,並應與暗敷的避雷網或樓板的鋼筋相焊接,所以避雷帶實際上也就是均壓環。
高層建築物直擊雷防護強調堅持採用明敷接閃器的基本原則,規定在建築物的屋脊、屋角、屋檐、檐角邊沿和女兒牆、屋頂構架、飄板、屋面梯屋頂、水池頂四周等所有易受雷擊的部位全部採用敷設金屬接閃器的方式。
避雷帶一般採用的圓鋼直徑不小於6mm,扁鋼不小於24mm×4mm。避雷帶明敷設時,支架的高度為10~20cm,其各支點的間距不應大於1.5m。
三類防雷建築應在整個屋面組成小於1T或等於20mx20m或24mxl6m的閉合網格。
㈦ 什麼情況下屋頂要做防雷
國家標准《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
第四節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
第3.4.1條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宜採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這兩種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並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20m×20m或24m×l6m的網格。
平屋面的建築物,當其寬度不大於20m時,可僅沿網邊敷設一圈避雷帶。
第3.4.2條 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但對本規范第2.0.4條二款所規定的建築物則不宜大於10Ω。其接地裝置宜與電氣設備等接地裝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裝置宜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當不共用、不相連時,兩者間在地中的距離不應小於2m。
第3.4.3條 建築物宜利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礎的鋼筋作為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並應符合本規范第3.3.5條二、三、六款和下列的規定:
一、利用基礎內鋼筋網作為接地體時,
S≥1.89kc (3.4.3)
式中 S —-鋼筋表面積總和(m)。
二、當在建築物周邊的無鋼筋的閉合條形混凝土基礎內敷設人工基礎接地體時,接地體的規格尺寸不應小於表3.4.3的規定。
第3.4.4條 當土壤電阻率ρ小於或等於300Ω·rn時,其接地體應符合本規范第3.3.6條的規定,但其二、三款應改為在符合本規范
第3.4.3條規定的條件下及其三款3項所規定的鋼筋表面積總和改為大於或等於0.37m。
第3.4.5條 突出屋面的物體的保護方式應符合本規范第3.3.2條的規定。
第3.4.6條 磚煙囪、鋼筋混凝土煙囪,宜在煙囪上裝設避雷針或避雷環保護。多支避雷針應連接在閉合環上。
當非金屬煙囪無法採用單支或雙支避雷針保護時,應在煙囪口裝設環形避雷帶,並應對稱布置三支高出煙囪口不低於0.5m的避雷針。
鋼筋混凝土煙囪的鋼筋應在其頂部和底部與引下線和貫通連接的金屬爬梯相連。當符合本規范第3.4.3條的要求時,宜利用鋼筋作為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可不另設專用引下線。
高度不超過40m的煙囪,可只設一根引下線,超過40m時應設兩根引下線。可利用螺栓連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屬爬梯作為兩根引下線用。
金屬煙囪應作為接閃器和引下線。
第3.4.7條 引下線不應少於兩根,但周長不超過25m且高度不超過40m的建築物可只設一根引下線。引下線應沿建築物四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間距不應大於25m。但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於25m。
第3.4.8條 防止雷電流流經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時產生的高電位對附近金屬物或線路的反擊,應符合本規范第3.3.8條的要求,但表達式(3.3.8-1)、(3.3.8-2)、(3.3.8-3)相應改按下列表達式計算:
當 lx<5Ri時,
sa3≥0.2kc(Ri+0.1lx ) (3.4.8-1)
當lx≥5R 時,
sa3≥0.05kc(Ri+lx ) (3.4.8-2)
sa4≥0.05kclx (3.4.8-3)
第3.4.9條 防雷電波侵人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對電纜進出線,應在進出端將電繞的金屬外皮、鋼管等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當電纜轉換為架空線時,應在轉換處裝設避雷器;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二、對低壓架空進出線,應在進出處裝設避雷器並與絕緣子鐵腳、金具連在一起接到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當多迴路架空進出線時,可僅在母線或總配電箱處裝設一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過電壓保護器,但絕緣子鐵腳、金具仍應接到接地裝置上。
三、進出建築物的架空金屬管道,在進出處應就近接到防雷或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或獨自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第3.4.10條 高度超過60m的建築物,其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應符合本規范第3.3.10條一、二、四款的規定,並應將60m及以上外牆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
第五節 其它防雷措施
第3.5.1條 當一座防雷建築物中兼有第一、二、三類防雷建築物時,其防雷分類和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規定:
一、當第一類防雷建築物的面積占建築物總面積的30%及以上時,該建築物宜確定為第一類防雷建築物。
二、當第一類防雷建築物的面積占建築物總面積的30%以下,且第二類防雷建築物的面積占建築物總面積的30%及以上時,或當這兩類防雷建築物的面積均小於建築物總面積的30%,但其面積之和又大於30%時,該建築物宜確定為第二類防雷建築物。但對第一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電感應和防雷電波侵入,應採取第一類防雷建築物的保護措施.
三、當第一、二類防雷建築物的面積之和小於建築物總面積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擊時,該建築物可確定為第三類防雷建築物;但對第一、二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電感應和防雷電波侵入,應採取各自類別的保護措施;當可能遭直接雷擊時,宜按各自類別採取防雷措施。
第3.5.2條 當一座建築物中儀有一部分為第一、二、三類防雷建築物時,其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規定:
一、當防雷建築物可能遭直接雷擊時,宜按各自類別採取防雷措施。
二、當防雷建築物不可能遭直接雷擊時,可不採取防直擊雷揩施,可僅按各自類別採取防雷電感應和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
三、當防雷建築物的面積占建築物總面積的50%以上時,該建築物宜按本規范第3.5.1條的規定採取防雷措施。
第3.5.3條 當採用接閃器保護建築物、封閉氣罐時,其外表面的2區爆炸危險環境可不在滾球法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第3.5.4條 固定在建築物上的節日彩燈、航空障礙信號燈及其它用電設備的線路,應根據建築物的重要性採取相應的防止雷電波侵入的措施。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無金屬外殼或保護網罩的用電設備宜處在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不宜布置在避雷網之外,並不宜高出避雷網。
二、從配電盤引出的線路宜穿鋼管。鋼管的一端宜與配電盤外殼相連;另一端宜與用電設備外殼、保護罩相連,並宜就近與屋頂防雷裝置相連。當鋼管因連接設備而中間斷開時宜設跨接線。
三、在配電盤內,宜在開關的電源側與外殼之間裝設過電壓保護器。
第3.5.5條 糧、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場,宜採取防直擊雷措施。當其年計算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時,宜採用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防直擊雷。獨立避雷針和架空避雷線保護范圍的滾球半徑hr可取100m。
在計算雷擊次數時,建築物的高度可按堆放物可能堆放的高度計算,其長度和寬度可按可能堆放面積的長度和寬度計算。
第3.5.6條 在獨立避雷針、架空避雷線(網)的支柱上嚴禁懸掛電話線、廣播線、電視接收天線及低壓架空線等。
㈧ 屋頂防雷的電阻在多少范圍內允許使用
根據建築等級的不同而不同
1.第一類
凡在建築物中存放爆炸物品,或經常發生瓦斯、蒸汽、塵埃與空氣的混合物,因電火花 發生爆炸,致使建築物損壞或人員傷亡者。
這一類建築
(1)防止直接雷
1)低於15m的建築物,用獨立避雷針保護,接地電阻小於10Ω,引下線距離牆面 及接地裝置距地下金屬管道或電纜不小於3m。
2)高地30m的建築物,避雷針可裝於建築物屋頂,接地電阻小於5Ω,建築物的鋼 筋及室內的金屬設備,均應彼此連接接地。避雷針應高出爆炸性管道3m,離開5m。
(2)防止感應雷
1)非金屬屋面用明裝避雷網保護,金屬或鋼筋混凝土屋面可直接接地作防感應雷。
2)接地電阻小於5Ω,接地裝置應沿建築物四周環形敷設。
3)室內一切金屬管道和設備應接地。
(3)防止高電位引入
1)採用不短於50m的電纜進線和低壓避雷器保護時,電纜兩端及避雷器的接地電阻小於10Ω。
2)採用架空進線時,進戶線電桿的接地電阻小於10Ω,進戶桿前500m內電桿均應接地,電阻小於20Ω,低壓避雷器裝在進戶桿上,接地電阻小於10Ω。
3)架空引入的金屬管道,在室外每隔25m接地一處,進戶處接地電阻小於15Ω。
除防止直接雷,其餘接地裝置均可連成一體,接地電阻應滿足最小值。
2.第二類
凡在建築物中貯存大量易燃物品的房屋;或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民用建築物。
(1)防止直接雷
1)在建築物上用避雷帶和短針(0.3~0.5m)作混和保護,或用避雷針保護,接地電阻小於10Ω。
2)厚度不小於4mm的金屬屋面,可作為雷電接閃裝置。
3)鋼筋混凝土物面,內鋼筋可作暗裝避雷網,在山牆、屋脊、屋角等凸出部分應加裝 避雷針。
4)焊接的混凝土內鋼筋可作引下線。
(2)防止感應雷
1)室內一切金屬管道和設備應接地。
2)室內相距100mm以下的平行或交叉管道每隔25m應接地,接頭、彎頭等處應用導線跨接後接地,不允許有開口環節。
(3)防止高電位引入
1)用電纜進線時,同第一類建築物。
2)採用架空進線時,進戶線電桿的接地電阻小於10Ω,進戶桿前150m內電桿均應接地,接地電阻小於20Ω,低壓避雷器接地電阻小於10Ω。
3)引入室內的金屬管道在進戶處接地電阻小於20Ω。
所有接地裝置允許連成一體。
3.第三類
不屬於第一、第二類的范圍,而需要作防雷保護的建築物。
(1)防止直接雷
1)在建築物最易遭受雷擊的部位,裝設避雷針和避雷帶,進行重點保護,接地電阻小 於15Ω。
2)鋼筋混凝土屋面,可利用其鋼筋作防雷裝置。
(2)防止高電位引入
在進戶線牆上安裝放電間隙或瓷瓶接地,接地電阻小於15Ω。
各接地裝置可連接成一體。
㈨ 請問,平屋頂坡度<2%第二類防雷,關於避雷網格的敷設,規范規定在屋面面層下多少mm呢麻煩回答詳細一點兒
屋面面層下多少mm?是指暗敷避雷帶嗎?我們這里要求如果暗敷避雷帶的話,覆蓋層應≤20mm。至回於女答兒牆上已經有避雷帶,屋面的避雷網格不做行不行,那要看你的屋面多大了,二類防雷屋面避雷帶網格要符合10M*10M或12M*8M.
㈩ 屋頂避雷帶安裝量占建築防雷整個工程量百分之多少
這個不是很好評估核算
首先要看這個工程整體都包括什麼。若只做直擊雷防護的話,避雷帶安裝佔到整個工程的20%,復雜的工程在接地網上
若是綜合防雷工程,避雷帶安裝占整個工程的10%不到,避雷帶安裝相對來說還是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