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時如何防止變形
A. 不銹鋼在焊接過程中,如何防止變形
可通過以下方法和措施進行變形控制:
在不銹鋼焊接設計時,盡可回能地減小焊縫尺寸和焊縫數量答;保證焊縫同不銹鋼焊接件同構件的中軸線對稱,且焊接縫位置盡可能地靠近構件中軸線和避免焊縫過度集中分布;當不銹鋼構件焊接縫較多時應科學合理地安排焊接順序,對於那些長構件的扭曲,可通過提高構件組裝精度以及鋼板平整度等方式校準間隙和坡口角度;為能夠保證腹板翼板縱向變形、焊縫角度變形與構件長度方向一致,應在保證電弧指向或對中准確的基礎上採用構件預留長度法來補償焊縫縱向收縮變形;採用焊前反變形方法來控制焊後的角變形;採用開坡口角對接焊縫來應對型接頭板厚較大問題;當雙面都能夠焊接操作時, 可採用雙面對稱坡口;當採用多層焊時, 可採用與構件中和軸對稱的焊接順序;優先採用熱輸入量比較小的二保焊焊接方法,這樣才有效減少焊接面積,保證焊縫完整性
B. 在焊接過程中,如何減小焊接變形
減小焊接殘余變形的工藝措施
(1)反變形法
焊接前裝配時根據經驗預估變形的大小,給構件一個與焊接變形方向相反的變形,以此與焊接變形相抵消,使結構在焊接後能達到技術要求。反變形有兩種方法:①塑性反變形;②彈性反變形。在實際生產中,彈性反變形比塑性反變形更可靠些。因為即使彈性反變形的預應變數不夠准確,也總是可以減小角變形。若採用塑性反變形,所選取的塑性預彎量必須非常精確,否則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2)在外拘束條件下焊接
將焊件剛性固定在夾具中,以限制構件在焊接過程中產生變形。對減小焊件的角變形有很好的效果,可使焊接變形減少,但焊接應力較高。
(3)合理選擇焊接方法和焊接規范
為減小焊接變形,應盡可能採用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如電子束焊、激光焊接、窄間隙焊接等。它們有較低的焊接線能量,焊接變形極小。在一般生產中,CO2氣體保護焊來取代手工電弧焊,不但效率高,而且還能明顯地減小焊接變形。焊接薄板時,可採用鎢極脈沖氬弧焊或電阻焊,縫焊,都可防止壓曲變形。
如果在生產中沒有條件採用低線能量的方法,又不降低焊接規范時,可採用直接水冷或採用水冷銅塊來改變熱場分布,以達到減小變形的目的。但是對於淬硬性高的金屬材料,此方法慎用。
(4)選擇合理的裝配焊接順序和焊接方向
裝配焊接順序的設計,主要考慮先期焊縫產生的焊接應力和變形對後續焊縫的影響,還要考慮後續焊縫產生的應力和變形是怎樣與先期焊縫的影響相互作用的。實踐證明,正確選擇裝配焊接順序,是防止焊接變形的有力措施。
在生產中通常採用以小拼大的焊接結構進行生產,先焊成若幹部件和組件,然後裝配焊接成整體結構。由於焊件的裝配和焊接順序不同,在生產過程中結構剛性的遞增以及對焊接變形的影響也不相同,因此要對其進行分析比較,選擇變形最小的合理裝配焊接順序。
一般情況下,應先焊收縮量大的焊縫,後焊收縮量小的焊縫。當同時存在對接焊縫和角焊縫時,一般應先焊對接焊縫,後焊角接焊縫;當同時存在橫向焊縫和縱向焊縫時,應先焊橫向焊縫,後焊縱向焊縫;當同時存在厚板焊縫和薄板焊縫時,一般應先焊厚板焊縫,後焊薄板焊縫;當結構中同時存在斷續焊縫和連續焊縫時,一般應先焊連續焊縫,後焊斷續焊縫。
(5)預熱
焊接不均勻熱場是產生焊接變形的主要原因。因此採用適當的預熱;使焊接溫度分布趨於均勻,也是一種減小焊接殘余變形的有效措施。
(6)用拉伸法和加熱法減小焊接薄板的平面外變形
用機械法或預熱法使被焊壁板進行拉伸或伸長,與此同時將壁板焊到結構的框架上,焊完後,去掉拉伸載荷。此時壁板的收縮受到被焊框架的拘束,從而在壁板上只有小量的平面外變形產生。這時在焊接後壁板內存有殘余拉伸應力,而在框架內則存有殘余壓應力。這種方法對減小焊接薄板的壓曲變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C. 怎樣才能防止焊接變形呢
預應力反變形法。
形位反變形法。
鋼性固定。
減小焊接線能量法,
其它工藝措施。
D. 焊接結構生產中怎樣預防焊接變形
焊接變形的基本形式有收縮變形、角變形、彎曲變形、波浪變形和扭曲變形等。
焊接過程中,對焊件進行不均勻加熱和冷卻,是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的根本原因。
減少焊接應力與變形的工藝措施主要有:一、預留收縮變形量
根據理論計算和實踐經驗,在焊件備料及加工時預先考慮收縮餘量,以便焊後 工件達到所要求的形狀、尺寸。
二、反變形法 根據理論計算和實踐經驗,預先估計結構焊接
變形的方向和大小,然後在焊接裝配時給予一個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預置變形,以抵消焊後產生的變形。
三、 剛性固定法焊接時將焊件加以剛性固定,焊後待焊件冷卻到室溫後再去掉剛性固定,可有效防 止角變形和波浪變形。此方法會增大焊接應力,只適用於塑性較好的低碳鋼結構。
四、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盡量使焊縫自由收縮。焊接焊縫較多的結構件時,應先焊錯開的短焊縫,再焊直通長焊縫,以防在焊縫交接處產生裂紋。如果焊縫較長,可採用逐步退焊法和跳焊法,使溫度分布較均勻,從而減少了焊接應力和變形合理的裝配和焊接順序。具體如下:1)先焊收縮量大的焊縫,後焊收縮量較小的焊縫;2)焊縫較長的焊件可以採用分中對稱焊法、跳焊法,分段逐步退焊法。交替焊法 ; 3)焊件焊接時要先將所以的焊縫都點固後,再統一焊接。能夠提高焊接焊件的剛度,點固後,將增加焊接結構的剛度的部件先焊,使結構具有抵抗變形的足夠剛度; 4)具有對稱焊縫的焊件最好成雙的對稱焊使各焊道引起的變形相互抵消; 5)焊件焊縫不對稱時要先焊接焊縫少的一側。; 6)採用對稱與中軸的焊接和由中間向兩側焊接都有利於抵抗焊接變形。7)在焊接結構中, 當鋼板拼接時,同時存在著橫向的端接焊縫和縱向的邊接焊縫。應該先焊接端接焊縫再焊接邊接焊縫。8)在焊接箱體時,同時存在著對接焊縫和角接焊縫時,要先焊接對接焊縫後焊接角接焊縫。9)十字接頭和丁字接頭焊接時,應該正確採取焊接順序,避免焊接應力集中,以保證焊縫獲得良好的焊接質量。對稱與中軸的焊縫,應由內向外進行對稱焊接。10)焊接操作時, 減少焊接時的熱輸入,(降低電流、加快焊接速度、)。11)焊接操作時,減少熔敷金屬量(焊接時採用小坡口、減少焊縫寬度、焊接角焊時減少焊腳尺寸).。逐步退焊法 ,常用於較短裂紋的焊縫。施焊前把焊縫分成適當的小段,標明次序,進行後退焊補。焊縫邊緣區段的焊補,從裂紋的終端向中心方向進行,其它各區段接首尾相接的方法進行
五、錘擊焊縫法 在焊縫的冷卻過程中,用圓頭小錘均勻迅速地錘擊焊縫,使金屬產生塑性延伸變形,抵消一部分焊接收縮變形,從而減小焊接應力和變形 。
六、加熱「減應區」法 焊接前,在焊接部位附近區域(稱為減應區)進行加熱使之伸長,焊後冷卻時,加熱區與焊縫一起收縮,可有效減小焊接應力和變形。
七、焊前預熱和焊後緩冷 預熱的目的是減少焊縫區與焊件其他部分的溫差,降低焊縫區的冷卻速度,使焊件能較均勻地冷卻下來,從而減少焊接應力與變形。八.合理的焊接工藝方法,採用焊接熱源比較集中的焊接方法進行焊接可降低焊接變形。如CO2氣體保護焊、氬弧焊等 減少焊接應力與變形的從設計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一.選用合理的焊縫尺寸和型狀,在保證構件的承載能力的條件下,應盡量採用較小的焊縫尺寸; 二。減少焊縫的數量,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焊縫的數量; 三.合理安排焊縫的位置,只要結構上允許應該盡可能使焊縫對稱於焊件截面的中和軸或者靠近中和軸。
E. 如何防止焊接變形
焊接抄變形的產生多數是由襲於焊接產生的熱量不對稱,導致的膨脹不一而發生的。
防止焊接變形的方法措施一般如下:
1、採用反變形法
2、採用小錘錘擊中間焊道
3、採用合理的焊接順序
4、利用工卡具剛性固定
5、分析回彈常數。
(5)焊接時如何防止變形擴展閱讀:
焊接變形的矯正:
1、機械矯正法
採用壓力機、矯正機或手工捶擊等機械方法產生新的塑性變形, 以使原開縮短的部分得以延伸, 達到矯正變形的目的。其中多輥平板機適用於薄板拼焊件的矯正。利用窄輪碾壓焊縫及其兩側使之延伸來消除變形, 用於焊縫比較規范的薄殼結構。機械矯正法對塑性差的高強鋼應慎用。
2、火焰矯正法
利用火焰加熱時產生的局部壓縮塑性變形, 使較長的金屬在冷卻後縮短來消除變形。本法簡單, 機動靈活, 適用面廣。在使用時應控制溫度和加熱位置。對低碳鋼和普通低合金鋼常採用600~800℃的加熱溫度。由於需再次加熱, 對合金鋼等慎用。
F. 怎麼防止焊接後的焊件變形
防止焊接後變形方法:
一·利用合理的裝配焊接順序控制變形,不同的構件形式應採用不同的裝配焊接方法。
1. 結構截面對稱、焊縫布置對稱的焊接結構,採用先裝配成整體,然後再按一定的焊接順序進行生產,使結構在整體剛性較大的情況下焊接,能有效地減少彎曲變形。
例如,工字梁的裝配焊接過程,可以有兩種不同方案,見圖4。若採用圖4b所示的邊裝邊焊順序進行生產,焊後要產生較大的上拱彎曲變形;若採用圖4c所示的整裝後焊順序,就可有效地減少彎曲變形的產生。
G. 焊接時如何讓鐵板不變形
控制焊接變形的工藝措施
1、反變形 焊前將焊件裝配成具有與焊接變形方向相反的變形。反變形的大小以能抵消焊後變形為准,這種變形可以是彈性的、塑性的和彈塑性的。反變形的大小和方向,應根據經驗事先預測。 在待焊工件裝配過程中,造成與焊接殘留變形大小相當、方向相反的預變形, 使焊後殘留變形與預變形相互抵消,焊件恢復到設計要求的幾何形狀。
2、
預拉伸 焊接薄件前,採用機械加熱或機械和加熱並用的方法, 使焊接件得到預先的拉伸和伸長,然後與剛性架或肋條裝配焊接,可以很好地防止波浪變形。
3、 剛性固定 將焊件剛性固定,來防止焊接變形。對於剛度小的焊接件可以用胎具和臨時支撐增加結構的剛度,減小焊接變形。
4、採用合理的焊接參數,減小熱輸入;焊接過程中應採用小的焊接電流,快速焊接。通過調整焊接順序,減小焊接變形,可採用跳焊、退焊、分段焊、對稱焊的方法來減小焊接變形。
6、採用強製冷卻法 限制和縮小焊接時的受熱面積,採用水冷等措施,使焊接區快速冷卻,從而減少焊接變形。該方法一般用於控制有色金屬或薄板的焊接變形。
7、 選擇合理的裝配順序,將整體結構分解為易於施工的單個部件 ,構件在裝配過程中,由於截面的中性軸在不斷地變化,因而影響焊接變形。
H. 防止焊接變形的措施都有哪些
1、進行合理的焊接結構設計:
①合理安排焊縫位置。焊縫盡量以構件截面的中性軸對稱;焊縫不宜過於集中。
②合理選擇焊縫尺寸和形狀。在保證結構有足夠承載力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較小的焊縫尺寸,同時選用對稱的坡口。
③盡可能減少焊縫數量,減小焊縫長度。
2、採取合理的裝配工藝措施:
①預留收縮餘量法。
②反變形法。
③剛性固定法。
此法在焊接大型儲罐底板時採用較多。裝配壓力容器及球罐時,往往採用弧形加強板、日字形夾具進行剛性固定。
④合理選擇裝配程序。如儲罐底板焊接,可以先焊短焊縫,再焊長焊縫。
3、採取合理的焊接工藝措施:
①合理的焊接方法。
②合理的焊接規范。
③合理的焊接順序和方向。
④進行層間錘擊(打底層不適於錘擊)。
(8)焊接時如何防止變形擴展閱讀:
焊接過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區域,熔池冷卻凝固後便形成材料之間的連接。這一過程中,通常還需要施加壓力。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
在熔焊的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的話,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I. 焊接變形怎麼預防
防止焊接變形的方法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基本了解焊接變形的原因及變形的種類,針對焊接變形的原因和種類從焊接工藝上進行改進,可以有效防止和減少焊接變形所帶來的危害。下面,我們主要介紹幾種常見的防止焊接變形的方法。
1. 反變形法
在焊前進行裝配時,預置反方向的變形量為抵消(補償)焊接變形,這種方法叫做反變形法。
為8—12mm厚的鋼板V形坡口單面對接焊時,採用反變形法以後,基本消除了角變形。
2. 利用裝配和焊接順序來控制變形;
採用合理的裝配和焊接程序來減少變形,這在生產實踐中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如圖2(a)所示為一箱形梁,由於焊縫不對稱,焊後產生下撓彎曲變形。解決辦法是由兩人或四人,對稱地先焊只有兩條焊縫的一側,如圖2(b)中焊縫1和1然後就造成了如圖2 (c)的上拱變形。由於這兩條焊縫焊後增加了箱形梁的剛性。當焊接另一側的兩條焊縫時,如先焊圖2(d)中焊縫2和2,最後再焊圖2(e)中焊縫3和3,就基本上防止了變形。
有許多結構截面形狀對稱,焊縫布置也對稱,但焊後卻發生彎曲或扭曲的變形,這主要是裝配和焊接順序不合理引起的,也就是各條焊縫引起的變形,未能相互抵消,於是發生變形。
焊接順序是影響焊接結構變形的主要因素之一,安排焊接順序時應注意下列原則:
1)盡量採用對稱焊接。對於具有對稱焊縫的工作,最好由成對的焊工對稱進行焊接。這樣可以使由各焊縫所引起的變形相互抵消一部分。
2)對某些焊縫布置不對稱的結構,應先焊焊縫少的一側。
3)依據不同焊接順序的特點,以焊接程序控制焊接變形量。常見的焊接順序有五種,即:
a.分段退焊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空間的位置的焊接,除立焊外,鋼材較厚、焊縫較長時都可以設擋弧板,多人同時焊接。其優點是可以減小熱影響區,避免變形。每段長應為0.5—1m。見圖2(f)
b.分中分段退焊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中板或較薄的鋼板的焊接,它的優點是中間散熱快,縮小焊縫兩端的溫度差。焊縫熱影響區的溫度不至於急劇增高,減少或避免熱膨脹變形。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平焊和仰焊,橫焊一般不採用,立焊根本不能用。見圖2(g)
c.跳焊法
這種方法除立焊外,平焊、橫焊、仰焊三種方法都適用,多用在6—12mm厚鋼板的長焊縫和鑄鐵、不銹鋼、銅的焊接上,可以分散焊縫熱量,避免或減小變形。鋼材每段焊縫長度在200—400mm之間;鑄鐵焊件按鑄鐵焊接規范處理;不銹鋼和銅由於導熱快,每段長不宜超過200mm (薄板應短些)。
d.交替焊法
這種焊法和跳焊法基本相同,只是每段焊接距離拉長,特別適用於薄板和長焊縫。見圖2(i)
e.分中對稱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焊縫較短的焊件,為了減小變形,由中心分兩端一次焊完。見圖2(j)
3.剛性固定法
剛性固定法減小變形很有效,且焊接時不必過分考慮焊接順序。缺點是有些大件不易固定,且焊後撤除固定後,焊件還有少許變形和較大的殘余應力。這種方法適用於焊接厚度小於6mm及韌性較好的薄壁材料。如果與反變形法配合使用則效果更好。
對於形狀復雜,尺寸不大,又是成批生產的焊件,可設計一個能夠轉動的專用焊接胎具,既可以防止變形,又能提高生產率。
當工件較大,數量又不多時,可在容易發生變形的部位臨時焊上一些支撐或拉桿,增加工件的剛性,也能有效的減少焊接變形。
3. 散熱法
散熱法又稱強迫冷卻法,即將焊接處的熱量迅速散走,使焊縫附近的金屬受熱面大大減少,達到減小焊接變形的目的。圖 3(a)為水浸法示意圖,常用於表面堆焊和焊補。圖3(b)是散熱法示意圖,用紫銅作散熱墊,有的還鑽孔通冷卻水,這些墊板越靠近焊縫效果越好。但散熱法比較麻煩,且對於淬火傾向大的鋼材不宜採用,否則易裂。
4. 錘擊焊縫法
錘擊焊縫法,即用圓頭小錘對焊縫敲擊,可減少焊接變形和應力。因此對焊縫適當鍛延,使其伸長來補償這個縮短,就能減小變形和應力。錘擊時用力要均勻,一般採用0.5Kg—1.0Kg的手錘,其端部為圓角(R=3—5mm)。底層和表面焊道一般不錘擊,以免金屬表面冷作硬化。其餘各道焊完一道後立刻錘擊,直至將焊縫表面打出均勻緻密的點為止。
常見復雜構件防止變形的方法
1. 鋼架的焊接
鋼架焊接的關鍵問題,是如何保證強度和防止變形。從工藝上保證強度能適應載荷的變化,其變形量不致影響安裝和使用的要求,因此:
1)焊縫的高度和長度,要按圖施工。裝配誤差要小,坡口要清理干凈。
2)鋼架的焊接一般先焊腹桿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然後再焊上、下弦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焊接順序不應集中,而應在節點間間隔跳開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