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焊接結構疲勞強度因素有哪些
Ⅰ 焊接結構的疲勞強度的大小影響因素有哪些
應力集中、截面尺寸、表面狀態、載入情況、介質、焊接接頭部位性能的改變、殘余應力等等奪回對構件的疲勞強度產生影響。
細說就比較復雜了。
Ⅱ 焊接結構疲勞強度的大小與什麼關系不大
焊接殘余應力對焊件有 6個方面的影響。①對強度的影響:如果在高殘余拉應力區中存在嚴重的缺陷,而焊件又在低於脆性轉變溫度下工作,則焊接殘余應力將使靜載強度降低。在循環應力作用下,如果在應力集中處存在著殘余拉應力,則焊接殘余拉應力將使焊件的疲勞強度降低。焊件的疲勞強度除與殘余應力的大小有關外,還與焊件的應力集中系數應力循環特徵系數 [6][min]/[6][max]和循環應力的最大值[6][max]有關其影響隨應力集中系數的降低而減弱,隨[6][min]/[6][max]的降低而加劇(例如對交變疲勞強度的影響大於脈沖疲勞),隨[6][max]的增加而減弱。當[6][max]接近於屈服強度時,殘余應力的影響逐漸消失。②對剛度的影響:焊接殘余應力與外載引起的應力相疊加,可能使焊件局部提前屈服產生塑性變形。焊件的剛度會因此而降低。③對受壓焊件穩定性的影響:焊接桿件受壓時,焊接殘余應力與外載所引起的應力相疊加,可能使桿件局部屈服或使桿件局部失穩,桿件的整體穩定性將因此而降低。殘余應力對穩定性的影響取決於桿件的幾何形狀和內應力分布。殘余應力對非封閉截面(如工字形截面)桿件的影響比封閉截面(如箱形截面)的影響大。④對加工精度的影響:焊接殘余應力的存在對焊件的加工精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焊件的剛度越小,加工量越大,對精度的影響也越大。⑤對尺寸穩定性的影響:焊接殘余應力隨時間發生一定的變化,焊件的尺寸也隨之變化。焊件的尺寸穩定性又受到殘余應力穩定性的影響。⑥對耐腐蝕性的影響:焊接殘余應力和載荷應力一樣也能導致應力腐蝕開裂。
Ⅲ 27.直接受到重復荷載作用的焊接結構,影響其疲勞強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應力變化的循環次數、最大應力
那得看應力的大小啊 如果應力沒有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的,就要看應力變化的循環次數;如果最大應力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的話,那就得以最大應力為影響疲勞的主要因素了
Ⅳ 焊接結構的疲勞強度的大小影響因素有哪些
應力集中、截面尺寸、表面狀態、載入情況、介質、焊接接頭部位性能的改變、殘余應力等等奪回對構件的疲勞強度產生影響。
Ⅳ E420J2 1.6523是什麼材質
1.6523屬於歐標合金鋼,執行標准:EN 10084 : 2008
材料號:1.6523
牌號:20NiCrMo2-2
標准:EN 10084 : 2008
●特性及應用:
20NiCrMo2-2材料,德國牌號特種鋼。回
●化學答成分:
碳 C:0.17 - 0.23
硅 Si:≤0.4
錳 Mn:0.65 - 0.85
鎳 Ni:0.4 - 0.7
磷 P:≤ 0.025
硫 S:≤ 0.035
鉻 Cr:0.35 - 0.7
鉬 Mo:0.15 - 0.25
Ⅵ 應力比會影響非焊接結構的疲勞強度嗎
鹼金屬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六個金屬元素:鋰、鈉、鉀、銣、銫、鈁。版根據IUPAC最新的規定,權鹼金屬屬於元素周期表中的第IA族元素。 鹼金屬均有一個屬於s軌道的最外層電子,因此這一族屬於元素周期表的s區。鹼金屬的化學性質顯示出十分明顯的同系行為,是元素周期性 的最好例子。
Ⅶ 提高焊接結構疲勞強度的措施有哪些
根據疲勞破壞的分析,裂紋源通常是在有應力集中的部位產生,而且構件持久極限的降低,很大程度是由於各種影響因素帶來的應力集中影響。因此設法避免或減弱應力集中,可以有效提高構件的疲勞強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構件的疲勞強度。
1、外形合理化
構件截面改變越激烈,應力集中系數就越大。因此工程上常採用改變構件外形尺寸的方法來減小應力集中。如採用較大的過渡圓角半徑,使截面的改變盡量緩慢,如果圓角半徑太大而影響裝配時,可採用間隔環。既降低了應力集中又不影響軸與軸承的裝配。此外還可採用凹圓角或卸載槽以達到應力平緩過渡。
設計構件外形時,應盡量避免帶有尖角的孔和槽。在截面尺寸突然變化處(階梯軸),當結構需要直角時,可在直徑較大的軸段上開卸載槽或退刀槽減小應力集中;當軸與輪轂採用靜配合時,可在輪轂上開減荷槽或增大配合部分軸的直徑,並採用圓角過渡,從而可縮小輪轂與軸的剛度差距,減緩配合面邊緣處的應力集中。
2、提高構件表面質量
一般說,構件表層的應力都很大,例如在承受彎曲和扭轉的構件中,其最大應力均發生在構件的表層。同時由於加工的原因,構件表層的刀痕或損傷處,又將引起應力集中。因此,對疲勞強度要求高的構件,應採用精加工方法,以獲得較高的表面質量。特別是對高強度鋼這類對應力集中比較敏感的材料,其加工更需要精細。
3、提高構件表面強度
常用的方法有表面熱處理和表面機械強化兩種方法。表面熱處理通常採用高頻淬火、滲碳、氰化、氮化等措施,以提高構件表層材料的抗疲勞強度能力。表面機械強化通常採用對構件表面進行滾壓、噴丸等,使構件表面形成預壓應力層,以降低最容易形成疲勞裂紋的拉應力,從而提高表層強度。
疲勞破壞是機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在機械零件失效中大約有80%以上屬於疲勞破壞,而且疲勞破壞前沒有明顯的變形,所以疲勞破壞經常造成重大事故,所以對於軸、齒輪、軸承、葉片、彈簧等承受交變載荷的零件要選擇疲勞強度較好的材料來製造。
望採納。
Ⅷ 焊接滿焊一定會結實嗎
不一定,如果焊縫過厚,反而對焊接質量有影響。而且滿焊容易出現收弧裂紋,如果是往復受力的結構件,極易產生疲勞開裂。但是在合理的設計下,相同條件的焊接質量的情況下,滿焊一定會比點焊之類的結實。
將准備焊在一起的2個工件的所有接觸的地方都進行熔焊。比如兩塊鋼板拼接,把一條焊縫全部焊滿就是滿焊,用於要求焊接強度較高的條件下。
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8)影響焊接結構疲勞強度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熔焊的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的話,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為了提高焊接質量,人們研究出了各種保護方法。例如,氣體保護電弧焊就是用氬、二氧化碳等氣體隔絕大氣,以保護焊接時的電弧和熔池率;又如鋼材焊接時,在焊條葯皮中加入對氧親和力大的鈦鐵粉進行脫氧,就可以保護焊條中有益元素錳、硅等免於氧化而進入熔池,冷卻後獲得優質焊縫。
Ⅸ 提高曲軸疲勞強度的結構措施和工藝措施分別有哪些為什麼
工藝措施是指在焊接構件生產製造過程中所採用的一系列措施,將其分為焊前預防措施、焊接過程中的控制措施和焊後矯正措施。1焊前預防措施焊前預防主要包括預防變形、預拉伸法和剛性固定組裝法。預變性法或稱反變形法是根據預測的焊接變形大小和方向,在待焊工件裝配時造成與焊接殘余變形大小相當、方向相反的預變形量(反變形量),焊後焊接殘余變形抵消了預變形量,使構件恢復到設計要求的幾何形狀和尺寸。預拉伸法多用於薄板平面構件,焊接時在薄板有預張力或有預先熱膨脹量的情況下進行的。焊後,去除預拉伸或加熱,薄板恢復初始狀態,可有效地降低焊接殘余應力,控制焊接變形。預熱的作用在於減小溫度梯度,不同的預熱溫度在降低殘余應力的作用方面有一定的差別,預熱溫度在300℃~400℃時,在鋼中殘余應力水平降低了30%~50%,當預熱溫度為200℃時,殘余應力水平降低了10%~20%。剛性固定組裝法是採用夾具或剛性胎具將被焊構件盡可能地固定,可有效地控制待焊構件的角變形與彎曲變形等。2焊接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焊接過程式控制制主要方法有採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焊接規范參數,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以及採用隨焊兩側加熱、隨焊碾壓、隨焊跟蹤激冷等措施。選擇線能量較低的焊接方法以及合理地控制焊接規范參數可以有效地防止焊接變形。採用隨焊兩側加熱、隨焊碾壓、隨焊跟蹤激冷等措施可以降低殘余應力和減小焊接變形。採用隨焊兩側加熱,橫向應變、縱向應變和最大剪切應變的分布更加均勻,變化更加平緩,起到減小焊接殘余應力和變形的作用。隨焊碾壓法由於設備復雜、使用不便等原因,在生產應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該方法在提高焊接變形等方面具有理想的效果。隨焊激冷法能夠顯著地降低殘余應力和減少焊接變形。焊接順序對焊接殘余應力和變形的產生影響較大,在採用不同的焊接順序時,可以改變殘余應力的分布規律,但對殘余應力整體幅值的降低作用不大,同時該方法對於控制焊接變形有較大的作用,尤其在多道焊中,作用更加明顯。3焊後矯正措施當構件焊接後,只能通過矯正措施來減小或消除已發生的殘余變形。焊後矯正措施主要分為加熱矯正法和機械矯正法。加熱矯正法又分為整體加熱和局部加熱。整體熱矯正是指將整體構件加熱至鍛造溫度以上再進行矯正的方法,可用以消除較大的形狀偏差。但是焊後整體加熱容易引起冶金方面的副作用,限制了該方法的進一步推廣及應用。局部熱矯正多採用火焰對焊接構件局部加熱,在高溫處,材料的熱膨脹受到構件本身剛性制約,產生局部壓縮塑性變形,冷卻後收縮,抵消了焊後部位的伸長變形,達到矯正目的,火焰加熱法採用一般的氣焊焊炬,不需要專門的設備,方法簡便靈活,因此在生產上廣為應用。此外,還有利用機械力或沖擊能等進行焊接變形矯正,包括靜力加壓矯直法、焊縫滾壓法、錘擊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