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焊接變形有哪些措施
『壹』 控制焊接變形的工藝措施有哪些
你好,控制焊接變形的工藝可以按如下進行:
1、進行層間錘擊
2、預熱拉伸補償焊縫收縮
3、合理選擇裝配程序
4、進行剛性固定並進行熱處理
上述措施一般是可以綜合使用的。
望採納,謝謝。
『貳』 薄板焊接變形控制措施有哪些
控制焊接變形的方法
1、設計措施
(1)選擇合理的焊縫尺寸:
焊縫尺寸增加,變形隨之增大,但是過小的焊縫尺寸將降低結構的承載能力,並使焊接接頭的冷卻速度加快,熱影響區硬度增高,容易產生裂紋等缺陷,因此應在滿足結構承載能力和保證焊接質量的前提下,隨著板的厚度來選取工藝上可能選用的最小的焊縫尺寸。
(2)盡量減少焊縫數量;
適當選擇板的厚度,減少肋板數量,從而可減少焊縫和焊接後變形的校正量,如薄板結構件,可用壓型結構代替肋板結構,以減少焊縫數量,防止或減少焊後變形。
(3)合理安排焊縫位置:
焊縫對稱於焊件截面的中性軸或使焊縫接近中性軸均可減少彎曲變形。
(4)預留收縮餘量:
焊件焊後縱向橫向收縮變形可通過對焊縫收縮量的估算,在設計時預先留出收縮餘量進行控制。
(5)留出裝焊卡具的位置:
在結構上留有可裝焊夾具的位置,以便在焊接過程中可利用夾具來控制技術變形。
2、反變形法
(1)板厚8~12mm鋼板單邊V型坡口對接焊,裝配時反變形1.5°焊接後幾乎無角變形。
(2)工字梁焊後因橫向收縮引起的角變形,若採用焊前預先把上、下蓋板壓成反變形(塑性變形),然後裝配後進行焊接,即可消除上、下蓋板的焊後角變形。但是上下蓋板反變形量的大小主要與該板的厚度和寬度有關,同時還與腹板厚度和熱輸入有關。
(3)鍋爐、集裝箱的管接頭都集中在上部,焊後引起彎曲變形所以要借用強制反變形夾緊裝置,並配以對稱均勻加熱的痕跡順序,交替跳焊法這樣採用了在外力作用下的彈性反變形再配合以合理的受熱的施焊順序,焊後基本上可消除彎曲變形。
(4)橋式起重機的兩根主梁是由左、右腹板和上、下蓋板組成的箱型結構的為提高該梁的剛性,梁內設計有大、小肋板,且這些肋板角焊縫大多集中在梁的上部,焊後會引起下橈彎曲變形。但橋式起重機技術要求規定,主梁焊後應有一定的上拱度,為解決焊後變形與技術要求的矛盾,常採用預制腹板上拱度的方法,即在備料時,預先使兩塊腹板留出上拱度。
3、剛性固定法
焊前對焊件採用外加剛性拘束,強制焊件在焊接時不能自由變形。
(1)焊接法蘭時,將兩個法蘭背對背地固定 可有效地減少角變形。
(2)薄板對接時,在何方四周用壓鐵,防止薄板焊後產生波浪變形。
在焊後,當外加拘束去除後,焊件上仍會殘留稍許變形,但比原來要少得多,該方法會使焊件中產生較大的焊接應力,故對焊後易裂的材料應慎用。
4、選擇合理的裝焊接順序
裝焊順序對焊接結構的影響很大。裝焊順序不當,會影響整個工序的順利進行。對不對稱的焊接結構件,更應注意合理安排順序。
(1)如工字梁可兩人同時焊接。
(2)當回復布置不對稱時應該先焊焊縫少的一側,因為先焊焊縫的變形大,然後再用另一側多的焊縫引起的變形來抵消先焊焊縫引起的變形,可大為減少整體結構的變形。
(3)長焊縫焊接時,直通焊的變形量最大,這是連續焊接對焊件長時間加熱的結果,在可能情況下,應將連續焊改成斷續焊,可減少焊縫與母材因受熱面的增加而產生塑性變形。
5、散熱法
焊接時用強迫冷卻的方法將焊接區的熱量散走(用噴水冷卻法),迫使受熱面積大為減小,從而達到減少變形的目的。
如利用散熱法可減少焊接變形,但它不適應焊接淬硬性較高的焊件。
6、自重法
如工字樑上部焊縫多於下部焊縫,焊後工字梁將向上彎曲。
如將如工字梁翻身擱置將兩支墩點置於兩端點,可利用梁的自重彎曲趨勢逐漸抵消焊後的彎曲變形,梁在放置一定時間後,將會平直或僅有少量彎曲變形,關鍵是兩支墩點的距離必須選擇恰當。
『叄』 鋼構件的焊接可以通過哪些措施控制焊接變形
焊接變形的控制措施
1)構件焊接工廠化
因工廠的焊接環境、設備及器具等條件比現場好,在滿足運輸限制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在工廠完成焊接工作。
2)焊接施工方法上的控制
3) 設計方面
(1)選擇合理的焊接尺寸和形式。焊接工作中,焊接尺寸是關鍵,它直接決定了焊接變形的大小和焊接工作量。焊縫尺寸越大,焊接量就越大,導致的焊接變形也越大。因此,我們應該盡量減少焊縫的尺寸和數量。設計時,在保證鋼結構件的承載能力時,盡量採用小的焊縫截面積和坡口尺寸,對於板縫比較大的對接接頭應選擇「X」型破口[3]。
(2)減少焊縫數量。所謂的焊縫面積指的是熔合線范圍以內的金屬的面積。一般,坡口尺寸越大,焊縫截面積就越大,鋼結構件冷卻收縮時會引起很大的塑形變數,導致的收縮變形越大。因此,在設計過程中,盡量選擇沖壓件、型鋼等代替焊件,以避免過多焊縫。為避免不必要的焊縫,還可以合理的安排肋板的位置和形狀,優化肋板數量等[4]。
(3)合理設計結構形式和焊縫位置。我們在設計鋼結構件時,應首先考慮焊接的實際工作量,應使工作量和部件總裝時的焊接變形量均最小。選擇薄板時,對板的厚度有嚴格要求,減少焊角尺寸和骨架間距。另外盡量不要設計曲線形或者彎曲的結構。在安排焊縫的位置時,應按照對稱位置或者平行的方向安排焊縫,這樣可以減少梁、柱等結構的扭曲變形。
4)控制措施
(1)合理控制焊接溫度。鋼結構的焊接變形有一部分是因為溫度的控制不當引起的。在焊接過程中,控制好焊接溫度能夠有效地減少甚至避免焊接變形的產生。例如在對一個焊縫處的金屬進行焊接時,要盡量避免影響周圍的金屬。焊接完成之後要進行迅速地降溫,以免金屬的余溫對周圍的金屬產生影響。
(2)安排好鋼結構的焊接順序。焊接順序安排不當也是使鋼結構焊接產生變形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施工人員要消除撓曲變形,可以對鋼結構進行上下焊接或者對角焊接。
(3)根據鋼結構的用途選擇合適的材料。鋼結構的用途不同,其所承載的重力也就不相同。施工人員應該根據鋼結構的用途選擇合適的材料,同時,也應該根據焊縫的位置選擇不同熔點的金屬,從而控制鋼結構在焊接過程中由於承載力和熔點的不同產生的變形[5]。
(4)鋼結構焊接要選擇合適的方法。焊接方法不同,鋼結構焊接變形的程度也就不相同。焊接時線能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焊接變形程度的大小。線能量高,則鋼結構變形程度大,線能量低,則鋼結構變形程度就小。例如埋弧焊可以有效地降低鋼翼板焊接時的變形程度。另外,對腹板進行焊接時,施工人員也可以適當地選擇埋弧焊。再比如,手弧焊可以應用在蓋面焊接上。當鋼結構焊接的截面積不相同時,施工人員選擇的焊接方法也要做相應的改變,以降低焊接變形的程度。
5)矯正措施
鋼構件焊接完成後,若出現殘余變形,就必須得通過矯正措施來減小或者消除存在的殘余變形。焊後的矯正措施主要有加熱矯正和機械矯正,而加熱矯正又包括整體加熱和局部加熱。
(1)加熱矯正。當焊接的形狀偏差較大時,可以採用整體加熱矯正,也就是將鋼構件整體加熱到鍛造溫度以上,然後再進行矯正。但是此方法的缺陷是焊後整體加熱容易產生冶金方面的副作用。因此,整體加熱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局部加熱矯正就是採用火焰對焊接鋼結構件進行局部加熱,由於熱脹冷縮,在高溫的地方,材料的熱膨脹受到鋼結構件剛性的制約,產生局部壓縮變形,冷卻後收縮,與焊後的伸長變形相互抵消。局部加熱法無需專門的設備,操作簡便靈活,應用廣泛[6]。
(2)機械矯正法。機械矯正法主要是指借用外力促使構件形成與焊接變形相反方向的變形,達到與焊接變形相抵消的目的,進而實現變形矯正。機械矯正法效率高、成本低,通常情況下,工業上進行批量矯正時多採用大噸位壓力機或者翼緣矯直機。如果只是簡單的機械矯正也可以直接使用錘擊,這主要是針對焊縫收縮引起的形變,用錘子擊打焊縫,焊縫產生的延展會和焊縫由於收縮而產生的形變互相抵消,進而達到矯正的目的。
『肆』 控制管道焊接變形的措施有哪些
① 合理的結構設計和焊縫布置及焊縫坡口 這對預防和減小焊接變形將起重要作版用,權焊縫盡可能對稱布置,焊縫不能太密集,焊縫不要布置在大開口處以及應力集中的部位,壓力管道及壓力容器、封頭各種不相交的拼焊焊縫中心線間距離至少應為封頭鋼材厚度δ的3倍,且不小於100mm。
② 合理焊接 控制焊縫余高、控制焊縫尺寸、採取合理的焊接程序能有效地減少焊接變形。例如厚板對接,採用多層多道焊,焊長焊縫時,直道變形最大;從中段向兩端施焊時變形則有所減小,從中段兩端逐段退焊時變形最小,採用逐段跳焊也可減少焊接變形。
③ 剛性固定法 利用外加剛性拘束的方法可以減小焊件焊後變形,稱為剛性固定法。利用兩塊板拼焊對接,在焊前將它固定在鋼平台上,藉助鋼平台的剛性,防止鋼板變形。又如一根管子,其一側要焊很多接管,焊縫不對稱,勢必使管子縱向彎曲,可以將兩板管子摁綁起來,抵消焊接變形。
④ 反變形法 焊接H型鋼或T型鋼,預先將翼板壓彎一個角度,以抵消焊接後的角變形,又如兩塊鋼板對接,為防止角變形,預先將焊縫處傳填高,將兩邊用重物壓牢或固定,這樣做可以減少角變形。
『伍』 焊接變形分類有哪幾種減少焊接應力與變形應採取哪些措施
焊接變形的類型有:①縱向或橫向變形;②彎曲變形;③角變形;④波浪變形;⑤扭曲變形。專其中,裝配質量不好以及焊接次屬第和方向不當等,容易產生扭曲變形;薄板焊接容易產生波浪變形。 影響焊接變形的主要要素: (1)焊縫在構造中的位置。假如位置不對稱,常常是彎曲變形的主要緣由。 (2)焊接構造的剛性。剛性主要取決於構造的截面外形及其尺寸的大小。焊接構造剛性越大,就越不易變形。 (3)焊接構造的裝配及焊接次第。 (4)焊接資料的線收縮系數越大,焊後變形越大。
『陸』 防止焊接變形有哪些措施
1.預變來形。 比如板材對接,源就要有一個反傾角2°。
2.工裝控制。 比如工程機械車輛底架的焊接等等,都是需要工裝控制的。這一點是比較重要。
3.採用合理的焊接順序和方向
(1)焊接平面上的焊縫,要保證縱向焊縫和橫向焊縫(特別是橫向)能夠自由收縮。如焊對接焊縫,焊接方向要指向自由端。
(2)先焊收縮量較大的焊縫,如結構上有對接焊縫,也有角焊縫,應先焊收縮量較大的對接焊縫。
(3)先焊橫向短焊縫。
(4)工作時應力較大的焊縫先焊,使內應力分布合理。
(5)交叉對接焊縫焊接時,必須採用保證交叉點部位不易產生缺陷的焊接順序。T形焊縫和十字焊縫焊接時,應該將交叉處先焊的焊縫鏟干凈,按圖中的順序焊接,才能使T形焊縫和十字捍縫的橫向收縮比較自由,有助於避免在焊縫的交點處產生裂紋
『柒』 減少焊接變形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你好,預防焊接變形的裝配工藝措施一般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1、通過裝配順序的調回整和優化,優化焊答接順序,控制焊接變形。
2、採用零件自身裝配形成的剛度或整體剛性來保證控制焊接變形。
3、採用焊接熱輸入低的焊接方法進行焊接。
注意:有的時候,幾種工藝措施會同時使用的。
『捌』 有哪些預防和控制焊接變形的措施
有很多啊,可以在焊接中結合剛性固定和應力消除兩種方式。剛性固定可以防止即時變形 ,後期必須要進行應力消除才能保證長期的形狀尺寸精度,應力消除建議採用華雲振動時效和豪克能焊接應力消除
『玖』 防止管道焊接變形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焊接變形的措施較多.由於焊接變形在焊接生產中是不可避免的.為達到控制變形量的目的.應在生產中根據焊接結構的具體類型,選用一種或幾種方法。有興趣的可看看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管整理的內容:
(1)設計措施。合理的結構設計和焊縫布置對預防和減小焊接變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設計中.考慮節約材料、製造方便和使用安全的基礎上,還應考慮盡可能減少焊縫的數量.縮短焊縫的長度;焊縫應盡最對稱布置.並使焊縫與結構截面的中性軸相對稱;應盡可能採用較小的焊縫坡口和尺寸;生產中采川簡單裝配焊接胎具和夾其等。
(2)下料時預留焊縫收縮餘量.為了補償焊接後焊縫的線性縮短,可通過試驗方法或對焊縫收縮量的估計,在備料加工時預先留出收縮餘量進行控制。
由於焊縫的收縮量與很多因素有關,較難計算,只能依據工藝試驗.積累大量的數據,來概略地估算變形量。估算時可參考下列因素。
1)線膨脹系數大的材料,焊後線性收縮量較大。不銹鋼和鋁的線膨脹系數比低碳鋼大.因此,焊接變形也較大。
2)焊縫的縱向收縮反隨焊縫長度的增加而增加,焊縫的橫向收縮量則隨著焊縫寬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縱向收縮以每米焊縫的收縮量,橫向收縮以每條焊縫的收縮量來計量.焊件在自由狀態下,手工電弧焊同-焊縫的橫向收縮量相當於2~4m長焊縫的縱向收縮量。因此,當焊縫不太長時,焊縫的橫向收縮量是主要的。
3)角焊縫的橫向收縮比對接焊縫的橫向收縮要小。
4)斷續焊縫比連續焊縫的收縮量小。
5)多層焊時.第一層引起的收縮量最大.第二層增加收縮量約為第一層收縮量的20%.第三層增加5%-15%.最後幾層增加更小。
6)在有夾具固定條件下的焊縫的收縮量比沒有夾其固定條件下的焊縫的收縮量減小40%-70%.其數值與夾具的剛性拘束度有關。圓筒形縱向焊縫的橫向收縮所引起的直徑誤差.通過預留收縮餘量就可消除.
(3)反變形法。為了抵消焊接變形.在進行焊件裝配時,預先將焊件向與焊接變形相反的方向進行人為的變形.這種方法就叫反變形法。
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管了解到:由於焊接條件的變化.焊接結構的變形量是不同的.通常只能依賴大量的試驗數據或實踐經驗的積累。一般來說,板材對接焊時,角變形的大小與板材厚度、板材寬度、焊接線能量等因素有關。
(4)選擇合理的裝配焊接順序。把結構適當地分成部件,分別裝配焊接.然後再拼焊成整體。使不對稱的焊縫或收縮量較大的焊縫能比較自由地收縮而不影響整體結構。按這個原則進行復雜大型的焊接結構既有利於控制焊接變形.又能擴大作業面,縮短生產周期。
(5)剛性固定法。一般來說.剛性大的焊件焊接變形較小。利用外加剛性拘束來減小焊接變形的方法稱為剛性固定法或抑製法.
剛性固定法可以利用焊接夾具.在焊件上壓置重物或將焊件點固在剛性平台上.它能有效地減小焊接變形。但是應當指出.採用剛性固定法焊接後.經常會在焊件內產生較大的焊接內應力。因此對於裂縫傾向較大的工件或焊接材料.不宜採用剛性固定法來控制焊接變形。
(6)熱調整法。熱調整法是為達到減小焊接變形的目的.利用減少焊接線能量縮小加熱區或使不均勻加熱或冷卻盡可能趨於均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