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含量高於多少不能焊接
A. 空氣中氧氣含量多少以下火焰不能燃燒
不同物質燃燒所需的最低氧含量不同。
一些易燃氣體,如氫氣、甲烷,只要混入一點回氧氣,一經答點燃就可能爆炸。
不易燃燒的物質,如木炭,只要空氣含氧量稍低,燃燒就會停止,或發生不完全燃燒。
一些很難燃燒的物質,如鐵,其燃燒所需最低氧含量高於20%,因此在空氣中不能點燃,只能在純氧中燃燒。
B. 焊接作業場所臭氧最高容許濃度為多少m g/m3
2.氣體保護焊有害氣體的防護對策
實測國內五個工廠採用手工鎢極氬專弧焊焊鋁和鋁鎂合屬金時,工作地點空氣中臭氧濃度為1.48~12.42 mg/m3,實測等離子弧堆焊和等離子弧噴焊時,工作地點臭氧濃度為7.5~65 mg/m3,均大大高於衛生標准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其防護對策是,採取有效的通風換氣措施,使焊工呼吸帶附近的空氣中臭氧濃度<0.3 mg/m3。
C. 氧氣濃度高於多少時會至人死亡
氧氣濃度超過50%就會致人死亡。
氧氣濃度對人體的影響如圖
氧氣(化學式:O2),版化學式量:32.00,無色權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常溫下不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潑,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於氟有關。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佔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度最高的元素。在烴類的氧化、廢水的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但空氣中的氧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得到補充。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為了強化硝酸和硫酸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氣而用氧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吹人煤氣氣化爐中,能得到高熱值的煤氣。醫療用氣極為重要。
D. 使用氣瓶進行焊接作業,氧氣和乙炔氣瓶應用顏色不同的氣帶,每付不得超過多少米
最適宜長度是10-15米
E. 二氧焊接風力大於都多少不能焊接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電弧焊,焊接時風速達到2米﹨秒必須停止焊接作業。或做擋風處理後再焊接。
F. 氧氣乙炔焊接用的氧氣是多少純度的
是工業氧氣 工業氧對氧含量的要求標准為99.2%,可能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對人體有害的雜質。
G. 關於「乙炔與氧氣、切割、焊接」的問題
焊接時氧氣用量比切割時少的原因(感覺乙炔用多了)。原因是:在焊接時,減少了氧氣出氣量,控制溫度不能過高及熔化速度不能過快。乙炔的總能量還是沒有變化的。
H. 焊接施工現場多少范圍內不允許有可燃物
焊接切割作業時,將作業環境10M范圍內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凈,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的地溝、下水道內有無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以及是否有可能泄漏到地溝和下水道內可燃易爆物質,以免由於焊渣、金屬火星引起災害事故。
高空焊接切割時,禁止亂扔焊條頭,對焊接切割作業下方應進行隔離,作業完畢應做到認真細致的檢查,確認無火災隱患後方可離開現場。
焊接:也稱作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 焊接通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
2、壓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
3、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
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除了在工廠中使用外,焊接還可以在多種環境下進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無論在何處,焊接都可能給操作者帶來危險,所以在進行焊接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焊接給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燒傷、觸電、視力損害、吸入有毒氣體、紫外線照射過度等。
I. 氧氣濃度是多少時,人能夠正常生活
氧氣濃度在19.5%至23.5%之間,人能夠正常生活。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佔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度最高的元素。在烴類的氧化、廢水的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
但空氣中的氧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得到補充。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
(9)氧氣含量高於多少不能焊接擴展閱讀;
補充氧分的食物可通過以下3方面促進氧氣吸收。
1、改善肺功能,加大氧吸入量。梨、葡萄、銀耳、白蘿卜、白菜,山葯、芝麻、黑木耳能清肺;百合、枇杷能止咳化痰;洋蔥有較強抗炎活性;白色魚肉可防治呼吸系統疾病。
2、提高血紅蛋白、血液循環,增加氧運輸能力。富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共同進食能促進鐵的吸收;此外,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是血紅蛋白生成必不可少的物質,新鮮的綠色蔬菜、水果、瓜類、豆類及肉食中都含有豐富的葉酸。
需要提醒的是,鐵與茶中的鞣酸結合生成沉澱,影響鐵的吸收,因此餐後不宜飲用濃茶;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葯物也會阻礙鐵的吸收。
3、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細胞受損,保證代謝能力。茄子、南瓜、土豆、綠茶、蒜、玉米等食物富含有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清除氧自由基。此外,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鋅以及β-胡蘿卜的食物都利於SOD生成,能達到間接補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