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焊接工藝 » 函數發生器焊接效果怎麼寫

函數發生器焊接效果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1-02-03 23:07:32

焊接工藝怎麼寫

主要寫清楚 激光電源的焊接參數 輔助氣體種類 吹氣壓力 水溫 材料 等等就可以了

Ⅱ multisim中函數信號發生器怎麼接

若單端輸出,即中間埠接地,「+」和「-」兩端分別輸出信號的幅度(峰值)即內是函發面板的容設置值,但相位相反(即相差π)。

若由「+」和「-」兩端輸出(即「-」或「+」一端接地,另一端輸出),則輸出信號的幅度(峰值)是函發面板的設置值2倍。

信號發生器的正輸入端接C5輸入口,負輸入端接GND,示波器A相正輸入接信號發生器輸入端,示波器B相輸入接U3輸出口,示波器兩個負是入口接GND。

(2)函數發生器焊接效果怎麼寫擴展閱讀

Multism的上方工具欄最後一行可找到各類元器件,如電阻、放大器、電源等,右邊工具欄可找到測量分析儀器,如萬用表、示波器、函數信號發生器等。

Multisim為用戶提供了類型豐富的虛擬儀器,可以從Design工具欄®Instruments工具欄,或用菜單命令(Simulation/ instrument)選用這11種儀表,如下圖所示。在選用後,各種虛擬儀表都以面板的方式顯示在電路中。

Ⅲ 函數信號發生器課程設計

方案三:用單片集成函數發生器5G8038

可行性分析:
上面三種方案中,方案一與方案二中三角波——正弦波部分原理雖然不一樣,但是他們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都要認為地搭建波形變換的電路圖。而方案三採用集成晶元使得電路大大簡化,但是由於實驗室條件和成本的限制,我們首先拋棄的是第三種方案,因為它是犧牲了成本來換取的方便。其次是對方案一與方案二的比較,方案一中用的是電容和電阻運放和三極體等電器原件,方案二是用的二極體、電阻、三極體、運放等電器原件,所以從簡單而且便於購買的前提出發我們選擇方案一為我們最終的設計方案。
1.4參數的確定
1、 從電路的設計過程來看電路分為三部分:①正弦波部分②方波部分③三角波部分
2、 正弦波部分
由於我們選取差分放大電路對三角波——正弦波
進行變換,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選定三極體,我
們現在選擇KSP2222A型的三極體,其靜態曲線圖
像如右圖所示。

根據KSP2222A的靜態特性曲線,選取靜態
工作區的中心

由直流通路有:
20 k

k

因為靜態工作點已經確定,所以靜態電流變成已知。根據KVL方程可計算出鏡像電流源中各個電阻值的大小:
可得

3、 方波部分與三角波部分參數的確定
根據性能指標可知

由 ,可見f與c成正比,若要得到1Hz~10Hz,C為10 。10Hz~100Hz,C為1 。
則 =7.5k ~75k ,則 =5.1k
則 =2.4k 或者 =69.9 k
∴ 取100 k

由輸出的三角形幅值與輸出方波的幅值分別為5v和14v,有
=
∴ =10k
則 ≈47 k , =20 k
根據方波的上升時間為兩毫秒,查詢運算放大器的速度,可以選擇74141型號的運放。
由此可得調整電阻:

七、實務圖的焊接和調試
1、按照方案一的電路圖焊接好電路板。
2、調試前,將電路板接入±12伏電壓,地線與電源處公共地線連接.
(1)頻率范圍:
為便於測量,將電路板上的方波信號接入示波器,並合上C1=10

Ⅳ 函數發生器基本原理

課程設計報告

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函數發生器的設計

摘要

函數信號發生器是一種能能夠產生多種波形,如三角波、鋸齒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電路被稱為函數信號發生器。函數信號發生器在電路實驗和設備檢測中具有十分廣泛的用途。現在我們通過對函數信號發生器的原理以及構成設計一個能變換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簡易發生器。我們通過對電路的分析,參數的確定選擇出一種最適合本課題的方案。在達到課題要求的前提下保證最經濟、最方便、最優化的設計策略。按照設計的方案選擇具體的原件,焊接出具體的實物圖,並在實驗室對焊接好的實物圖進行調試,觀察效果並與課題要求的性能指標作對比。最後分析出現誤差的原因以及影響因素。

關鍵字:方案確定、參數計算、調試、誤差分析。

1.1問題的提出
設計一個函數發生器使得能夠產生發波、三角波、正弦波。
1、 主要技術指標
頻率范圍 10Hz~100Hz,100Hz~1000Hz,1kHz~10kHz

頻率控制方式 通過改變RC時間常數手控信號頻率
通過改變控制電壓Uc實現壓控頻率VCF

輸出電壓 正弦波Upp≈3 V 幅度連續可調;
三角波Upp≈5 V 幅度連續可調;
方波Upp≈14 V 幅度連續可調.

波形特性 方波上升時間小於2s;
三角波非線性失真小於1%;
正弦波諧波失真小於3%。
2、 設計要求
(1) 根據技術指標要求及實驗室條件自選方案設計出原理電路圖,分析工作原理,計算元件參數。
(2) 列出所有元、器件清單報實驗室備件。
(3) 安裝調試所設計的電路,使之達到設計要求。
(4) 記錄實驗結果。

1.2基本原理
1、 函數發生器的組成
函數發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動產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電壓波形的電路或者儀器。電路形式可以採用由運放及分離元件構成;也可以採用單片集成函數發生器。根據用途不同,有產生三種或多種波形的函數發生器,本課題介紹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數發生器的方法。

1.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及選取
1、三角波變換成正弦波
由運算放大器單路及分立元件構成,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數發生器電路組成如圖1所示,由於技術難點在三角波到正弦波的變換,故以下將詳細介紹三角波到正弦波的變換。

圖1
(1) 利用差分放大電路實現三角波——正弦波的變換
波形變換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的傳輸特性曲線的非線性,波形變換過程如圖2所示。由圖可以看出,傳輸特性曲線越對稱,線性區域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度Uim應正好使晶體接近飽和區域或者截至區域。

圖2
方案一:用差分放大電路實現三角波到正弦波以及集成運放組成的電路實現函數發生器

(2) 用二極體折線近似電路實現三角波——正弦波的變換

二極體折線近似電路 圖3
根據二極體折線近似電路實現三角波——正弦波的變換的原理圖,可得其輸入、輸出特性曲線如入3所示。
頻率調節部分設計時,可先按三個頻率段給定三個電容值:1000pF、0.01Μf、0.1μF然後再計算R的大小。手控與壓控部分線路要求更換方便。為滿足對方波前後沿時間的要求,以及正弦波最高工作頻率(10kHz)的要求,在積分器、比較器、正弦波轉換器和輸出級中應選用Sr值較大的運放(如LF353)。為保證正弦波有較小的失真度,應正確計算二極體網路的電阻參數,並注意調節輸出三角波的幅度和對稱度。輸入波形中不能含有直流成分。

方案二:用二極體折線近似電路以及集成運放組成的電路實現函數發生器
(3)圖是由μA741和5G8038組成的精密壓控震盪器,當8腳與一連續可調的直流電壓相連時,輸出頻率亦連續可調。當此電壓為最小值(近似為0)時。輸出頻率最低,當電壓為最大值時,輸出頻率最高;5G8038控制電壓有效作用范圍是0—3V。由於5G8038本身的線性度僅在掃描頻率范圍10:1時為0.2%,更大范圍(如1000:1)時線性度隨之變壞,所以控制電壓經μA741後再送入5G8038的8腳,這樣會有效地改善壓控線性度(優於1%)。若4、5腳的外接電阻相等且為R,此時輸出頻率可由下式決定:
f=0.3/RC4
設函數發生器最高工作頻率為2kHz,定時電容C4可由上式求得。
電路中RP3是用來調整高頻端波形的對稱性,而RP2是用來調整低頻端波形的對稱性,調整RP3和RP2可以改善正弦波的失真。穩壓管VDz是為了避免8腳上的負壓過大而使5G8038工作失常設置的。

方案三:用單片集成函數發生器5G8038

可行性分析:
上面三種方案中,方案一與方案二中三角波——正弦波部分原理雖然不一樣,但是他們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都要認為地搭建波形變換的電路圖。而方案三採用集成晶元使得電路大大簡化,但是由於實驗室條件和成本的限制,我們首先拋棄的是第三種方案,因為它是犧牲了成本來換取的方便。其次是對方案一與方案二的比較,方案一中用的是電容和電阻運放和三極體等電器原件,方案二是用的二極體、電阻、三極體、運放等電器原件,所以從簡單而且便於購買的前提出發我們選擇方案一為我們最終的設計方案。
1.4參數的確定
1、 從電路的設計過程來看電路分為三部分:①正弦波部分②方波部分③三角波部分
2、 正弦波部分
由於我們選取差分放大電路對三角波——正弦波
進行變換,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選定三極體,我
們現在選擇KSP2222A型的三極體,其靜態曲線圖
像如右圖所示。

根據KSP2222A的靜態特性曲線,選取靜態
工作區的中心

由直流通路有:
20 k

k

因為靜態工作點已經確定,所以靜態電流變成已知。根據KVL方程可計算出鏡像電流源中各個電阻值的大小:
可得

3、 方波部分與三角波部分參數的確定
根據性能指標可知

由 ,可見f與c成正比,若要得到1Hz~10Hz,C為10 。10Hz~100Hz,C為1 。
則 =7.5k ~75k ,則 =5.1k
則 =2.4k 或者 =69.9 k
∴ 取100 k

由輸出的三角形幅值與輸出方波的幅值分別為5v和14v,有
=
∴ =10k
則 ≈47 k , =20 k
根據方波的上升時間為兩毫秒,查詢運算放大器的速度,可以選擇74141型號的運放。
由此可得調整電阻:

七、實務圖的焊接和調試
1、按照方案一的電路圖焊接好電路板。
2、調試前,將電路板接入±12伏電壓,地線與電源處公共地線連接.
(1)頻率范圍:
為便於測量,將電路板上的方波信號接入示波器,並合上C1=10µF的開關,斷開C2=1uF的開關,然後調節RP2,並測出此時方波信號頻率的變化范圍;
斷開C1的開關,合上C2的開關,按照同樣的方法調節RP2並記錄方波信號頻率的變化范圍,結果如下:

電容 頻率
10µF 1Hz~30Hz
1uF 27.47~316Hz

以上頻率並未完全到達要求的指標范圍,經分析,原因在於:

通過對比,發現頻率范圍整體下移,這里可能存在兩個原因,第一是反饋通道上的 存在磨損,使電阻值達不到計算的數值。第二是三角波運放上的反向端的電阻 也存在 一樣的問題。

(2)輸出電壓:
① 方波:
電路板上方波信號接入示波器,調節RP1,測得方波峰峰Vpp=14V,可見所得值與性能指標中的一致。
② 三角波:
撤除方波信號並接入三角波信號,調節RP1, 測得三角波峰峰值Upp=5V也能達到課題的要求。

③ 正弦波:
將正弦波信號接入示波器,調節RP3和RP4,測得正弦波峰峰值Upp=2.8V.也基本上能到達課題要求。

3、波形特性測定:
① 方波上升時間:
將電路板上的方波信號接入示波器,,調節示波器上周期調節旋鈕,直到能清楚觀測到方波信號上升沿處的躍變,測得方波上升時間為:
tr=6.4µs
分析:上升時間達不到要求,這個可以用換運放類型來解決。通過改變運放的速度來改變其上升時間。
① 三角波非線形失真:
撤除方波信號,將電路板上三角波信號接入示波器通道1,測得此時的三角波信號參數如下:
頻率: f=98.42Hz
峰峰值: Upp=5V
此時將實驗台上函數發生器產生的三角波作為標准信號接入示波器的通道2,並調節其頻率及峰峰值,使之與要測試的三角波信號參數一致(f=98.42Hz,Upp=5V).
在示波器上的雙蹤模式下比較,發現兩通道的三角波完全重合,說明無非線形失真.
② 正弦波嚴重失真:
分析:由於調節平衡的滑動變阻器的一隻引腳壞掉了,我自己拿一根導線將其接好,所以導致電路的不對成性,使得靜態工作點偏離原定的位置,故導致此結果。

1.5心得體會
通過對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設計,我深刻認識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這句話的重要性與真實性。而且通過對此課程的設計,我不但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理論知識,而且也鞏固了以前知道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理解了書本上的知識,明白了學以致用的真諦。也明白老師為什麼要求我們做好這個課程設計的原因。他是為了教會我們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在整個設計到電路的焊接以及調試過程中,我個人感覺調試部分是最難的,因為你理論計算的值在實際當中並不一定是最佳參數,我們必須通過觀察效果來改變參數的數值以期達到最好。而參數的調試是一個經驗的積累過程,沒有經驗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其完成的,而這個可能也是老師要求我們加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吧!

Ⅳ multisim中函數發生器的問題

multisim中,函數發生器與待測設備連接時要注意以下情況:函數發生器有三個連版接端權子,+連接端、-連接端,中間為Common端子。當使用+和Common端子時,輸出信號為正極性信號;當使用-和Common端子時,輸出信號為負極性信號;當使用+和-端子時輸出信號等於信號發生器的有效值的兩倍。你的問題就出在使用了+和-作為輸出端,所以示波器上Vp_p為4V。將兩種連接方式效果做一遍如下:

可見連接方式不同,得到的顯示值大不相同。

Ⅵ 自己在課上焊接的函數信號發生器 正弦波信號封頂可能是什麼造成的

一段是平的說明工作在飽和段,一般可以提升電源電壓,或降低末級的輸入電平。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函數發生器工作原理

函數發生器襲工作原理
波形發生電路
這部分電路由MAX038函數發生器及頻率、占空比控制電路組成,波形的選擇、頻率、占空比的調節都是由單片機來控制。
MAX038是一個產生從1Hz到大於20MHz的低失真正弦波、三角波、鋸齒波或矩形(脈沖)波的高頻波形發生器,它只要少量的外部元件。頻率和占空比可以由調整電流、電壓或電阻來獨立控制。
單片機智能控制電路
該部分電路由單片機、面板按鍵輸入、頻率、幅度顯示及其各種控制信號的輸出及指示電路組成。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輸出信號的波形,調節函數信號的頻率,測量輸出信號或外部輸入信號的頻率並顯示,顯示輸出波形的幅度。
頻率計數通道
該電路由寬頻放大器及方波整形器組成,主要功能用於外測頻率時對於信號的放大整形。
功率放大電路
獲得一定功率的輸出信號,且功放電路具有倒相特性。

Ⅷ 函數發生器的實現方法和各自的特點有那些

函數信號發抄生器,在模擬電子領域有很大的用途。總結起來,函數信號發生器的實現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1)用分立元件組成的函數發生器:通常是單函數發生器且頻率不高,其工作不很穩定,不易調試。(2)可以由晶體管、運放IC等通用器件製作,更多的則是用專門的函數信號發生器IC產生。早期的函數信號發生器IC,如L8038、BA205、XR2207/2209等,它們的功能較少,精度不高,頻率上限只有300kHz,無法產生更高頻率的信號,調節方式也不夠靈活,頻率和占空比不能獨立調節,二者互相影響。(3)利用單片集成晶元的函數發生器:能產生多種波形,達到較高的頻率,且易於調試。鑒於此,美國美信公司開發了新一代函數信號發生器ICMAX038,它克服了(2)中晶元的缺點,可以達到更高的技術指標,是上述晶元望塵莫及的。MAX038頻率高、精度好,因此它被稱為高頻精密函數信號發生器IC。在鎖相環、壓控振盪器、頻率合成器、脈寬調制器等電路的設計上,MAX038都是優選的器件。(4)利用專用直接數字合成DDS晶元的函數發生器:能產生任意波形並達到很高的頻率。但成本較高。

Ⅸ 要做個函數信號發生器,並寫一篇論文

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設計與製作
系別:電子工程系 專業:應用電子技術 屆:07屆 姓名:李賢春
摘 要
本系統以ICL8038集成塊為核心器件,製作一種函數信號發生器,製作成本較低。適合學生學習電子技術測量使用。ICL8038是一種具有多種波形輸出的精密振盪集成電路,只需要個別的外部元件就能產生從0.001Hz~30KHz的低失真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等脈沖信號。輸出波形的頻率和占空比還可以由電流或電阻控制。另外由於該晶元具有調制信號輸入端,所以可以用來對低頻信號進行頻率調制。
關鍵詞 ICL8038,波形,原理圖,常用接法
一、概述
在電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動控制、遙測控制、測量儀器、儀表和計算機等技術領域,經常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信號波形發生器。隨著集成電路的迅速發展,用集成電路可很方便地構成各種信號波形發生器。用集成電路實現的信號波形發生器與其它信號波形發生器相比,其波形質量、幅度和頻率穩定性等性能指標,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方案論證與比較
2.1·系統功能分析
本設計的核心問題是信號的控制問題,其中包括信號頻率、信號種類以及信號強度的控制。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綜合考慮了以下三種實現方案:
2.2·方案論證
方案一∶採用傳統的直接頻率合成器。這種方法能實現快速頻率變換,具有低相位雜訊以及所有方法中最高的工作頻率。但由於採用大量的倍頻、分頻、混頻和濾波環節,導致直接頻率合成器的結構復雜、體積龐大、成本高,而且容易產生過多的雜散分量,難以達到較高的頻譜純度。
方案二∶採用鎖相環式頻率合成器。利用鎖相環,將壓控振盪器(VCO)的輸出頻率鎖定在所需要頻率上。這種頻率合成器具有很好的窄帶跟蹤特性,可以很好地選擇所需要頻率信號,抑制雜散分量,並且避免了量的濾波器,有利於集成化和小型化。但由於鎖相環本身是一個惰性環節,鎖定時間較長,故頻率轉換時間較長。而且,由模擬方法合成的正弦波的參數,如幅度、頻率 相信都很難控制。
方案三:採用8038單片壓控函數發生器,8038可同時產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改變8038的調制電壓,可以實現數控調節,其振盪范圍為0.001Hz~300KHz。
三、系統工作原理與分析
3.1、ICL8038的應用
ICL8038是精密波形產生與壓控振盪器,其基本特性為:可同時產生和輸出正弦波、三角波、鋸齒波、方波與脈沖波等波形;改變外接電阻、電容值可改變,輸出信號的頻率范圍可為0.001Hz~300KHz;正弦信號輸出失真度為1%;三角波輸出的線性度小於0.1%;占空比變化范圍為2%~98%;外接電壓可以調制或控制輸出信號的頻率和占空比(不對稱度);頻率的溫度穩定度(典型值)為120*10-6(ICL8038ACJD)~250*10-6(ICL8038CCPD);對於電源,單電源(V+):+10~+30V,雙電源(+V)(V-):±5V~±15V。圖1-2是管腳排列圖,圖1-2是功能框圖。8038採用DIP-14PIN封裝,管腳功能如表1-1所示。
3.2、ICL8038內部框圖介紹
函數發生器ICL8038的電路結構如圖虛線框內所示(圖1-1),共有五個組成部分。兩個電流源的電流分別為IS1和IS2,且IS1=I,IS2=2I;兩個電壓比較器Ⅰ和Ⅱ的閾值電壓分別為 和 ,它們的輸入電壓等於電容兩端的電壓uC,輸出電壓分別控制RS觸發器的S端和 端;RS觸發器的狀態輸出端Q和 用來控制開關S,實現對電容C的充、放電;充點電流Is1、Is2的大小由外接電阻決定。當Is1=Is2時,輸出三角波,否則為矩尺波。兩個緩沖放大器用於隔離波形發生電路和負載,使三角波和矩形波輸出端的輸出電阻足夠低,以增強帶負載能力;三角波變正弦波電路用於獲得正弦波電壓。
3.3、內部框圖工作原理
★當給函數發生器ICL8038合閘通電時,電容C的電壓為0V,根據電壓比較器的電壓傳輸特性,電壓比較器Ⅰ和Ⅱ的輸出電壓均為低電平;因而RS觸發器的 ,輸出Q=0, ;
★使開關S斷開,電流源IS1對電容充電,充電電流為
IS1=I
因充電電流是恆流,所以,電容上電壓uC隨時間的增長而線性上升。
★當上升為VCC/3時,電壓比較器Ⅱ輸出為高電平,此時RS觸發器的 ,S=0時,Q和 保持原狀態不變。
★一直到上升到2VCC/3時,使電壓比較器Ⅰ的輸出電壓躍變為高電平,此時RS觸發器的 時,Q=1時, ,導致開關S閉合,電容C開始放電,放電電流為IS2-IS1=I因放電電流是恆流,所以,電容上電壓uC隨時間的增長而線性下降。
起初,uC的下降雖然使RS觸發的S端從高電平躍變為低電平,但 ,其輸出不變。
★一直到uC下降到VCC/3時,使電壓比較器Ⅱ的輸出電壓躍變為低電平,此時 ,Q=0, ,使得開關S斷開,電容C又開始充電,重復上述過程,周而復始,電路產生了自激振盪。
由於充電電流與放電電流數值相等,因而電容上電壓為三角波,Q和 為方波,經緩沖放大器輸出。三角波電壓通過三角波變正弦波電路輸出正弦波電壓。
結論:改變電容充放電電流,可以輸出占空比可調的矩形波和鋸齒波。但是,當輸出不是方波時,輸出也得不到正弦波了。
3.4、方案電路工作原理(見圖1-7)
當外接電容C可由兩個恆流源充電和放電,電壓比較器Ⅰ、Ⅱ的閥值分別為總電源電壓(指+Vcc、-VEE)的2/3和1/3。恆流源I2和I1的大小可通過外接電阻調節,但必須I2>I1。當觸發器的輸出為低電平時,恆流源I2斷開,恆流源I1給C充電,它的兩端電壓UC隨時間線性上升,當達到電源電壓的確2/3時,電壓比較器I的輸出電壓發生跳變,使觸發器輸出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恆流源I2接通,由於I2>I1(設 I2=2I1),I2將加到C上進行反充電,相當於C由一個凈電流I放電,C兩端的電壓UC又轉為直線下降。當它下降到電源電壓的1/3時,電壓比較器Ⅱ輸出電壓便發生跳變,使觸發器輸出為方波,經反相緩沖器由引腳9輸出方波信號。C上的電壓UC,上升與下降時間相等(呈三角形),經電壓跟隨器從引腳3輸出三角波信號。將三角波變為正弦波是經過一個非線性網路(正弦波變換器)而得以實現,在這個非線性網路中,當三角波的兩端變為平滑的正弦波,從2腳輸出。
其中K1為輸出頻段選擇波段開關,K2為輸出信號選擇開關,電位器W1為輸出頻率細調電位器,電位器W2調節方波占空比,電位器W3、W4調節正弦波的非線性失真。

圖1-1

3.5、兩個電壓比較器的電壓傳輸特性如圖1-4所示。

圖1-4
3.6、常用接法
如圖(1-2)所示為ICL8038的引腳圖,其中引腳8為頻率調節(簡稱為調頻)電壓輸入端,電路的振盪頻率與調頻電壓成正比。引腳7輸出調頻偏置電壓,數值是引腳7與電源+VCC之差,它可作為引腳8的輸入電壓。
如圖(1-5)所示為ICL8038最常見的兩種基本接法,矩形波輸出端為集電極開路形式,需外接電阻RL至+VCC。在圖(a)所示電路中,RA和RB可分別獨立調整。在圖(b)所示電路中,通過改變電位器RW滑動的位置來調整RA和RB的數值。

圖1-5
當RA=RB時,各輸出端的波形如下圖(a)所示,矩形波的占空比為50%,因而為方波。當RA≠RB時,矩形波不再是方波,引腳2輸出也就不再是正弦波了,圖(b)所示為矩形波占空比是15%時各輸出端的波形圖。根據ICL8038內部電路和外接電阻可以推導出占空比的表達式為

故RA<2RB。
為了進一步減小正弦波的失真度,可採用如圖(1-6)所示電路,電阻20K與電位器RW2用來確定8腳的直流電壓V8,通常取V8≥2/3Vcc。V8越高,Ia、Ib越小,輸出頻率越低,反之亦然。RW2可調節的頻率范圍為20HZ20~KHZ。V8還可以由7腳提供固定電位,此時輸出頻率f0僅有Ra、Rb及10腳電容決定,Vcc採用雙對電源供電時,輸出波形的直流電平為零,採用單對電源供電時,輸出波形的直流電平為Vcc/2。兩個100kΩ的電位器和兩個10kΩ電阻所組成的電路,調整它們可使正弦波失真度減小到0.5%。在RA和RB不變的情況下,調整RW2可使電路振盪頻率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達到100:1。在引腳8與引腳6之間直接加輸入電壓調節振盪頻率,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之差可達1000:1。
3.7、實際線路分析
可在輸出增加一塊LF35雙運放,作為波形放大與阻抗變換,根據所選擇的電路元器件值,本電路的輸出頻率范圍約10HZ~20KHZ;幅度調節范圍:正弦波為0~12V,三角波為0~20V,方波為0~24V。若要得到更高的頻率,還可改變三檔電容的值。

圖1-6
表 1-1 ISL8038管腳功能
管 腳 符 號 功 能
1,12 SINADJ1,SINADJ2 正弦波波形調整端。通常SINADJ1開路或接直流電壓,
SINADJ2接電阻REXT到V-,用以改善正弦波波形和減小失真。
2 SINOUT 正弦波輸出
3 TRIOUT 三角波輸出
4,5 DFADJ1,DFADJ2 輸出信號重復頻率和占空比(或波形不對稱度)調節端。通常DFADJ1端接電阻RA到V+,DFADJ2端接RB到V+,改變阻值可調節頻率和占空比。
6 V+ 正電源
7 FMBIAS 調頻工作的直流偏置電壓
8 FMIN 調頻電壓輸入端
9 SQOUT 方波輸出
10 C 外接電容到V-端,用以調節輸出信號的頻率與占空比
11 V- 負電源端或地
13,14 NC 空腳
四、製作印刷電路板
首先,按圖製作印刷電路板,注意不能有斷線和短接,然後,對照原理圖和印刷電路板的元件而進行元件的焊接。可根據自己的習慣並遵循合理的原則,將面板上的元器件安排好,盡量使連接線長度減少,變壓器遠離輸出端。再通電源進行調試,調整分立元件振盪電路放大元件的工作點,使之處於放大狀態,並滿足振幅起振條件。仔細檢查反饋條件,使之滿足正反饋條件,從而滿足相位起振條件。
製作完成後,應對整機進行調試。先測量電源支流電壓,確保無誤後,插上集成快,裝好連接線。可以用示波器觀察波形發出的相應變化,幅度的大小和頻率可以通過示波器讀出 。
五、系統測試及誤差分析
5.1、測試儀器
雙蹤示波器 YB4325(20MHz)、萬用表。
5.2、測試數據
基本波形的頻率測量結果
頻率/KHz
正弦波 預置 0.01 0.02 2 20 50 100
實測 0.0095 0.0196 2.0003 20.0038 50.00096 100.193
方波 預置 0.01 0.02 2 20 50
實測 0.095 0.0197 1.0002 2.0004 20.0038
三角波 預置 0.01 0.02 1 2 20 100
實測 0.0095 0.0196 1.0002 2.0004 20.0038 100.0191
5.3、誤差分析及改善措施
正弦波失真。調節R100K電位器RW4,可以將正弦波的失真減小到1%,若要求獲得接近0.5%失真度的正弦波時,在6腳和11腳之間接兩個100K電位器就可以了。
輸出方波不對稱,改變RW3阻值來調節頻率與占空比,可獲得占空比為50%的方波,電位器RW3與外接電容C一起決定了輸出波形的頻率,調節RW3可使波形對稱。
沒有振盪。是10腳與11腳短接了,斷開就可以了
產生波形失真,有可能是電容管腳太長引起信號干擾,把管腳剪短就可以解決此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2030功率太大發熱導致波形失真,加裝上散熱片就可以了。
5.4、調試結果分析
輸出正弦波不失真頻率。由於後級運放上升速率的限制,高頻正弦波(f>70KHz)產生失真。輸出可實現0.2V步進,峰-峰值擴展至0~26V。

圖1-2

圖 1−7
六、結論
通過本篇論文的設計,使我們對ICL8038的工作原理有了本質的理解,掌握了ICL8038的引腳功能、工作波形等內部構造及其工作原理。利用ICL8038製作出來的函數發生器具有線路簡單,調試方便,功能完備。可輸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輸出波形穩定清晰,信號質量好,精度高。系統輸出頻率范圍較寬且經濟實用。
七、參考文獻
【1】謝自美《電子線路設計.實驗.測試(第三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
【2】楊幫文《新型集成器件家用電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8
【3】第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獎作品選編。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
【4】李炎清《畢業論文寫作與範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10
【5】潭博學、苗江靜《集成電路原理及應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9
【6】陳梓城《家用電子電路設計與調試》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Ⅹ 函數波形發生器的設計報告怎麼寫

波形發生器設計報告

一、 設計任務
設計製作一個波形發生器,該波形發生器能產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由用戶編輯的
特定形狀波形。

二、 設計要求

1. 基本要求
具有產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種周期性的波形。
用鍵盤輸入編輯生成上述三種波形(同周期)的線性組合波形,以及由基波及其諧波(
5次以下)線性組合的波形。
具有波形存儲功能。
輸出波形的頻率為100Hz~20KHz(非正弦波頻率按10次諧波計算):重復頻率可調,頻
率步進間隔≤100Hz。
輸出波形幅度范圍0~5V(峰-峰值),可按步進0.1V(峰-峰值)調整。
具有顯示輸出波形的類型、重復頻率(周期)和幅度的功能。

2.發揮部分
輸出波形頻率范圍擴展至100Hz~200KHz。
用鍵盤或其他輸入裝置產生任意波形。
增加穩幅輸出功能,當負載變化時,輸出電壓幅度變化不大於±3%(負載電壓變化范圍
:100Ω~∞)。
具有掉電存儲功能,可存儲掉電前用戶編輯的波形和設置。
可產生單次或多次(1000次以下)特定波形(如產生一個半周期三角波輸出)。
其它(如增加頻譜分析、失真度分析、頻率擴展>200KHz、掃頻輸出等功能)。

三、方案設計和論證:
根據題目的要求,我們一共提出了三種設計方案,分別介紹如下:

1、 方案一
採用低溫漂、低失真、高線性單片壓控函數發生器ICL8038,產生頻率受控可變的正弦波
,可實現數控頻率調整。通過D/A和5G353進行輸出信號幅度的控制。輸出信號的頻率、
幅度參數由4x4位鍵盤輸入,結果輸出採用6位LED顯示,用戶設置信息的存儲由24C01完
成。系統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2、 方案二
由2M晶振產生的信號,經8253分頻後,產生100Hz的方波信號。由鎖相環CD4046和8253進
行N分頻,輸出信號送入正弦波產生電路和三角波產生電路,其中正弦波採用查表方式產
生。計數器的輸出作為地址信號,並將存儲器2817的波形數據讀出,送DAC0832進行D/A
轉換,輸出各種電壓波形,並經過組合,可以得到各種波形。輸出信號的幅度由0852進
行調節。系統顯示界面採用16字x1行液晶,信號參數由4x4位鍵盤輸入,用戶設置信息的
存儲由24C01完成。

3、 方案三
以4M石英晶振作為參考源,通過F374,F283以及LS164組成的精密相位累加器,通過高速
D/A變換器和ROM產生正弦波形,這個數字正弦波經過一個模擬濾波器後,得到最終的模
擬信號波形。通過高速D/A產生數字正弦數字波形和三角數字波形,數字正弦波通過帶通
濾波器後得到一個對應的模擬正弦波信號,最後該模擬正弦波與一門限進行比較得到方
波時鍾信號。通過相位累加器來實現多種波形的同相位輸出,並可以連續地改變頻率。
輸出信號幅度由TLC7524進行數字控制。用戶設置信息的存儲由24C01完成。

以下為三種基本方案的具體電路實現:

方案一
單片壓控函數發生器ICL8038產生頻率為100Hz~20KHz的正弦波,其頻率由DAC0832和5G
353進行控制。由於ICL8038自身的限制,輸出頻率穩定度只有10-3(RC振盪器)。而且
由於壓控的非線性,頻率步進的步長控制比較困難。輸出信號的幅度數控由DAC0832和5
G353完成。幅度數碼由單片機通過P0口輸入。要求幅度數據為8位/ 100mV。用戶設置信
息的存儲由24C01完成。
微控制器由8051最小系統,鍵盤/顯示介面晶元8279,16位鍵盤,6位LED數碼顯示器以及
相應解碼、驅動電路及「自動掃描/手動設置」選擇開關等組成。

方案二
基本信號產生:晶振頻率為2M,經8253進行分頻後,產生100HZ的方波信號,則分頻比為

M=fALE/100=2X104
其中FALE=2M
一般石英晶體振盪器的頻率穩定性優於10-5,故輸出信號的頻率穩定性指標得以保證。

頻率合成:CD4046和8253組成的鎖相環中,fo=100N 其中8253的定時器做4046的N分頻,
則占空比電路的輸入脈沖信號頻率也是N。
利用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8253的三個定時器,正好可以承擔上述2x104分頻和鎖相環中
而個分頻器的任務。其中定時器0分頻比設為2x104,定時器2做鎖相環N分頻。利用8253
做分頻器,應使其工作於方式3。
波形變換採用查表方式,把正弦波一個周期的波形按時間平均劃分為100個點,各點的電
壓數據放在存儲器2817中,通過DA0832實時查詢輸出。
輸出信號的幅度數控由DAC0832完成,幅度數碼由單片機通過P1口輸入,要求幅度數據為
8位/ 100mV。當輸出幅度為3V時,DAC輸入數值應為240。
微控制器系統由89C51最小系統,4x4位鍵盤輸入,字元型液晶顯示器以及相應的解碼、
驅動電路構成。液晶顯示採用菜單顯示方式,顯示直觀,操作方便,人機界面非常友好
. 用戶設置信息的存儲由24C01完成

方案三
以4M石英晶振作為參考源,通過F273,F283以及LS164組成的精密相位累加器和數字信號
處理,通過高速D/A變換器DAC0800和2817 E2ROM產生正弦波形,三角波形和任意波形。

正弦信號頻率計算:在相位累加器中,每來一個時鍾脈沖,它的內容就更新一次。在每
次更新時,相位增量寄存器的相位增量M就加到相位累加器中的相位累加值上。假設相位
增量寄存器的M為00...01,相位累加器的初值為00...00。這時在每個時鍾周期,相位累
加器都要加上00...01。本設計累加器位寬n是24位,相位累加器就需要224個時鍾周期才
能恢復初值。
相位累加器的輸出作為正弦查找表、三角波查找表和用戶自定義波形查找表(均為
E2PROM2817)的查找地址。查找表中的每個地址代表一個周期的波形的一個相位點,每
個相位點對應一個量化振幅值。因此,這個查找表相當於一個相位/振幅變換器,它將
相位累加器的相位信息映射成數字振幅信息,這個數字振幅值就作為D/A變換器的輸入。

設計n=24, M=1, 這個相應的輸出信號頻率等於時鍾頻率除以224。如果M=2,輸出
頻率就增加1倍。對於一個n-bit的相位累加器來說,就有2n個可能的相位點,相位增量
寄存器中控制字M就是在每個時鍾周期被加到相位累加器上的值。假設時鍾頻率為fc,那
么輸出信號的頻率就為:
f0 = M*fc / 224
數字正弦波經過一個模擬濾波器後,得到最終的模擬信號波形。通過高速DAC產生數字正
弦數字波形和三角數字波形,數字正弦波通過帶通濾波器後得到一個對應的模擬正弦波
信號,最後該模擬正弦波與一門限進行比較得到方波時鍾信號。
輸出信號的幅度數控由TLC7524數控衰減器完成,幅度數碼由單片機通過匯流排定址方式輸
入,幅度為8位/100mV。當輸出幅度為5V時,DAC輸入值為400。
微控制器系統由89C52最小系統,4x4位鍵盤輸入,字元型液晶顯示器以及相應的解碼、
驅動電路構成。液晶顯示採用菜單顯示方式,顯示直觀,操作方便,人機界面非常友好
。用戶設置信息的存儲由24C01完成

4、 方案比較
下面對三種方案的性能特點和實現的難易等作一些具體分析與比較。

1)方案一結構比較簡單,但由於ICL8038自身的限制,採用了RC振盪器,故輸出頻率穩
定度只能達到10-3數量級。方案二採用石英晶體振盪器和數字鎖相環技術,而一般石英
晶體振盪器的頻率穩定性優於10-5,故輸出信號的頻率穩定性指標得以保證。方案三同
樣採用石英晶體振盪器、精密的相位累加器,頻率穩定性指標同樣優於10-5。達到題目
的要求。

2)方案一由於壓控振盪器F/V的線性范圍有限,頻率步進的步長控制比較困難,難以保
證1000倍的頻率覆蓋系數。方案二採用集成鎖相環4046,配合8253很容易做到1000倍的
線性頻率覆蓋系數。方案三使用精密相位累加器和高速DAC,同樣可以實現1000倍的線性
頻率覆蓋。

3)方案一的控制顯示系統比較簡單,六位LED的顯示系統製作比較簡單,但難以顯示系
統輸出信號的詳細信息,使用時操作難度比較大,人機界面比較難懂。方案二和方案三
採用16字元x1行的液晶,菜單式操作方法,要求有比較高的硬體製作水平和軟體編程技
術,但可以詳細的顯示波形,占空比,信號幅度等信息。人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而
且通過軟體編程式控制制使系統輸出信號的頻率、波形預置變的非常簡單。

4)方案一中,為獲得1Hz的解析度,必須採用高精度的DAC,不容易達到比較高的精度。
方案二中用單片機對8253可編程定時器進行控制,配合集成鎖相環頻率合成器4046可以
比較容易的提供1Hz解析度。方案三採用精密相位累加器,具有相當好的頻率解析度,頻
率的可控范圍達0.25Hz
fc/2n=222/224=0.25Hz

5)方案一的ICL8038可以產生比較准確的波形。方案二通過實時查詢輸出正弦波,雖然
我們對每一個波形只採用了100個點,但在要求較高的場合,可以通過對每個波形取更多
個點的方法來提高波形精度。具有很好的升級擴展性能。方案三中E2PROM中存儲了1024
個波形點,可以提供非常精確的波形。在200KHz的時候,仍然能夠對每個波形提供8個點
,通過濾波器後,同樣會具有良好的波形。

6)方案一和方案二的頻率變換時間主要是它的反饋環處理時間和壓控振盪器的響應時間
,通常大於1ms。而方案三的頻率變換時間主要是數字處理延遲,通常為幾十個ns。

7)方案一由於採用RC振盪器,不可避免具有比較大的相位雜訊。方案二的相位雜訊是它
的參考時鍾—石英晶體振盪器—的雜訊的兩倍。而方案三由於數字正弦信號的相位與時
間成線形關系,整片電路輸出的相位雜訊比它的參考時鍾源的相位雜訊小。
從以上的方案比較可以看出,方案三結構比較復雜,但具有輸出頻率穩定性高、頻率輸
出線性度好、頻率解析度高、波形准確、頻率變換時間小、相位雜訊小、人機界面友好
,易於控制等優點,性能優良。是本次設計的理想設計方案。而相對來說,方案一結構
很簡單,製作容易,但是輸出信號有頻率線性度差、頻率穩定度低、頻率解析度低、頻
率變換時間比較長,相位雜訊大以及人機界面不友好等缺點。方案二電路也比較簡單,
但在頻率解析度、頻率變換時間、相位雜訊等方面都比第三種方案差。總之,方案一和
方案二都具有各自的比較大的弱點,難以達到理想的設計要求。故不宜採用。
經過比較,我們決定採用方案三的電路設計進行製作。

四、電路設計與製作
系統總體結構如圖3所示。下面就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的具體電路結構進行分析。

1、 相位累加器
這一部分電路是整個波形發生系統的核心,包括IC F374+F283+LS164。它由一個加法器
F283、三個8位相位寄存器F374(構成24位相位寄存器)和串列--並行地址轉換LS164組
成。在相位累加器中,每來一個時鍾脈沖,它的內容就更新一次。在每次更新時,相位
增量寄存器的相位增量M就加到相位累加器中的相位累加值上。假設相位增量寄存器的M
為00...01,相位累加器的初值為00...00。這時在每個時鍾周期,相位累加器都要加上
00...01。本設計累加器位寬n是24位,相位累加器就需要224個時鍾周期才能恢復初值。

2、 三種波形(正弦波、三角波和用戶自定義波形)發生

相位累加器的輸出作為正弦查找表、三角波查找表和用戶自定義波形查找表(均為E2PR
OM2817)的查找地址。查找表中的每個地址代表一個周期的波形的一個相位點,每個相
位點對應一個量化振幅值。因此,這個查找表相當於一個相位/振幅變換器,它將相位
累加器的相位信息映射成數字振幅信息,這個數字振幅值就作為D/A變換器的輸入。
設計n=24, M=1, 這個相應的輸出信號頻率等於時鍾頻率除以224。如果M=2,輸出頻率
就增加1倍。對於一個n-bit的相位累加器來說,就有2n個可能的相位點,相位增量寄存
器中控制字M就是在每個時鍾周期被加到相位累加器上的值。假設時鍾頻率為fc,那麼輸
出信號的頻率就為:
f0 = M*fc / 224
頻率控制字計算:我們使用的是222Hz的晶振,有24位控制字,輸入頻率數值與輸出頻率
控制字的關系為
Kfo = 224/222*Kfi = 4Kfi
數字正弦波經過一個模擬濾波器後,得到最終的模擬信號波形。通過高速DAC產生數字正
弦數字波形和三角數字波形,數字正弦波通過帶通濾波器後得到一個對應的模擬正弦波
信號,最後該模擬正弦波與一門限進行比較得到方波時鍾信號。

3、 低通濾波電路
本設計採用NE5532製作二階濾波器,因題目要求100Hz~200KHz的輸出頻率,故設計頻率
截止上限在300KHz,保證足夠的通頻帶並濾除雜波影響。

4、方波整型電路
為獲得良好的波形效果,我們採用視頻運放AD817作為比較器+74HC04整型以獲得良好的
方波上升沿,並提供一組TTL電平信號輸出,作為自己設計的附加功能,幅度為0~5V連續
可調。

5、數控衰減器
輸出信號的幅度數控由TLC7524數控衰減器完成,幅度數碼由單片機通過匯流排定址方式輸
入,幅度為8位/100mV。當輸出幅度為5V時,DAC輸入值為400。
幅度數值通過鍵盤輸入,同步顯示在液晶上,再由單片機通過P1口輸入DAC0832,幅
度數據為8位/ 100mV。當輸出幅度為5V時,DAC輸入數值應為400。因為題目要求的最高
幅度為5V,所以當設置幅度時,一旦按下鍵盤5,液晶直接顯示5.0V。

6、微控制器系統
該部分電路我們採用了單片機89C52,因為它價格便宜、容易購買而且自帶8K Flash Ra
m,使用方便。鍵盤輸入採用4x4位鍵盤,提供數字0~9共十個數字按鍵以及6個功能控制
鍵。液晶顯示採用HD44780驅動,16字x1行字元型液晶屏顯示。系統各功能的切換以及參
數設置均在液晶屏上有詳細的顯示,各功能切換使用菜單式。系統顯示直觀,操作方便
,人機界面非常友好。

7、用戶設置信息存儲
使用非易失E2PROM24C01保存用戶的設置信息,具有掉電存儲功能,可存儲掉電前用戶編
輯的波形和設置。

8、加法器
由AD817構成的加法電路,實現同周期的三種波形線性相加輸出,輸出為三種波形的組合
波形。

9、電源電路
根據本設計的供電需要,電源由3A的整流橋堆和3x7805提供三路+5V電壓輸出,7809和7
909構成±9V雙電源輸出。均提供電容濾波以消除紋波影響。

五、軟體設計 (見下頁圖4)

六、系統調試

我們的硬體分為電源板、低通濾波板、單片機最小系統板、液晶顯示板、DDS板和加法
器板共六個部分。製作時,我們採用各電路板依次製作,依次調試的方法。下面依次敘
述各電路板的製作過程。

電源板:根據題目的要求,波形發生器需要三路+5V電壓和±9V電壓。使用50W環型
3路7805提供穩定的+5V電壓輸出,7809和7909提供±9V電壓。

DDS板:這一部分電路包括E2PROMF374、F283和LS164構成的相位累加器和正弦查找
表E2PROM、三角查找表E2PROM和用戶自定義查找表E2PROM以及對應的高速D/A。
製作後,接通電源,在Hitich OSCILLCOPE V-1050F 100M示波器上觀察正弦波和三角波
的輸出波形,可以觀察到波形有比較大的毛刺,並有較大的高頻分量。通過鍵盤輸入波
形的各種頻率數值測試,均可在示波器上觀察到比較好的波形。

低通濾波板:由AD817組成一個二階濾波器。從DDS板輸入正弦波,用V-1050F 100M
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發現波形已經變的很平滑,毛刺和高頻分量已經消失。達到了預
期效果。

單片機最小系統板:由89C52,鎖存器74LS373,與非門74LS00構成,板上設置排線
跟其他電路板相連。把程序寫入89C52,經過模擬測試,程序通過,各功能正常。

液晶顯示板:由HD44780驅動電路和液晶屏構成。液晶屏採用字元型16x1字(每字8x5)
顯示。經聯結單片機最小系統板測試,顯示功能正常。

加法器和數控衰減器板:這一部分電路由AD817加法器 、D/A TLC7524 、74LS245匯流排緩
沖、74LS138地址解碼、74LS04反相器以及AD8032運放構成。完成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和用戶自定義波形的幅度控制以及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的線性組合輸出。經聯機測試
,幅度控制和波形組合輸出正常。

2 調試方法和過程

採用分別調試各個單元模塊,調通後再進行各單元電路聯機統調的方法,提高調試效
率。

(1)軟體部分調試
本機的軟體主要功能是完成人機介面,因此編程的時候把界面的友好性放在首位,
採用主從菜單式的操作方法。由於對51系列單片機編程比較熟悉,在軟體的模擬調試過
程中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各軟體功能均正常實現。

(2)硬體部分調試
整個硬體調試過程基本順利,由於採用了工藝精良的雙面孔化PCB板,各單元電路工作穩
定,給調試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 在相位累加器調試過程中發現地址不正常現象。經查找資料,相位寄存器使用的是
F373,但由於F373是透明鎖存器,直接導致地址出錯。於是更換為LS374,問題解決。

2) 加法器調試時,示波器上發現方波信號出現過沖現象。查找資料發現AD8032是寬頻
高速運放,嘗試在反相輸入端和輸出端並上5.7pf的電容,問題解決。

3) 加法累加器調試時,發現正弦波毛刺比較大。用替換法檢查,發現是因為地址寄存
器性能不穩,更換74LS164後,問題解決。

各單元調試通過以後,進行整機調試,調試結果顯示,整個系統能夠正常工作。

3 調試過程中使用的儀器設備
HITICH OSICLLCOPE V 1050F 100M 示波器
VICTOR VC-9806 數字萬用表
中策 DF-1642信號發生器/頻率計
南京偉福G-6D單片機模擬器
EMP-100編程器

七、系統指標測試

1、 測試儀器設備
HITICH OSICLLCOPE V 1050F 100M 示波器
VICTOR VC-9806 數字萬用表
中策 DF-1642信號發生器/頻率計

2、 測試方法及結果

1)正弦波100KHz測試
用鍵盤設置幅度為5V,通過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計算得輸出幅度值為5V。
正弦波1KHz測試
用鍵盤設置幅度為5V,通過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計算得輸出幅度值為5V。

2)方波1KHz測試
用鍵盤設置幅度為5V,通過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計算得輸出幅度值為5V。

3)三角波1KHz測試
用鍵盤設置幅度為5V,通過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計算得輸出幅度值為5V。

4)組合波形測試
用鍵盤設置功能為組合輸出,設置三種波形幅度為正弦波1V、方波1V、三角波1.5V,用
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波形正常。

4) 存儲功能設置
關閉電源,等待一段時間,然後再打開電源,原來的設置均恢復。證明具有存儲功能。

5) 頻率步進間隔
用鍵盤設置頻率步進,間隔為1Hz。

6) 輸出電壓測試
用鍵盤設置正弦波輸出幅度值為5V,用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計算得輸出電壓為5V。同
樣設置三角波和方波輸出幅度值為,計算得輸出電壓為5V。

7) 顯示功能
輸出信號的類型、頻率、幅度以及功能選擇均可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出來。顯示功能正
常。

8) 頻率范圍擴展
用鍵盤設置正弦波頻率為1Hz,在示波器上可觀察到良好的波形。設置為250KHz,同樣可
觀察到良好的波形。再用鍵盤依次改變波形為三角波和方波,同樣可觀察到輸出頻率范
圍為1Hz~250KHz。

3、 誤差分析
系統輸出信號頻率誤差跟晶振在同一個數量級,約為10-6。
系統輸出信號幅度誤差在1HZ和20KHz時正弦波有5%的誤差。原因:濾波器通帶問題。
波形在較低頻率時有一定時針,原因:DDS板轉換雜訊。

八、系統改進措施
濾波器改用中心頻率可調的帶通濾波器。
各單元電路集中在同一塊PCB板上製作。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