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動過緩需要焊接什麼意思
❶ 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疾病名稱 疾病名稱 :竇性心動過緩 英文名 :sinus bradycadia 疾病代碼 :ICD:I49.8 人體部位 :洶部 就診科室 :心血管內科 相關系統 :循環系統 [編輯本段]疾病概述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詮諦牟 ⒓斃孕募」H ⑿募⊙住⑿募〔『筒●甲酆險鰲? 臨床表現: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一般無症狀。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3、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編輯本段]疾病分類 心血管內科 [編輯本段]疾病病因 竇性心動過緩見於健康的青年人、運動員與睡眠狀態。其他原因包括顱內疾患、嚴重缺氧、低溫、甲狀腺功能減退、阻塞性黃疸,以及應用擬膽鹼葯物、胺碘酮、β受體阻滯劑、普羅帕酮(心律平)、鈣通道阻滯劑或洋地黃等葯物。竇房結病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發生竇性心動過緩。 [編輯本段]診斷檢查 心電圖檢查:成人竇性心律的頻率低於60次/分鍾,稱為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常同時伴隨發生竇性心律不齊(即不同PP間期的差異大於0.12s)。 [編輯本段]心電圖特徵 竇性心動過緩心電圖特徵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P波是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P波順序出現,P波在Ⅰ、Ⅱ、aVF、V3-V5導聯中直立,在aVR導聯中倒置。 2. 出現P波頻率小於60次/分,一般在40~60次/分之間。 3. P-R間期大於0.12秒。竇性心動過緩時T波振幅常偏低,Q-T間期較一般為長,U波有時突出。 4. 竇性心動過緩心電圖特徵還表現在常伴有竇性心律不齊。 [編輯本段]治療方案 無症狀的竇性心動過緩通常無需治療。如因心率過慢,出現心排血量不足症狀,可應用阿托品、麻黃鹼或異丙腎上腺素等葯物,但長期應用往往效果不確實,易發生嚴重副作用,故應考慮心臟起搏器。 [編輯本段]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編輯本段]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編輯本段]保健貼士 本疾病常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它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應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呱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心率少於60次/分,既為竇性心動過緩,注意情緒上的變化最為重要。 發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顯著竇性心動過緩,此時可能促發心室顫動。此時的心動過緩在急性心肌梗塞所並發的心律失常中,僅次於室性過早搏動。後下壁梗塞時的發生率比前壁梗塞時大3倍。竇性心動過緩最可能出現於梗塞發作後的最初數小時內(其發生率為40%)。因此,對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所發生的竇性心動過緩應予及時處理。 【合理飲食】 1、飲食宜高熱量、高維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過硬不消化及帶刺激的食物。 2、吸煙飲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誘發因素,應戒煙忌酒。 3、平時可服用益氣養心的葯膳,如人參粥、大棗粥、蓮子粥等。
❷ 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復鍾60次稱為竇性心制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
臨床表現:
輕重不一,可呈間歇性發作。多以心率緩慢所致心、腦、腎等臟器血供不足症狀為主。輕者乏力、頭暈、記憶力差、反應遲鈍等,嚴重者可有黑蒙、暈厥或阿-斯綜合征發作。部分嚴重患者除可引起心悸外,還可加重原有心臟病症狀,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絞痛。心排血量過低嚴重影響腎臟等臟器灌注,還可致少尿等。
(2)竇性心動過緩需要焊接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竇性心律過緩治療原則:
1、竇性心律過緩如心律不低於每分鍾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律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律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律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❸ 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危害
緩到多少次每分呢?
這個結論是醫生說的還是心電圖報告上顯示的?
機器上只要心專率低於屬60次就顯示心率過緩 但實際上正常人很安靜 特別是睡覺以後心率可以降到50次以下 只要不低於38次每分就不屬於病變
心率慢是好事 說明心臟強壯發達 每博輸出量大
竇性心律是人的正常心率 心臟有多個起搏點 其中正常起搏點就是竇房結 由竇房結起搏的心率稱竇性心率
竇性心動過緩就是竇房結發出的起搏頻率慢了一點 低於60次每分
可能由迷走神經興奮性相對增高引起
也許你檢查之前喝了茶等高鉀食物 或者天氣較冷有些感寒等等 總之醫生說沒有問題 自己沒有不適的感覺就不必擔心
補充: 如果心率太慢當然會造成器官供血不足 機體缺氧 但突出表現應該在頭暈 兩眼發黑 站立不穩這種缺血症狀 胸悶和呼吸不暢主要是心肌缺血時才發生~
❹ 竇性心動過緩什麼意思
您好,進就上述心電圖檢查結果,主要是存在J點抬高,建議就診專科醫院復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看一下為佳,要警惕心血管疾病或者是復極綜合征。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❺ 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版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權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鑒別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臨床常用「A」項葯物治療即可。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❻ 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說心臟有問題
一看到竇性兩個字,大家就應該知道,這是正常的心律,過緩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太慢。這個結論容易理解,但是圍繞著這個結論所作出的解釋卻不那麼簡單。對於成年人正常的心跳次數,教科書上一直說60-100次/分,也就是說如果您的心電圖顯示心跳小於60次每分,那麼心電圖醫生就會寫上報告:竇性心動過緩。人為的認為60-100次每分才是正常的,低於或高於是不正常的,應該說這個看法是不合適的。現在普遍的觀點是休息狀態下心跳在55次至90次每分是合適的,所以說55次以上的心跳次數是正常的,大家不用擔心。如果在50次-55次之間,可以密切觀察,一般也不需要進行特別處理。如果在50次以下,就要到心血管專科就診了。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心跳過慢,有正常的,不需要處理的情況,也有非常危險的情況。我這里先說說正常的。異常的情況我在以後有關心臟起搏器的內容中再向大家介紹。最常見的導致心跳較慢的情況就是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他的心跳次數是偏慢的,專業的運動員休息時候的心率可以下降到40-50次每分而沒有任何症狀,這對他的身體沒有什麼影響。這容易理解,因為他的心臟經常鍛煉,他心臟跳一下搏出的血液量相當於我們普通人心臟跳兩下搏出來的血液量,所以他的心跳就慢。例如美國前總統小布希,他的休息狀態下心率就只有45次左右,這是跟他長期堅持慢跑和騎自行車有關系。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服用了導致心率下降的葯物.
❼ 竇性心動過緩 是怎麼回事 什麼意思 能詳細點解答嗎 謝謝
病情分析:
你好,心率低於60次每分鍾就屬於竇性心動過緩。生理性的可以見於運動員專、老年人屬和睡眠時,病理性一般與心肌炎,竇房結功能減退等有關系
指導意見:
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沒有症狀是不需要治療的。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❽ 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
病情分析:
你好,正常人心率是60-100次/分。
指導意見:
你的情況,如果低於60次,但節律是竇性的話,屬於竇性心律不齊。
❾ 竇性心動過緩是啥意思
您好,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❿ 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
竇性心律慢抄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襲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