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接頭是由焊縫和什麼倆部分組成
A. 焊接接頭由哪兩部分組成
焊縫、熔合區。
B. 焊接方法連接的接頭稱為焊接接頭,它由焊縫, ( )和( )三部分組成
用焊接方法連接的接頭稱為焊接接頭(簡稱為接頭)。它由焊縫、熔合區、熱影響區及其鄰近的母材組成。
C. 焊接件整個焊接接頭,由哪幾部分組成
焊接件整個焊接接頭,由哪幾部分組成?
答:由焊縫金屬,融合區,熱影響區和母體組成。
D. 什麼是焊接符號它由幾部分構成
焊接符號:是在復焊接結構制圖紙中用來表達焊接接頭形式、施工方法、焊接工藝等內容的符號.
構成:一般由指引線、基線、焊接接頭符號、焊腳大小或熔深大小標記、焊縫長度以及附加說明幾個部分組成。
PROE中焊接符號標注如下:
進入proe5.0工程圖,單擊【草繪】,繪制出一個角焊縫的符號(以角焊縫為例),a用文字注釋寫上。
單擊【注釋】——符號庫。
彈出菜單管理器——定義——輸入符號庫的名稱「L」(名稱自由定,必須以英文或者數字命名)——勾出去確定。
繼續單擊菜單管理器中的【繪圖復制】。
框選「角焊縫符號」,單擊完成。
單擊完成,彈出定義符號庫對話框,在【一般】欄中選取【左引線】【右引線】另分別選取焊接符號的左端點、右端點。
【符號實例高度】操作方法。
【可變文本】一欄選取a。
單擊【完成】。
單擊寫入目錄途徑。
E. 焊接接頭的組成及特點是什麼
(一)焊接接頭由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組成。
1)焊縫金屬:焊接加熱時,焊縫處的溫度在液相線以上,母材與填充金屬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後成為鑄態組織。在冷卻過程中,液態金屬自熔合區向焊縫的中心方向結晶,形成柱狀晶組織。由於焊條芯及葯皮在焊接過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往往優於母材,只要焊條和焊接工藝參數選擇合理,焊縫金屬的強度一般不低於母材強度。
2)熱影響區:在焊接過程中,焊縫兩側金屬因焊接熱作用而產生組織和性能變化的區域。
(二)低碳鋼的熱影響區分為熔合區、過熱區、正火區和部分相變區。
1)熔合區 位於焊縫與基本金屬之間,部分金屬焙化部分未熔,也稱半熔化區。加熱溫度約為1 490~1 530°C,此區成分及組織極不均勻,強度下降,塑性很差,是產生裂紋及局部脆性破壞的發源地。
2)過熱區 緊靠著熔合區,加熱溫度約為1 100~1 490°C。由於溫度大大超過Ac3,奧氏體晶粒急劇長大,形成過熱組織,使塑性大大降低,沖擊韌性值下降25%~75%左右。
3)正火區 加熱溫度約為850~1 100°C,屬於正常的正火加熱溫度范圍。冷卻後得到均勻細小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其力學性能優於母材。
4)部分相變區 加熱溫度約為727~850°C。只有部分組織發生轉變,冷卻後組織不均勻,力學性能較差。
F. 壓力容器焊接接頭的基本形式有 對接焊縫 角焊縫 和什麼
壓力容器焊接接頭形式是由相焊的兩焊件相對位置所決定的,主要有對接接頭、搭接接頭和角接接頭等。
對接接頭所形成的結構基本上是連續的,能承受較大的靜載荷和動載荷,是焊接結構中最完善和最常用的結構形式。搭接接頭、角接接頭所形成的焊縫都是角焊縫,承壓後,角焊縫及其四周應力狀態比較復雜。所以鍋爐、壓力容器的主體焊接接頭中不採用搭接接頭和角接接頭。
接頭形式一般根據焊縫在結構中的受力狀態及部位選擇。對鍋爐、壓力容器上的焊接接頭形式主要有以下要求:
(1)鍋爐、壓力容器主要受壓元件的主焊縫(鍋筒、爐膽和集箱的縱向和環向焊縫,封頭、管板和下腳圈的拼接焊縫等)應採用全焊透的對接接頭形式。
(2)對於額定蒸汽壓力大於或即是3.82MPa的鍋爐,集中下降管管接頭與筒體的連接必須採用全焊透的接頭形式。對於額定蒸汽壓力大於或即是9.81MPa的鍋爐,管子或管接頭與鍋筒、集箱、管道角焊連接時,應在管端或鍋筒、集箱、管道上開坡口,以利焊透。
(3)當凸形封頭與筒體的連接因條件限制不得不採用搭接時,應雙面搭接,搭接的長度不應小於封頭厚度的3倍,且不應小於25mm。
(4)當必須採用角焊結構時,要選用公道的焊接坡口形式,盡量雙面焊接,保證焊透。在任何情況下,焊角尺寸都不得小於6mm。對平封頭和管板,還應採用必要的加強結構。
(5)壓力容器接管(凸緣)與筒體(封頭)、殼體連接,平封頭與筒體連接,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原則上採用全焊透形式:介質為易燃或毒性程度為極度危害和高度危害的壓力容器;作氣壓試驗的壓力容器;第三類壓力容器;低溫壓力容器;按疲憊准則設計的壓力容器;直接受火焰加熱的壓力容器。
G. 焊接接頭組成
焊接接頭由焊縫金屬和焊接熱影響區HAZ組成,HAZ是母材的一部分,即焊接時母材溫度在熱循環作用下超過Ac1溫度以上的區域
H. 焊接接頭有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組織性能有何特點
在設計焊接接頭時,首先應該考慮接頭的強度,其次還要考慮如何保證組合件的尺寸精度,零件的裝備定位、釺料的安置、釺焊接頭的間隙等工藝問題。
在焊接時,由於焊料及焊縫的強度一般比母材低,若採用對接的焊接接頭,則接頭強度比母材差,因而對接接頭不能保證接頭具有與母材相等的承載能力,焊接接頭大多採用搭接形式。
由於工件的形狀不同,搭接接頭的具體形式各不相同:
①平板焊接接頭形式;
②管件焊接接頭形式;
③T形和斜角接頭形式;
④端面接頭;
⑤管與棒與板的接頭形式;
⑥線接觸接頭形式;
在設計焊接接頭時還應考慮應力集中問題,尤其是接頭受動載荷或大應力時應力集中問題更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的設計原則是不應使接頭邊緣處產生任何過大的應力集中,而應將應力轉移到母材上去。為避免在載荷作用下接頭處發生應力集中,可局部加厚薄件的接頭部分,使應力集中點發生在母材而不是在焊接的邊緣。當載荷過大是,不應用焊縫圓角來緩和應力集中,應在零件本身拐角處安排圓角,使應力通過母材上的圓角形成適當的分布。為了增強承載能力,一方面增大焊縫面積,另一方面是盡量使受力方向垂直於焊縫面積。
I. 熔化焊的焊接接頭包括哪幾部分
焊接接頭由母材、熔敷金屬構成。
J. 什麼是焊接接頭
接頭金屬及填充金屬熔化後,又以較快的速度冷卻凝固後形成。焊縫組織是從液體金屬結晶的鑄態組織,晶粒粗大,成分偏析,組織不緻密。但是,由於焊接熔池小,冷卻快,化學成分控制嚴格,碳、硫、磷都較低,還通過滲合金調整焊縫化學成分,使其含有一定的合金元素,因此,焊縫金屬的性能問題不大,可以滿足性能要求,特別是強度容易達到。焊接接頭熔化區和非熔化區之間的過渡部分。熔合區化學成分不均勻,組織粗大,往往是粗大的過熱組織或粗大的淬硬組織。其性能常常是焊接接頭中最差的。熔合區和熱影響區中的過熱區(或淬火區)是焊接接頭中機械性能最差的薄弱部位,會嚴重影響焊接接頭的質量。焊接接頭熱影響區。被焊縫區的高溫加熱造成組織和性能改變的區域。低碳鋼的熱影響區可分為過熱區、正火區和部分相變區。
(1)過熱區 最高加熱溫度1100℃以上的區域,晶粒粗大,甚至產生過熱組織,叫過熱區。過熱區的塑性和韌性明顯下降,是熱影響區中機械性能最差的部位。
(2)正火區 最高加熱溫度從Ac3至1100℃的區域,焊後空冷得到晶粒較細小的正火組織,叫正火區。正火區的機械性能較好。
(3)部分相變區最高加熱溫度從Ac1至Ac3的區域,只有部分組織發生相變, 叫部分相變區。此區晶粒不均勻,性能也較差。 在安裝焊接中,熔焊焊接方法應用較多。焊接接頭是高溫熱源對基體金屬進行局部加熱同時與熔融的填充金屬熔化凝固而形成的不均勻體。根據各部分的組織與性能的不同,焊接接頭可分為三部分。如圖2—l所示,
在焊接發生熔化凝固的區域稱為焊縫,它由熔化的母材和填充金屬組成。而焊接時基體金屬受熱的影響(但未熔化)而發生金相組織和力學性能變化的區域稱為熱影響區。熔合區是焊接接頭中焊縫金屬與熱影響區的交界處,熔合區一彀很窄,寬度為0.1~0.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