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雕刻大全 » 古代什么人能拥有龙玉的雕刻

古代什么人能拥有龙玉的雕刻

发布时间: 2021-02-19 11:32:29

㈠ 古代玉器雕刻大师有哪些

邱处机

(1148~1227年),又名邱长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省栖霞)人,世称"长春真人"。邱处机被称作玉雕鼻祖。他是个道士,道号"长春"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也有其名。他是山东人,小时家贫,当了道士后到处云游,见多识广,学到了琢玉技艺。他曾远到新疆和阗采玉,有传说他用小毛驴运白玉回北京。他专从遭灾受难的流浪儿中挑选聪明灵巧者,传授他们琢玉,从此北京开始有了玉器行。长春道士曾被成吉思汗封为"白衣大士" ;琢玉的人称他为"邱祖" ,他死后被葬在北京白云观。因他对玉器行有贡献,每逢正月十五邱祖生日这一天,北京玉雕艺人们要到白云观去祭拜这位祖师爷。琉璃厂沙土园还设有长春会馆,里面安放着邱祖的塑像,会馆成了纪念邱祖和玉器行聚会的场所。

陆子冈

明代嘉靖、万历间琢玉工艺家、雕刻家。一作子刚。苏州(今属江苏)人,居横山下。陆子冈擅玉雕,曾雕玉水仙簪,玲珑奇巧,花托下基枝,细如发丝而不断。《苏州府志》赞:"陆子冈,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如毫发"。还有《徐文长集》中载有"题水仙簪诗五道"。其中一道是"昆吾锋尽终难以,愁煞苏州陆子冈"之句。尚有"梅花纹茶晶花插"句。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发掘清代皇室墓时得玉杯一件,杯柄上有"子冈"二字款,器身及盖雕满花纹,盖面上 3只圆雕狮子。造型精美,是他传世作品。他所制之玉,与同时玉器比,有许多独到之处,尤其刻款形式,均用图章式印款。有阳文或阴文,有"子冈"、"子刚"、"子刚制" 3种。不显目,也不固定,有在背面、器底、把下端、盖里等处不一。
陆子冈是玉雕界所熟知的名字,关于他有许多传说。明朝晚期由于手工业的发达,以及如陆子冈这样名家高手的出现,带有工匠名款的雕件成了世人追求的目标,此风从世俗流入皇宫大内,皇室贵族也受到影响。因此玉雕工匠们的身价也随之提高,有的玉工高手"与士大夫抗礼"与有钱的绅士们平起平坐,成了社会的名流。本人还听说有玉工见皇帝驾到不下跪的传闻,我想:这一定是指皇帝来参观,看玉工如何聚精会神的切磋琢磨,玉工因衣冠不整、泥水污渍在身,所以圣喻就"免礼"了。

刘谂

字子分,明末苏州玉雕大师。擅琢水晶、玛瑙、玉器,人物花鸟,巧丽绝伦,仿古惟妙惟肖可以乱真。刘谂的玉琢在最后一道工序即碾磨细工上,存在着“求形不求工”的现象。

王小溪

明代苏州人玉雕专家。王小溪玉琢技艺,法粗犷有力,出现“三层透雕法”,镂雕十分精细,擅琢玛瑙,雕玉。

李文甫

明代的晚期玉雕名手,李文甫出生于苏州,李文甫镂雕十分葵花图华物乱,布精细,非常具有时代风,尤以物中不过格!

贺四

明代的晚期玉雕名手,贺四是苏州人士,三层透雕法是他的拿手!

朱永泰

乾隆宫廷玉雕名家,苏州人。朱永泰的玉器具有简朴浑厚的艺术特色,深受乾隆喜欢。乾隆五十三年初,造办处玉匠朱永泰用一年时间,将御制诗和注释、图章款式琢磨于玉山上,工程至此告终,前后共用了八年时间。玉山工程复杂,工艺精湛,器形巨大,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极为罕见,为稀世珍品。 朱永泰的玉雕作品(玉福海)。亦称云龙玉瓮。随玉料形状所制,近似扁方形,周身琢云龙纹,腹内光素,底镌弘历题诗,为所镌。此玉现存乐寿堂明间西侧与玉寿山相对。原玉石重2500千克,连座高134.5厘米,宽135厘米,长60厘米,腹深34.5厘米,也是由两淮盐政玉作从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1776~1780)十月,历时四年零四个月完成。
朱永泰的又一玉雕作品(大禹治水玉山)。全名“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玉山卓立如峰,表现出大禹指挥众人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上劈山凿石、疏通水害的情景。玉重一万零七百多市斤,高 244厘米,宽96厘米,嵌金丝烧古铜座,堪称“玉器之王”。养心殿造办处如意馆奉旨按宋人画“大禹治水图”设计玉山,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初十日画得正背左右四面纸样,由院画家贾全照图式在大玉上临画。后几经周折于当年闰五月七日将玉料、蜡样同时发到两淮盐政,碾琢完工后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八月十六日运京。玉山背面镌数百字御制诗文和玺文,由苏州刻字名工朱永泰篆刻。全部工期近10年。现仍在乐寿堂后间。

姚宗仁

姚宗仁,清代苏州琢玉高手。姚宗仁的祖父和父亲都擅琢玉。雍正七年(1729)姚宗仁和都志通、韩士良同时被选进北京,在宫廷造办处琢玉。他擅长设计画样,乾隆六年1741,二月初一,太监张明把一块青玉交给姚宗仁画样,十六日姚宗仁画成凫尊纸样,经皇帝批准发往苏州制作。姚宗仁不但能画样,而且善于鉴定,乾隆对他十分器重。
姚宗仁能识料画样,又能帮皇帝鉴别真伪古玉。乾隆帝很赏识他,在《御制玉杯记》中记述了他识别真伪的经过,说"夫圬者梓人虽贱役""不妨为立传"。 如此高级玉雕人才不但没职务名称,反被称为与泥水打交道的乡巴佬"贱役",可知在只有皇权没有人权的社会里是没有人格尊严的。但因姚宗仁对皇帝辫玉有贡献,乾隆帝也想到为他立传,道也将其地位摆平了。至于一般玉工因设计不出画样或因制作工期长而被责罚、打板子的事也是有的。就如姚宗仁这样全能的玉工因延误工期也被罚了"钱粮"。这说明在天子脚下的玉工整天受到监视,提心吊胆的进行劳作。还不如在民间的艺人那样自由,可与官人绅士之流往来。

朱时云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玉雕高手。擅长在玉石上刻字。朱时云被苏州织造衙门选送北京,在宫廷造办处供职一年有余。乾隆四十年1775七月,朱时云托词生病潜逃出宫,造办处为此行文到苏,要求苏州进行查办。 (乾隆玉洗)上的这首诗句的刻手,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简称《清文件》)记载,此时苏州刻字名匠朱时云在宫中受命,那么,这首诗很可能是由朱时云所刻。

芝亭

乾隆宫廷玉雕名家。芝亭仿古玉已初显端倪.

谢士枋

清代乾隆年间吴县人,故居在香山附近的圆通庵。谢士枋少年丧父,家境贫寒,邻翁招他为徒,带至扬州,习学玉雕。他灵敏好学,三年学成。所雕玉器精妙绝伦,扬州盐商大贾竞相高价争购,名声鹊起。乾隆年间被召入皇宫内廷。其一作品,形似半爿西瓜,外皮绿如翡翠,内瓤红似珠霞,好似刚刚剖开,甘露欲滴,见者无不称奇。乾隆帝对之爱不释手,藏于圆明园。l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英军所得,后卖到上海。看到这件玉器的人都惊诧不已,以为至宝。

㈡ 古代百姓家具能雕刻龙的图案吗

在元朝以前所有龙都是共有的。
在元朝,统治者开始(注意是开始)对龙进行垄断,不准常人穿用有龙凤图案的服装,市街店铺也不准再织造、出售有龙凤图案的布匹,违者除物品被没收外,还要把犯禁之人拘捕严惩。但由于龙纹流行年代久远,元朝统治者一时还不能完全禁绝民间对龙饰品的使用,于是只好采取了变通方法,即把龙分为三六九等,双角五爪的龙形象由皇帝专用,其他三爪、四爪的龙纹则可供民用。
可是到了明朝,皇帝为了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到挑战,对龙纹进行专制统治,从此龙纹被皇家彻底垄断。

㈢ 玉雕刻龙和玉有什么寓意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代表中国的图腾,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专成部分。而翡翠在清代开始便属流行,翡翠上面雕刻的每种图案都有其美好的寓意。翡翠龙牌因此便是翡翠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结合与传承,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男士,佩戴翡翠龙牌,象征着事业亨通,平布青云,那么翡翠龙牌的佩戴有什么禁忌?翡翠龙牌挂件有什么寓意和发展意义?下面意绵绵珠宝的小编将给大家详细介绍翡翠龙牌的相关知识。

翡翠龙牌的寓意
自古以来,龙是祥瑞的化身,古代天子自称龙,与凤一起寓意成双成对或龙凤呈祥。翡翠龙牌里的龙是代表中国的图腾,广泛介入于中华文化各领域,是中华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龙牌在男性身上佩戴的话,就表示象征事业亨通,步步高升,平步青云,龙为瑞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深受国人和海外友人的喜爱,更是生肖龙的朋友的护身佩,因此自己佩戴或送给朋友都非常合适,佩戴不就装饰作用,更能驱邪保平安。
佩带翡翠龙牌象征顺风得利、飞黄腾达、为人上之人也。如今与龙相关的吉祥祝颂语有非常多,像望子成龙、龙凤吉祥、真龙天子、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等,所以以龙为题材的翡翠牌,可以馈赠的对象有很多,祝高升、祝吉祥、祝富贵、祝心想事成都可以。

㈣ 古代龙纹图案的东西只有哪些人拥有

古代龙纹图案的东西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用,皇帝和被皇帝的兄弟,比如什么什么王啦,等等。

㈤ 古代人用什么来雕刻玉石的

早期的玉器加工技术,主要借用磨光玉器的技法,即切割、钻孔和打磨等,后来逐渐发展为镂雕、线刻等。早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和小件工具,后制成礼器或神器。
使用的工具可有以下三种:
1、马尾线切割法:用马尾可马鬃绳充当“锯条”,不断地加砂和水,来回往复地拉动“锯条”磨擦拉锯,慢慢地便可把玉料剖成两面平整的玉片。
2.砣切割法:砣,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作旋转,从而达到截割加工玉器的工具。其具体方法是,在一个水平轴上安装一个圆盘,然后将缠在圆盘一侧的轴上的带子分别连接在脚踏板上,治玉工匠用脚交替地踏踩脚踏板,轴子便旋转起来,旋转的由子同时带动被称为“砣”的圆盘转动,此时只要在圆盘上加水和石英砂等砂类物质,就可以通过磨擦来加工玉器了。
3.片切割法:用石片或木片等磨擦切割加工玉器的一种方法。这是根据良渚玉器上出现的呈“V”字形的切割痕来推测的

㈥ 古代什么人能戴龙形玉佩

  1. 五爪金龙复,龙在古代一般只有制皇帝才可以佩戴,代表权威和真龙天子的意思。

  2. 就是皇子一般都不能随便佩戴龙,佩戴的也只能是皇帝赏赐的一般龙形。代表龙子。

  3. 一般古代的富家公子佩戴代表吉祥如意的玉。

㈦ 古代的人们都用什么雕刻玉石

古代的人们都用砣机雕刻玉石一
玉工艺开始孕育于石工艺之中,随着玉、石分化的过程而逐步分离,玉、石工艺分离的时间晚于玉、石分化。如果说玉、石分化是从旧石器时代人们选择石器原料时开始,那么制玉工艺与石器工艺的分化应从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开始。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工艺有直接打击法、砸击法、间接打击法三种方法,与制玉工艺联系较少,暂可不必考虑,然而直接研究磨制石器工艺对探讨玉石工艺分化是大有裨益的。“磨制工艺:是把石器表面磨光磨出刃锋,并把石材磨制成型,这在石器制作上是一项进步。”[1] (页474)磨制石器的工艺过程是:1. 切割。先将石材打制或切割成一定形状的粗坯,在扁平的石材上加沙蘸水,用木片压擦,从两面切成沟状,然后截断,往往留截断痕不加磨刮。2. 研磨。放在大的砥石上加以蘸水砂研磨,至制成光滑规整的石器。3. 钻孔。用石钻、骨椎、木杆或竹管加砂蘸水,在石器的上部磨透打钻,或上述两种方法兼用。由于受技术制约,多从两面钻起,在器的中部磨穿成钻透。两面孔均呈截顶圆锥形孔,因砂粗细掌握不好,孔坡面会留下旋痕,两面孔对接不正,往往出现台痕。珠管形器也是从两面钻于中部对接打通。
总之,磨制石器工艺是用切割、打磨、钻孔三种工艺完成的,这三种工艺完全为早期制玉工艺承袭下来。在这一阶段玉石分化也已完成,玉器与石器工艺也已分化,自成系列,但制玉工艺与制石工艺并未完全脱离,很可能石玉匠还是在同一作坊内,玉匠仍借用磨制石器工艺来制理玉器。
磨制玉器与磨制石器两者工艺已如上述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两者的区别,这就是抛光工艺的应用。磨制玉器时大多均利用不同程度的抛光工艺,其表面比石器细腻整洁,光泽柔润晶莹,但尚未见其工具。北方的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南方河姆渡、马家滨、崧泽文化玉器正处于这个阶段,此阶段的制玉工具均为用于锯切、磨砻、钻孔等手工工具。那么到何时制玉工艺才能从制石器工艺中彻底分化出来呢?标志不在于应用抛光术,而在于砣机的发明和应用。这是一种新式工具的诞生,而不是某种工艺方法的改进,它给制玉工艺带来了一场革命[2] (页6-8)。

砣机既是制玉工艺的关键设备,也是推动玉器工艺从石器工艺中彻底分离的真正动力及玉工艺走向独立手工业的标志。
砣机即磨玉机,清人称“水凳”,明人称“琢玉机”,工人称“砣子”、“铊子”,古代记载甚少。我们研究砣机的一种权宜办法是由今及古,逆流溯源,虽然不易到达源头,但可以瞻望到它的踪影,隐约听到它的瑟瑟琢磨声。
现代的砣机有两种:第一种是电动铁砣机,其砣子是用钻石粉制成,故称砂砣,转速10—5000转/分[3] (页33);第二种是蛇皮钻,类似牙医的修牙机,其旋转速度更快,转速达3000—20000转/分[3] (页34)。现代磨玉机——砣机,不用蘸水砂,只用细流水即可,确实方便,但是转速太快各有利弊,利在速成,比原木砣效率提高若干倍,弊在有些活计不好做。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高凳,可直接与清代砣机相联系。
(一)清代砣机的分析
关于清代砣机,现在我们能够见到比较完整的图像资料则是《玉作图说》,李澄渊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应英国医师卜君要求而作[4]。他“历观玉琢琢磨各式绘以成图(《玉作图》序)”。也就是经过现场调查作了写生,尽量如实地加以反映,所以此图是可信的。此图册名为《玉作图说》,共十二开,十三图,每图附文字说明,可以说是玉作的连环书,是继《陶治图》之后出现的又一部纪实的工艺图书,不仅描绘了玉匠劳动操作的场面,还将重要工具名称都一一注明。中间是书画,左右两侧有竖栏各三行,首行书编号和题名。书写“说”文楷体工整,描述通俗易懂。共分为捣沙、研浆、开玉、扎碢、冲碢、磨碢、掏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碢、皮碢等十三个工序,一捣砂图说,二研浆图说合为一开,即一图二说,三至十三这十一工序各为一开,共十二开,每图书图说。
《玉作图说》的图文通俗易懂,不必解释,但尚须说明,我们通过李澄渊《玉作图说》不仅可以了解清末北京玉作的主要设备及其基本工艺,也可窥探清代玉工如何操纵水凳。这种碾机是经过历代玉匠无数次改进而达到了它的最佳境界,是第一流的古代碾玉设备,可称为一人操作足踏高腿桌式砣机,亦称“高凳”或“水凳”。
(二)明代至隋唐时期砣机的探讨
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5] (页308)
其解说较简单,若参照附图不难了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刊砣机与李澄渊所绘《玉作图》砣机大体上是一致的,也是一人操作足踏高腿桌式砣机。明人往往大而化之、不求甚解,图与说明均甚简括。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砣机资料只有上述明、清两代的图文,以前的砣机尚无材料可寻。当然,这种类型的砣机不会是古代的原本形式,它只是近古的砣机,其上限在于隋唐,不能再早了。这是因为我国起居所用室内家具大致在隋唐改变了古人席地而坐或在榻上凭几跽坐的习惯,离开矮踏,高高地坐于墩上或椅上。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才可能出现桌式或高腿桌式水凳。所以笔者认为隋唐创造了最初的一人操作足踏高腿桌式砣机。唐代已有旋机可由碾证之。所谓碾本为轹物器,即压碎谷粒成粉的器具,有碾盘、碾砣两大部分,由牲畜拉动或人推,使其碾砣旋转粉碎谷粒。唐宋人以“碾”训“砣”只是借用碾子旋转以象征砣机琢玉,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碾玉也就是用砣机制玉之意。砣机的存在确实不容置疑了。而李澄渊所绘砣机和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玉机都是经过千余年的使用改进后留下来的非常先进的磨玉机,也是隋唐桌式砣机的发展及其完善的形式。可以说隋唐明清与20世纪60年代系同一形式、同一功能的砣机。
(三)南北朝至秦汉时期的铁砣几式砣机
从南北朝溯至三代玉器的做工来看,毫无疑问已用砣机来雕琢玉器,这一点研究玉器的人之间没有任何分歧。当然,这时的砣机还不如隋唐的砣机那样高效先进,估计在机械原理上当与明清砣机一致,但其结构形式上可能有所不同,如,像汉人那样跽坐于地上使用砣机,其砣机应是跽坐几式而非足踏旋转的桌式。据悉,印度19世纪砣玉机是几式,一人拉弓带动砣具旋转磨玉,可作研究此期磨玉机的参考。我国此时几式砣机应为何种结构?用几人操作?须进一步探讨,但也不排除另有专司砣机转动的辅助工人,或许是由2人或3人共同操作的几式砣机,而不是一人脚踏手托玉砣磨的先进砣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发明冶铁并逐步推广,用于工具和武器,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盖于此时不久或迟至秦汉,砣机也自然而然地用上了铁制的砣子,提高了琢磨效率。
(四)夏商周三代的青铜砣几式砣机
关于汉代跽坐式多人共同操作的几式砣机的设想判断也是来自三代的出土资料,如在殷墟出土的人与兽等石雕和妇好墓出土的坐佣均为跽坐形式。商代人佣的两种坐式均为席地而坐,所以可证商代砣机应是跽坐式砣机,其前之夏代及其后的周代亦不能例外,均为跽坐式砣机。
跪、跽均为古坐式,坐在机前双足不能发动砣机旋转,只可一手拉动弓弦转动,另一手托玉琢磨。或有另一二人来回拉动使其轴旋转带动砣子转动,可能二三人操一机。所谓玉人就是坐在砣前托玉蘸调水沙磨玉的人。砣机高度约30—50厘米。砣机结构由几、支架、轴、砣、条带或弓子等组成,砣子用青铜制作,可自行铸打而成,比原始砣机效率要高。
(五)原始砣机的发明与改进
砣机何时问世?这是我国玉器工艺史上长期争论而很难统一的问题。比如国内主张砣机发明于原始社会的有赵汝珍,认为:“至唐虞之时用玉尤为繁多,治玉亦见精良,改用砣磨而不纯用手工矣。”[6] 砣磨即指玉工用砣机磨玉。
同时代的刘大同作《古玉辨》辨古玉之真赝,关于制玉特辟“刀工”及“昆吾刀之切玉”二节,其所指之“刀法”乃刻工,主张“玉器时代原无刀工,故指玉斧玉铲之类存于今者未见其有花纹者,可见上古未开化以来无刀工之可言也”[7]。刘大同认为:“余按古今雕刻一门可分为五大时期,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是以石制玉时期,可称最古。一变而为周之昆吾刀,再变而为汉之八刀,又一变而为六朝巧雕,至清之乾隆精刻为最后。今人不见昆吾刀,而以菊花铁所炼之钢刀刻玉。”他认为玉器上的图案文饰均可用刀刻:“昔人云,自晋魏以来不见昆吾刀,诚然哉。若就双钩碾玉法论之,汉时已取便捷,失其古趣,至今之用旋车制玉则愈趋愈下矣。倘若再用机器制作,则俗恶更不堪设想,可畏也哉!”[7]
所谓“双钩碾玉法”出自明人高濂《遵生八笺》,原文如下:“然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如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段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8] (页172)
高濂主张“双钩碾玉法”是汉法,而刘大同之意是古有双钩玉法,并非汉人的。他既主张从周人始用昆吾刀刻玉,汉用八刀,六朝巧雕,乾隆精刻,今用铜刀等工具刻玉,又接受高濂汉人双钩碾玉之说,主张刀刻与砣碾并存,这是不妥的。以刀刻玉的说法不过是一传说,实不存在,琢玉只能以“他山之石可以错玉”的说法,以水沙磨玉,这是唯一正确的说法。
西方有人认为砣具产生于迦勒底,后向东西两侧传播,如波西尔提出:“中国玉工所用器具皆完备足用,其如法亦甚早,若溯其源当亦来自西方,似为迦勒底(Chaledea,地名,古代巴比伦王国之州)及苏西拿人所发明,然后自其地东行中国,西及欧洲,南至印度者,唯其传播之时确在何期则代远年淹没可考矣。”[9] 现在我们可看到19世纪印度玉工使用砣具的线描画以及新疆和田玉工所用之旋车均与水凳不同。这是同出一源发展不同还是共源共流?值得研究加以论说。
夏商周三代砣机是一人或多人操作的青铜几式砣机,来自原始砣机,反过来说原始砣机改进型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早期砣机。
原始砣机发明于何地?是玉器研究界和考古界十分关心的事。过去的主要根据是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器型,这些玉器文饰复杂,表面抛光还留下了一些砣痕。王遵国先生据此研究认为:“张陵山的玉蝉背面留有清晰的弧形琢痕。寺墩玉璧M3:22上留下直径分别为11厘米、16厘米、26厘米的弧形琢痕,说明切割工具当为直径大小不一的轮锯,或称圆砣,古代又称砂碾。其资料估计是含石英粒的砂面圆盘。从玉璧圆边和玉琮边角的匀称整齐,误差只在1毫米左右看,除了玉工的熟练技术外,还有固定的琢玉装置,估计已经出现同本世纪上半叶还使用的水作凳一类的琢玉机。从当时盛行陶器轮制机术来判断,这是可能的。祝你好运,祝你幸福!

㈧ 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玉雕作品中均有出现,主要能说明什么

说明:

古代认为玉器是贵重物品,龙代表瑞祥,故礼器、佩饰、信物等多以玉来制作;而尤其是皇族用具,则雕刻龙来显示尊贵的身份。不同时期的雕龙玉器又各有特点,体现出不同朝代的思想与工艺。

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影响很深远。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龙不仅仅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自由、强大的形象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是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标志,也是信仰载体和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龙代表吉祥,代表天子,也是权力与等级的象征,因此经常出现。

(8)古代什么人能拥有龙玉的雕刻扩展阅读:

玉雕中龙的寓意:

1、自古龙是九五之尊,四灵之首,也是我们历代皇室的象征,更是天子的代表,所以象征着权势、尊贵,佩戴起来可以祈福您可以受到万人拥戴、节节高升、手握重权、掌控八方,也象征着男性的刚强坚毅。

2、龙有着升腾之势,龙可谓是出类拔萃,能腾云驾雾,有能耐,自古也有着望子成龙的说法,事业心强的人佩戴寓意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做出一番事业、事业如虹、前途顺畅。

3、龙在民间能谅解百姓之苦,更有呼风唤雨之能耐,可以为百姓解燃眉之急,使百姓风调雨顺,寓意五谷丰登、大获丰收。

4、龙的神明通灵是长寿的代表,如蛇般的身躯摇摆矫健中展示出健康之态,象征着长命百岁、健康长寿。

5、龙谐音于隆,寓意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㈨ 古代什么人可以带有雕塑龙图案的饰品

一般郡王身份以上,以及皇帝特旨赏赐的人。

㈩ 有谁能帮我找找关于古代雕刻“玉龙”的图片

http://207.152.99.251/~xys/piclib/jade.html (玉龙)
http://www.sz1z.com/file/JYPT/JYPT4/xzj/wenwu.htm (玉龙)
http://www.zjsx.gd.cn/ (金龙腾飞)
http://www.chinajinniu.com.cn/ssby/about.asp (盛世宝印)
http://www.cnyan.cn/madonglai/ (易县台坛马东来雕刻厂)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5%F1%BF%CC%D3%F1%C1%FA&z=0
这里还有很多,自己去找吧!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