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茶盘雕刻什么诗词好
A. 谁帮忙一下,有关于茶的。我要雕刻在茶盘上面,字数不要太长,要有意境的。
您好,您可以找厂家订做,因为我本身也是在做这一块的,现在的字大多是电脑雕刻上去的,当然要求手刻也是可以的,价钱比较高,只要你出的价钱合适,会帮你订做的!
B. 本人新开茶盘店,请问大家有关于茶盘文化的诗有哪些呢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孙楚的《孙楚歌》,用“姜、
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
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
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
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
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
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
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
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
《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
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
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欧阳修的《双井茶》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的《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观采茶作歌》诗: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卢仝在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除写谢孟谏议寄新茶,和对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余写的是煮茶和饮茶的体会。诗中说由于茶味好,诗人连饮数碗,每饮一碗,都有一种新的感受:
……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袁高 《茶山诗》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
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心争造化功,走挺糜鹿均。
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众工何枯栌,俯视弥伤神。
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
况减兵革困,重兹固疲民。未知供御馀,谁合分此珍。
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谢灉湖茶》
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尝茶》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咏茶十二韵》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谢人惠扇子及茶》
枪旗封蜀茗,圆洁制鲛绡。好客分烹煮,青蝇避动摇。
陆生夸妙法,班女恨凉飙。多谢崔居士,相思寄寂寥。
《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
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
不读书不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吟咏霜毛句,
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
只是有元家。
《谢萧员外寄蜀茶》
蜀茶寄到但惊新,
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
况是春深酒渴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园周匝向交亲,
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
天下刀圭搅曲尘。
不及他人先寄我,
应缘我是别茶人。
《重题居东壁》
长松树下小溪头,
班鹿胎中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
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润户衣裳润,
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
清泠屈曲绕阶流。
还有很多呢
C. 茶盘刻什么语句较好。
关于"茶具"的诗句
1、有钓车茶具(宋·辛弃疾·《汉宫春》)
2、修茶具(宋·周密·《满江红》)
3、稳载取、笔床茶具(宋·刘克庄·《解连环》)
4、都在酒瓢茶具(元·陶宗仪·《南浦 会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里。其西九山》)
5、笔床茶具(元·张雨·《苏武慢 至正八年夏和虞道园 原作月高山》)
6、试问钓车茶具外(宋·陶梦桂·《与弓王二尉谈诗二首》)
7、茶具随行试一瓯(宋·杨光·《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
8、笔床茶具老空山(宋·黄升·《西河》)
9、萧疏桂影移茶具(唐·皮日休·《褚家林亭》)
10、茶具笔床陪语笑(宋·陈造·《次韵严文炳兼简张守二首》)
11、每携茶具竹间来(宋·卢祖皋·《煎茶》)
12、愿携茶具作清欢(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13、酒壶茶具船上头(元·王冕·《吹箫出峡图》)
14、酒壶茶具船上头(元·王冕·《吹箫出峡图》)
15、茶具权行酒(宋·胡仲参·《过千顷寺访谷隐老》)
16、茶具偏於野客宜(宋·欧阳修·《答杜相公惠诗》)
17、午钔添茶具(宋·宋无·《答马怀秀兄弟见访》)
18、惟携茶具常幽绝(宋·文同·《送提刑司勋》)
19、陆子新茶具(宋·姚勉·《送庐陵郭佥判致仕归》)
20、茶具邻家自借将(宋·郑刚中·《磨茶寄罗池一诗随之后以无便茶与诗俱不往今》)
D. 茶盘上刻什么字好
忍、洁、真、诚、静
一、忍拼音rěn
1、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忍耐。
2、狠心,残酷:忍心。
二、洁拼音jié
1、干净:清洁。
2、廉明,不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廉洁。
三、真拼音zhēn
1、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
2、确实,的确:真好。
3、清楚,显明:看得真。
四、诚拼音chéng
1、真心:诚恳。
2、实在,的确:诚然。
五、静拼音jìng
1、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
2、没有声音:安静。
3、安详,闲雅:静心。
(4)家里茶盘雕刻什么诗词好扩展阅读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径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E. 有什么赞美雕刻的诗句
1、《咏瓢》
年代:唐作者:张说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2、《好事近·萧洒点疏从》
年代:宋作者:赵士暕
潇洒点疏丛,浑似蜜房雕刻。
不爱艳妆浓粉,借娇黄一拂。
有情常恁早相逢,须信做尤物。
已是恼人风韵,更芝兰香骨。
3、《念奴娇·故山秋晚》
年代:宋作者:刘一止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4、《归朝欢·山下千林花太俗》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
山下千林花太俗。山上一枝看不足。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与花同草木。问谁风雨飘零速。莫怨歌,夜深岩下,惊动白云宿。
病怯残年频自卜。老爱遗编难细读。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许多愁,问君有酒,何不日丝竹。
5、《姑苏台杂句》
年代:唐作者:李绅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艳倾,
妒月娇娥恣妖惑。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伍胥抉目看吴灭,
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江浦回看鸥鸟没,
碧峰斜见鹭鸶飞。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吴乡越国旧淹留,
草树烟霞昔遍游。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F. 古诗中关于“茶盘”的句子有哪些
古诗中明确描写茶盘的诗句只有一句:
“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出自唐代杜荀专鹤的《和吴太守罢属郡山村偶题二首》
G. 茶盘雕刻什么图案好
雕龙不错,品十茶城有几款的,可以参考下
H. 刻在茶具上都有那些唐诗
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酬黎居士淅川作(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茶诗(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尝茶(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访友人不遇(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从弟舍人惠茶(宋·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即日(唐·李商隐)
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
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煎茶(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题山居(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峡中尝茶(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 )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I. 求大神赐教点古诗中茶盘的句子
关于"茶具"的诗句
1、有钓车茶具(宋·辛弃疾·《汉宫春》)
2、修茶具(宋·周密·《满江红》)
3、稳载取、笔床茶具(宋·刘克庄·《解连环》)
4、都在酒瓢茶具(元·陶宗仪·《南浦 会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里。其西九山》)
5、笔床茶具(元·张雨·《苏武慢 至正八年夏和虞道园 原作月高山》)
6、试问钓车茶具外(宋·陶梦桂·《与弓王二尉谈诗二首》)
7、茶具随行试一瓯(宋·杨光·《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
8、笔床茶具老空山(宋·黄升·《西河》)
9、萧疏桂影移茶具(唐·皮日休·《褚家林亭》)
10、茶具笔床陪语笑(宋·陈造·《次韵严文炳兼简张守二首》)
11、每携茶具竹间来(宋·卢祖皋·《煎茶》)
12、愿携茶具作清欢(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13、酒壶茶具船上头(元·王冕·《吹箫出峡图》)
14、酒壶茶具船上头(元·王冕·《吹箫出峡图》)
15、茶具权行酒(宋·胡仲参·《过千顷寺访谷隐老》)
16、茶具偏於野客宜(宋·欧阳修·《答杜相公惠诗》)
17、午钔添茶具(宋·宋无·《答马怀秀兄弟见访》)
18、惟携茶具常幽绝(宋·文同·《送提刑司勋》)
19、陆子新茶具(宋·姚勉·《送庐陵郭佥判致仕归》)
20、茶具邻家自借将(宋·郑刚中·《磨茶寄罗池一诗随之后以无便茶与诗俱不往今》)
沈存周(1629-1709年),浙江嘉兴人。据《耐冷谈诗话》载?「康熙初,沈居嘉兴春波桥,能诗,所治锡斗,镌以自作诗句。钱箨石诗集中载有《锡斗歌》,颇令人称赞。元明以来,朱碧山之银槎,张鸣岐之铜炉,黄元吉之锡壶,皆勒工名,以垂后世,而不闻其能诗。」沈存周善制各种式样的锡茶具,所雕刻的诗句、姓氏、图印均规整精良。这件沈存周刻诗句锡茶壶,高12.9cm、口径6.9cm、底径6.9cm,壶身呈核桃形,短直径嵌入饰白玉珠钮的拱盖,执柄镶嵌髹黑漆的紫檀,曲流,矮圈足。壶腹部一面刻「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陆希生句,沈存周书」。诗的右上角刻椭圆形「竹居」篆书白文戳记,句末刻方形「存」、「周」篆书白文连珠印。另一面刻「爱其真成癖,尝多合得仙。徐弦句,存周再笔」,其后刻方形「存周」篆书白文戳记。底部圈足内刻方框「竹居主人」篆书款。
如果说这件锡茶壶上所引用的均为他人的诗句,那么在另一件锡茶叶罐上的吟荷塘采莲七律,则足以证明沈存周的诗文之工。诗云?「长歌一曲采莲舟,四壁花屏韵逼幽。雨盖底擎独高珍,露花才吐半含羞。盘珠错落惊鱼戏,香气融合滞客游。自恨欲无佳句赠,空余花片夕阳流。」末有「戊申冬月」及「沈存周」款。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孙楚的《孙楚歌》,用“姜、
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
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
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
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
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
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
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
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
《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
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
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欧阳修的《双井茶》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的《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观采茶作歌》诗: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卢仝在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除写谢孟谏议寄新茶,和对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余写的是煮茶和饮茶的体会。诗中说由于茶味好,诗人连饮数碗,每饮一碗,都有一种新的感受:
……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袁高 《茶山诗》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
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心争造化功,走挺糜鹿均。
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众工何枯栌,俯视弥伤神。
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
况减兵革困,重兹固疲民。未知供御馀,谁合分此珍。
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谢灉湖茶》
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尝茶》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咏茶十二韵》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谢人惠扇子及茶》
枪旗封蜀茗,圆洁制鲛绡。好客分烹煮,青蝇避动摇。
陆生夸妙法,班女恨凉飙。多谢崔居士,相思寄寂寥。
《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
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
不读书不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吟咏霜毛句,
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
只是有元家。
《谢萧员外寄蜀茶》
蜀茶寄到但惊新,
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
况是春深酒渴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园周匝向交亲,
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
天下刀圭搅曲尘。
不及他人先寄我,
应缘我是别茶人。
《重题居东壁》
长松树下小溪头,
班鹿胎中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
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润户衣裳润,
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
清泠屈曲绕阶流。
茶具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代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还有这个网页里的:
http://www.lincha.com/Chaye/Tang-Dynasty-Chinese-tea-poesy-441.shtml
J. 茶盘上刻什么字比较好
你喜欢的都好呀,何必在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