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雕刻大全 » 为什么称为雕刻

为什么称为雕刻

发布时间: 2021-01-10 09:15:54

㈠ 圆雕是什么为什么要叫做圆雕

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即为三维直体的雕刻造型,又称立体雕。大多为五面雕刻,底面留款识,以文房器具和摆件为主。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生前能征善战,地位极为显赫,死后庙号封为“辛”。她的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其中的圆雕玉人,是所有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其制作的工艺特点为玉人用黄褐色和田玉雕成,双手抚膝跪坐,头梳长辫、盘于顶,头上戴箍形束发器,接连前额上方卷筒状装饰,像个平顶冠。人的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方形小耳,表情肃穆。身穿交领长袍,下缘长至足踝,衣袖窄长至腕,腰束宽带,腹前悬长条“蔽膝”,两肩饰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s肜蛇纹,背后插一卷云状宽柄器,气度雍容,显然是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抑或就是妇好本人。圆雕跪坐玉人是殷商造犁艺术的代表作,它以丰富的想像和细腻的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状貌。玉人身体、衣饰、发型的雕琢一丝不苟,近乎写实,是了解当时衣饰的最珍贵的资料,当为玉器中的绝品

圆雕:.com\http://zlk.sssc.cn/w/%E5%9C%86%E9%9B%95

㈡ 玉雕又称为什么

玉雕是指玉石经加工雕琢后形成的精美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的回雕刻品种之一,中国第二批国答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文名称玉雕

遗产编号Ⅶ-57

批准时间2008年

遗产类型传统美术

非遗级别国家级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玉石历来

被人们当做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做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玉雕的品种很多种,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就显示了中国玉雕的高超技艺。

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北京、上海、广州、辽宁、江苏、新疆,还有近代出现的青海等地。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㈢ 为什么说雕刻和雕塑不一样

雕塑和雕刻,其结果都是一座立体的雕像。但是,艺术家在创作雕塑时,用的主要是“加法”,而创作雕刻只能用“减法”。

雕刻使用的材料种类非常多,像石块、木头、象牙、玉石、大理石等等。艺术家就像一个石匠那样,在雕刻的原料上凿、挫、磨、敲、刻,把不需要的地方去掉,直到自己想要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有的艺术家用非常轻松的口气说:“你想雕的东西其实就全在材料里,只要你像剥桔子皮那样,仔细、认真地把这层皮剥出来,你创作的形象就被剥出来了。”不过这只是说说,如果真正想创作出一件好的雕刻作品,可就不这么简单了。你先要认真观察材料的形状,看从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方法,用多大的力量。稍不小心,你“减”多了,这块材料就报废了,你要创造的形象也就“剥”不出来了。

雕塑同雕刻比起来,就要容易一些。雕塑一般是用胶泥先做原型,用泥堆出要做的形象的大致样子,然后根据需要,像做“加法”那样,往上加泥,然后用手和工具去雕塑出细致的形象。如果错了,多了可以减,少了可以加。等到整个雕像塑好了,用不怕高温的材料,紧贴着雕像外面做一个模子,再把泥原型去掉。然后用这个模子,往里浇铜水、铁水或石膏水。冷却以后,剥开模子,原来泥做的模型就变成铜的、铁的或石膏的雕塑了。说雕塑容易一些,是同雕刻相比较而言的,真正做起来也是挺麻烦的。比如做泥土原型,并不是只用泥就行了,泥中间还得加油,防止泥干裂,加多了加少了都不行。做泥原型之前还得用铁条或木条先做一个支架,支架做成什么样子,必须同要做的形象相适合。另外做模子、浇铁水、铜水、石膏水,也需要很高的技巧。

㈣ 为什么非洲的面具和雕刻被人称为“非洲式照片”

因为: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由于非洲大多数居民没有文字,面具回和木雕上也像照片一答样没有文字。所以非洲面具和雕刻又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许多非洲古老神话就是用非洲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所以这些面具和雕刻又被称之为“非洲式照片”。

㈤ 罗丹为什么能被称为现代雕塑之父

全名奥古斯特·罗丹
法国著名雕塑家。1840年11月12日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
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奥古斯特·罗丹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生平
罗丹进的美术工艺学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宠幸的画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创建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装帧艺术和制图。在这里他遇到了终生敬仰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个普通的美术教员,但他一开始就鼓励罗丹忠实于真正的艺术感觉,而不要按照学院派的教条去循规蹈矩。也许正是这种教导影响了罗丹的一生。在此期间,他常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名画。由于买不起油画颜料,罗丹转到了雕塑班,并从此爱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绍他到当时法国著名的动物雕塑家巴耶(Barye 1796~1875)那里去学习,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础训练。在渡过三年艰苦而勤奋的学习时间后,罗丹踌躇满志,准备投考巴黎美术学院。勒考克把罗丹介绍给当时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让他做为推荐人在罗丹的入学申请书上签字 ,但这也没用,罗丹落选了。第二年依然落选。第三年,一个老迈的主持人在罗丹的名字旁边干脆写上:“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就这样,未来的欧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术学院永远拒之门外。这对渴望成为雕塑家的年轻的罗丹,是一个沉重打击。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罗丹心爱的姐姐玛丽因失恋而入修道院了,两年之后, 她柔弱的精神和肉体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罗丹的精神在这双重打击下彻底崩溃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当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罗丹强健的肉体供给他源源不断的欲望,其中创造欲望在一颗艺术家的心中燃起了难以遏制的火焰,使对上帝和艺术同样虔诚的罗丹陷入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达的修道院院长埃玛尔,从罗丹受压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创造条件让罗丹有机会去画画和雕刻。当他看到罗丹确有才气后,就劝说罗丹还俗,去继续其雕塑事业,“用艺术为上帝服务”。这样鼓励罗丹。罗丹用一颗被抚慰而充满感激的心在修道院为埃玛尔院长做了一件雕像,这件雕像显示出23岁罗丹已经具备当一个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劲儿。 罗丹肖像
罗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边,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了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雇不起模特儿,他就请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乞丐的丑陋使罗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损的脸上,有着人类所共有的愁苦和凄凉,同时他也想到了那位终生辛苦劳作而孤独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从而在罗丹的眼中生活的美丑和艺术的美丑有了不同意义。他创作时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现,将其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艺术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人们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内容要远远超过视觉感受。这一艺术思想正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经过三百多年后第一次在罗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现,并贯穿其一生,成为它们的灵魂和魅力的源泉。 其实罗丹后来的伟大成就,更多的是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先到一个业余画家的家里对着实物画几个小时的素描,接着又急忙赶去上学。晚上从学校回来,还要去博物馆。当时博物馆里有一个专画人体的学习班。他在那里要画上两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还要抽空到图书馆、博物馆,观摩学习古代的雕塑作品。罗丹是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他说:“为了使我的工作不停顿,哪怕是一秒钟,我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 罗丹很善于向别人学习,有一天,他正在一根柱子上雕刻植物,对所雕刻的花和茎都很满意,唯独对叶片左看右看总是不顺眼;雕了修,修和雕,反反复复老是不尽如人意。这时有一个叫康士坦的工匠在旁边看着,忍不住说:“罗丹你不要老是用一个方法雕,这样看起来叶子是平的,不生动。……你让叶子尖突出来对准你,这样就显得富有气韵了。”罗丹听了很高兴,他得到了很大的启发,照着康士坦说的话去做,果然,植物的叶子就显得灵活生动了。 思想者
罗丹不仅是一位雕塑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学生或者助手,哪怕是仅仅有过交往,都在艺术上深受罗丹的影响。但罗丹作为先生从不在艺术观点上束缚学生们,因此他的学生都能成熟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脱颖而出。他们学习的是罗丹的创造精神,所以其中出类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后与老师齐名。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罗丹作品
罗丹艺术术论 在艺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罗丹 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密。 --罗丹 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 --罗丹 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 --罗丹 最主要的是感受,爱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艺术家,先要从人做起。 --罗丹 恶是枯干。 ——罗丹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和创作的喜悦、深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当年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翻译此书作“美学讲义”发给学生,意在未曾涉及纯粹美学之前,先对于美术名作的形式与精神有一确切认识与探讨。 重编彩图本紧扣大师谈话,将二百余幅美术名作与谈话内容融为一体,更利于名作的欣赏和名著的理解。 这里只对该书作简要介绍,阿文建议你去买一本,因为可以放在床头慢慢的看,还可以闻到书香。里面有很多精美图片,书页的纸质也很好。另外,为了不损坏原书,阿文舍不得扫描,因为扫描图片的时候要把书压平,很容易把书弄坏……
年谱
1900年奥古斯特·罗丹在巴黎举办作品展,确立他作为一个雕塑家的声誉。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西方雕塑对人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表现,被认为是雕刻史上最伟大的肖像雕塑家。 1864年,罗丹随著名动物雕塑家路易·巴耶学雕塑,由于刻苦努力,进步很快。后又到有“小美术学院”之称的卢浮宫学画,画室主人是第二帝国时代很有名气的装饰雕刻大师阿尔贝欧内斯特-加里埃-贝勒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罗丹己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雕刻家的条件。35岁之前,罗丹的个人风格还没有确定,1875年,罗丹访问意大利,对伟大的米开朗基罗赞赏备至,对其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878年,罗丹展出《青铜时代》引起了不少议论,许多人不承认这是艺术作品,因为它太逼真了,说它是根据真人塑造的。此事对罗丹震动不小,使他开始思考作品的表现问题,他感到极端近似意味着毫无新意,且不利于表现深层的思想感情。因此,罗丹以后的作品形象生动且富于内在的精神气息。他的代表作《地狱之门》共186个形体,历时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没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被放大,独立成为享誉世界的名作。 罗丹的其它主要作品有:《地狱之门》(1880年-1917年)、《亚当》(1880年)、《夏娃》(1881年)、《加莱义民》(1884年-1886年)、《吻》(1886年)、《巴尔扎克》(1897年)、《雨果》(1897年)。 1917年11月17日,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法国雕刻家罗丹逝世。

㈥ 为什么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佛教雕像艺术足以称为杭州地区五代雕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从中国佛教雕像艺术总的演变长河中来评价,五代十国时期这一组龛像正如史岩先生所专说,“它足以称为杭州地属区五代雕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容相丰满,仪态端严,一望就可以看出是继承了晚唐的风格。佛教雕刻从中唐开始,已显现没落的趋势。从这处五代的代表性遗例来看,也未能例外地显示了这种没落情况,特别是在表现手法上更为明显。例如开相极为机械,对各部像的特殊性格表现极不充分;体姿也多陷于定型化,呆板而缺乏生动感觉;所采用的姿势也多迁就于拙劣的雕刻技法。如手多紧附于躯体,显得极不自然;又如衣褶的程式化倾向更为浓厚,褶襞的面极不真实。……其他如背光、莲座等饰纹,都很繁缛,而所采用的纹样、匠气又很浓厚。总之,由于定型化程式化的倾向,使形象的精神大大地减削了。

㈦ 城市为什么需要雕塑

按照城市雕塑所起的作用,一般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五大类。 纪念性雕塑。以雕塑的形式来纪念人与事,多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纪念性雕塑的纪念碑,必须有雕塑而且必须是以雕塑为主。很显然,纪念碑并不一定都有雕塑,但纪念性雕塑则与此不同,雕塑在此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与其相结合的建筑要素则完全从属于雕塑,雕塑的创作就是纪念碑本身。 主题性雕塑。主题性雕塑同建筑及建筑环境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雕塑艺术的特殊作用,补充建筑艺术的不足,把建筑艺术无法具体表达的思想性,运用雕塑艺术表达出来。主题性雕塑在一般建筑艺术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和建筑群中得到广泛运用,它的重要条件就是雕塑的选题要贴切,允许采取直观的手法点题。还有一种是把雕塑当成建筑环境的主体来处理,以雕塑作为手段来展示某一个主题。 装饰性雕塑。这是城市雕塑数量比较大的一个类型,有些人把它称为雕塑小品。一个好的成功的装饰性雕塑,能引起人们的珍视,并把它作为城市的标志。这类雕塑不强求鲜明的思想性,但应该从含蓄的艺术情趣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使人们在艺术的享受中得到应有的教益。 功能性雕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装饰性雕塑,但由于它首先的是实用的目的,是用雕塑作为手段令其具有美的造型。便如城市公园里的大型玩具、园林环境及城市街道的果皮箱等等都可以雕塑化,因为它们以功能要求为主。为了引起雕塑家与建筑师对它们的重视,有必要从装饰性雕塑中把它独立出来,因此称为功能性雕塑。 陈列性雕塑。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决定城市雕塑要为特定的地点和环境进行创作,而不能随便将室内架上雕塑移植到室外变成城市建筑环境的雕塑,无论是纪念性,还是主题性或装饰性的雕塑,都应遵守这一原则。

㈧ 为什么被称为“石雕之乡”

因为此地区盛产石雕,故称为“石雕之乡”。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分别为:浙江省温岭、福建省惠安、浙江省青田、河北省曲阳 。

1、福建省惠安

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

2、山东省嘉祥

中国最早的石雕狮子在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这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楼兰石狮--推陈出新,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

3、浙江省青田

青田石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证。青田石雕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银奖,赢得极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被党和国家入选作国礼赠送外国元首。

4、河北省曲阳

河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和类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石材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

(8)为什么称为雕刻扩展阅读

石雕雕刻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浮雕,圆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

1、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

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

2、圆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加工,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

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

3、沉雕。又称“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

㈨ 罗丹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雕刻家

奥古斯特·罗丹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回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答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㈩ 为什么称风为自然景观的“雕塑者”

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抄了袭风,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风的足迹。我国西北沙漠中被沙漠掩埋的楼兰古城和一些被风吹蚀而形成的古城堡,都是风作用的结果。当风携带着沙粒疾驶而过时,一块块孤立的岩石,下部被带有大量沙粒的粗糙“风手掌”不断磨蚀,破坏得比较快。岩石上部,由于风携带的沙粒少,磨蚀得比较慢。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上部粗大,下部细小的“石蘑菇”了。再如,风携带着沙粒对岩石长期磨蚀时,松软的岩石被磨蚀成凹槽状,坚硬的岩石相对凸起,形成一道道线条,岩石表面的一些裂隙经过风的磨蚀,形成好似城堡的景观,称之为“风蚀城堡”。风吹走了地面的泥沙,使大地裸露出岩石的外壳,或仅有砾石剩下,形成荒凉的戈壁。被风吹走的泥沙,当风力减弱或一遇障碍时就会将沙粒堆成沙丘,掩盖地表。正是由于风的这些作用,所以它才被称为自然景观的“雕塑者”。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