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县军玉雕刻厂在什么地方和电话
㈠ 全国著名的石雕工艺厂有哪些,都在哪些地方
泉州惠安 你可以网上查上 惠安是石雕之乡 你要什么石雕 都雕得出 宫灯 那有现成的作品
㈡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羊平杨例坡雕刻厂
论中国现代石雕艺术风格——杨例坡
中国石雕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世界雕刻艺术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石雕艺术的发祥地之一。
传统石雕技艺的起源应当追溯到汉代以前。早在西汉年间,张良之师黄石公便召集石匠修建殿宇,雕刻兽类饰物。现今北岳庙,始建于北魏,大殿周围遍布雕有千姿百态石狮的汉白玉栏杆。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馆也收藏了出土的大量北魏至唐代的石雕造像,其形态优美,精雕细琢,堪称北魏期间佛教造像艺术之佳作。之后石雕艺术经唐代而日趋成熟,至元代又有一个质的飞跃,将建筑雕刻、建筑装饰与石雕巧妙的结合,明清则将这种建筑装饰艺术发展到了高峰,而如今的现代石雕艺术继承传统石雕艺术的雕刻风格之外,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雕塑艺术的风格,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一种新型的石雕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为中国雕刻业内、业外人士所接受,也为国际石雕界专业人士所认可,无论在商业领域还是在公共环境领域都被人们所接纳,并广受好评。
在世界艺术史上,中国古代石雕可谓是整个东方美术的代表,中国美术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数十种古老人类文明相继消失,而中国石雕的艺术特色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仍旧保持了其自身的独特的艺术内涵,这和中国石雕的传承性是不无关系的。
一、高科技应用于现代石雕工艺,产生独特的艺术风格
新时代的石雕艺人对传统的石雕工艺进行了继承、发展与创新,吸收了木雕、玉雕等技术之长,他们更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剔去过去的粗重,配以灵巧和精细,而且制作时间在现代雕刻工具的大量使用下大大缩短,因科技发展和时间周期的缩短,现代石雕被雕刻成千姿百态的现代工艺品,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等,现代石雕在保持与发扬传统雕塑艺术之精华的基础上,又赋予了现代石雕以时代气息,使中国石雕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如今,石雕作品已形成几十大系列,几千个品种,灿若繁星,如今遍及全国各地的现代石雕作品,均系现代石雕的典型之作,无不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誉。因此,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形成了现代石雕的独特风格。
石雕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尽管在新的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但从整体上讲,这一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及其地域渊源的艺术特点,已经与现代文明的节奏呈现出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现代雕刻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传统工具和工艺正在逐渐退出,面临消亡;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城市园林建设中使用的现代雕塑作品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石雕艺人更多的倾向于创作现代艺术风格的石雕作品。
二、石雕单一色彩观念被突破,现代石雕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传统石雕艺术,主要是单一色彩,在古代不同的石料凑在一起雕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现代石雕则突破这一限制,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使现代石雕具有强烈独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多色石雕刻作为石雕艺术新生代,迅速地传播到海外,在国际倍受推崇。这种特色必定会在今后的石雕创作史上广为流行,也必将得以发扬光大,生产工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成功应用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精美绝伦的石雕产品分布世界各地。用中国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钱绍武老先生概括的一句话:中国现代石雕工艺水平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石雕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呈现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石雕运用在建筑装饰中,尤其是用于现代的建筑石雕装饰中,因其有资源紧缺的趋势而更显弥足珍贵。
运用于建筑中的石雕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比如牌坊、柱子、栏杆等建筑,其中一大部分雕工精致细腻,刀法娴熟,很多已经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在现代社会中,运用于建筑中的石雕艺术更前进了一大步,除保留传统建筑装饰外,现代雕刻建筑装饰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用于各种西方艺术作品、宾馆、园林装饰、还有石桌、石凳、石灯、龟龙砚、浴盆、花架、壁炉等家庭装饰用品。石雕造型的艺术思想也逐渐融入到建筑装饰领域。作为中国雕刻艺术中的石雕艺术,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艺术遗产,我们现代人不仅要好好借鉴和传承优秀的民间石雕艺术的精髓,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提高并创新出为我们人类造福的建筑雕刻艺术,使其更好地为我所用。
四、石雕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中,城市、建筑是环境艺术的主要载体的体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可以从建筑艺术观念的变迁中看到它的足迹。从建筑诞生之日起,它便是作为人的环境出现的,它就是环境艺术。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雕塑等艺术时,石雕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
对于现代石雕艺术,我们应该通过历史学、文化学和图像学等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找到现代石雕艺术产生的根源。同时,我们也能看出,石雕艺术的发展和风格的演变往往不是其自身单线的延续与成长,更多的是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不同文化之间、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相互交叉和影响作用的结果。现代石雕的造型艺术在引入外来艺术的同时,必然也对自身的艺术风格产生影响。通过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以及艺术风格与形式上的吸收、综合与演变,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而今后中国石雕文化和艺术风格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仍延续发展变化的趋势,无论是内部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被一点点地吸收、同化、综合,最终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将形成了中国石雕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论人物雕塑造型艺术的特点------杨例坡 中国古代人们作画时讲究“气韵生动”,说明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要具有它自己内在的生命力,而一件雕塑作品讲究其造型艺术则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艺术是人们精神、思想、和感情的产物,故其造型需以它特有的形象、思想为构图基础,是以神形兼备表现的,而且是建立在理想空间和精神环境上的艺术。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造型风格,尤其以人物为内容的作品更为突出。早在公元前的新石期时代就有艺匠在陶器上刻、印、描的各种花纹中的纹样出现,如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器及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遗址中,就有商代罕见的陶塑和石雕的俑人,这些石雕人像的雕刻风格虽然比较原始,但都以石度势,使人物神情宛然,饶有生趣,身上还刻着当时青铜器上流行的雷云纹,借以显示衣着的华丽。从新石器的彩陶、商周的青铜、汉代的砖刻、战国的帛画、北魏的壁画到唐代的佛雕、宋代的泥塑等,都无不具有它时代的造型风格特点。
研究这些特点,对于提高艺术水平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巧用、借用、融会贯通于造型之中,可达到更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当然,艺术的真实并不等于生活的真实,只有把生活中的自然物体进行艺术地再创造,才会赋予新的造型及艺术生命。
雕塑作品既有相同于其它艺术品的一面,又有区别于其它作品的一面,它要受到诸如形式、制作、牢度、承重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它具有自己特有的风格特点。所以,在设计与制作上,既不失去其传统手法,又要对其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加强其主要特征、气质、动势和神采,恰到好处地比原人物更强烈、更生动、更简练、也更能感人。如在设计制作弥勒佛时,古代之参考亦不少,但我则在原型的基础上强调他坦胸露肚的身躯,胖脑袋下的大耳垂及特有的大肚;在脸谱上赋于襟怀坦荡,不拘小节,开言便笑,笑中带怪的形象,使人们第一眼就给予大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感觉;塑造观音,则在她仁慈的面容、飘洒的外衣和手中的净瓶、杨柳上做文章,使其显示出简洁而节奏明显,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美而不媚,静中有动,饱满结实而流畅,体态幽雅而洒脱;而老寿星的造型则着眼于他那前倾硕大的额头和一缕飘然的银须上,只要我们抓住特征,不管人物在形式上,方法上的变化多大,都能巧妙地驾驭于雕塑之特点上,无论怎样将作品进行夸张、变形、再加工,使人第一眼就能认出来,并给人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
阐明人物雕塑造型艺术之特点,也非易事,它包括面广,渉及面大。我根据这些年自己实践创作中的体会,从四个方面谈谈感受:
一、准确的造型,塑造真实的形象。
古今中外,无论各个历史时期,虽其特点不一,而在人体的造型中,人体的和谐、丰富、精致、均衡,都蕴含着大自然的法则,及一切的要素:刚健、雄劲、豪放、高雅、质朴、柔媚、甜美、苦涩、静穆、凝重、温厚、洒脱、卑微、轻浮、狂怪、懦弱等等。我们要塑造农民、工人、军人、运动员等人物造型,就要有其各自的特征:憨厚老实,朴素无华;动感强烈,豪迈有力; 坚定刚毅,无往不胜;飞舞的气势,跳跃的节奏,运动的美等。再综合平时的艺术感受、生活见解、艺术创作经历等所有知识,透过外表,体会内在的真实,产生新颖、独特的现代人的蓬勃向上、坚韧不拔的艺术形象。并在体形面的转折上,要十分明确,即使在不同的环境及光线的影响下,也要使形象显示出很强的体积感,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是一个结实而完美的造型,轮廓鲜明,简洁,富有韵律。
如我的一件作品《向往未来》,以大块面几何体及不规则的圆相结合的造型中,凭借两个少女的上下翻飞的长发,给人以迎风抖动、飞出画面的感觉,使之陶醉于向往未来之美好的遐想中,增强形象的真实、感人度。而塑造佛像则不尽其然,这里要注意佛门的情性是静的,心意不表之于外,在佛经上的佛是法力无比和摒绝杂念的统一体。因此,佛像造形宜用静的基调,菩萨的姿态闲静而又有普度众生含有善良的特征。金刚则须具气冲斗牛、力拔千钧的形象。
二、概括的造型,表现丰富的内容。
“集众家之长,成一家之法”这是我的座右铭。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其感情流露于形式,有时显得微妙而富于情趣。如果把这些微妙之处成功地反映到作品中来,经过概括的艺术处理,便可成为一尊富于情趣的艺术品。如我在制作《七子戏佛》时,把生活当中小孩的抓耳挠腮、尽情戏耍的姿态融合进去,周围不大的空间里,有七个形态各异、天真烂漫的童子,脚踏佛肩,手抓弥勒的眉毛,尽情戏耍,左边的三个童子互相合作,上拉下顶,一个憨厚可爱地望着大肚佛,一个手托净瓶,另一个刚从人种袋里刚刚露出头来,机灵调皮的小脸,都显露出明朗活泼、天真可爱的格调,而下面则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劈凿而成,力图用这些动态的造型使人觉得有趣并为之动情,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是一件较为成功的作品。我在其它作品中,都做了类似的尝试,抓住各种人物形象的细节特征,用洗炼的手法再现出他们各自的精神面貌。
三、明快的造型,倍重感觉上的效果。
人们总有这样的感觉,石头是硬的,而棉花是软的,这种直接的感受,一是来自质感,二是来自量感。一些传统体载的作品,无不带着浓厚传奇神话色彩的民族风格,如殷周的雕塑以装饰性极强的手法,构成神秘、庄严、甚至有恐怖奇异的造型感觉;南北朝的雕塑挺拔有力;唐代的菩萨飘带松弛,方头丰满,高髻带宝,肢体修长,亭亭玉立等。这些都是通过明快的造型给人的直接感受。如果不注意艺术的效果而刻意加工,其结果往往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各类雕塑作品,不但要有较高的表现手法,而感觉的效果也就是从质与量的感觉上是不容忽视的。重视感觉效果的目的,是使造型人物产生音乐节奏,使之富有动人的韵律。当然,作品本身虽发不出音响,但力图通过感觉拨动人们心中的琴弦,使作品构成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给人以崇高而美的感受。
四、丰富的想象,注意综合的完美和统一。
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们对每个事物的认识都有区别,但想象中又总会把这个与那个联系起来。所谓“想”就是主题的思考,是主体的意念的活动;“象”就是主体的意念,思维对某一客体物体表象的依附。把主体想的东西与某一客体事物联系起来,似是而非,非而又是,产生新意识,使崭新的思维结果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这个思考,依附的过程就是想象力。所以,以民族的风格及习惯,想象力的延伸却是相通的。比如看到松树想到长寿,看到荷花想到高洁,中国人喜龙凤,日本人喜龟等,都是富有丰富想象力的表现。丰富的想象力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
意识的形成与习惯的建立是水乳交融的,无论内容和形式风格如何变化,其表现都是相当丰富和具有感染力,没有艺术家的情感在内,是不能有如此的情感表达的。以佛教经典为依据的佛像,诸如敦煌石窟、云岗、龙门及平遥的雕塑为例,这些雕塑不违经文且又大胆独创,生动活泼,造像的形象美而概括为人的特征,又不像其中某人,在佛教中释迦牟尼、阿难、迦叶、菩萨、天王、力士、飞天、地神等形象,在教义中是神,在现实中是人,因为没有现实中的人也不可能有想象出理想中的神。尤其敦煌莫高窟菩萨的丰腴肢体及妩媚的表情,绝对属于从天国降临人间的少女的写真,所不同的是在升华为神像的艺术作品时,注入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感情、理想、审美观点、心灵刻画以及运用纯熟的技艺等,从衣纹到表情的处理上,更有鲜明的典型性格,是造型完美的统一之典范。
总而言之,准确、概括、简练、明快的造型艺术是人物雕塑的重要问题。研究这些特点,在于更好地提高技术水平及创造水平。当然,高超的技术不能停留在自然形态的模仿上,而艺术品位的高低,在于对质的理解,情感的投入。除上述之外还取决于它的表现意图的完美统一。因此,将宝贵的遗产继承发扬,融新时代特点为一体,将会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来。 论雕塑介入环境艺术------杨例坡 人类对现代生存环境的焦虑。技术与理性为人类筑起工业化的都市环境,人们在理性的庇护下躲避了自然的危害。然而,技术与人造物的增值则严重地阻隔了人与自然的生命联系。人们久违了阳光、砂石、草木和新鲜的空气。污染、噪音、单调、沉闷、冷漠高节奏等现实因素或心理感受无时不在搅拢着人们。这一切动摇和破环了人类建立于对抗自然之理性基础上的自信、乐观和幸福感,一种忧虑于人自身逐渐丧失的危机感在迅速加强。事实上,我们已经降临并生活在这种令人忧虑和沮丧的空间环境中。拯救这个环境也是拯救自我。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环境艺术家们(建筑师、园艺师、工业设计师、雕塑家和画家)则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人们似乎已从离异状态中醒悟过来,他们不再迷恋和沉溺于完善的物质功能的享受,而期待和要求对物的全部占有:从物质到精神,从功用到审美。这标志着新观念的崛起,它要求校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它主张人与自然亲和融合;主张人与人消除隔阂相互交流和依赖;主张人自身的灵与肉、理智与感情协调平衡;这一切便是现代文化反省意识的主题,简而言之就是“回归自然”。
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也必须分担改造现代环境的历史重任。它应该在一种新的意义上介入环境。这种意义并不是说它会客观地构成一种环境,而是说它要以新的态势展示新的环境艺术观念,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换句话说,介入环境的雕塑应该具有高度的适应弹性,使审美主体能获得感受联想和充分自由。
诚如人类接近自然的途径是多向的那样,雕塑艺术介入环境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西方的一些雕塑家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卡得尔的活动雕塑,以自由运动的客体造成时空变幻的视觉效应,使审美主体产生丰富的体验和自由的联想;苏联马马也夫高地的《祖国--母亲》,以群体空间的综合造成一种特殊的空间机制,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实情感体验;史密斯的雕塑把造型要素抽象到最低限度,使它融合到自然中去;里伯曼的雕塑的空间形体构造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使审美主体在对自然性状的空间形态的观赏中产生愉快的心理效应。
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城市、建筑是环境艺术主要载体的体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可以从建筑艺术观念的变迁中看到它的足迹。从建筑诞生之日起,它便是作为人的环境出现的,它就是环境艺术,只不过人们真正认识到建筑作为环境艺术的性质比较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说,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与建筑观念的变迁是同步的。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
关于对曲阳石雕传统技艺继承与创新的思考——杨例坡 曲阳石雕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代祭祀活动的流行,北魏崇尚佛教的风盛,对曲阳石雕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曲阳的石雕佛像、狮子就已独具艺术风格。到明清时期,石雕工艺日益精致,创作出了国际艺术名品。近代,卢进桥、甄彦苍、安荣杰等人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在不同方面开拓了新的领域,促进了曲阳雕刻的振兴。
随着朝代的更替,经济的兴衰,曲阳雕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历经沧桑,已被风雨洗炼的更加魅力无穷。从汉朝墓前的石马、石虎到清末“仙鸽”、“干枝梅”,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再到引滦入津工程母子雕像,再到井岗山群雕,处处闪烁着曲阳雕刻艺术的光辉,也见证着曲阳石雕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历程。千年的手工钎凿,雕琢打磨,赋予了曲阳石雕鲜活的生命力。曲阳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创造了非凡的雕刻艺术成就,孕育了大批雕刻艺术名人,打造了曲阳历史文化品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大潮汹涌,人们的商业意识和利润观念越来越强。曲阳传统的雕刻技艺也不断受到冲击,开料、刨荒、工具制作和锤钎等传统的雕刻技法已经跟不上产业化、机械化生产节奏,深厚的艺术品味逐渐淡化,传统的技艺濒临失传,传承传统技艺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破坏。如何来拯救、保护曲阳石雕这枝千年奇葩,让它在现代化大生产的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炫丽的神采?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面对的是如何让曲阳石雕的艺术生命更好的延续。另一方面,是如何把产业化的市场拓展得更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之真正成为富民的产业。
2006年5月20日,曲阳石雕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卢进桥和甄彦苍成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月28日河北工艺美术协会新组建的雕塑艺术委员会在曲阳成立,并与河北省版权协会签订了《推进河北省雕塑行业版权保护工作合作协议书》。这些成绩的取得表明,石雕作为文化遗产,其传统技艺将以行政和法律手段得到保护,使作品不被他人抄袭。任何粗制滥造的行为,要受到限制。这对石雕转型、上档升级以及对创新积极性的保护十分有益。
然而,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有了外界的重视与保护,那么作为从事雕刻的艺人或企业家们怎样承担起手工技艺传承发扬的重任,并使雕刻的艺术品位及其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充分的提升和体现呢?当我们把目光从对利润的苛求中抽回,认真审视自身时,会真正发现热切追求的目标是多么急功近利,多么盲目浅薄。如果忽视了石雕的特色属性和生命力所在,也就忽视了一个真正的利润增长的巨大空间,实在是无异于杀鸡取卵。因此,我们应该调整观念,在追求利润增长的同时,也要着眼石雕艺术长远的发展。在为传承、创新石雕艺术做出积极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坦然地去收获那份雕刻艺术得到大提升、产业实现大发展所带来的应有的利益。这样两相结合,岂不更有意义。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生命的本体,在不断延伸着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丰收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所谓生命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强有力的确证,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
石雕属于工艺品类,主要体现手工技艺。所谓技艺,是指通过以实物为载体,将雕刻者的主观素养以技术手段融入到作品中的本领。艺术是雕刻的灵魂和生命。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具有历史性,同时还要具有开放性。它随着时代、随着读者观众而不断更新,不断展示出它的新的“意味”,这种人生“意味”与社会、自然融会贯通,相互协调,使艺术作品所传达出的命运感、使命感、历史感、人生境界感具有了神秘的伟大力量。只有个别的才是普通的,而普通的概念、理论都缺少这种生命和力量。这就是石雕艺术可以传承和创新的前提。
石雕既担负着日常使用功能,又具有纯粹的审美对象(艺术品)功能,石雕市场应当包括有型的市场需求,更应包括精神文化上的市场需求。石雕艺术遗产已经积累在人类形式和情感当中,只有把这种人工制作的物质对象成为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真正地出现和存在。
雕刻艺术的形式、思维是自由的又是开放的,是包容的又是兼收并蓄的,这给其创作及产业发展带来了宽广的空间。不同艺术作品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但不可以简单抄袭、模仿。在雕刻技法、用工上,精工细作当然更好,相反,如果有别于粗制滥造,能达到粗犷豪放、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亦尝不可,它的艺术性和商品价值不减反增。因此提倡艺术的提高,并不会与商家降低成本、尽量地追求最大利润、取得竞争优胜相矛盾。
其实,无论是对手工技艺的执著坚守,还是对机械工具过份依赖,最重要的是务必保证雕刻品的艺术含量。可想而知,大量依赖机械工具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通过手工的制作才能成功地将人的价值理念、情感思维通过有型的石料等载体,充分融入到作品之中,才能更好地展现石雕工艺的魅力。
当把建立保护基地、博物馆、确定传承人作为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方式的时候,更需要有人创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优秀作品,使之传播开来。另外,版权保护对保护创作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雕刻行业,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首先要有能够潜心研究艺术的兴趣和氛围,要培育一批真正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
我们大力提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以此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对于真正做大做强雕刻产业来说,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还需要反思当前制约雕刻业快速发展的销售渠道、经营管理方法、理念以及不正当的竞争秩序等问题,取得一一突破,重新构建产、学、研、销的产业体系,有效抵制对艺术的轻视和对市场的盲从,从而使悠久的雕刻技艺有利于催化一个强大产业的优势,并在产业化的繁荣发展中获得传承和创新的营养,使千年古树绽放出美丽的容颜。
㈢ 曲阳县群利石材雕刻厂怎么样
曲阳县群利来石材雕刻源厂是2009-11-03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曲阳县路庄子乡马羊村村南。
曲阳县群利石材雕刻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306346975591373,企业法人马增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曲阳县群利石材雕刻厂的经营范围是:石、木雕塑品,石碑,石料,石材加工、销售及安装;金属、玻璃钢雕塑品,景观石销售、安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河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988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9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曲阳县群利石材雕刻厂更多信息和资讯。
㈣ 台湾和台北属于一个地方吗
两者属于同一个地方。台北隶属于中国台湾省,是其省会城市。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端,台湾岛北部的台北盆地,四周均与新北市接壤,被新北市环绕,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东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栅以南丘陵区,北包大屯山东南麓。东西宽处20.5公里,南北长约28公里。经度东经121.6度,纬度北纬24.9度。
台北历史悠久,历史遗迹众多,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人类居住,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台北府,意为台湾之北从此有“台北”之名,统管台湾军民政务,从此逐渐成为台湾省的政治中心。
台北市旅游景点:
台北市是台湾北部的游览中心,除阳明山、北投风景区外,还有岛内最大、建成最早占地8.9万平方米的台北公园和规模最大的木栅动物园。此外,由私人经营的荣星花园规模也相当可观。剑潭、北安、福寿、双溪等公园,也都是游览的好地方。
台北市名胜古迹颇多,其中台北城门、龙山寺、保安宫、孔庙、指南宫、圆山文化遗址等处,均为风景优美,适宜游览的好地方。
循着淡水河、基隆河迤逦蜿蜒,北边囊括大屯山系、七星山系而形成的阳明山公园,不但是自然保育的生态教室,更是大台北的后花园,
四季各有不同风情韵致;坐落在台北市中心的二二八和平公园、植物园、大安森林公园,则堪为典型的城市绿洲,加上周遭人文、艺术活动频繁,是都市人纾解身心的好去处。南区的木栅山区,登山健行之外,还可享受茶香四溢的品茗闲情。
(4)曲阳县军玉雕刻厂在什么地方和电话扩展阅读
台北行政区划: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0月25日接收台湾,恢复台湾省建制,省会设于台北市。11月1日,台北市改制为省辖市,仍因袭日治时期制度,全市设有六十一区。
1946年2月8日,市政府将原有六十一区重新整并为十区,即松山区、大安区、古亭区、双园区、龙山区、城中区、建成区、延平区、大同区及中山区。区下设里、邻,全市共有340里、4158邻。
1967年7月1日升格为直辖市,次年并将郊区分属台北县与阳明山管理局的六个乡镇(景美、木栅、南港、内湖、士林、北投)划归本市管辖。
自2000年起,在各区之下增设次分区,作为辅助的行政区划。各区依据实际发展情形,配合各里特色,划定4~7个次分区,将具有邻近特性,文化、历史特质类似的数个里集结起来。至2010年11月止,台北市共有68个次分区。
台湾岛介绍:
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世界第38大岛屿,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环岛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
现今的台湾地区范围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东沙群岛、乌丘列屿、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与中洲礁及周围附属岛屿。
㈤ 曲阳这个地方怎么样请详细介绍一下。
隶属保定市辖县,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脚下,距省会石家庄70公里,北偏东距首都北京200公里,北距保定80公里,东北距天津190公里。为半山区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俗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属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人口55万(2004年),面积1083.7平方公里,辖4镇14乡,县府驻恒州镇。工业的主导产业有雕刻、水泥、汽配、采煤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谷子,盛产鸭梨、大枣等。
年均温12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矿藏中煤、大理石、云母、耐火土等储量丰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北岳庙,有蔺相如墓、定窑遗址、灵山聚龙洞、王快水库等风景名胜地。
曲阳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处于快速发展的大北京经济圈内,总面积1083.7平方公里,人口55万(2004年),是河北省历史最悠久的县之一,素有中国“雕刻之乡”美誉。
曲阳雕刻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元。得天独厚的大理石资源,根深叶茂的雕刻文化,两千年传承不衰的雕刻技艺,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队伍,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以石雕为龙头的当代曲阳雕刻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目前,全县已拥有世界级雕刻大师3名,省级以上雕刻大师100余名,雕刻企业摊点2260个,从业人员达24000余人,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开采、设计、加工、销售、运输、安装一体化。雕刻门类也从单纯的石雕拓展到木雕、牙雕、玉雕、铜雕、不锈钢雕等领域。雕刻技法日臻精进,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等不一而足。雕刻产品种类繁多,既有传统古建筑饰品,又有现代人物雕像;既有园林雕塑,又有家庭装饰;既有上百米的巨作,又有长不盈寸的精品,曲阳艺人将自己的匠心智慧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灵光四溢的雕刀之上,璞赋生命,雕刻精神。
1995年,国务院正式命名曲阳为“中国雕刻之乡”。
㈥ 曲阳在保定的什么地方
河北省曲阳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辖4镇14乡,总面积1084.6平方公里,人口54万。南距省会石家庄9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200多公里,东临107国道、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处在发展中的环渤海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明显。县内有定龙公路、京赞路、保阜路穿境而过,是赴山西、去内蒙、连接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 曲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因地处古北岳恒山(今大茂山)山曲之阳而得名,现存雕刻、定瓷、北岳庙三大文化瑰宝。据县城北部的灵山聚龙洞发掘考证,早在十万年前,曲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氏族部落已在这里出现;到商周时期,县城西北部的孟良河流域已出现村落; . . . 自西汉始,曲阳石工便用大理石雕刻碑碣诸物,初为墓碑,后亦用于记事、留言,主要陈列于寺庙,被汉武帝盛赞为“雕刻之乡”。北魏时期雕刻的佛像、雄狮已形成独特风格,作品古拙浑朴,体形狭瘦,偏重形似。大唐盛世,佛教盛行,石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曲阳成为我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其雕刻流行圆刀法,人物、佛像造型丰富,衣饰调顺、文武有姿,飞禽走兽、花鸟静物等轮廓清晰,线条流畅,玲陇剔透。元代曲阳石雕艺术已享有盛名,作品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奇巧生动,有不少作品成为传世之作,雕刻艺人杨琼所作的“一狮一鼎”作为贡品,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高度赞赏,称“此绝艺也”,并“将其编籍宫中,督燕南诸路石匠营造大都”,至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清末,曲阳艺人刘普治雕刻的“仙鹤”、“干枝梅”等作品,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自此有“天下咸称曲阳石雕”之说。民国中期,几家较大的私营雕刻厂,如公义兴、日新、永新等,在北京、南京等地均设有销售点。新中国成立后,曲阳3000多名石雕艺人先后参加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的兴建及天安门修复等项工程。 改革开放以后,曲阳石雕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曲阳雕刻工艺知名度迅速提高。1995年,国务院命名曲阳为“中国雕刻之乡”。2005年5月国际雕塑协会授予曲阳“中国雕刻第一城”称号。曲阳雕刻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全县最具活力的特色支柱产业,成为保定市十一大特色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