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僵直生硬的雕刻作品多出自希腊什么时期
① 希腊化时期的最后一件伟大雕塑作品是什么
希腊化时期的最后一件伟大作品是《拉奥孔》(现藏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博物内馆)。这件大理石群雕高容184厘米。是由希腊罗得岛雕刻家阿格桑德罗斯,波利多罗斯和阿塔诺多罗斯于公元前175—公元前150年制作的。1506年,意大利人在挖掘提囤斯浴场遗址时,发现了7块这座群雕的残片,后来又发现了一块,在20世纪初。这件群雕被重新修复。
② 泛希腊时代的雕刻艺术出现过哪些优秀作品
泛希腊时代的雕刻艺术,在雕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迄今发现的许多优秀作品,呈现出多样的风格,组成璀璨缤纷的色彩,吸引着后来的许多著名大师。按其风格,一般将这一时期的雕刻分为:希腊本土、亚历山大里亚、培尔甘蒙、罗得岛等四个主要流派。总的来看,古典时期那种以表现理想、雄健的英雄形象为目标的积极的创作动机已经消失,为满足个人的观赏趣味,表现多种多样的世俗生活题材,追求艺术技巧的倾向普遍流行。而各流派又具有不同的特色:希腊本土,古典的根基深厚,虽然受到晚期倾向的冲击,仍可看到古典规范的约束力。这时的作品,已经发现的如《米罗斯岛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都是雕塑史上脍炙人口的作品。
《米罗斯岛上的维纳斯》,1820年在米罗斯岛上的一座山洞里发现,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作品。它汇集了古典雕刻的技巧,体现了优美和端庄的和谐统一。发现时双臂已失,从同时出土的一段短柱和基座来看,原作可能一臂支于柱上,手举金苹果,另一手搭于裙子处,但经过许多雕刻家的努力,效果均不及断臂的现状。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1863年法国领事麦戎在萨莫色雷斯岛发现,馆1883年麦戎又发现了作成船头形状的该像大理石底座,一起送卢佛尔美术馆陈列。最初,考古学者们根据已经发现的公元前306年萨莫色雷斯国王德米特里奥·波略克底斯为纪念战胜埃及的托勒密海上舰队而发行的货币上有相似的浮雕,断定为公元前4世纪时的作品。货币上的女神右手持喇叭,在吹着胜利的号角。1950年,在挖掘雕像的原址,又发现了右臂和右手的一部分残片。同年,在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的仓库里,发现了能够同这部分右手完美接合的拇指和无名指。将这些复原之后,却并不是吹喇叭的姿势,从拇指与食指间有像是胜利的彩带样的东西来看,它不是银币上的样子,而且从颈部的残存部位研究头的方向,也不是像银币上那样向右转头,而应当是转向左肩方向的。再从风格上来看,公元前4世纪似乎也不可能如此自由酣畅。因而,上述说法基本被否定。现在,从它整个以优质的罗得斯岛上的大理石做成这一点,暂时推定它是公元前190年罗得斯岛人民战胜叙利亚的安提戈斯舰队而建立的纪念碑。1863年在萨莫色雷斯岛上发现这件作品时,它几乎已经是一堆碎成118块的废墟,1875年经过精心修复后陈列于巴黎卢佛尔博物馆。
③ 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
古希腊最富盛名的文学作品是《荷马史诗》。另外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也很有名。
雕塑作品有根据《荷马史诗》第一部《伊利亚特》中的情节雕刻的《拉奥孔》,出土时曾引起巨大轰动
④ 古希腊雕塑的三个时期
古希腊雕塑的三个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1、古风时期:
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落首领的权力完全消失,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在希腊形成,开始建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
由于陆地贫瘠,城邦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海上扩张和殖民统治。这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希腊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很快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在荷马时期,雕刻艺术仅是一些小雕像。
真正古希腊雕刻史的首页应从古风时期开始。因为古希腊雕刻中最突出的人体雕刻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
2、古典时期:
历时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终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结束。在希波战争中,雅典是希腊各城邦的盟主,城市虽然遭到战争的破坏,但是战争胜利而缴获的大量财富,又使希腊的经济繁荣起来。
作为城邦盟主的雅典,对外以霸主身份发展自己的势力,对内实行民主政治,给人民以更多的富足与自由,从而使雅典成为当时欧洲最美丽繁荣的城市,也使雅典自公元前5世纪中叶进入了“伯里克利斯的繁荣新时代”。
3、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时期一般指公元前334—30年,又称希腊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前后共300余年。
马其顿希腊王经过南征北战,使帝国版图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希腊的鼎盛时期。崇尚文化艺术的亚历山大王使希腊艺术广为传播东方,又从古代东方文化中吸收营养,从而使东西方文化开始交流与结合,促进了文明的新发展。
随着城邦国家的瓦解,政治、宗教、艺术也逐渐丧失了严肃性和公民性。艺术开始成为满足少数贵族统治者自我炫耀、享乐和粉饰现实的手段。这就使神在艺术中的地位降低,人和人的生活更多地出现于艺术题材中。
(4)造型僵直生硬的雕刻作品多出自希腊什么时期扩展阅读:
古希腊雕塑发展史:
1、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1世纪—公元前13世纪):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艺术的前源,雕塑方面的成就体现在工艺制品上,《荷马史诗》将迈锡尼形容为“多金的”,表明当时的金银工艺品非常丰富。工艺制品主要以酒杯、面具为主,装饰性强,迈锡尼人就将动物雕塑融入到酒器中(鸽子酒杯、狮头酒杯等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爱琴文明虽然前接埃及文明,后延希腊文明,却并不是两者的交流媒介。爱琴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关联着人的日常生活,具有轻松自然、亲切而和谐的气息。随着13世纪多利亚人的侵略,爱琴文明随之消亡。
2、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多利亚人发动特洛伊战争侵略希腊,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随之消亡,希腊文明断裂了几百年,社会生产力削减,被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成就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荷马史诗》中大量的希腊神话传说为未来的希腊艺术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不少素材,是希腊艺术的本源。这个时期的造型艺术处于萌芽阶段,雕塑为小雕像。
3、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多利亚人侵略时给希腊带来了铁器,到了荷马末期,铁器已经被大范围使用,生产力逐渐向上发展,私有财产产生,阶级分化明显,陆续建立起城邦,随着政治经济不断发展,造型艺术也有了可观的成就。
古风时期的雕塑已经基本符合人体比例,具有肌肉质感,大多保持着正面的静态姿势,风格古朴稚拙,严谨朴素。人像雕塑的面部都保持着近似相同的微笑,被称之为“古风的微笑”。
4、过渡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半叶):
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发动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侵略希腊,最终以失败告终。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艺术出现了讴歌赞美英雄的题材,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
雕塑风格由古风时期的朴素古板变得丰富、具有动感,由古风时期的正面静止站立转变成了多种姿态形态,出现了描绘战争或激烈运动的作品,雕刻技术变得成熟,结构突出,比例均衡,躯体有着明显的团块,对人体的钻研进入了更深层次。
5、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
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对外霸权,对内民主政治,社会非常繁荣,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雕塑人像开始接近完美人体,静态与动感相结合,艺术成就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古希腊三大雕塑家:米隆、菲狄亚斯和波留克列特斯皆属于这个时期。
6、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
希腊化时期城邦国家瓦解,雕塑作品失去了严肃性和公民性,成为霸权贵族用来吹嘘炫耀、自我取乐的工具。
马其顿人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将希腊文化向亚非各个国家传播,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希腊艺术进行交融,这个时期的雕塑呈现出多样的风格,代表作有《拉奥孔》和《米洛斯的维纳斯》。
⑤ 希腊化时期的雕塑作品有什么特点
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家用一种生气勃勃、近乎戏剧性的特质取代了古典希腊雕塑从容静穆的品格。这种转变在雕塑的构图中表现最为明显,尤其在那些强调格斗厮杀和忍受痛苦的雕塑作品中。
⑥ 古希腊的雕塑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成就
特点总体特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用外在的形式表现内在的力量。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主要发展阶段
(一)迈锡尼工艺雕塑迈锡尼城位于希腊半岛南端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部。发生于这个地区的文化因迈锡尼城而得名,史称“迈锡尼文化”,成为克里特文化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
在荷马史诗的记载中,荷马常用“多金的”这个词来形容迈锡尼。其实它并不盛产黄金,但是金银工艺制品相当发达,这是由于迈锡尼人同产金国,尤其是埃及人直接贸易所形成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面具、金酒器等。当今考古发现除狮门有装饰雕刻外,雕塑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金银工艺制品上。
动物雕塑在酒器工艺中被广泛运用。《狮头酒杯》是用金箔敲打而成的,形象以写实为基调,着力于装饰雕琢,简练概括,呈现狮子的基本形象特征。最有趣的是有双把手的高脚《鸽子酒杯》,造型不一般,这种形状的酒杯在史诗《伊利亚特》中曾有过描写:“旁边放着一个酒杯,是老人从家乡带来的。它镶嵌着金钉,杯的提耳一共有四只,每个提耳上面站着一对黄金鸽子,好像正在啄饮;提耳下面有两条长柄支持。”这是真实的记录,“史诗”确有史实根据。
金面具是丧葬品,模仿死者的面容制成,一般是罩在身份高贵的死者的脸上,这些面具实际上就是氏族部落首领的遗像。所以每个面具的面型都有特点:有的浓眉大眼,有的淡眉微现,有的嘴唇紧闭。迈锡尼的这种为死者罩面具的风俗,古埃及人早已沿用,且有明显的宗教含义:为死者留下一个不朽的面容,以便死者的灵魂飘荡四方以后还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迈锡尼人制作面具是否也具有这宗教意思,至今尚无史料证明。
爱琴海艺术从地理环境上看起来似乎前接埃及艺术,后带希腊艺术,但是它决不是埃及艺术和希腊艺术的中间媒介。爱琴海地区的雕塑艺术具有民族的、地方的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既表现在艺术形式构成上,也表现在审美意识上。爱琴海艺术形象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不像埃及那样地对神灵和法老的崇拜,更多的是对神灵和王者的无视。他们的艺术直接同人类自身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艺术形式比起古埃及来更为轻松自然,具有和谐的节奏感和波动律。
克里特历经盛衰,特洛伊战争使特洛伊毁灭,迈锡尼衰落,一帮野蛮的游牧民族阿提卡人南下,一代古老文明便在铁蹄下变为一片废墟。但就在这文明的废墟上滋生出了古希腊文明。
(二)希腊雕塑艺术由于北方蛮族南下毁灭了克里特和迈锡尼的文明,希腊人被迫重新创造自己的文明。希腊文明主要表现在希腊神话、建筑和雕刻上。
希腊雕塑分4个时期,即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8世纪),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风时期(公元前750年—6世纪末),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公元前334年),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
1、荷马时期
⑦ 简述古希腊古典时期代表的雕塑家及其作品,并就其中某一作品谈谈自己的理解
接触古希腊文明,并非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而是一次偶然在杂志上看到关于希腊建筑中三种著名柱式的介绍,才引发了对希腊艺术文化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希腊是欧洲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因为围绕着爱琴海,所以希腊文明又称为爱琴文明。他不像再早一点的埃及文明那样,带有浓重的对法老和神灵的崇拜色彩,应该说更多的是将当时人们的生活融入了其中,这一点从他们将神赋予人的形象就可看出。希腊文明的主要体现,就表现在其神话、雕塑与建筑上,而后两者又深受前者的影响。
希腊雕塑与建筑是可以一同划分其时代的,因为它们所具有的艺术内涵和其表现形式总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紧密的联系。大致分为古风时期(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那段时间),以及希腊化时期(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时期)。
一、神庙林立的古风时期
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时,我就一直苦于记不住里面那么多什么“克”什么“斯”的神,的确,古希腊是个泛神论的国家,所以人们认为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祭奉各种神灵,建造了许多神庙。在古风时期的这些神庙都是由爱奥尼亚式和多立克式的柱子包围而成的,这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柱头:前者是圆盘形的,而后者是旋涡式的。古风时期的雕塑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物都有了表情,不过清一色都是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微笑,后人称其为“古风式微笑”。
二、伯里克利斯的繁荣新时代
古典时期开始于希波战争结束后。这场战争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终,由于损失较少且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希腊的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当时的执政者伯里克利斯是位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由于他贤明的关怀和提倡,希腊艺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
古典时期建筑的成就相当可观,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要属献给雅典娜女神的帕提农神庙,它被誉为“希腊国宝”。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当时雅典的建筑都是由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设计的,而他也是伯里克利斯的好友。
还记得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个由演员扮成的人体雕塑吗?那时我看着这个场面,首先联想到的是雕塑家米隆的著名作品——《掷铁饼者》。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是裸体的呢?其实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们都是裸体竞技的啊!
三、以雕刻为主的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希腊各城邦,建立亚历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的不断征服与扩张,产生了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以及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又称之为“泛希腊时期”。在这样一个文化大熔炉里,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雕塑成就最为突出。《米洛的维纳斯》、《胜利女神》、《拉奥孔》都是这一时期代表作。虽然前两者都已残缺不整,但作品所表现出的女性自然柔美的体态和生动的肢体形态让人深深感受到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引发人们无限的幻想与思考。而《拉奥孔》中人物被几条巨蛇死死缠住而痛苦挣扎扭动的姿态充满了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的感染力,震撼人心。
希腊文明对欧洲文明以及整个世界的影响深远悠长,经久不衰,它如同人类文明史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将永远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⑧ 希腊雕塑的几个阶段
古希腊雕塑艺术通常被分为4个时期——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至前5世纪),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园前5世纪至前4世纪),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前1世纪)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1、荷马时期:几何风格的艺术
由于荷马史诗在这一阶段汇集而成,并且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所以史称“荷马时代”。荷马时期的开始,是以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半部南下为标志的,约在公元前12世纪末到11世纪。这个时期由于多利亚人的南下,克里特和迈锡尼文化遭到毁灭,希腊文化必须从头开始。这个时期是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希腊雕塑艺术的萌芽期。这个时期的雕塑艺术的特征是稚拙,质朴。
从公元前12世纪到前8世纪的近四百年时间里,遗存的艺术史料甚少。有一些几何造型的随葬小雕刻品,故它又得到了一个跟季克拉迪时代相同的名称——“几何风格时期”
2、古风时期的雕塑:古风的微笑
真正古希腊雕刻史的首页应从古风时期开始。因为古希腊雕刻中最突出的人体雕刻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公元前6世纪的几乎所有雕像,都一方面残留着埃及艺术的影响,一方面又似乎要摆脱这种影响。解剖学的真实,体积和运动的表现,向雕塑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时期的雕塑有两种形式,即多利安式和爱奥尼亚式——或者是男性与女性的标准,说明这两种原则在审美效果上有阳刚与阴柔的差异。多利安式充满理性,倾向于对比例的遵循;爱奥尼亚式崇尚秀雅,喜好装饰。古希腊艺术家认为一尊人像既表现出人所具有的美,又表现出宇宙世界的和谐。
人们从保存下来的属于古风时期的男女人像雕刻中,可以窥见人类幼年时代的文明成就。古风时期的男子人像雕刻主要是青年全身裸体立像。这些雕像在人体比例和肌肉质感方面都接近真实的人体,面部表情开始生动起来,现出笑容。不管何种身份和职业的人物都用这种微笑表现,成为当时统一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古风式微笑”。
3、古典时期的雕塑:和谐美的范本
古典时期是希腊雕塑艺术的繁荣期,在这样一个理性相对觉醒的新时代,希腊雕塑才以其鲜明的个性创新意识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的构建,艺术作品从此不再是大量充斥着祭司巫祝预言、咒语的神性作品,而成了有关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艺术品。代表了古希腊艺术最大成就的雕塑,反映了古典时期希腊艺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古典前期(公元前490至前450),古典盛期(公元450至前410),古典后期(公元前4世纪)。
1、古典初期:严肃的样式
这个时期的雕塑艺术展现了一个过渡时期的特点,虽然在很多方面已具备了古典素质,但仍然没有脱离古风的形骸,显得严谨有余,活泼不足,因此被称为“严肃的样式”。
(1)建筑中的雕塑
古典初期的建筑和雕刻延续了古风样式,以多利安式为主埃吉拉岛上主祀月神的阿亚神庙上的雕刻品是集中在东西山角额上的高浮雕,取材于特洛伊的战变,其人体塑造较为真实合理,解剖基本准确。不过,动态虽欲自然,却还是有勉力为之的感觉,,及时在千钧依法的紧要关头,人物脸上都挂着千篇一律的微笑。如东三脚额墙上的《拉弓的赫拉克勒斯》《受伤的战士》等,就把这一点显示的非常清楚。
然而,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雕刻,展现了建筑浮雕古典化历程的完成式。人物众多,动态复杂,然而每一个方面都得到了准确细致的刻画,又毫不妨害其整体性。尤其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已能情节气氛协调;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挂着“古风的微笑”了。这种进步反映了古希腊艺术走向成熟境界。作为主题,神像雕刻在神庙建筑上当然不能缺少,有机结构的空间观念植根于古希腊艺术家对和谐美的理解——部分必须与整体协调——这个原则一开始就支配着建筑物上雕刻造型的安排。
(2)圆雕
独立的圆雕作品也基本上完成了古典花的历程。原来置于垂直轴上的正面或侧面的雕像,变成了在空间中转动的体积,同样存在着多利安式风格和爱奥尼亚式风格的区别,前者有渐渐上风的趋势。如《德尔斐的驮者》,尽管只是一尊立像,却完全消除了古风时期的呆板与僵硬,使人感到浓郁的生命气息。
(3)雕刻家米隆
米隆是古典初期最的雕刻家.米隆的艺术创作时期主要在公元前 5 世纪 70 — 50 年代,是菲狄亚斯的年长前辈,他的艺术实践对新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确立起了很大的作用。米隆塑造了一系列体形优美、富有活力、富有动感的运动员或神话人物形象。
他的青铜雕像《掷饼者》,历来被视为解决传统雕塑艺术中动与静的典范实例.通过表现一个参加比赛的掷饼者处于正要投掷的一霎那状态的形象把人体动作的自然性和动感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借以体现古代希腊的运动员们的进取精神。雕塑家用静止的形体暗示了运动的连续性.他的著名群雕《雅典娜和马尔叙阿斯》,使运动成了揭示情绪力量的媒介,一个有从容不迫的高贵,一个有惊慌失措的卑琐.
2、古典盛期:崇高的样式
古希腊雕塑最有魅力的时期,开始于“崇高的样式”时代,随着男性多利安精神的胜利,在雅典,纪念碑雕刻从古风样式中脱颖而出。这种雕刻具有宏伟的性质,即比例的宏伟。通过对“数的和谐”的感悟,古希腊艺术家按照严格的比例,在一些即使几英寸高度小雕刻的作品中取得了无限崇高。。歌颂生命中的崇高,宣扬英雄精神的人的形象:肯定人的生命自由,让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展现自身意志的顽强和生命的生生不息;
(1)菲迪亚斯
古典盛期的雕刻家一菲迪亚斯为最大代表。他的作品气势宏大,形象沉静安详而又精悍有力,提供了古典雕刻接近完美的理想主义典范,可以说,从古风时代以来的希腊雕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最终都汇集于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创作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他的主要创作生涯是在故乡雅典度过的,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是在他领导下重建了雅典卫城,完成了众多的雕刻装饰杰作。 整个雅典卫城的建筑雕塑艺术,尤其是巴特农神庙上的装饰雕塑,体现了希腊古典盛期的雕塑成就,它标志着希腊古典雕塑的高峰。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说过,“它们好像年年常春的神物,能够摆脱岁月的折磨;在它们的结构之中,似乎蕴藏着某种永生的活力和不死的精神。” 菲狄亚斯的艺术风格是姿态宁静而高贵,表情肃穆而温雅。菲狄亚斯塑造的奥林匹亚的宙斯之美不仅使传统的观念益增光辉,而且同神妙的自然也相宜不悖,这正是他崇高艺术的精华。菲狄亚斯胜过一切希腊雕刻家而为后代人怀念和赞美的,正是他身上体现的希腊艺术的精髓:忠实于自然,同时善于净化自然;模仿自然,同时又善于在模仿中驰骋想像力,表现理想。菲狄亚斯正是理想化的巨擘,在他的生前死后,古典风格的特性一直支配着希腊雕塑艺术。
(2)波利克勒特斯 波利克勒特斯最擅长表现青年运动员的形象,所使用材料都是青铜,现在看到的是大理石复制品。他认为人体的比例要依靠“数”的关系。人体最理想的比例是头与全身的比例为7∶1。波利克里托斯对人体比例结构的探索,实际上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出现的一种程式化现象。他受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美”体现在合理的或理想的数量关系之中的观点的影响,曾著有《法则》一书,专门论述人体比例。 体现伯利克里托斯理论的雕像是《持矛者》和《束发运动员》,雕像还从力学上探索和解决了人体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人体的重心都落在右脚上,左脚因此获得了解放,为适应人体重心的平衡,人体各部分的动作与肌肉也随之作了相应的塑造,表现出力量的美。
3、古典后期,优美的样式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雕刻的理想主义时代。这个时代以公共性的建筑雕刻为主,是对以雅典精神为代表的希腊价值观的整体表现。到了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雕刻进入转折时期,预示了希腊化时代自然主义的崛起。在雕塑上减少了由神话主题所支配的戏剧化的崇高造型,而借神话演绎人的悲欢,表达了悲怆的或婉约的个人情绪。
风格化的人类心灵表现,见于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斯和史珂普斯的作品,良人分别代表了古典后期两种不同的 审美倾向,前者代表了女性化的甜美风格;后者代表了情感性的悲剧风格,从此,爱奥尼亚式与多利安式的造型理想共同汇入于人类情绪的表现浪潮。 (1)普拉克西特列斯 普拉克西特列斯塑造的人物,降低了神性的隔膜感,形象富有真实人体的美丽和女性固有的美;姿态恬静,表情愉悦,充满健康的活力和亲切的诗意。普拉克西特列斯充分发挥大理石质地细腻的特点,努力追求人体肌肉的细腻变化和美妙含蓄的线条,使整个人体具有女性肌肤的丰满圆浑的美感。这种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是《赫尔美斯与奥尼索斯》,它对以后的希腊雕刻风格具有深远的影响。 人们在评论希腊雕刻时,往往把巴特农神庙的雕刻比作壮丽的史诗,而对普拉克西特列斯所雕作的那些男女裸体雕像则喻为迷人的抒情诗。在他所有迷人的作品中审美价值最高、最迷人的是《尼多斯的阿弗洛蒂德》。作品表现阿弗洛蒂德手提衣衫,即将入浴,人物姿态处理采用了典型的希腊“歇站式”,雕像表现了优雅高贵的美。
(2)利西普斯 (公元前4世纪—?) 利西普斯是古典时期最后一位重要雕刻家,擅长青铜雕刻 ,利西普斯是位大胆的革新者,善于处理空间,精于掌握瞬息变化的运动姿态,表达人物的个性。他首创了有鲜明空间和着重长宽高三方面的雕像结构和表现复杂动作的方法。他加深了对人体的研究,测定了新的人体比例标准,创作了8∶1的规范,在审美观上倾向于灵巧纤长,人体有细长轻捷之感,具有新的审美理想。他的名作有《刮汗污的运动员》,这件作品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十分完美,所以是公认的古希腊雕刻中第一件真正的圆雕。
4、希腊化时期:人表现形式的全音阶
随着亚历山大的东扩行动,希腊文化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历史上,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希腊化时期”,雕刻仍然是希腊化时期主要艺术成就。在这一时期,古典时期和谐的 审美宗旨被淹没于表现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浪潮中。利西普斯和普拉克西特列斯的情感风格被进一步离析,成为人的表现形式的全音阶——欢笑与悲伤,柔情与放纵,痛苦与死亡,以及人的老年与幼年的形象,汇成了自然主义的大合唱,此时,神人同形同性体系中的人,才表现出他们的丰富性。
在人性表现的要求下,大理石的硬度消融了,让位于对人的生命充满理想却不失热情的表现。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德》,《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和《拉奥孔群像》。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德》被成为代表了希腊艺术理性美的典范,雕刻家把菲迪亚斯的单纯与和谐,普拉克西特列斯艺术的优美和抒情,以及琉西帕斯所总结的人体美标准,造化般的结合到了一起,让希腊人体艺术的造型原则及其所有的审美理想得到了一次完美的总结作品具有金字塔的型制,S形的曲线构成,静脉端庄的面部表情,集优美,典雅,崇高于一身,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希腊人体雕像是纯洁无暇的诗章和对人的尊严的赏识”。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是一尊纪念性雕像,为颂扬希腊军队的丰功伟绩而作。雕像的构思十分新颖,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胜利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雕塑充分体现出 神情坚毅的胜利女神坚定地站在船头乘风破浪 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
《拉奥孔群像》是希腊雕塑的最后一件杰作。作品显示了古典艺术在人类各种斗争经验中的平衡力量——痛苦于抑制,激烈于沉静,动态与稳定——可以说,种种趋向于对立的极端要素,都被协调到了某中“合适”的范围,形象的说明了古希腊艺术对和谐美的理解。拉奥孔的表情更是耐人寻味,莱辛认为,这中表情体现了希腊艺术的最高法律——美,雕塑家不愿意以激烈的感情来牺牲美。温克尔曼认为,这中表情体现了希腊艺术对“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追求,他说这尊雕像的特点在于“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伟大仿佛经过衡量,均匀地分布于人体结构”。
⑨ 早期古代希腊时期,雕刻作品的风格主要是什么
早期古代希腊抄时期,雕刻作品也处于几何形风格之中,例如彼奥提亚出土的《耕田农夫》,马和人的形状与陶器上的彩绘人物并无二致。这些小型雕塑,以石、陶、金属等各种不同质材做成,大半是殉葬俑,它们出自民间匠师之手,质朴古拙而又亲切生动。
⑩ 古希腊时期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雕塑作品主要有哪些
1、掷铁饼者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原作已经丢失,复制品现收藏于罗马国立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也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2、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断臂的维纳斯》)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雕像表现出的爱神维纳斯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思想化传统。
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形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3、雅典娜神像
《雅典娜神像》为公元前438年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的香木雕塑。原作毁于拜占庭时代,现存于雅典民族博物馆的大理石摹制品是公元二世纪罗马作品。
《雅典娜女神》的塑像体态丰满、健壮,右腿直立,左下腿自外侧微屈。身上的袍挂和长裙,采用深雕手法,衣纹不但厚重有力,而且很自然,富有动感。《雅典娜神像》反映了雅典繁荣盛时代的精神风貌。
4、胜利女神
胜利女神是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的一尊高约5米的铜制雕塑。
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尼刻,罗马神话中的维多利亚)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
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雕塑象征着战争胜利,雕塑是普鲁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
5、大卫
《大卫》是1501—1504年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此雕塑为大理石雕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该雕像展现了一个年轻有力的裸体男子形象,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有生命力,似乎能够感觉到人物身体血管的跳动,更突出了大卫作为一名英雄的高大形象。
《大卫》体现了人体的神圣美与大卫即将迸发出的巨大热情,从而成为西方美术史上值得夸耀的男性裸体雕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