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头是用什么木雕刻的
『壹』 漳州木偶头的艺术特点
漳州木偶造型严谨,精雕细刻,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不艳,保留唐宋的绘画风格,人物性格鲜明,夸张合理,并有地方特色。木偶头基本造型有生、旦、净、末、丑,又有神仙、鬼怪、动物,还有传统名剧的角色例如关公、曹操、《水虎传》的梁山好汉等,种类繁多。漳州布袋木偶最重要是木偶头,漳州艺人雕刻木偶头注重五形(眼、口、鼻、眉、耳)、五骨(眉、顶、颧、额、颏骨)。其中,木偶头最重要的是木偶脸。脸要讲究的是五形三骨,即是两眼、一嘴、两鼻孔(五形);眉骨、骨、下颏骨(三骨)。形形色色的五官根据角色的外形、性格、身份、经历和气质来构思,加上利用造型、线条、色彩来抓着了角色的神髓,木头人也自然地活了起来。如嘴尖刻薄的媒婆,翘髻角目的老丑,长眉垂目的慈祥老者,嘴厚面肉坠的憨汉。
漳州木偶雕刻除刀功外,对原材料樟木的鉴别选择、涂料的配制都很有讲究。雕刻一件作品至少要用两三天,若要将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通过表情刻画出来,花费的时间就更多。而世袭的秘制涂料尤为重要。一件作品每种色彩都要涂上数十遍,这样,木偶保存百年都不会掉色、变形。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贰』 做木偶需要什么材料
需要的材料有:木材适量、油漆适量、丝线约五米、布料适量、铁钉适量、纽扣3到5粒、皮料适量。
木偶头的制作
1、打坯。要到惠安的工厂由专门的打坯机操作,木偶头所用材料是樟木。
2、雕刻。刻人物五官,虽说木偶造型的繁简不同,师傅的手艺也有差别。
3、打土。用种特殊的白土加水和成黏土,均匀地涂在木偶头的白坯,目的是掩盖樟木上的疤结或孔眼,使木偶头表面平整。
4、喷色。为木偶人物的脸部着色,像关公的脸是红色、包公是黑色、寿星是肉色等。
5、彩绘。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各种表情,使喜怒哀乐跃然眼前。然后上光油,为的是使偶头的色彩历久弥新。
(2)木偶头是用什么木雕刻的扩展阅读:
木偶艺术造型
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轨迹,大体分三个阶段:
1、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
2、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明清以前均属这两个阶段。
3、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
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这是中国木偶造型艺术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叁』 80后玩的玩具,大的套小的。一个一个的。木头的。可以把小的木偶全放到大的里面。那个东西叫什么啊
俄罗斯 特色 玩具 叫做 “套娃”
『肆』 经常在唯美图片里面出现的一个类似于玩具的木偶 正方形的脑袋 小小的 很可爱 木质 那个叫什么
纸箱人阿楞
『伍』 一个木偶的站在木头上是什么成语
得意忘形
此成语后人引申的意思,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为通用词意。
以上供参考
『陆』 杖头木偶的风格特征
杖头木偶抄在中国许多地区都袭有流传,各有不同的风格特征,称谓也有所不同,在中国西北部的“耍杆子”、西南部四川的“木脑壳戏”、南部广东的“托戏”都属杖头木偶。各地木偶头的造型、脸谱、装饰和雕刻工艺及演出风格也结合了汉族戏曲剧种以及唱腔,各有特色。
『柒』 杖头木偶怎么操作
传统的杖头木偶偶体本身没有脚,需要有脚的动作时,另配腿,称“打脚”外操纵杖头内木偶保留容了传统的打脚,并给以发展,可以打单脚也可以打双脚,为了形象的完整,有的将木偶双腿与胸腔下端连接固定,另做一条与腿部颜色质地相同的布筒用于遮蔽表演者的手臂。这种腿部的处理方法成为“挂脚”或者“三条腿”。
『捌』 木偶是一定是要用木头做的吗
不一定吧!!大家叫你木头可能是在跟你开玩笑也有可能是你在做事的时候不懂得转弯或者是不理想才这个叫你的吧!我想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吧
『玖』 木偶的制做过程
木偶的制作
木偶的制作包括木偶头和服饰两大步骤,本文介绍的是掌中木偶(布袋戏)的制作过程,提线木偶与之大致相同。
木偶头的制作
首先是打坯。目前泉州的私人作坊中还不能独立完成这道工序,要到惠安的工厂由专门的打坯机操作,木偶头所用材料均是樟木。
其次是雕刻。主要是刻人物五官,虽说木偶造型的繁简不同,师傅的手艺也有差别,但通常情况下,一个熟练的师傅一天能刻三四个木偶头。
第三是打土。就是用一种特殊的白土加水和成黏土后,均匀地涂在木偶头的白坯上,目的是掩盖樟木上的疤结或孔眼,使木偶头表面光滑平整。
接下来是喷色。为木偶人物的脸部着色,像关公的脸是红色、包公是黑色、寿星是肉色等。
再往下是彩绘。彩绘将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各种面部表情,使其喜怒哀乐跃然眼前。然后要上光油,为的是使偶头的色彩历久弥新。
最后要根据具体人物配上胡须、头发等,如果是新娘子还要盘头发。至此,一个木偶头就完成了。
服饰的制作
木偶服装上最主要的装饰就是五彩缤纷、艳丽夺目的手工绣。绣品图案首先由设计人员根据特定的人物,画好设计图纸,然后比照图纸,用针稿机在衣料上打孔,再用染料涂印,勾勒出图样。绣线的颜色选择由师傅自定,像凤尾通常有五种颜色,在不同的师傅手下会有不同的效果。接下来是扫浆糊、加内衬,使绣片挺括、有型。最后是整件组合,也就是将几个绣片缝在一起,做成一件完整的衣服。
由于“千人一面”的机绣的出现,现在服饰手工绣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只是在绣人物脸部时(业内称为“开脸”),技术要求才高。
目前,泉州制作的不少木偶都销售到台湾,因为那里的“布袋戏”已普及到中小学校。一般说来,教学用的木偶是批量购买的,为降低成本,布料就采用了人造丝中的春光缎,机绣也代替了手绣;而表演用的或是个人收藏所需的木偶,则要求全部是手工制作的,使用的是苏州产的真丝软缎和真丝绣线。以“战将”木偶为例,其头盔、头部、服饰、(支撑的)内体、兵器等的用料不同,价钱也就从二三百元到近千元不等。
一个木偶头往往并不是由一个师傅从头到尾一手完成的。当然,如果是名家大师,会一气呵成的,其名字会刻在偶头的后面。普通师傅完成一个木偶大概需要五天的时间。
『拾』 木偶戏的木偶是木头做的吗
不全是,现在的木偶种类繁多,制作材料也有很大变化,有塑料,橡胶,报纸(我们使用的杖头木偶的头部就是用报纸做的),铁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