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有块雕刻的玉石叫什么
『壹』 故宫里面刻有龙的墙叫九龙壁那么太和殿前面的台基上刻有龙的石头叫什么
云龙石雕(大石雕)
太和殿后的三层台基丹陛的中间都有石雕.其中最下版方的一块石雕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云龙石权雕"因此被称为"大石雕".这块石雕用整块艾叶青石雕刻而成,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达250吨.石雕上雕刻着被山崖.海水和飞云簇拥的九条蛟龙,象征着真龙天子统一天下。
『贰』 故宫里面就有一块老头和北斗七星的石头
此石位于御花园“天一门”前西侧。按照旅游书上的说法称“诸葛拜斗石”。
『叁』 紫禁城最大的一块石雕叫什么重大多少吨
云龙阶石,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量超过200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料。在这块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着9条凌空飞舞的巨龙。
它们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动。巨龙身下是万朵云霞。石雕的下部有5座宝山,宝山之川是流畅的水纹。整块石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变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极有价值的艺术品。
(3)故宫里有块雕刻的玉石叫什么扩展阅读
紫禁城的营建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如木工出身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石工出身的陆祥等,他们对紫禁城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地方志《重修毗陵志》卷二十四记载,江苏常州武进人蔡信从小学习木工技艺,在明永乐年间参与了紫禁城的营建,负责管理各个施工工种。蔡信还巧妙地运用运筹学原理,将挖护城河和西太液池的泥运到了紫禁城的北面,堆成了一座52米的土山,称为“镇山”,也就是今天的景山。
此外,网上有传言蒯祥为紫禁城设计者的说法,这是不正确的。蒯祥为吴县香山(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人,出生于明洪武三十年,自幼跟随父亲蒯福学习木工技术。
据明代史料《皇明纪略》记载,蒯祥于明永乐年间被召入北京,参与营建紫禁城,具有很强的绘图能力,所绘制的宫殿、楼阁、游廊等建筑都能够受到施工组织者的赞赏。从记载的时间点来看,蒯祥参与营建紫禁城年龄只有20岁出头,在建筑规划、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经验尚欠缺,因而担任总负责人或者总规划师的可能性很小。
另据清初史学家褚人获所著《坚瓠集》记载:永乐年间紫禁城营建之初,蒯祥随父亲蒯福进京参与营建紫禁城,蒯福为木工头;后因蒯福年事已高,改由蒯祥接任。由此可知,蒯祥在当时的职位只是木工首领而已。
『肆』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都有什么文物
故宫的文物被分了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比如绘画,《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53,000件。
书法,像《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这样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
还有2,800 件碑帖。
这三项一共156,000件,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纸式文物最集中的一个收藏。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一共16万件,其中特别珍贵的有1,670件带先秦铭文的青铜器。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这些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骄傲,中华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历史,通过故宫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
(4)故宫里有块雕刻的玉石叫什么扩展阅读:
故宫博物馆创造新价值
故宫博物馆不再只是中国第一热门旅游景点,其公共博物馆属性愈发鲜明,丰富的展览成为人们与故宫亲密接触的最直接方式;每年到访故宫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次,他们逐渐从“游客”转变为“观众”,在此感受文化、体悟传统,享受一场场文化盛宴。
1万余种文化创意产品的相继面世,更是让人们印象中的故宫从“正襟危坐”变成“萌萌哒”,故宫变得越来越亲民。
在整个国家的文化体系中,故宫有着独特的地标意义和文化象征。“故宫跑”“故宫精神”“故宫制造”“故宫大修”等都能成为一段时间内文化领域的热点、焦点。众多走进故宫的外国政要、国际友人,在此举办的国际论坛、展览,则让故宫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
故宫的价值早已不限于朱红高墙内的宫阙亭台,有形的故宫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无形的故宫延续着中华历史文脉,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实力。
『伍』 故宫里养心殿前的玉壁的介绍
希望对你有帮助养心门前还有一块圆形玉壁,镶嵌在一个框架之内,框架正专反两面有8条小龙装饰。属这里摆放玉壁说法不一:一说是起到装饰的作用,是作为重要宫殿之前的照壁;还有一说是圆形玉壁象征国家完整;另外玉壁有风水中辟邪的作用。有人称那块玉壁在明朝的时候没有,清雍正时期才安置的。除了我提到的意义,还发现了另外的很多说法:
1.大型纪录片《故宫》第八集《故宫藏玉》解释说,皇帝坐在养心殿内处理政务的时候,时时可以看到对面不远处的玉璧,比德如玉,面壁静心,提醒着皇帝要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
2.圆形玉壁象征国家完整。
3.用圆壁和方框代表古人最高的崇拜“天”和“地”,这样既解决了皇上“面壁思过”的尴尬,又表现了皇上对天地之崇敬,还满足了所有皇上共同的心愿天地尽在掌握。
4.还有人说曾看到一种说法:绿璧中的圆孔,暗喻孔中见物小,见人少,提醒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多看,多听。广纳天下。
5.也有称其为九龙玉壁的,另外一个龙指养心殿内的皇帝。这个说法不敢苟同。
6.另一个说法则是:内部的圆形表示赐死珍妃的圆井,慈禧太后怕珍妃鬼魂寻仇,便以象征天地四方的正方形予以镇压。这个更是牵强附会了。
『陆』 北京故宫的云龙大石雕是干什么用的在故宫的哪里有有什么内容急啊!
作用:北京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的雕刻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无可撼动。
内容:在图案是在山崖、海水和流云之中,雕刻着9条凌空飞舞的巨龙,分为三组腾飞于流云之中。它们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生动。巨龙身下是万朵云霞。石雕的下部有5座宝山,宝山之川是流畅的水纹。整块石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变化有致,主次分明。
位置:云龙大石雕位于故宫三大殿之一保和殿后面三层须弥座高台正中的御路(专为皇帝用的路),由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成。
太和殿前的三层台阶中,也有三块与保和殿后大小一样的石雕。太和殿前的大石雕虽与保和殿后石雕尺寸大小相同。但不是一块完整的石料,而是由三块不等的石料拼接而成。
保和殿后的云龙大石雕,是故宫最大的一块石雕,艾叶青石雕刻而成,据推断应与紫禁城同时而建,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580余年的历史了。
(6)故宫里有块雕刻的玉石叫什么扩展阅读:
制成石雕的石料采自于房山大石窝镇,这么大的一块石料运到紫禁城也是非常的困难。在运输的途中,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冬季汲水泼成冰道,在冰道上拖运石头。此举征用民夫2万人,调集上千匹骡子,耗银11万两,数十天才走完这一百多里的“冰道”,将庞然大物运到京城。
云龙大石雕是故宫里最大的一块石雕,原是明代石雕,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凿去旧有的花纹重新雕造。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二百多吨。石料采自房山,当时石料的采运非常困难,运输沿途每隔一里挖井一口,汲水泼成冰道,用旱船托运。
一石采运即需万人之多。石雕四周刻有缠枝莲花纹,下部为海水江牙,中间雕刻着流云衬托着九条蟠龙和州龙,云龙形像生动,雕刻精细,一丝不苟,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柒』 故宫宫殿前汉白玉的阶梯东西叫什么(如图)
是阶陛之间的云龙石雕
阶陛jiē bì
宫殿的台阶。 《史记·刺客列传》:“ 王僚 使兵陈自宫至 光 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 王僚 之亲戚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城内有 汉高祖 庙,庙前有三碑, 后汉 立庙基,以青石为之,阶陛尚存。”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钱谷之尘污几砚,刑狱之腥蔑阶陛,官业虽登而文义耗矣。”
『捌』 故宫地上的龙纹石雕叫什么有特殊名称的吗
那是浮雕。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玖』 故宫汉白玉雕刻大师
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被雨、雪吸收而造成酸度增加,形成酸雨,酸雨能侵蚀建筑物.
故答案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