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雕刻大全 » 雕刻文章用什么材料

雕刻文章用什么材料

发布时间: 2021-01-19 04:26:09

⑴ 木雕的雕刻方法..注意事项..要速成的..

木雕的创作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面对一块比较普通,没有什么特殊形状的圆木、方木或是有规格的板材时(即经过人为的去绺去脏,将木料加工成有规则的料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我们可以比较自由的去选择雕刻的内容与主题,然后再用大量的切削雕凿去实现最终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也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由于木材的结构是由纤维组成,它的易断易裂要求我们在创作构图上强调整体性、牢固性。一般来讲,艺术木雕不讲究拼接,否则就失去了木雕的特征。要在一段原木上做文章,就得避免张牙舞爪的动势,就要舍弃支离破碎的细节。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现美丽的木纹,造型体积就不易太小太多,要作大块大面状,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图1)。

第二种方法是随形就像,既“顺其自然”地依据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凭感觉和想象赋予这块材料以特定的形象,巧加雕凿后便使其形象释放出来。所谓七分天成,三分雕刻。这种方法也叫“巧雕”,其 构思过程比实际雕刻的时间应更多,而其中的乐趣亦无穷。“巧雕”是一种适形造型,也就是它要适应某种条件,这种条件是一种限制或是约束,似乎也给作者造成麻烦,然而往往受局限的东西反倒会成为形成其艺术特点的决定因素,这种因素能予朽木以神奇。有的玉石雕刻之所以宝贵,就是体现在作者是以量形取材,因材施艺的方法,创造了绝妙佳品(图2)。

自然给我们以许多启示,有的材料拥有一个不寻常的特征明显的外形,对你的想象或灵感有直接启发;有的则不太明显,需要深思熟虑,苦思冥想;而变化多端的木纹又常常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好或不好的因素;有些木料的“残片碎块”不规则形状也能引发我们联想起某种形象的存在。因而许多雕刻家经常把一些“奇形怪状”的木头搜集起来长久地摆放在周围,时常琢磨和推敲,一旦考虑成熟便拿起刻刀,欲罢不能。当然作品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差,“真所谓,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

这与作音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密切相关。

木雕创作的第三种方法是完全摆脱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用人工或机械堆迭粘合的方法,使大大小小的木块木片按设计意图拼制成大致的形状与厚度,然后再进行雕凿(图3)。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能随意增加木头的体积,大大减少切削木料的功夫,节省大块原木。假如是用不同颜色的木料堆迭粘合起来,呈木头形状的“三明治”,其木材外表经过雕制,会显现出清晰美妙的装饰性木纹,使作品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有些雕刻家还经常在雕刻物的任何部位增加想要增加的木料,他们用组合粘接的方法,以期望扩大木雕的比例和形状。还有一些雕刻家在运用木材创作时更加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们把种在花园里的树木原地不动的雕刻成作品,有的还为它们加枝添叶,因势度形,创造出与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木雕艺术品。

木头原本是有生命的物体,它给人类带来数不尽的好处,而人类所能给予的回报应是将它们那种特别的温和与美丽,以及纯朴的品质尽量地体现保存下来,并赋予新的生命。

⑵ 关于雕塑的文章

众所周知,爱神维纳斯的雕塑是断臂的。但对于是当初就没有雕塑双臂,还是后来断回掉的,却鲜为人知。答不久前,有人发现上世纪法国舰长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才解开了这个100多年来的谜。

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的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却不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

⑶ 《雕刻心中的天使》这篇文章怎么写

雕刻心中的天使(一)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第四次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烦了,说:告诉你我是用心在雕刻。心,心!雕刻家伸出右手摸到左边胸口那个微微跳动的地方,用食指指了指,又用双手圈出一个心形摆在那儿。
小女孩说:你见过你的心么?雕刻家说谁见过自己的心啊。雕刻家说,你过来,来听听。小女孩凑过去,听见它扑通、扑通地在跳。小女孩对雕刻家说:它扑通、扑通地在跳。雕刻家得意地说,哎,这就对了。小女孩又去听听雕刻家那双握着雕刻刀落满石屑的手,说:可是它没跳啊。雕刻家说:它怎么会跳呢?它是手。小女孩说:你是用手雕刻的呀,跟心有什么关系呢?雕刻家拍打着双手,把尘埃震落下来,一字一句认真地说:因为我的心支配着手。小女孩也语气严肃地说:不对。我们上生物课学过,人类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心脏是全身血液输送的枢纽,它分成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部分,它里面没有天使。雕刻家很不耐烦地抓过第五块石头说:你安安静静地看着,看着就明白了。
雕塑家搬过来第五块大理石继续雕,“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小女孩认真观察了一会儿,看着那上下翻飞的手,都快睡着了。她只好把视线转开,看看他雕的第一个、第二个天使,又看看他雕的第三、第四个天使,再看看他正在雕刻的第五个天使,说:嗯,我相信你是用心在雕刻了,雕刻家停下来,对着小女孩发出满意的微笑。小女孩接着说:因为它们全都一模一样,一定是在你身上什么地方藏着。雕刻家愣了一下,小女孩又说:但是,我觉得你没有用脑。
雕刻家哭了,一脚把最后一块大理石踢翻了:“为什么这么认真呢你?为什么这么认真呢你?”
他吸吸鼻子,用手抹了把脸:“不就是混口饭吃么?”他的手上淌着血,脸上被自己抹花了。他的眼神因为沉溺于工作而显得有点呆滞,加上秃头和皱纹,看起来经历过艰苦的岁月。

雕刻心中的天使(二)

康丁

矫情的,太矫情的!
雕刻家技艺的磨砺、灵感的捕捉、勤奋的练习就这么简单的(地)被一个矫情的动宾短语糟蹋得一文不值。而我们还要面对这不知所云的短语煞费脑筋,生怕立意不积极向上、主题不清晰、语言不流畅而影响命运。这篇作文反而成了我们的天使。一个随时会暴怒,随时会把我们丢入炼狱的喜怒无常的天使。
我从没见过天使,此刻必须调动起全部的唯心主义想象力,来完成这个题目;幸好还有西方艺术和外国电影可以参照,多少能描绘出裸体、翅膀、光环这些元素。但我若是不识趣的(地)开始淋漓尽致的(地)描绘一个赤裸的雌性天使,恐怕也只能得到“圆满”的分数。
“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简直是废话!哪个艺术家不是尽心竭力的(地)用智慧和勤奋来追求自己毕生的理想,哪个艺术家不是用心去感知去体察去描绘和创造。而我们呢,或许少年时懵懂的怀有某个未定型的理想,也曾试图去用心塑造那个化为天使模样的美妙梦想,可当我们发现,我们热爱的、信任的、追求的梦想在严酷的体制与规矩面前被一下下的(地)削去棱角,自己的努力和尝试也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心中的天使也变得体无完肤、伤痕累累了。
我们曾经以为自己可以雕刻出那个心中的天使,但发现石凿与锉刀并不全在自己手中,而是在另一些教育制度的缔造者手里时,我们反而变成了愚钝不化、冥顽不灵的石块。他们按照严格的规格修改着我们,把我们凿成相同的劣等品,然后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地)训导着我们,而我们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我们心中的天使也被大块(快)朵颐的(地)吞食。亏他们还能想出这样掩耳盗铃式的作文题目,其无耻(亦(抑)或是无知)到何种地步。
无论教育也好,理想也好,即便初衷是好的,多少也不该差强人意,一己妄为。教育顽石该顺其自然形态,追求理想应先自我审视、自知、勤奋。若有雕刻家的先天资质,勤奋固然有效;若只有泥瓦匠的能力,还是去钻研铸造,也许会成为优秀的手工艺人。雕刻家用心塑造的天使,也绝非仅仅用心便可成功,而我要是详尽阐述这题目里的内涵,恐怕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绝不够用。所以这个题目最多用“狗屁”二字便可概括。
据说引经据典的作文会得高分,我也辜(姑)妄引用一段:“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混沌尚死乎,何况凡人也?所以,雕刻别人的天使大可罢手,自己心中的珍藏也最好珍藏吧,别再重复那个矫情的题目,恶心别人,也糟践了自己。

雕刻心中的天使(三)

蒋峰

就这么个题目,我们看看都能写些什么。首先做(作)为考生,你不能在考卷上告诉老师你是谁,来自何处,那也得先讲讲你心中的天使是什么呀。老师可不是雕刻家旁边的小女孩,一脸期待地等你用七百五十字(因为限字八百)把脑袋呀,肩膀呀,以及其它不文雅的零件一一雕刻出来,再跟批(阅)卷人讲,看啊,这就是我心中的天使。这不行,怎么可能呢,体谅一下老师嘛,人家晚上看世界杯,白天又要被集中在广东一个连空调都没有的地方,谁有闲心看你心中的天使是什么模样。
比较稳妥的办法是,上来就跟看卷的人讲,各位老师好,长期以来,我心中的天使是一直是××……还有一点要注意,千万别说你天使是隔壁老谁家的小谁,长得有多么好看如何如何,这是大忌。人家没问你长期以来暗恋的人是谁,人家问你心中的天使是谁?
啊?没看明白,觉得差不多,那你仔细看,再仔细想,这是中国试卷奇妙的地方,你不单要琢磨出题者的题,你还得琢磨出题者的心。你要想,他们是你们老师的老师,既然老师平常都懒得和你聊聊最近喜欢谁呀,帅不帅呀,那么这些人就更没那闲工夫借这么大一平台来做一应届生暗恋调查了。
那天使写什么呢?其实范围很窄,写你妈你爸都不行,上面不是说了吗?天使是他用心雕刻出来的。你上来就说,我的天使是我爸我妈,我用了二十年造他们,就为了这一天,高考好了,我爸我妈就跟天使似的,成天给我吃给我喝,不然我就完蛋了……说远了。
那完了,没得写了,分析之后我发现,实际上他们就逼我们谈那些虚的看不着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理想嘛。那直接说就完了呀,扯了半天,还揪出一单纯幼齿的小姑娘骗我们,21世纪了,网络手提E话通都有了,没必要还把我们当成八十年代的高中生逗着玩吧。
高考作文改革嚷嚷多少年了,改了改了还是换汤不换药,以前作文就干巴巴三个字——谈理想,现在改成什么样了,扯了半天还是谈理想,稍有不同的(是),设了这么多陷阱,让那些不知道这是谈理想或不想谈理想的人全都死翘翘。我的理想是我的事情,在实现之前凭什么告诉你,做到让你满意?
这是范文,仅供参考~

⑷ 求关于激光雕刻的现状与发展展望的文章

电子雕刻机雕刻头研究现状与发展
[摘要] 介绍了电子雕刻机雕刻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目前成熟应用的主要是电磁驱动式的,
分为摆动式和直动式,具有雕刻频率高、雕刻质量好的特点;同时介绍了工作原理不同于电磁式雕刻
头的电子束雕刻和激光雕刻,尤其激光雕刻,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压电陶瓷
和超磁致伸缩驱动器,这些功能材料的应用为雕刻头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雕刻头; 电磁驱动; 激光雕刻; 电子束雕刻; 压电陶瓷;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凹版印刷以其印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
印力高、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图文出版和包装印刷领域内占据
重要的地位。目前,电雕凹版因技术先进、成本低、制版质量高
且稳定、适应范围广、利于环保等优点已在凹版制造中占主导
地位,一直是近年来的主流雕刻方法。印版的好坏是决定印刷
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凹版电子雕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
个凹版制版的进程。印版是电雕系统根据数字化的图文信息
驱动雕刻头在版辊上雕刻网穴后处理而成,因此,雕刻头的驱
动装置在整个制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上个世纪60年代
开始,此领域的科技人员不断探索,希望能提高电子凹版雕刻
的效率及质量,雕刻效率及质量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提高电子
雕刻机的雕刻频率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德国、美国、
瑞土和日本在电子雕刻技术方面处领先地位,我国在这方面的
研究基本为空白[ 1O2 ]。文中主要介绍了电子雕刻头的研究现
状及发展方向。
1 电子机械雕刻
电子机械雕刻是由电O机械转换器驱动雕刻刀,在滚筒上
雕刻出网穴的一种方法,其关键在于电O机械转换器的工作性
能。
111 常用结构的原理及特点
一般而言,磁钢产生稳恒磁通,控制线圈产生控制磁通,二
者差动叠加产生驱动衔铁运动的电磁力,带动衔铁运动。
112 转动式电磁铁
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2 ] ,磁钢在气隙中产生稳恒磁场,在
控制线圈未加电时,通过装配时的调试,衔铁处于相对平衡位
置;当控制线圈加电时,衔铁被极化,产生磁力拉动衔铁转动,
图中显示了衔铁的一种极化方式。当控制线圈加以高频变化
的电流或电压时,衔铁便产生高频摆动,带动雕刻刀进行雕刻
工作。
高刚度的回复弹簧是利用衔铁所在扭杆的弹性扭转来得
到,结构简单,高刚度易实现;且带有稳恒磁场调节结构,可以
调节电磁铁系统的工作点,使磁钢发挥最好效能;控制线圈只
有一个,与采用2个控制线圈的相比,简化了结构,缩小了体
积。
Hell公司的电雕机采用的摆动式雕刻头如图2所示,其衔
铁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衔铁的摆动带动金刚石雕刻刀在版
辊上雕刻凹穴,利用扭杆的扭转变形来实现高刚度回复弹簧的
功能,并且其半圆型的一端用来调节扭杆的刚度,输出杆上有
45
张策等 电子雕刻机雕刻头研究现状与发展
阻尼环,用来调节电磁铁系统的输出特性[ 3 ]。
图1 摆动式电磁铁 图2 电磁雕刻头
Fig. 1 Swing electromagnet Fig. 2 Electeomagnetic engraving head
113 直动式电磁铁[ 2O5 ]
结构原理如图4所示,带有雕刻刀的直动轴固定在衔铁
上,装配时调节衔铁,使之在磁场中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控制
线圈未加电时,磁钢的引力不能使衔铁产生动作;当控制线圈
加电时,衔铁产生极性,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衔铁刚度,运
动一定位移。给控制线圈加以高频电压或电流,衔铁产生上下
运动,从而带动雕刻刀的垂直运动,完成在版辊上雕刻凹穴的
工作。
图3 衔铁结构 图4 直动式电磁铁
Fig. 3 Armature structure Fig. 4 DirectOacting electromagnet
在此结构中,衔铁的运动是平动,气隙两侧是异名磁极;高
刚度回复弹簧通过衔铁的弹性变形得到。
国外某些公司采用该结构原理,也可以达到很高频率。该
结构电磁铁结构较复杂,体积也较大,装配调试也有一定的难
度。在电子机械雕刻方面, Hell公司雕刻头的雕刻频率由起初
的4000Hz发展到如今的12800Hz,MDC公司的V ISION3雕刻
头达到8100Hz,在网穴深度稍减时可达8600Hz,提高了生产效
率,电子雕刻具有雕刻网穴的深度和面积均可变化、重复性强
的优点,且雕刻过程中无污染。
2 激光雕刻和电子束雕刻
211 激光雕刻[ 5O8 ]
20世纪70年代,激光就开始在胶印、凹印制版领域发挥
作用,在90年代,国外的公司开始激光直接雕刻的研究。激光
直接雕刻铜版,在技术上一直认为是不可行的,但它可以直接
雕刻锌。瑞士MDC公司通过制版工艺的改进,实现激光直接
雕刻。先在钢辊上电镀一薄层镍,然后再在其表面镀铜,随后
又镀了一层锌。这层锌可吸收激光能量并被蒸发,随之蒸发的
还有其下面的铜,便生成了载墨的网穴。雕刻后,像其他雕刻
滚筒一样,最终在滚筒上镀一层坚硬的铬。还开发了大约
500W功率的YAG激光器,每秒能雕刻7万个网穴。
直接激光雕刻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高能量的激光;激
光传输系统;光学系统,通过调节焦距,来调节单位面积上的能
量。激光的原理如图5所示。
激光脉冲的聚焦点直径和入射能量决定网点的几何形状。
简单的直接激光雕版系统只能调整能量的大小,而激光聚焦点
的直径根据所需的网点预先设置,在雕版过程中不能改变。网
点直径由激光聚焦点的直径决定。
先进的SHC (New Super Halfautotyp ical Cell)调整方法使每
个激光脉冲的2 个参数:能量和聚焦点的直径都可以调整。
“先进”意味着每个网点的几何形状网点的直径和网点的
深度可以相互独立,在确保直接激光雕版的精度下任意调整。
Hell解决了激光直接雕刻铜版的技术困难,在Drupa2004
上展示了所研制的可直接在铜版或铬版上进行雕刻的激光雕
刻机样机,给业界带来了巨大反响。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雕刻不仅体现了电子机械雕刻
的优点,而且具有许多自身的优点,比如无接触雕刻等,目前该
方法制作版辊成本稍高,但其众多优点使其成为雕刻发展的一
个方向。
212 镀铜凹版的电子束雕刻[ 1 ]
图5 激光雕刻原理图 图6 电子束雕刻示意图
Fig. 5 Laser engraving Fig. 6 Electron beam
p rincip le engraving p rincip le
如图6所示,采用高能电子束可以对镀铜的凹版滚筒进行
雕刻。电子束由热阴极产生,在2. 5~5万V电场的加速下射
向滚筒表面。在此过程中、电子束受到电磁场的会聚控制。在
小于l的时间内使电子束会聚到网穴所应该达到的直径。电
子束按所需网穴深度大小在镀铜层上作用一定时间,以便达到
所需深度。每个网穴的雕刻时间不长于6,以此达到l5万个网
穴/ s的高频率。在滚筒表面上,电子束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
铜熔化和汽化,残留在网穴边缘的熔化物被刮刀刮掉。由此可
46
包装工程 PACKAGING ENGINEER ING Vol. 26 No12 2005
知,电子束凹版雕刻所形成的网穴是开口面积和凹下深度都变
化类型的。
由于电于束的能量会与空气中的各种离子碰撞而损失,因
此,电子束雕刻必须在真空装置内进行。使用高能电子束发生
器和真空仓,造成设备成本高昂,最终导致其难以实用化。由
于电子束离子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使得所雕刻的网穴偏
深,尤其在雕刻中调颜色的网穴时,得不到预期效果[ 9 ]。
3 正在研究和发展的雕刻头
311 压电陶瓷( PZT)
在压电陶瓷两端加以电场,压电陶瓷发生伸长现象,这是
压电陶瓷内部的晶体结构变化引起的。利用压电晶体的逆压
电效应,实现电机械转换[ 10 ]。单片压电陶瓷的伸长量很小,一
般要多片叠加成压电陶瓷堆,以满足雕刻位移要求;其输出力
很大,可以比电磁力大10倍左右。对压电陶瓷堆加以高频变
化电压时,其伸缩随之变化。理论上可达1~2. 5万网穴/ s的
雕刻频率[ 4 ] 。
压电晶体会产生较大的滞环,必须设计合适的驱动电路以
减小压电晶体的滞环影响[ 11 ]。压电陶瓷驱动器结构如图
7[ 1O2 ]所示。
超磁致伸缩材料( 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简写为
GMM)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高刚度、磁滞小、应变大、响
应速度快、能量传输密度高和输出力大等特点[ 12O13 ]。
图7 压电陶瓷雕刻头示意图 图8 超磁致伸缩驱动结构原理图
Fig. 7 Princip le of pzt driving Fig. 8 Structure p rincip le
engraving head of GMM driver
GMM电O机械转换器常见结构如图8所示,当给线圈提供
电流时,在线圈内产生磁场,超磁致伸缩材料便产生长度变化,
推动输出件工作,其具体工作情况见文献[ 13 ]。在电子雕刻
中需要高频率,输出力并不需要很大,因此GMM的输出力大
的优点并不适用于此处; GMM的输出是非线形的,受热效应的
影响较大,这些都需要进行补偿,特别是高频时必须处理好焦
耳热效应和涡流;此外, GMM需专门的驱动装置来提供磁场,
材料本身价格也较高[ 12 ]。虽然如此, GMM所具有的许多优异
性能,仍使其成为高频电O机械转换器开发的一个参考方向。
4 结 语
电子机械雕刻头主要有摆动式和直动式,其特点是雕刻频
率高,雕刻质量好,且已产品化,为许多制版企业应用;激光雕
刻,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版辊雕刻方面已表现出了优异性能,目
前虽然成本较高,但其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发展电子
机械雕刻头方面,压电陶瓷和超磁致伸缩等功能材料是很好的
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1 ] 金杨1 凹版电子雕刻原理及其技术进展[ J ] 1 印刷技术, 1999,
(4)
[ 2 ] 朱广宙, 方平, 王传礼,等1现代电子雕刻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J ]1现代机械, 2003, (2)
[ 3 ] Laserstrahl versus DiamantstichelOTeil 3 Druck &MedienOMagazin,
2004, (5)
[ 4 ] 朱广宙1 电子雕刻机高频电机械转换器的研究[ C ] 1硕士
学位论文, 2003
[ 5 ] 张改梅, 王辉1 激光雕刻会取代电子雕刻吗[ J ] 1 印刷技术,
2003, (7)
[ 6 ] 金杨1 从德鲁巴看激光雕刻凹版及柔版制版技术的发展[ J ] 1
印刷技术, 2000, (10)
[ 7 ] Laserstrahl versus DiamantstichelOTeil 4 Druck &MedienOMagazin,
2004, (7~8)
[ 8 ] 王棣坊1 新的雕刻方法给凹印开拓新的未来[ J ] 1 印刷世界印刷杂志, 2001, (10)

⑸ 雕刻作文

http://..com/question/76488438.html(没太大用处)
http://..com/question/76567020.html?si=2
http://..com/question/81130888.html?si=1
http://..com/question/179614557.html?si=9
还有挺多的,但只选了这么一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⑹ 厨房雕刻入门教学文章

(4,模型刀:模型刀是根据各种动植物的形象,用薄铁片或铜片(这里指有„·定宽度)制成各种形状的模型,用它按压原料加工成型,然后切片使用,模型刀种类很多,一般有:梅花、桃子、葡萄叶、蝴蝶、鸽于、小鸟、兔、鹿、松鼠、喜字等。
(5)镊子、剪子:这两种小工具用途也很广,镊子用来安装和夹起一些点缀物;剪子用来修剪花卉和其它作品
3.2食品雕刻的常用刀法 食品雕刻的刀法与墩上加工切配菜肴原料时所用的刀法不同,它有着独到之处。现根据前辈厨师在雕刻技法,即对工具的具体使用和我们近十年来,在食品雕刻过程中的具体实践,粗略总结如下几种刀法,仅供同行参考。 (1)旋:旋的刀法多用于各种花卉的刻制,它能使作品圆滑、规则,同时又分为内旋和外旋两种方法。外旋适合于由外层向里层刻制的花卉,如月季、玫瑰等;内旋适合于由里向外刻制的花卉或两种刀法交替使用的花卉,如马蹄莲、牡丹花等。
(2)刻:刻的刀法是雕刻中最常用的刀法,它始终贯穿雕刻过程中。 (3)插:插的刀法多用于花卉和鸟类的羽毛、翅、尾、奇石异景、建筑等作品,它是由特制的刀具所完成的一种刀法。 (4)划:是指在雕刻的物体上,划出所构思的大体形态、线条,具有一定的深度,然后再刻的一种刀法。 (5)转:转的刀法是指在特定雕刻的物体上表现的一种刀法,其具有规则的圆、弧形状。 (6)画:画这一刀法,在对雕刻大型的浮雕作品较为适用,它是在平面上表现出所要雕刻的形象的大体形状、轮廓。如:雕刻西瓜盅时多采用此种刀法,一般使用斜口刀。 (7)削:是指把雕刻的作品表面“修圆”,即达到表面光滑、整齐的一种刀法。 (8)抠:抠是指使用各种插刀在雕刻作品的特定位置时,抠除多余的部分而言。 (9)镂空,是指雕刻作品时达到一定的深度或透空时所使用的一种刀法。 3.3食品雕刻的手法 雕刻手法是指在执刀的时候,手的各种姿势,在食品雕刻过程中,执刀的姿势只有随着作品不同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表现出预期的效果,符合主题的要求,所以,只有掌握了执刀的方法 才能运用各种刀法雕刻出好的作品现将几种常用雕刻手法介绍如下(
如果有更多问题,可以点击ID咨询。

⑺ 关于雕刻艺术的文章150字左右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实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整部作品没有滂沱的气势,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种简单,精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奥斯汀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也许就是周围朴素,宁静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并不能因为没有丰富的经历,就对她的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怀疑,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一定会为她细腻,敏锐的情感所折服.在写《傲慢与偏见》时,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难道这不是一种天赋么?她的确很少接触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这一切的存在就足够。读《永别了武器》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哈姆雷特》读后感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剧中人霍拉旭所说: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曲折选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而.哈姆雷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发出了复仇之剑.《基督山伯爵》读后感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释梦》读后感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果以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伟大的标准,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类的无意识是无法被意识所控制,人类的潜意识中蕴含了巨大的心理内容,他以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释梦》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学术著作.通过对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与黑》读后感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在这里的最高代表,把维护复辟政权,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在政治上得势视为天职.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会的秘密组织圣会而获得现在的肥差,从而把自己同复辟政权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玛斯隆是教会派来的间谍,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监视之下,在这王座与祭坛互相支撑的时代,是个炙手可热的人.这三个人构成的三头政治,反映了复辟势力在维里埃尔城独揽大权的局面.而他们的对立面,是为数甚重,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司汤达一方面向人们描述了保王党人的横行霸道,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者.《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必然趋向.《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如此之宏著怎一个梦字解决呢?不错,《西游记》它的艺术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内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这儿,我只从弗洛伊德的梦论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西游记》.为了能使《西游记》的创作与梦联系上,我们先来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创立初期,由于他得天独厚的文学素养,他选择了与语言有密切联系的谈疗法来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来,精神病人被封闭压抑了的内心障碍,可以经由语言交谈而得以宣泄或净化.可见,精神分析学说在初期阶段就与文学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重视,考察病人的语言反应到对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语误,笔误,读误的心里分析,在向前跨出一步,就与作家的文学创作现象联系到一起了.这种联系实际上在标志着精神分析学说诞生的《梦的解析》(1900)一书中已显出端倪.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方法推衍至文学创作上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作家与精神病患者联系在一起,而这一联系的桥梁就是梦.弗洛伊德认为,作家的写作也是在做梦,只不过是在非睡梦状态下作梦,因而他的作品也是他内心无意识本能的变形显现,欲望的替代满足.我们往往会说自己作的梦是混乱,荒谬的,完全是一种变了形的东西.简爱读后感《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⑻ 写关于雕刻的文章,应该怎么构思呢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

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有一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


学会欣赏
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千里马,缺少的,是欣赏千里马的伯乐;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伯乐,缺少的,是拥有欣赏的心灵;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丽,缺少的,是欣赏美丽的眼睛。所以,究其根因,是要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因为学会了欣赏,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千里马,借他人之力成绩自己的功绩;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芬芳世界,修炼自己,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回望三国,在风起云涌,战火连年的历史里,刘备为成就蜀国大业,于茅庐三请诸葛亮。起初,刘备被诸葛亮置之门外,第二次亦如此。终于在第三次时刘备清楚了诸葛亮。为什么刘备最后成功请出了诸葛亮呢?这是因为刘备具有赏识人才的慧眼啊!要不是刘备懂得欣赏诸葛亮这个谋士,他早在第一次受拒时转头就走了。而且他的蜀国大业还无法实现呢!况且真是这样,那损失的不止是功绩,更是损失了诸葛亮这个人才,谁也不愿看到满腹经纶的人郁郁寡死在深山。正是刘备懂得欣赏,他的蜀国大业在诸葛亮的谋计下才如鱼得水啊!所以,欣赏很重要,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千里马,进而成就自己的功绩。
世间事物五彩缤纷,美丽与丑陋给你带来两种不同的视觉,关键看你怎么看待。美丽与丑陋就像一块铜板的两面,只有不懂得欣赏的人才会极端的把他们对立起来。梵高懂得欣赏在别人看来平淡无奇的向日葵,才能将其刻画得如火一般妖艳夺目,欧阳修懂得欣赏林壑之美、宴酣之欢、山水之乐,所以才得“醉翁”之美称。艺术家们懂得欣赏那微微一下的蒙娜丽莎,才使其成为无价之宝,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以,欣赏很重要,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芬芳世界,修炼自己,陶冶心灵。
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叹;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屈原含泪头汨罗江的悲剧;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鸣。所以,学会欣赏很重要。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落花皆有意;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万水千山总是情;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天生他才必有用。

⑽ 求一篇关于雕塑的论文3000字的

雕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雕塑艺术以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交融的方式存在着,它以静态的美传达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而两种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同一种艺术形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本文从题材、表现手法、造型手法、材料的运用等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并作以简要评述。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塑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立的乐章。雕塑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雕塑是有三维空间的由人类创造的存在于实际空间的立体形象。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中国的四大石窟、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雕塑永远表现动态,甚至完全静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的状态。人们可以从这一瞬间的造型中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体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后面的体温和感情。雕塑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颗常青树。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题材差异

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明,使人与自然及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因而中国早期雕塑题材以动物为主,《四羊方尊》、《莲鹤方壶》等就是其中的杰作。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宗教佛像也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对象之一,最有名的当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和敦煌石窟这四大雕塑群,此外还有大量的寺庙造像。同时在中国厚葬习俗的影响下,君主及达官贵族大势修造陵墓及陪葬品,使得陵墓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上的又一珍宝,最具代表性的就属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对比之下,西方的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教性的商业社会,城市化的生产培养了西方人的外向性和冒险性的性格,再加上海上,陆路交通发达,同东方交流广泛,这一切都有利于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神话传说是两方雕塑题材之一,如希腊人认为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神的力量显现的结果,人和神是同源的,神就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是他们长生不老、神通广大而已。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牛了关于缪斯、阿波罗为主神及其统率下的缪斯的神话。
对人体美的表现也是两方雕塑家们的又一题材。体育竞技和大型的敬神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竞技大多以裸露身体的方式进行,这也许是为了在竞技比赛的同时显露强悍,优美的体型。这种社会风尚的流行无疑给雕塑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和创作的环境,给比赛胜利者雕像也成为雕塑家的一项任务。如米隆的《掷铁饼者》。

二、精神追求上的差异

在中国人看来,主体与客体相通、感性与理性共融,视“天人合一”为宇宙观核心,相信天人感应、天人相类。这种思想的必然结果即自然的入化和人的自然化,确信人们心中所要抒发的东西,都能在宇宙世界找到相应的事物,并以其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汉代霍去病的陵墓,墓前有十多件石雕,如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伏虎、野猪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踏匈奴》。为了表现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作者别出心裁的雕造出一匹气势轩昂、庄重雄强的战马,马的神情果断沉着,仿佛在时时刻刻警惕着,防止被踢翻在地的匈奴败将挣脱而逃,体现出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坚定意志。虽然没有直接雕造霍去病的形象,但是通过《马踏匈奴》整个作品不难体现他的品格与精神,使人联想到英勇无敌的青年将军,似乎听到击败匈奴的胜利呼声。其它石雕也分别体现出将士们不顾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乘六匹战马的雕刻形象,艺术家概括地塑造了六骏的立、行、奔、驰的健美姿态,并显示六匹骏马那英勇而温顺、刚毅又善良的性格。造型饱满剽悍,神韵充沛飞扬,层次转折有力,在外光映射下富于变化,具有节奏感。雕刻的是马反映的是人,象征唐太宗李世民的品格,歌颂了李世民的伟业丰功。
除了表现人的精神品格和功绩外,也成为体现当时统治阶级权力的载体。例如清代十三陵,墓前的石象背加鞍鞯,上托宝瓶,头施笼佩,四足平衡,完全依照皇帝的仪仗,其寓意为“太平有象”——动物失去了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活力,成为皇权的象征。
以上以物喻人,“天人合一”的例子在中国雕塑艺术中举不胜举。而西方则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的意志。西方雕塑的表现题材基本上是以人体为主,就算是神话人物也是以人为衣钵,体现人体的美。每个时代的雕塑家几乎都共同关注人体与精神的统一。如古希腊雕像就是通过人物整体,在单纯与静穆中显示出一种理想的美。黑格尔说过,“希腊民族性格的特点在于他们对直接呈现的而又受到精神渗透的人身的个性具有高度发达的敏感,对于自由的美的形式也是如此,这就使得他们必然要把直接呈现的人,即人所特有的受到精神渗透的躯体,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雕塑,并且把人的形象看作高于一切其他。形象的最自由的最美的形象来欣赏。”①(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页。)

三、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雕塑是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雕塑品的实际体量与绘画的虚拟体量从视觉感受上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虚拟体量要达到雕塑的实际体量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也就是雕塑魅力所在,它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是其它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
作为精神的实际存在,西方人体雕塑在“理念”世界的支配下具有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它不是凭借自然景物的烘托,而是凭借光线与阴影的变幻以展现形体的空间实在性,因此西方人体雕塑是严格意义上的空间艺术,在20世纪以前,希腊雕塑的物理性的立体空间概念,成为西方雕塑家共同参照的范式。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那些石窟造像多是通过背景热烈激昂的雕绘故事的陪衬和烘托,而显得更加宁静和睿智,从而弥补了独立的圆雕在表现空间容量方面的局限性,构成了一个空间形式包含时间节奏和动感的艺术世界。唐代的帝王陵墓所确立的“以山为陵”的体制,使陵墓、陵前雕刻与自然起伏的山势巧妙结合,令观者“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西方那种瞬间直观把握的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

除了空间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中国雕塑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手法与西方雕塑的写实性表现手法也形成反差。由于中国雕塑很晚才与实用美术真正分离,在漫长的岁月中,雕塑大多只是实用美术的一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形成了中国雕塑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特征。不讲究描摹写实,在塑形上注重写意传神,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神似胜于形似”,这种中国式的美学观念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即使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写实性,也只是比较细微而已,在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正因为中国艺术以表现、抒情、写意见长,追求艺术意境,中国古代雕塑也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意境特色。“所以汉代那些女陶俑会有着细柔的腰肢,有着如盛开的喇叭花一样美丽形状的裙裾和翩翩起舞般的拂袖姿态;所以敦煌北朝的彩塑佛像会有着不可言说的微笑,并且在这微妙的笑容中透露着内心的智慧和远离尘世的洒脱风采;所以敦煌唐代的彩塑菩萨会有着如血脉在流淌搏动的肌肤和薄如蝉翼的透体天衣;宋代晋祠的彩塑侍女会有着美人鱼一般的身段。”而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必须使用我们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才能够真正感觉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而在西方,就雕塑而言,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写实性雕塑。这种写实性雕塑风格的产生是由于“模仿说”的明确提出。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艺术必须“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而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强调对外事物的模仿和反映是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艺术传统。“模仿说”如同一面镜子,反映视觉的真实。如《米洛的阿芙洛狄特》与《大卫》都是对人体的真实再现。并且,围绕着人体塑造,古希腊令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法则,如1:7和1:8的人体比例。文艺复兴时期又创立了透视学和解剖学两大成就,有些雕刻家如多纳太罗、米开朗基罗等还亲自动手做人体解剖实验。这些都是为了能更好、更准确的模仿自然,更完美的刻画雕塑形象而服务的。

四、造型手法的差异

中西雕塑艺术家都重视线条的表现力,重视以线条造型为共同的媒介,而西方的用线仅服务于造型。黑格尔认为速写或草稿卓越的表现了画家的天分及其特点,安格尔认为线和形愈简练愈美和有魅力。可见线条对画家的造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雕塑特别是圆雕来说,线的因素更是不见其痕迹,雕塑家刻意追求的是团块和体积、重视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素描中的线条只是充当表现这种效果所界定的轮廓线。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雕塑家“运刀如运笔”,通过富有弹性而又丰富多变的线条,或表现飞奔的情态,如汉代的“四灵”瓦当、龙门莲花洞中的飞天等;或表现不同质感;或表现不同体型;或表现不同个性……。总之这种“净化了的线条”既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风格,又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行云流水,骨力追风,刚柔相济,状物抒情,充分展示了中国雕塑中线条的灵活性和自由美。
另外,中国古代雕塑还喜好在雕塑上绘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问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但那种净素妍雅。强调光影感的大理石刻雕塑则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西方雕塑家大多尽力排除从色彩的优越性中择取绘画的辅助方法。法国雕塑家法尔孔奈说过:“如果雕刻能保留在自己确定的范围之内,它就不会丧失自己任何一项优点;但是,如果它要使用绘画的全部手段,它就会受到失败的威胁。这两种艺术各有各的表现手段,色彩不是雕刻的手段。”

五、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以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从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到长沙汉墓中的彩绘木俑;从秦陵兵马俑到唐代木雕迦叶像,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菩萨到明清时代的小品雕刻,皆体现出中国人对土木的依赖性和亲切感。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总之,中西方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征,决定了西方艺术的注重写实性与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同时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运用上也造就不同层度的差别与异同。中西雕塑艺术虽有风格特征之别,但无优劣高低之分,以上只是对各自风格与观点的评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雕塑这一艺术领域的奇葩。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