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雕刻大全 » 古琴冠角可以雕刻什么

古琴冠角可以雕刻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1-28 08:48:15

❶ 古琴冠角颜色不一样是怎么回事

古琴关角颜色不一样,
可能是因为使用的时间太长了,
日晒夜露的自然就颜色有一点差异了。

❷ 一般古琴是什么做的

06年在扬州响泉古琴坊买了一款断纹仲尼式古琴,以下是我这款古琴版的材质,希望可以权给你带来帮助。材料:面板为明清老杉木,底板为梓木,生漆鹿角霜灰胎,采用扬州传统大漆擦漆工艺制作。
附件:岳山、冠角、琴轸及雁足皆为乌木或者黑檀
特点:音色较清亮,通透,余音悠长

❸ 古琴的焦尾(护轸,或名冠角)1.制作材料及2其功能是什么,谢谢高人告知

焦尾(护轸,或名冠角)1.制作材料主要是硬木(红木、花梨木等硬木)或是玉石。功能主要是固定琴弦的作用。

❹ 挑选古琴注意哪些问题

古琴选购的说明分析:如何辨别古琴的音色、材质、油漆工艺及附件。

音色
要辨别音色首先要看张琴有没有抗指、打板、沙音.
抗指 左手按弦时感到有点吃力就是抗指。 琴弦离面不可过高,琴弦过高叫做抗指,会影响弹琴方法甚而累坏手指。以七徽的位置说,琴弦离琴面应在0.5公分左右。
打板右手弹空弦时,空弦拍打琴面就是打板。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同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果发现弦拍打琴面就是打板。
沙音 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同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果发现有沙沙(杂音)声音就是沙音。(有时琴弦不直有也会有沙音则与琴本身质量无关,需要更换琴弦即可)
音色 右手弹空弦,听音量和音色是否统一。左手按弦于每个徽上,右手弹弦,听各处音量和音色是否统一、相近。把按音和空弦音反覆连续弹奏,听音色和音量是否统一。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在声音未停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余音延长则是优点。左手轻点弦于相应徽位处,右手同时弹弦出声,听每一个泛音是否明亮清澈。
古琴音色听起来要有下沉感,声音松透不散而韵味悠长者为良。建议初学者在买琴前多听听看看一些做工音色较好的老琴或名家制做的古琴以增强对古琴工艺与音色的了解。

斫琴师
相信对古琴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好琴都是斫琴师亲自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手工亲斫一方面慢工出细活,可以避免因量产粗制滥造而带来的等等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像李一凡、倪诗韵这样既能弹琴又能斫琴的实在难能可贵,他们在斫琴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弹琴心得融入到所制古琴中,从而使琴有其独特的韵味。

材质
古琴的底板材料是看不到,只能从古琴后面的龙池凤沼来仔细查看其面板的材质。有很多人将纳音处用火熏黄熏黑,这就添加了识别的难度,用手擦拭有黑色木碳的印迹。
桐木
泡桐: 材色浅白,三五年即可成材,木质疏松,指甲轻轻一掐就能陷下去,但有经验的斫琴师会选择树龄较长的桐木,选好密度合适树段,也是制琴良材。
白桐:多部古代文献记载的制琴良材。
椅桐:早在《诗经》就有记载:“椅桐梓漆,爰伐琴桑”;为传统制琴良材。
青桐 材色浅,木质细密坚实韧性较好,树龄较长、自然风化时间百年以上者为较好制琴材料,百年以内的新青桐不宜制琴,音色透出不来。
杉木
新衫木—老衫木(老房梁)
新衫木木材发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颜色越来越黄,以发金黄色的木材最老,其有很浓重的清香味。
汉木 指出土的汉代棺椁木材,其逾千年木色黝黑、松透乃斫琴良材。
有部分厂家用一些小尺寸的木料拼接成古琴面板进行斫制,这些古琴从外观上是很难看出来的,但只要古琴的做工、音色好琴板是否拼接也是无关紧要的。
古琴底板多用梓木、楸木、椿木、花梨等质地较硬的木材,亦有用与面板同样的木材这种琴称为“纯阳材”,具体要根据琴材的震动来合理搭配!
总之,制作一张好琴最重要的还是斫琴师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起决定因素的是槽腹结构和漆胎的处理,否则用再好的木料也做不出音色好的琴。

油漆工艺
化学漆 光亮度大,漆脆,光滑,微微有籽粒。(此种漆面手感生涩、易开裂,使用寿命最短,多为劣质练习琴使用)
合成大漆(腰鼓漆) 漆质光滑,丰润,流平性佳!仔细看有擦漆后留下的一丝丝痕迹。
传统大漆(中国大漆,也叫生漆) 漆质坚韧光滑,有质感!仔细看有擦漆后留下的一丝丝痕迹。(使用寿命最长)
灰胎
鹿角霜、八宝灰、瓦灰为主
灰胎以鹿角霜和八宝灰为最好,其次为瓦灰。
为了做旧美观,也是为了能让初学者看清,有时会把古琴的漆胎磨掉一些,露出点灰胎,鹿角霜颜色发金黄,八宝灰就不用细说了,如果灰胎全部是瓦灰就不会这样做了。

附件
岳山、承露、轸池条、冠角(焦尾)、龈托、龙龈这些都是斫琴时就粘上的,多数采用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等材料,但也有很多人将普通材料上色或搽上鞋油来冒充老红木或紫檀。这就要多了解木材知识,或在焦尾下贴处用砂纸擦一下,看完后用油或传统大漆擦擦,不会影响外观的。
琴轸、雁足的材料有木化石、象牙、玉石、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等。多数采用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但同样也有很多人通过上色或将木材浸泡在颜色水里来冒充,辨别方法同上即可。

琴桌
从前弹琴用的琴桌,有单人琴桌和双人琴桌两种。桌面有石制的,也有木质的。
一般说,琴桌要用干透的松质木料制成,桌面不可太厚,以帮助古琴发音,增加音量。琴桌必须做的稳固勿使摇动,以免影响弹奏效果。琴桌要低,专用的琴桌,高约73厘米(较普通用桌略低),座位要高,以两膝能放进桌下为宜,适用于现代普通椅子高度的琴桌是65至66厘米高,如此两臂易在琴面上放平,肩部放松,便于演奏技巧的发挥。一般合适的书桌也可以代替琴桌。

保养知识
明屠隆论琴曰:“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也就是说琴是一种不可闲置的乐器,很多琴友都有这样的体会,琴越弹越好。所以琴也是有生命的,当厚厚的漆面包裹着整个琴身的时候,体内的能力需要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琴身的震动,琴体会慢慢松透,漆面也会慢慢干燥出现裂纹,它的身体得到了呼吸,琴的声音去掉了火气,琴也更加苍松、脆亮了。(这也就是断纹的由来)
古琴对于室内的温度,湿度要求甚高,它的面板是一整块木头雕出来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湿度和气候,保养的不当古琴就会变形或者有裂痕,北方干燥城市切不可离暖气太近。
总之古琴的护理应注意:防止曝晒、受潮、碰撞。出门或不弹时,如没有盒子最好用布等物包裹。因古琴的内腔较大,并且木料裸露,特别是面板料松软。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阴雨天或黄霉季节不弹时,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后影响发音。
弹奏前要将手擦干净,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脏或生锈而缩短使用期。弹奏后也需用干布擦拭琴身后悬挂于墙壁之上。

❺ 古琴琴面镶嵌的十三个螺钿的圆点叫什么

叫做徽,徽位被标记为:一徽、二徽、三徽、四徽、五徽、六徽、七徽、八徽、九徽、十徽、十一徽、十二徽、十三徽。

徽位一般是用以标记古琴的音位的,徽的点位实为弦的泛音振动节点,自然而成,其音律为纯律。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通过拨动不同琴弦,左手在该琴弦的不同徽位上,滑动则出不同的按音,在琴谱上每个音的徽位是有所体现的。

(5)古琴冠角可以雕刻什么扩展阅读:

古琴外形结构相关介绍:

1、琴面,为能充分振动,面板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制成。向内外侧呈瓦弧形,与底板胶合而成琴。琴面内腹斫成膛腔,在龙池、凤沼处留有微微隆起的纳音。

2、琴弦,琴面从外向内由粗及细缚弦七根,古时琴弦用丝质制成,今多用钢弦。如果弦绕至雁足时圈数不多,就需要使用其它牢固的线接续增加弦的稳定。

3、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4、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琴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

5、琴底,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质木料制成,起反射音响的作用。基本上呈平面形(也有与面板胶合的一面斫成向上微凹状)。

❻ 古琴琴身上有浮雕是哪个年代的为什么有浮雕

没听过古琴琴身上有浮雕,上个图来看看。冠角、琴额上镶嵌物倒是可能有浮雕。

❼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最大的是什么

古琴和古筝最大来的区别是外观自上的区别,具体区别如下:

一、用途上的区别:

古筝: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古琴: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普通民众也会弹奏,使用较广。

二、外观根弦上的区别:

古筝: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三、发展起源上的区别:

古筝起源时间:战国时期。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古筝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当时又名秦筝。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琴起源时间:西周至春秋。

❽ 古琴七弦分别叫什么

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❾ 古琴介绍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这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
琴棋书画,曾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傲的四项技能,也是四种艺术。其中,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鹤”、“对牛弹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都出自和琴有关的典故。
《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琴的演奏形式以独奏为主,而此时的乐队则多以打击乐器和管乐器为主奏,弹拨乐器的发展仍是初级阶段,在乐队中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汉魏六朝是汉族古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有大量的器乐曲问世。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则是本时期的代表作品。唐代是汉族古琴艺术的鼎盛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古琴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宋、元时期的汉族古琴音乐发展显著,琴坛上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最大特点是由宫廷向汉族民间蔓延,并大量吸收汉族民间音乐的精华,使之有机地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明、清时期,是古琴流派产生的重要时期。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师承渊源以及所据传谱地差异,以地方色彩为主要特征的流派相继产生,并均有一定数量的代表作品,为以后各流派的发展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❿ 古琴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孔叫什么

十三个圆孔叫“徽(琴徽)”。

相关介绍:

一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标志,版称为徽。权徽多用螺钿制成,考究者也有用金、银、玉、石等质地的材料精制而成。徽的点位实为弦的泛音振动节点,自然而成,其音律为纯律。

标志音律的十三个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10)古琴冠角可以雕刻什么扩展阅读

相关结构:

1.琴尾:

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琴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

2.琴底:

常见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质木料制成,起反射音响的作用。

3.雁足:

在龙池与凤沼之间近风沼(约琴面的九徽)处,有两只支撑琴体和系缚琴弦的脚,称为雁足象征七星。因须承重力,雁足都用坚实木料制成。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