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雕刻大全 » 福建寿山石雕刻历史多少年

福建寿山石雕刻历史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1-01-29 03:02:45

A. 现代寿山石雕刻有什么发展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近年在福州地区不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便是最原始的寿山石圆雕作品。之后寿山石雕仍以圆雕为最主要方法,特别是清代,长盛不衰,清初的许多寿山石雕刻大师都是圆雕大师,如杨玉璇有《僧人卧像》、周尚均有《弥勒》、魏开通有《伏虎罗汉》,这些圆雕杰作举世闻名,至今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因为圆雕最近于实物的主体,所以圆雕所要选择“石材”,都应该有如按实物比例的厚度。然后按比例“打坯”。圆雕是很讲究“打坯”的,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甚至要离开寿山石材,在泥土上“打坯”,完成并修订“泥稿”后,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

选择石材的厚度是保证雕品有如实物的先决条件,然后在选好的石材上“打坯”。“打坯”的目的是保证雕品的各个部件既能按实物的比例,更能比实物传神。圆雕要特别注意的是各个方位统一、和谐和融合。比如说雕人物,前方位雕的人物头部是男人,后方位就也应该是男人,而且大小要一致。再比如说前方位的衣着是长衫,后方位的衣着就不能是短袖,而且衣摺、流线等都应该和谐、融合。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因为前方位是最主体的方位。主体成功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主体要是雕不好,雕好其他部位也就没有价值。古代的圆雕多以单件实物为对象,如仙、佛、猪、羊、马等小雕件放在案头把玩;也可以作为小雕件,当扇坠、链坠等装饰物。近代创造了以人物、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立体雕”。《长征组雕》、《闽西组雕》以及郭功森的《武夷风光》、林亨云的《海底世界》等都是成功的大圆雕作品,宜于在大厅里摆设。

B. 寿山石雕刻师林金元简介

男,1971年出生,福建莆田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师从王一帆,擅长薄意、高浮雕。主要作品有《虎溪晚笑》、《别有天地在人间》等。2001年被评为“福州寿山石雕刻艺术十大新秀”。

C. 古代寿山石雕刻名家

寿山石雕艺术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即清康熙年间寿山石雕的一代宗师杨璇和周专彬。
杨璇,又属名玉善、玉璇等,福建漳浦人。清康熙年间客居福州,首创“审曲面势”雕刻法,即根据寿山石丰富的色彩,顺其自然,依色巧雕,使雕作之画面,形神兼备,情趣盎然。杨璇在人物和兽钮雕刻上,技法特别精到,是公认的寿山石雕鼻祖。他的作品构思巧妙,刀法古朴,独具匠心。
与杨璇同时期的还有一位宗师周彬。字尚均,闽南人,尤擅钮雕,其技艺超凡,名冠当时,所制印钮被专称为“尚均钮”,多为地方官吏进贡朝廷,作为皇家秘藏之珍。“尚均钮”多是兽钮,雕风精细,手法夸张,形态与众不同,印旁常有博古纹,多取青铜器纹样,并在纹中隐刻双钩篆字“尚均”
继杨璇、周彬之后,福州还有董沧门、奕天、妙巷等人继承“钮雕”传统,闻名于世。清同治、光绪年间,潘玉茂、林谦培二人继承发扬周彬、杨璇的寿山石雕工艺传统,各得其真,并各自收徒传艺,各扬其长,以后又经世代相袭和发展,形成了两个有同风格的寿山石雕艺术流派,也就是“西门派”和“东门派”。后经过逐渐的发展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即“学院派”。

D. 雕刻的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与福州的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寿山石的石质、石色、石形、石纹均极丰富,晶莹滋润,品种繁多,硬度在2.5至2.7摩尔之间,是上等雕刻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的特点,民间称之为“石帝”、“石后”,并有“贵石而贱玉”之说。
具有独立造型的寿山石雕刻品的出现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最终形成。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寿山石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出现东门、西门两大流派。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由于这些原因,寿山石雕的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鉴赏家与收藏家的好评。
寿山石雕在中国传统玉石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相关雕刻品已成为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征。

E. 福州寿山石雕刻大师

福州玉雕大师王一帆非常寿山擅长石雕刻,1953年生福建福州人,字逸凡,回师从吴略、周宝庭,擅长人答物、古兽雕刻,兼工篆刻,其篆刻得潘主兰指导,技术全面,题材广泛。作品立意新颖、巧思过人,富有文化内涵和金石味。
其雕刻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富有文化内涵,尤其以小品称妙,很得收藏家喜爱。作品曾多次获得各类大奖。
1984年寿山石雕作品作品 《文房珍宝》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奖“二等奖”;王一帆对寿山石及雕刻理论深有研究,与人合著有《寿山石欣赏》、《品石明志》、《寿山石赏识》、《王祖光寿山石雕艺术》等。
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中国宝玉石协会印石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现任福州石雕艺术工艺厂厂长。

F. 当代寿山石雕刻大师有哪些

林挺男1979年出生于出生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妈祖故乡。从小耳濡目染老家左邻右舍专两位福建省工属艺美术大师林伟国、林国仲(左一刀)之巧夺天工福建寿山石雕工艺,以至拜于林伟国大师门下,誓当福建省莆田林姓工艺美术大师麾下一员,虚心请教各位寿山界石友爱好收藏者并共同探讨寿山福海的雕刻艺术及收藏价值,共同成长!作品意境深邃、内涵丰富、深受好评、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大奖。

G. 福州寿山石雕刻大师有哪些

六德

H. 清代晚期寿山雕刻家

林元水(1876~1937年),闽县后屿乡人。幼随堂兄林元珠学习寿山石雕。擅长人物、古兽,尤擅雕刻飞鳌印钮。刻人物须发、海浪波涛,喜用尖刀开丝,接连不断,精巧绝妙,颇称“绝技”。

林清卿(1876~1948年),福州西门外凤尾乡人。早年师从陈可应,后停刀学习国画,致力古代石刻、画砖铭文等研究。他以刀代笔,融画理于雕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开创当代薄意艺术之先河。作品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布局雅致、景物生动;其薄意墨拓,舒展大气,浑如一体,妙似韵味无穷的国画,令人赞叹不已。林清卿的“薄意”风格对当代寿山石雕刻工艺很有影响。被誉为“西门清”。福州的高官富商请他到家中雕刻印章者甚多。龚纶在《寿山石谱》中赞他:“精巧绝伦,真能用刀如笔,在杨(璇)、周(尚钧)二家,别开生面者”。

林文宝(1883~1944年),小名牛姆,侯官县西门半街人,师从西门派创始人潘玉进,专攻兽钮雕刻,造型古朴、风格超逸,名重一时,被誉为“钮工一巨擘”。他的作品对后代影响较大。林文宝雕钮,题材广泛,精于古兽、博古,凡鱼虫走兽皆可入钮。陈子奋《颐谖楼印话》评他:“狮、虎、鱼、龙,绝肖古刻,博古仿佛于钟鼎彝器之纹。尤以印顶尖、圆、斜、扁之不同,依势肖形,俱能契古。”他身怀绝技,晚年却贫病交加,惨死于街头。

林友清(1894~1970年),原名友琛、友深,号渭承,鼓山镇后屿村人。幼随父林元珠学艺,得其真传。擅长钮雕及人物圆雕,亦喜作薄意、浮雕。其作品古意浓郁,雅淡灵巧,与林清卿齐名,被号为“东门清”。1955年,参加后屿寿山石刻生产小组,翌年,获福州市名艺人称号。作品多次被选送出国展览。他有较深的古典文学修养,作品《和平之友》、《西山跨虎》、《牛郎织女》等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他的雕刻要诀是:“相度石势,以工配石,以石取形”、“以能变为上”。在实践与理论上均有建树。

林友竹(1904~1952年),乳名“竹竹”,福州鼓山镇后屿村人。幼随父林元水学习寿山石雕,后拜郑仁蛟为师,专攻圆雕,作品以仙、佛、仕女为佳。代表作有《红楼梦》、《走单骑》、《太白醉酒》。能依石造型,用刀简练,巧用俏色,以善于“量材取巧”闻名于世。他性情豪爽,多交艺友,广收门徒。除传艺于长子林炳生外,还收有郭功森、郭懋介、林发述等高徒。

I. 福州地区发现最早的寿山石雕工艺品是什么

福建山岳连绵、丘陵起伏,蕴藏着丰富的石材,亚热带气候孕育着葱郁繁茂的林木,漫长的海岸滩涂有色彩斑谰的贝壳。心灵手巧的艺人就地取材,将石、木、竹、贝等材料加工创作成为身价不凡的寿山石雕、青石雕、木雕、竹刻、贝雕等工艺品,其中以福州寿山石雕、惠安青石雕和福州、莆田的龙眼木雕为代表。 寿山石雕为福建最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是以福州北郊寿山所产的色彩斑烂绚丽、光泽润滑的寿山石为原料,根据石料的自然形状、色泽和纹理,因材施艺,将天然美与艺术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雕刻艺术品。 寿山石雕早在1500年前的南朝即已问世。至宋代,逐渐形成独立的专业。元、明之际,寿山石印章钮饰艺术开始闻名于世。清代名手辈出,著名艺人杨玉璇、周尚均雕刻的佳作,冠绝一时。近代,雕刻技艺蔚成“东门”及“西门” 等各具风格的流派。西门派雕刻名师林清卿,运用中国画手法雕刻薄意作品,独辟蹊径,精巧绝伦。东门派多利用石材之自然形态雕刻人物,主要艺人有林友琛等。 经历代艺人的努力,寿山石雕技艺不断提高,佳作纷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的《九鲤连环卣》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宝庭的《二十八古兽印钮》、林亨云的《海底世界》以及石雕名作《求偶鸡》、《花果累累》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均为传世之作。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有圆雕、浮雕、薄意、镂空和镶嵌等。优良的质材、精湛的技艺使寿山石雕蜚声海内外。许多珍品为博物馆、珍品馆及收藏家所珍藏。 惠安青石雕(包括花岗石雕),主要用于建筑装饰,以龙柱、石狮和各种人物浮雕为代表,其特点是雕画结合,精雕细镂,形象生动,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产品有浮雕、圆雕、影雕和碑石四大类。 明代以前的青石雕多为圆雕,风格粗犷。明末李周和清代李木生等石雕艺人,在工艺上精雕细琢,造型上追求形态神韵之美,所雕的人物、花鸟、渐趋精巧传神。当代惠安石雕艺术更臻成熟,作品遍及全国各地,如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南昌“八一”纪念塔、井岗山纪念碑、厦门集美鳌园等都有宏伟壮观的石雕作品。影雕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石雕工艺,在古青石板上精心雕琢,不论仿制照片或国画都维妙维肖。 福建木雕艺术是从民间建筑、家具、佛像雕刻逐步发展起来的。品种有龙眼木雕、黄杨木雕、樟木雕、金木雕、彩木雕等。主要产地有福州、莆田、泉州、闽北等,各地风格有别,佳作有《后羿》、《悟》等。福州龙眼木雕着重仿古,刀法细腻,注重神韵,风格淳朴,造型简练概括,稳重大方,具有劲健浑厚的艺术特色;莆田黄杨木雕和龙眼木雕则以精致的透雕见长,风格古朴典雅、刻划细腻、层次分明,闽南一带的金木雕流行以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金彩,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泉州的彩木雕,主要以飞禽走兽为题材,追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树根雕,是近年来承传木雕、并借鉴其他工艺而演变发展起来的工艺美术新品种,它利用天然乔木或藤本植物之老干枯根,相形度势加工成为人物、飞禽走兽、瓜果等陈列品,寓天然野趣,显物象神韵。 牙雕的主要产地在福州、莆田。福州牙雕源于传统的龙眼木雕,布局繁而不乱,雕法细腻流畅,气度稳重大方,风格独树一帜,是中国象牙雕刻四大流派(京、穗、沪、榕 )之一。现代牙雕佳作《曹大家》和《走雨》、《回娘家》等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是传统工艺美术吸取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的成功之作。莆田牙雕装饰性强,技法全面,作品以雕刻古代人物见长,主要代表作有《追击》和《史湘云醉卧芍药丛》等。 福州玉雕别具神韵,圆雕山水花鸟形象逼真、工艺精细,玉雕《水仙花》潇洒飘逸、神采飞扬,融寿山石雕艺术于玉雕之中,自成一格。 福州角雕以巧工奇镂闻名,多以蜻蜓、虾蟹、夏蝉、芦苇、动植物为题材。佳作有《柳蝉》等,画面神韵生动,角质透明,柔和淡雅。 竹刻以福州和漳州的为代表,艺人以“留青法”缩刻古名人字画竹片上,刀法精细、风格隽逸古雅,主要作品有竹刻笔筒、挂联、花插和镇纸等。 贝雕的主要产地在平潭、东山、福鼎、霞浦。平潭贝雕因材施艺,并力求形、纹、色的融和;东山贝雕以贝堆盆景为主;福鼎贝雕与漆器结合;霞浦贝雕则以贝贴画为主,都各具特色。

J. 寿山石雕刻大师林友竹生平间介

林友竹(1904-1952),汉族,乳名竹竹,寿山石雕东门流派杰出传人,师从郑仁蛟,专攻圆专雕。

  • 中文属名

  • 林友竹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出生日期

  • 1904

  • 逝世日期

  • 1952

  • 性别

  • 人物、花卉等无所不精。其作品意境深邃,刀法细腻、生活气息浓厚。代表作有《红楼梦》、《走单骑》、《太白醉酒》等。东门流派大师郭功森、郭懋介、林发述、林元康等诸家,均为其高足。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