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好的葫芦怎么染色
① 葫芦用什么颜料上色还有上色的步骤有哪位大侠能告诉我下 谢谢
传统的要先拿铅笔描好底稿,然后用刻刀把基本的型雕刻出来,在往上然版中国传统的矿物颜料,这种权类似于中国的重彩画,详细步骤就和画重彩一样,最后最好上层漆。
也有直接用漆画的,用清漆与固化剂按2:1比例配好,画的时候用色粉调和调好的漆画,注意掌握好火候。
不过你要图简便的话,直接用丙烯画就好了,方便快捷。
② 葫芦雕刻如何上色·
釉
③ 烙画葫芦怎样上色
葫芦烙画工艺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在处理剂中浸泡上色,上绳晾干,烙刻加工得工艺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使天然植物葫芦的色泽明亮,成色金黄,能在其外表上绘制各种图案,克服了传统的葫芦的外形单调的缺点。该工艺品保质期长,可不用任何着色,自然、古朴、典雅而又独具特色。符合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时代观念和开发绿色工艺品的要求。
制作方法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 (2)配制处理剂:用(重量份)清水25~50,然后依次将孩儿茶0.1~0.3、密蒙花0.1~0.3、木香0.03~0.07、蒿子0.04~0.08、黄酒0.4~0.6、碳酸氢钠0.1~0.4、氯化钠0.03~0.06、硫酸0.1~0.2、柠檬酸0.1~0.25、双氧水0.3~0.7依次倒入水中,不停搅拌至所有制剂均配完,然后再充分搅拌10分钟即可得处理剂; (3)浸泡上色:将刮皮清洗干净的葫芦放入上述处理剂中,浸泡5~10分钟,并不停搅拌使之着色均匀,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然后取出擦干; (4)上绳晾干:将浸泡上色后的葫芦晾干至完全干燥; (5)烙刻加工:将上述处理过的葫芦表面绘画,用电烙笔刻绘出各种图案。
色彩加工
烧一锅沸水,加入少许骨胶(木工用胶),待融化后再放入颜料(玫瑰红、桔黄色),颜色深浅由试验决定。然后将葫芦放如锅中,用木棒上下翻动,使葫芦着色均匀后捞起沥水,置席上晾干,再用白布擦拭,使之光滑明亮、色彩鲜艳。
④ 怎么给葫芦染色啊求助
1.照射法
将葫芦用碱水泡一下,放在太阳下均匀地接受日光曝晒,并以细布蘸核桃油,有的为了省钱干脆用植物油搽磨,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即可以加快变色的速度。但要想得到深红的色泽,还是需要1~2年的时间,所以这种方法不容易被识别。
2.煮色法
用浓红茶水、孩儿茶(一种中药)水、红木末水等煮,或浸泡一段时间,可使色彩浸入葫芦表皮内,由于茶量的不同其浓淡也不同。
3.油炸法
把葫芦完全放入高温食用油中,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变色。
4.胶粘法
烧一锅沸水,加入少许骨胶(木工用胶),待融化后再放入颜料(玫瑰红、橘黄色),颜色深浅由试验决定。然后将葫芦放入锅中,用木棒上下翻动,使葫芦着色均匀后捞起沥水,置席上晾干,再用白布擦拭,使之光滑明亮、色彩鲜艳。
5. 干搓法
用化工染料,主要是染布和染线的染料直接涂抹在葫芦上,然后用布搽磨,反复多遍,直到理想的颜色,用布蘸植物油涂抹,让油慢慢渗入葫芦。
6. 药物法
将10克高锰酸钾在热水中溶解,带上胶皮手套将其均匀地涂在葫芦表面,最后用亮油打光。
还有多种作老技法,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作老,作的多么逼真,终究假的和真的还是有区别的。人工做出的假色可能在色度上接近,但没有内敛的光泽晕,表面常见一层生硬的浮光。另外,从葫芦内壁上看,自然变色者较为陈旧,特别是虫具,呈灰黑色,时有蛀蚀,而人工作色的与外壁色泽相同,浸染效果明显。还有,自然变色者各部位色泽不会完全一致,一般人手触摸越多的地方色泽越深,比如范制匏器的阳文凸起部分。而人工作色者则相反,经常磨擦的地方因掉色而变浅,所以凹陷处反而色深。
⑤ 怎么给刻好图案的针刻葫芦上色
葫芦先盘下表面光滑了 就可以上色了 。里面毛面容易上色,光滑的 皮上的颜色用湿布擦干就行了。
⑥ 怎样把葫芦上刻的字染色
从雕刻技法的角度去品鉴兰州刻葫芦
邱临俊作于二OO九年十二月(此文乃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兰州葫芦艺术区别于我国其它地域葫芦艺术的最主要一点,就是重于雕刻,用雕刻技法来体现传统书画。这门技艺自清代萌芽至今已过百年。起初,工匠们在没去皮的葫芦上用针刻花草,以供自己玩赏。到民国初年,有几位艺人开始雕刻人物和戏剧脸谱,作为儿童玩具售于街市,此时的作品已经是将葫芦去皮后雕刻的。时过境迁,目前全甘肃省内葫芦雕刻者人数约300左右,多集中在我省兰州市和临夏州两地,其中农民占总人数的95%以上。随着艺人们不断地摸索创新,其工艺水平在不断提高,就创作用的工具而言,以最初的只用针刻,发展为现在的用针、刀、针刀并用、甚至使用烙铁等等,他们雕刻用的工具还是以针为主,也有较少数人只用刻刀雕刻,但由于只用刻刀刻不出很精细的图案,故至今使用的人少,未成气候。除了针和刀以外,还有一种是针刀并用刻法,本文主要谈谈针、刀、针刀并用三种刻法的利弊,以使广大爱好者从技法的角度深入了解兰州刻葫芦艺术。
我们在葫芦上雕刻美妙绝伦的传统书画,是件不容易的事,作画有画法,写字有书法,刻金石有刻法,这么多“法”就是处理细节问题的方法,精湛的刻功能体现无尽变化的细节,有了到位的细节处理才能构筑美的整体,才能产生美感,才能有“韵”,如同写一个汉字,点画细节的精到是写好一个字的前提。我们判断一件刻葫芦作品的优劣,就要看是刻者是否抓主传统文化的根本,对细节的问题处理的如何,而不是被外在的华丽、工多、内容繁杂、雕刻内容等所迷惑,这也是欣赏葫芦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
先说说针,旧时刻葫芦用的针就是平常缝纫、做针线活时用的针,这种针做为最常见的工具,在刻葫芦上一直使用了很多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用,但缝纫用的针硬度小,刻没几下就容易断尖,很费事,老一代的艺人在雕刻前要事先磨好若干个针,以备雕刻时用。现在用的针都是从五金店买来小麻花钻头,把钻头的平端磨成针的形状,然后进行在葫芦上进行刻划,钻头的材质硬度比缝纫针高,软硬合适,刻划时不易断尖,使用很方便,一个作品下来就磨两三次就行了。针刻的技法简单,刻者几乎不用专业雕刻的底子,加以时日就能掌握,而且刻的速度快,能出产量,目前市场上很多中底档的葫芦都是用针雕刻的,这也是兰州刻葫芦为什么被叫做“针划葫芦”的原因。
针刻出的线条纤细,可以做到“细如丝”的地步。但针的表现手法单一,针尖的形状决定了其在线条变化的表现能力有限,比如书法线条要达到古人说的“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的效果,针的刻划是很难办到这点的。目前针只适合雕刻某些白描(亦称线描)图案和线条变化较少的动物毛发、装饰纹案等,例如,就拿一幅用白描技法画的佛像绘画作品来讲,其画面对线条的走向和弧度要求严格,但单个线条的粗细、枯湿、浓淡等的变化较小,这类图案单用针雕刻是可行的。但在中国艺术中,白描作品在诠释传统文化元素方面有很大局限性。在用针雕刻对线条变化有相当复杂要求的传统国画线条时,针刻出的线条就显的十分死板,没有变化,很“匠气”。如果要刻一幅水墨画,人物或者是山水等等,就先要把原画简化为白描,把很多富有变化的东西转化为单一的线,把构成美的元素“简化”掉了,的这种做法在艺术上是很不可取的,还有,尤其在雕刻中国书法这类极尽变化的线条时,单一用针更是不行,即使用直径不同的钢针刻,只能在线条粗细上有些变化,在刻点画时却不能准确体现笔画的细节,没有细节也就更没有韵味可言了。所以针刻的缺点就充分的暴露了。
再说说刀,除了用针雕刻葫芦外,还有少数雕刻者们用刻刀雕刻葫芦,作品内容也是以传统国画为主,刻
⑦ 怎么把葫芦染色
葫芦染色的方法:
1、挑选一个没有破损的葫芦,清洗干净,并静置一个小版时,晾干,放到一权张白纸上。
⑧ 葫芦怎样上色图解
1、风干了很久的葫芦(外皮已经长了半层霉),抛光磨砂。
⑨ 葫芦底色怎么上雕刻或烙画前,怎么给葫着一层底色请师傅给个指导。
烙画不用上底色的,彩绘的有时候会有
⑩ 机雕,天然葫芦图案能上色吗
得手工上色,机器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