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意雕刻是如何加工的
① 如何用雕刻机制作浮雕,方法有哪些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的制作方法,在这里仅介绍低浅浮雕与装饰性的镂空雕。
低浅浮雕的视觉范围一般是在室内能近距离观看的,通常运用于室内建筑装饰和小型壁饰,其主要方 法是利用光影以立位、起伏、刻线等处理手法进行较大幅度的比例压缩,并把所有层次关系都保持在同一高点的平面上,充分体现空间层次感。
所谓层次就是物体相 互间的前后关系。关系在前的用立面表示,关系在后的用斜面表示,立面在上,斜面在下,从而产生纳光纳阴的立体效果,这是一般的浮雕处理手法。
装饰性的镂空 浮雕则是在此基础上运用剪纸剪影效果,使造型的轮廓线条更加明确,同时还要考虑构图的虚实关系、构图与材料的结构关系。在制作之前,要画白描线稿,浮雕的效果可在泥稿上多加推敲,或用素描、色彩画出浮雕的效果图。
制作步骤一:凿坯。
如果是镂空或异形浮雕,可用钢丝锯(搜弓)将轮廓与镂空处锯 出。然后用大三角刀在画好的白描线上全部刻一遍,以切断木材表面丝缕,再用大反口圆凿和大平凿交替使用凿坯出大形。
一般先用作大体分层分面、后做局部细节 处理。首先依据自上而下不同层次,由浅入深地打出与画面景物相应深度的轮廓线,接着刻出“空地”,也就是画面空隙的地方,如天空、地面。让所雕部分浮现出来。
在浮出部分,根据景物的前后、远近交错参差的关系,打出相应高低、厚薄、深浅的大层次。最后进入“分大面”的阶段。分大面时,先打出物体的基本大形, 再准确分出图像大体的比例结构。最后分层,分细节,对人物的五官衣纹、花卉的叶瓣、鸟类的羽毛、山石的安排,逐项处理好起伏、转折、质感、肌理等变化,再 刻画出物象的特征和基本精神(如人物的表情)。
制作步骤二:修光。先用锋利的平刀切好修好浮雕的边框或外轮廓线,再用反口圆刀或弯杆刀剔好 “底地”,然后分别情况,从上层到底层或从底层到上层有顺序的修光。
由于浮雕面积较大,层次多且内容丰富,假如东一刀西一刀,很不容易见效果,必须采取集 中精力,各个击破的方法,修一处,清一处,直至最后完成。
有些浮雕经修光后再用三角刀刻线,加工人物的发鬓,胡须,服装的衣纹,动物、鸟类的羽毛,山石的 线纹,流水的波纹,花草的茎叶等。
地脚光洁,线脚平整,刀脚流畅,图案洁净,无丝缕挂牵,无边角脱落,是对修光的最起码要求。
② 茶艺根雕是如何加工的
--根雕艺术的特点--
巧藉天然要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当选到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美和创作价值的根材时,有的可以一目了然,确定创作主题,但这种情况极少。大多数是第一印象觉得其形态美,可以利用来创作点什么,但究竟创作什么并不清楚。对于一个七枝八杈、形态复杂的根体。经过作者推敲确定主题后,下一步就是制作阶段。在制作时要贯彻“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则,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地取舍。除对局部作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
由于根雕要巧藉天然,虽经施艺但不留明显痕迹,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
--根雕艺术的品类--
实用观赏类的根雕作品,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以实用价值为主,兼有观赏价值。常见的有根椅、根床、根桌、根凳以及根制条几、沙发、茶几、屏风、花架等常用家具;有用根制成的笔架、镇尺、砚座等书案用品。陈设观赏类的根雕作品,主要用于陈设观赏,是根雕作品的主体部分,占绝大多数。按其造型特点,又可分为人物型、动物型、鸟禽型、鱼虫型、花木型、器物型、审美型及其他自然形态。
审美型,是指自然形态很美,极富有欣赏价值,但很难确定名称的一些无名根艺作品,根艺家统称之为审美型作品,或叫无名作品。
其他形态的根艺品,要经过根艺家加工而成,一般具有非具象的特征,给人以天然之美的感受。根雕制作的材料及工具根雕,顾名思义,是根的艺术。它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根。 --相根 --
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根,为根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材料。一块自然根不经加工就是一件根艺作品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但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却是极其丰富的,到处都有。能否发现它的美,这取决于人们是否留心及审美能力如何。不从事根艺创作的人来说,一般是视而不见其美,引不起注意的。但是根艺爱好者却能替眼识材,进而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根雕创作的根材,主要是两个来源:一是拣。从山坡上、道路旁、梯田边拣;从农家的柴火堆和园林丢弃的桩头、废根中挑选。二是从市场上选购。
寻找根材的过程,是运用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寻找创作题材的过程。但寻觅根材也不能没有重点。根艺家的共同经验是:奇特的根往往生长在环境最险恶、最艰苦的条件下。相反在平原上、沃土里生长的根,则很少有奇特形态。因此,要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确定寻根的重点方向。
--根材的种类--
自然界可供选择的根材是很多的,有乔木、灌木、藤萝、竹子等。古人进行根雕创作的根材有擅香、紫檀、樟木、松、竹、藤、桑等,质地坚硬、光滑、细腻,纹理清晰,适宜进行艺术加工。现代根艺家拓宽了用材的品类。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可供选择的根也不同。在东北有柞、栎、杨、榆、椴、桦、映山红等硬杂木的根。华北地区有山枣(也叫酸枣)、荆条、松树、刺槐、椿树、山葡萄等。在南方有黄杨、铁杉、金钱松、龙眼、老君、紫香、竹、藤等木本植物的根。在西北和西南也有一些奇根可供选用。这些树木之根因生长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天然的奇态怪形,可供根艺爱好者借以造型,实“奇”与“巧”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工具及辅助材料--
一般说来进行木雕创作的工具,如锯、木锉、凿子、刻刀、扁铲、斧头、木钻、木锤、刨子等,都可以用来进行根雕创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剪刀(剪枝用的剪刀)、刀子、毛刷、砂纸(布)、粗细布、棉纱、绳子等基本用具。特殊加工时,如火烤、蒸煮、防虫处理时还需要一些用具,一般家庭常有的可以代用,不一定另备。
用以根雕制作的材料,主要是根材。除此之外,还有些辅助材料,如胶(水胶、乳胶)、石蜡、漆(清漆、生漆、漆片)等。需要着色时,还要准备所需的颜料。
--根雕的创作手法--
根雕创作的基本手法,就是运用夸张、幻想和抽象等手法去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具体他说,就是对所选定的根材作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进行巧妙构思。借其形态、纹理、节疤、凹凸、曲线、窟窿等天然殊姿异态,进行虚实结合的大胆设想。以多种题材和内容来寻找材料本身的可用价值,并善于从平凡中找非凡,逐步确定创作的整体形象。明确创作思想,大胆地想象,对根艺创作是至关重要的。
--根雕制作技法--
根雕制作应强调“三雕七借”和意向造型,不管是什么根材,创作什么题材,都必须遵守这个原则。在雕琢方法上应是“三雕七磨”,即以模仿根自然形态的磨制方法为主,以少量、局部的雕琢为辅,使雕磨过的部分和根的形态尽量融为一体,不露雕琢的痕迹。
--具体的制作方法主要是:
根雕作品是供人们欣赏或使用的艺术品,一旦开裂或被虫蛀,便会影响它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根材的防裂、防虫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防裂处理;自然干燥法、蒸煮法、烘干法、浸泡法。在防裂蒸煮时加上适当的漂自粉、六六六粉等,可将里面的虫菌杀死。用经过防裂、防虫、防霉变处理的材料制作的作品,一般不会出现干裂、变形、虫蛀、腐烂、变色的现象。干剥:把根放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使表皮变软,然后再用以上工具剥,比较省时、省力。许多根艺家都有自己的去皮方法,只要不损坏或少损坏木质,制作者不必拘泥于以上方法。有时根据创作需要可不去皮或保留一部分表皮,加以利用。剔朽,主要是把藏污纳垢的朽烂部分剔掉,目的在于除去根上的污垢和隐藏的虫菌,增加材质的洁净和美感。
③ 雕刻机如何加工板材的边缘弧面和斜面
你好,方法有很多, 在数控机床中,电主轴通常采用变频调速方法。主要有普通变频驱动和控制、矢量控制驱动器的驱动和控制以及直接转矩控制三种控制方式。
普通变频为标量驱动和控制,其驱动控制特性为恒转矩驱动,输出功率和转速成正比。普通变频控制的动态性能不够理想,在低速时控制性能不佳,输出功率不够稳定,也不具备C轴功能。但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一般用于磨床和普通的高速铣床等。
高端木工雕刻机
图册 24张
矢量控制技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以转子磁场定向,用矢量变换的方法来实现驱动和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矢量控制驱动器在刚启动时具有很大的转矩值,加之电主轴本身结构简单,惯性很小,故启动加速度大,可以实现启动后瞬时达到允许极限速度。这种驱动器又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后者可以实现位置和速度的反馈,不仅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还可以实现C轴功能;而前者动态性能稍差,也不具备C轴功能,但价格较为便宜。
直接转矩控制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交流调速技术,其控制思想新颖,系统结构简洁明了,更适合于高速电主轴的驱动,更能满足高速电主轴高转速、宽调速范围、高速瞬间准停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的要求,已成为交流传动领域的一个热点技术。
适用范围:
花岗岩、大理石、青石、砂岩等石材雕刻
花岗岩等硬质石材可以分层次雕刻至5mm
大理石、青石等可以一次雕刻至5mm
希望能帮到你。
④ 谁能简述下翡翠雕刻加工流程大概是怎样的
翡翠雕刻加工的流程如下:
一、 翡翠选料
万事开头难,翡翠选料是翡翠工艺品加工程序中的第一道,如何从众多石头中精选一件原材料,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
二、 翡翠开料
翡翠开料是翡翠原石加工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有些赌石者开料心急,一刀下去,可能把翡翠的翠色部分切掉,使得开出来的翡翠做不了完整的雕刻艺术品,降低翡翠原本应该有价值。
三、 翡翠的用途定位和设计,主要有三点
根据不同的原料,颜色分布状态,设计最适合的题材,突出美感,遮掩瑕疵。
四、 翡翠的加工
主要有切割、铡、錾、冲、磨、雕六大加工流程。
五、 翡翠的雕刻方法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玉石文化传统,创造了许多先进的雕刻翡翠工具和雕刻方法。比如:透雕、线雕、浮雕、阴雕、镂雕和圆雕等。
六、 翡翠的打磨抛光
翡翠的打磨抛光有人工和机器两种。
七、翡翠的包装
翡翠的包装是翡翠工艺品加工程序的最后一道环节。一件美丽的翡翠商品,再配套精美的包装,不仅可以保护翡翠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还可以起到装饰美化上档次的效果。
⑤ 雕刻机浮雕字如何操作,步骤有哪些
1、打开软件——文字编辑工具——选字体——点击方框里面空白处——输你要的字体进去——改字体尺寸——按对齐;
2、虚拟雕塑工具——选中图;
3、模型——新建模型——确定;
4、颜色——单线填色——选颜色——对着字的线填色;
5、颜色——种子填色——选颜色——对着笔画填颜色 ;
6、雕塑——冲压——冲压深度?选尺寸?——选颜色内——那个圈的大小按?A/S键;
7、效果——磨光——选颜色内
8、选刀雕出来。
打开Artcam以后,在“产生模型”下面有两个选项:产生新的模型、通过图像产生模型。我们选择“通过图像产生模型”,然后选择我们需要雕刻的图形,选中打开以后系统会提示我们设置模型尺寸。我们可以在图像尺寸下面调整一下图形的高度或者是宽度,Z方向高度即浮雕的总体深度。原点位置有五个点可供我们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中心或左下角为原点即可。所有数据修改以后点击“接受”就可以预览三维效果了。点击三维查看可以预览一下浮雕的效果。如果感觉比例失调可以重新修改相关尺寸。 接下来是生成木工雕刻机程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路径。在路径下面找到“三维路径”个选项就是加工浮雕。在加工浮雕选项下面我们可以选择、设置一下材料,最后点一下“现在”,电脑会自动计算路径。待路径全部做好以后保存一下就可以了,保存格式要注意一下,选择“*.mmg”。最后把路径装载到木工雕刻机里面就可以进行加工了。
⑥ 银 手工雕刻及加工的方法
手工制作工序:
1、融化银水:将银块、碎银放在坩埚,用木炭烧到一定温度,银子化成银水。 2、浇铸毛坯:将银水倒入铸铁的油槽(即模具)中,制成银毛坯。
3、打叶出条拉丝:根据需要把银毛坯加热用铁锤在铁砧上打成薄片叫“出叶”,把银毛坯搓成圆柱叫“出条”。把银条用专用工具拉成丝,叫“拉丝”这套工序主要是掌握好火候则容易成型。过热,银子容易融化,过凉,打制困难。银片用来做银牌、银铃铛等。银条用来做银项圈、银手镯、银脚环等。银细丝用来做银项链、银花饰等。
4、冲压出形:把银片放在用锡制成的模具中,用铁锤敲打,冲压出银器的基本轮廓,此工序也叫“括形”。
5、上胶板:用松香,清油等制成胶泥,把胶泥涂在木板上,约一共分厚,用炭火烤胶泥。待胶泥松软,将银器大形压在胶板上即可。
6、錾花:用专用的圆头、平头、月牙头、空心头、尖头等小钢钎及相关工具在银器大形上砸出水鸟花,福禄寿喜等各类花纹.这一道工序是银器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花形图在匠人的心里,心到、手到,心手合一,一副精美的图画便雕在银器的大形上。
7、焊接:按照银器的形状需要,把相关的部件焊接起来,装饰上花纹。焊接时蘸上硼酸水加上焊片,点上煤油灯,用吹筒吹火苗加热即焊接成功。
8、打磨抛光:把成形的容器放在响铜制成的小砧子上。用小榔头轻轻敲打。用钢锉打去毛边,使银器表面光滑发亮。
9、去污:把制好的银器放在稀硫酸或白矾水中清除霉斑和污垢。
10、点蓝上翠:把银器专用颜料、研面用小汤匙点在银器上,点燃煤油灯,将银器靠近火焰,用吹筒吹火焰,使银与颜料融化,互相粘在一起。
经过以上的这些工序。一件精美的银饰就制成了。
⑦ 如何雕刻木葫芦
1、工具:圆刀、平刀、斜刀、玉婉刀、中钢刀、三角刀、段面刀
2、技法。
葫芦的雕刻是在汲取以往其他材质的雕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了自身材质的特点和工艺要求,主要归纳为圆雕、浮雕和线刻三种表现形式。另外还有一些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的雕刻技法,如微刻、镂雕等。
(1)圆雕:
所谓圆雕是指适于多角度欣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刻作品。圆雕中还包括一种半圆雕,即雕刻出需要表现的主要部分,舍弃次要部分,形成一半是圆雕,而另一半隐藏成原物,也有的是用其他图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衬底的一种雕刻形式。
实际上,不论是圆雕还是半圆雕,它们都是立体的、可多角度欣赏的、独立的个体。作为葫芦雕刻,多以艺术作品为主,不具有实用功能,或不以实用功能为主,因此圆雕葫芦在葫芦雕刻中很少见到,虽然有些个别葫芦图案只从单个图案来看,有圆雕的影子,但放在整个葫芦中看,由于不是独立的“个体”,图案是附着在葫芦上的,因而,这种雕刻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圆雕,只能算作是半圆雕。
圆雕的制作,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设计方案,把葫芦的各部分都尽可能地利用起来。设计要合理,有些可以打破常规,例如在利用颜色方面,就可以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不必考虑诸如枝叶须用绿色来装饰等。在雕刻用色上,绝不会有人责难用色不当。圆雕是比较难于掌握的雕刻技术,需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还应多看图谱,多看各种葫芦作品,拓展自己的思路。
制作一件雕刻作品,大致需要经过设计——选葫芦——定型——细雕——磨光——上蜡等几道工序才能完成。雕刻一个葫芦首先要根据颜色的情况、设计确定要雕刻景物的布局,用墨线勾画出轮廓,再用开凿或雕刻机打去葫芦,整理成所设计景物的雏形,然后用平凿细细雕刻。要注意,用力要适当,用刀要准确。正确的姿势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刀杆,无名指抵住雕件,左手拇指倚住刀铤,保持刀铤的稳定性,防止跑刀,划伤别的部位。在雕刻精细的镂空雕件时,应首先将外部纹饰刻好,再用雕刻机或手钻把内部钻通,最后用平凿修整。镂空件需要的特种刀具,要根据情况制作,以适应镂空雕刻为准。
(2)浮雕:按照雕刻深度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三种。
高浮雕:又称三面看。一般选用葫芦为雕刻原料,如果前面部分有一层颜色反差分明的葫芦,更为合适。利用前面葫芦的颜色雕刻景物,后面颜色部分作为倚托。这种雕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明快反差,也是最常采用的一种设计方式。高浮雕的各种景物的雕刻应尽可能地采用圆雕的技法,使雕刻的物体比例合适、构图丰满,侧面和正面的比例合理。初学者往往只注意正面的构图雕刻,忽视侧面的图景比例,这是应予注意避免的。
高浮雕的制作多见花卉、人物、动物。高浮雕是浮雕向圆雕过渡的阶段,是葫芦雕刻经常采用的技巧之一。在学习雕刻的过程中,要首先学习构思设计,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循序渐进,不能逞一时之快,大量剔除葫芦,致使最后有些景物无法安排,不得不改变原设计。应该采用的步骤如下:先在葫芦上画图,沿线用平凿勾勒一遍,用刀剔除空白地方的葫芦。经过一个小阶段的剔除,墨线不清楚时,要停工审视,将不清之墨线补上,再继续进行,边剔除葫芦,边深入设计。达到预定深度后,将背景定型,然后将前景雕刻完成。要前后都照顾到,不能
只顾一方。雕刻时,要注意总体设计,留下空间要充分,防止因突现的瑕疵损害设计。待雕刻全部完成后,经封蜡处理,一件雕刻品就完成了。
浅浮雕:这是相对高浮雕比较而言,所刻的景物一般比较浅。所设计的画面,要有中国民族性的装饰效果,构图要丰满。常见的图案有龙凤、山水、花卉、历史故事等。雕刻方式如下:根据葫芦的具体情况,确定作品题材和构图。在设计中尽可能地把缺陷根据情况设计成山崖、怪石等景物。尽量通过巧妙的设计,使成品雕件上基本找不到这些缺陷,或不明显。
设计完成后,用铅笔在葫芦上细细勾画。线条要准确,翻转折叠的地方要交待清楚。设计定稿后,用平凿的侧尖沿线条勾勒一遍,刀锋要向线条一侧稍稍倾斜,目的是要保证线条的完整性。勾勒完毕,用小平凿削剔线条间的空白部分,这个工作叫“清底”。清底时要照顾全局,使整个画面基部深浅一致。待清底工作完成后,再将各线条按照设计意图进行雕刻。对一些翻转折叠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层次关系,力求交待清楚。虽然浅浮雕是薄层雕刻,而在结构上则要求富有主体感。初学者在线条和基础平面接触部,总是留有许多刀痕,这在行业中称为“根不净”。这种情况,只要用侧弧形修光刀细致耐心地沿线条刮削,就可以消除干净了。
高浮雕和浅浮雕,是葫芦雕刻中的基本技法,是常见的表现形式。所以初学者应首先熟练掌握这两种技法,以便向更高难的圆雕过渡。如果没有从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掌握所雕刻景物的比例关系和准确布局,也不可能很好体会雕刻各种景物的感觉。所以一个初学者,应从基本技巧开始学习,注意观察各种花卉、草虫、动物,尤其要注意观察好的雕刻成品,先行临摹,再自己加以变化。观察动物要注意神态,因为雕刻动物时传神是最重要的,身体的其它部分都可能也可以做变形处理,只要表示出它们的精神气质,就可能使作品有传神之感,成为好的作品。
薄意:薄意是一种极薄的浮雕,因为它的施用对葫芦极少破坏,而又饱含诗情画意,所以在一些质地好而透明度高、材料相对较小的葫芦上,经常采用这种装饰形式。
薄意的取材非常广泛,其中主要有历史人物、山水花鸟甚至书法手迹,具有吉祥寓意的题材更是经常采用。薄意的制作主要工序如同浅浮雕,但凸起部分一般不超过0.5毫米。在照顾到葫芦瑕疵遮盖时。应当着重整个画面的布局章法,随着葫芦形的凹凸而进行雕刻,把用刀的技法与画面的诗情画意熔于一炉。在雕刻过程中,要用心去刻,要把自己的情感深呈作品之中,把中国画的章法布局和画理在薄意雕刻中展现出来,让薄意雕刻的方寸天地,包容进名山大川的无限秀美风光,小中见大,这样才能达到意境。薄意的线条间的空白要仔细地清根,这个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完成。其后还要对其中的细部进行装饰性修整、开脸、开丝或点缀。
(3)线刻:顾名思义,线刻就像中国画中的白描画一样,是用单线条的雕刻来表现物象。
在葫芦的雕刻中,线刻主要是以阴线雕刻表现。线刻方法简单明了,有些结合浅浮雕雕刻,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线刻表现形式单一,在近距离把玩的葫芦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浮雕的细部描写刻画。
在各种雕刻中,线刻是最为省工的一种,但是真正能够刻得出神入化,将画面设计得典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线刻要求制作者要有较强的绘画能力。首先用铅笔加以勾勒,然后用平凿侧尖或特制刻刀拨刻,其实可以说是用铁笔往葫芦上写画。待全部完成作画后,用褚石加调少许墨色,将所刻画面涂匀,待干燥后,用潮湿毛巾擦去浮色,这件作品就完成了。注意画面布局一定要有章法,多参考一些画册,如芥子园画集等。
(4)微刻:在葫芦之上拨写极小的书法,每字约有1毫米大小,也有更小一些的字,形式生动。具体制作如下:用支架夹持一块放大镜,做成一个观察镜,在头发丝两端夹上两个小铁夹,放在葫芦之上充作划线,透过观察镜,进行刻写,然后用白水彩色涂抹即可。当制作熟练以后,不用观察镜也能刻制。此种工艺要求制作者有较好的书法根底,再加以练习,就可以掌握微刻了。注意葫芦的平面要光洁,最好先用较深颜色的葫芦。
(5)镂雕与链雕:镂雕与链雕是圆雕中相对独立的雕刻技法,常与圆雕或其它技法相结合,使雕刻作品更富表现力。镂雕也称镂空,即把葫芦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现物像的部分留下来。如古代雕龙,在掏空龙口腔的同时,要在口腔里保留下一颗“珠”。这颗“珠”是原材料的一个部分,雕刻者用细刀小心翼翼地通过“龙嘴”,往里凿出一颗“珠”来。这颗“珠”剥离原石材后,不仅能滚动自如,而且还不能滚出“龙嘴”。
基于镂雕的难度很大,所以从葫芦挑选、作品布局、刀具配备到雕刻程序等,都与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不同。镂雕的葫芦必须质细性纯,尤其是镂空部分,更不应有裂纹和高密度的阴皮,否则容易造成断裂。镂雕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外,还需要特制的长臂凿、扒剔刀、铲底刀、钩型刀,以及小锯刺等专用刀具。由于镂雕内部景物的用空间的很大限制,只能依靠扩大入刀方向的办法来克服操作上的困难,所以镂雕景物的设计要求最好是多面透空。一般来说,透空的方向愈多,空洞愈密,镂雕就愈易,效果也就愈佳。镂雕的程序是“先外后内”,待外层景物及其它衬景的打坯、凿坯工序全部结束之后,才能进行镂雕。
链雕是用一个葫芦镂空雕刻出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该法源于玉雕,却比玉雕更难,因为葫芦不比玉质坚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链断瓢破。
葫芦的链雕源于清初。新中国成立以来,链雕的表现技法日臻完善,有时一件作品中,链环多达数百圈。链条之多,链环之细,前所未见,令人叹为观止。链雕对葫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经过严格挑选、鉴定。一般情况下,质细性坚、纯而无格的葫芦比较合适。在葫芦构思时,也要特别精心细致。首先要安排好链条的位置,使链条巧妙避过瑕疵。在雕刻时,链条可与其它景物同时打坯,但不能急于穿孔脱环,必须等待作品修光完成之后,再慢慢进行脱环。脱环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难度极高。先用小型钻具小心翼翼地顺着每环的内廓并排钻孔,每孔之间略留距离,然后再用特制的小链刀或针钻,谨慎按序,一一脱环。为了防止已脱链环遭受破损,每完成一环后,还要用“可回性打样膏”加以固定,待整条链环刻成后,再将胶合的部分用温水泡浸,慢慢脱落。
3、装饰形式
雕刻葫芦有印、刻、砑、烫等各种装饰形式与手段。
印模属于印的范围。待葫芦长成印上花纹,形成浮雕,一般设计在葫芦通体,四周布满花纹,八卦图、五福捧寿、云龙、太师少保、三阳开泰、合和如意、四季花开、人物故事等。印花工艺多用于蝈蝈葫芦,因其身长便于印模,黑虫与金钟印花葫芦较少。
刻,用牛角或玛瑙刻成器具,按葫芦圆体随势刻画,线条流利,形体简练,多为花草、鱼类及戏曲人物故事。秋后,很多山东聊城等地的农民带着自种自刻的扁圆葫芦来津出售,物美价廉,多用于晚秋蝈蝈饲养之用。
砑,砑花是匏葫的特殊制作工艺,创制于北京。在清道光年间,北京有徐某独善其艺,所作如天生成。天津近代有陈锦堂老艺人,为砑花工艺高手,他构思高雅,布局疏密有致,手法精细,每件作品如同浮雕国画,题材为山水、花鸟等,还有的用画师刘奎龄的稿子,更加绝妙名贵。砑花的制法是将葫芦表层硬皮轻度软化,之后用不同角度的玛瑙砑子为工具,在已定稿葫芦身上砑制出点、线、面,凸于平面,力轻则砑不凸出,力重则划破表面面线,完全靠手感力度进行创制。
烫,烫面也称火笔,老法以自制火香,制成如手指粗的燃香,中心插入钢针以为笔头,点燃之后导热至铜针,用以烫画图案。现代以电烙铁代替,但烫染效果,远不及旧法理想。陈锦堂擅长这种艺法,所烫云龙后人无人可比。现代有姓曹的和王殿华所烫山水、人物也为藏家珍藏。
漆,旧时天津大漆葫芦,颜色绛红,晶莹可爱,匏体经漆之后,坚固耐用,它也同于古乐器,在美化音色方面,也会起到良好效果,也有雕与描金工艺,更为罕见。
⑧ 方尖碑是如何加工的
卡纳克的图坦蒙斯三世方尖碑,在立碑之前就已经被加工完毕。加工过程是内这样的,先由工人用石容研磨机和上等的石英粉把碑磨得发亮,然后由工匠在表面上描画,由熟练的雕刻工用石制工具进行雕刻,最后再在碑顶尖端盖上金属薄片,薄片被锤入浮雕的凹槽中固定。当碑被竖起后,这块金银镶的尖顶反射阳光,使方尖碑闪闪发光,以至人们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得到。
⑨ 精雕如何分层雕刻啊
1、先抄画出我们需要雕刻的东西形状袭,在进行加工,如下路的例子:
8、分层成功。
(9)薄意雕刻是如何加工的扩展阅读:
精雕优点:
1、精雕只需3cm左右切口,手术之后面部无痕。
2、针对性强,可以一次性解决眼角下垂、额头纹、川字纹、鱼尾纹、鼻唇沟纹、全面部皮肤松垂。
3、无痛、无痕、无肿胀、无需拆线、恢复快,不影响头发生长。
4、面部微雕术后效果维持时间长,长久保持皮肤自然有弹性。
5.、真正做到“五无”无凹陷、无鼻唇沟、无羊腮、无眼角下垂、无眼袋。
⑩ 电脑雕刻机是如何实现自动加工的
电脑雕刻机自动加工的简单原理:通过电脑/计算机为主的计算工具,生成雕刻机可识别有规律可循的语言代码,雕刻机控制系统将这些语言代码转换成电机旋转的脉冲串,使电脑雕刻机按照预先设置好的运动轨迹进行雕刻加工。这样就实现了电脑雕刻机自动加工的功能。
名词解释:
计算工具:主要以计算机/电脑为主,还包括一些专用的计算工具。
语言代码:主要指G代码、PLT代码、ENG代码为主。制作这些代码的软件有: UG 、 MASTERCAM 、 CASMATE 、 Art CAM 、 JDpaint。
控制系统:维宏控制系统,台湾宝元新代系统为主。维宏控制系统在电脑雕刻机应用中主要分正版盗版。维宏工控一体机以NK200和NK300为主。
电脑雕刻机自动加工的方式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通过电脑程序可以控制机器自动进行各种雕刻加工。
下面以最常见的三轴电脑石材雕刻机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脑石材雕刻机是如何自动加工。
通过电脑内的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和排版,生成雕刻路径,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代码。并由计算机把雕刻路径输入到电脑的控制系统,是一款软件和硬件结合的。
雕刻机控制器(硬件)中,再由控制器把这些信息转化成能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带有功率的信号(脉冲串),控制雕刻机主机生成X,Y,Z三轴的雕刻走刀路基径。
同时,也会给雕刻机的主轴电机旋转信号,使固定在主轴电机上的刀头具有切削功能。对固定于主机工作台上的加工材料进行雕铣,即可雕刻出在计算机中设计的各种平面或立体的浮雕图形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