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雕刻大全 » 古埃及雕刻具有什么特征

古埃及雕刻具有什么特征

发布时间: 2021-02-08 08:46:45

『壹』 古埃及的雕塑有哪些特征

古埃及的雕塑作品以人物形象居多,主要以人像和神像为主,其中的人像又以版国王和王权室成员雕塑为主,也有部分小官吏形象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作品几乎是同一种风格,神情威严庄重。一般可以分为行进式和坐式,行进式雕塑中人物左腿向前迈了一小步。而坐式雕塑则端坐在底座上。不管是行进式,还是坐式,都以正面形象展示,头部和胸部保持垂直,以眉心为轴线左右保持对称。

古埃及人物雕塑大多是着色的,头发、胡须和眼圈涂以黑色,衣服则全涂成白色。在男女肤色上也有差别,男人的皮肤是棕色的,女人则为浅棕色或者棕黄色。大型雕像的眼睛不作进一步的加工,而小型雕塑的眼睛则用黄铜做成,更高级的还可以饰以玻璃或者宝石。

『贰』 埃及浮雕特征

浮雕、绘画:
古埃及的浮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埃及的浮雕多为薄浮雕,即图像低于背景平面的凹雕。在新王国时期,这类浮雕有很大发展,遗留下来的作品很多。这些绘画和浮雕的题材不少是反映社会的生活,包括农业、园艺、手工作坊的各种劳动场面以及畜牧、狩猎、统治者日常生活、市集、运输等等。
古埃及审美思维的完整性在壁画浮雕上的具体表现为严格遵守“正面律”和多点透视法则。埃及人受原始宗教灵魂不死的观念制约和巫术法则的影响,相信灵魂的客观存在,认为一个人有相应的五个灵魂,联系着今生与来世、此岸与彼岸。为了死后能继续拥有生前的一切他们运用纯属的技巧,全部地无遗漏地在墓壁画上表现对象的所有方面,完整的表现任何事物的全部特征,力求“绝对真实”。
埃及壁画和浮雕创作对“正面律”和多点透视法则的严格遵守,证明“古埃及的艺术家在雕刻物像时只认可三个角度:全正面,严格的侧面和严格的俯瞰。似乎,古埃及的艺术家在观察客观对象时依据的是长方体的基本形,他从长、宽、高三个轴向去认识一个物体。我们不能不由此联系到几何学在古埃及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优势地位。
当你刚刚面对埃及的壁画浮雕,你也许会觉得浮雕形象的雕刻过于程式化而不自然,壁画样式发展基本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有遵循传统的表现方法和极为相似的题材,相同的姿态和类同的服饰。但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他们仍有着异样的肃穆、庄重的美,显示出惊人的稳定性。埃及壁画的美正深藏于历史反复的研读当中,了解的愈深,感动则愈深。壁画里没有任何随意的、偶然的东西,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与安排都服从同一种规则或程式秩序。“正面律”以及“格层法”的运用正是古埃及人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对美术作品功能上的要求和对美的认识及把握方式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造就了古埃及美术独特的面貌。在这里,古埃及人的永恒观念以及建立在这种观念基础之上的对美术的需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叁』 古埃及浮雕有什么特征

宽泛一点说,浮雕也是雕刻艺术的一种,只是浮雕的立体效果比雕刻要差一些,但比起绘画来又进了一步。可以说浮雕是半立体的艺术,也许这话说得有点外行了。

在古埃及浮雕也确实成了雕刻的一个分支,手拿木槌和凿子的匠人一般都是两种活计都能做,而且都能娴熟地完成。在他们看来成块的石料做成雕像而石壁石柱和神像的基座做成浮雕就好像冬天穿厚衣服夏天穿薄衣服一样自然。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内容上需要表现什么,是要刻画国王出征呢,还是狩猎?

从古王国开始,雕刻者们就是一个富有的阶层,据说雕刻狮身人面像的那块大石头就是一伙雕刻者捐赠的。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不过无风不起浪,人们盛传雕刻者捐赠了石块而不是一伙乞丐,至少证明“雕刻者是富有的”这样一件事。而雕刻者的富有,又反过来可以证明在古埃及雕刻艺术的繁荣程度。

在我们看来,浮雕和雕刻当然是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在古埃及人看来浮雕却有着经济上的考虑,显然浮雕比雕刻要更节省人力和物力。

乘着马拉战车的埃及人浮雕礼拜阿顿神的阿赫那吞一家浮雕和雕刻关系密切,和绘画也有着极深的渊源。古埃及的浮雕源于绘画,它的大部分是线刻,然后涂上颜色。除了技法上的相同之处,在表现原则上也非常一致。在人物的表现上浮雕和绘画都使人物的上身为正面,面部和腿部为侧面的正侧面混合表现的原则。

这种别扭的姿势,从古王国时期就已经确立了,几千年从没有改过。这种表现手法,除了能突出人物的方向性以外,别无什么优点。如果你按照浮雕中人物的姿势坚持几分钟,只会扭得脖子疼,真难为他们几千年来一直按这个姿势站在那儿了。

古埃及在很久以前就有凸浮雕和凹浮雕的区别了。凸浮雕顾名思义就是使图像的轮廓凸出底面,而凹浮雕自然是凹入底面了,我们平时所说的浅浮雕就是指的这种凹浮雕。

从纳尔迈调色板开始,浮雕艺术就已经是成熟的艺术形式了。此后的制作者们墨守成规,基本没再做任何改进。到了中王国时期,出现了精美的浅浮雕,代表作是卡维特王后石棺上的浮雕,内容刻画的是国王和几个女儿的家庭生活场景。阿赫那吞倡导的自然主义同样在浮雕艺术中表现出来,在同时代的浮雕作品中庆功典礼、宗教仪式、葬礼、宴会、建造陵墓、炮制木乃伊、雕琢石像、屠宰牲畜、驾舟、捕鹅、牧羊、播种、收割、造船、制陶、纺织、酿酒、杂耍、舞蹈等等都成了浮雕表现的内容。有意思的是在一幅浮雕作品中,雕刻者把自己也雕刻进了画面,画面的内容是两个赤裸上身的雕刻者在雕刻一个裸体的男人。两个匠人都着棕红色,而他们的作品则没有着色。两个雕刻者也都遵循正侧面混合表现原则,而他们的作品则完全是侧面形象展示给观众。

从第20王朝开始,浮雕的内容受到严格的限制,世俗生活被严格禁止雕刻在石头上。宗教成为浮雕的主要内容,观赏浮雕变成了一件让人肃然起敬的事情。于是古埃及的浮雕艺术也就自然而然地终结了。

乘着马拉战车的埃及人浮雕

『肆』 古埃及的雕塑有什么特点

古埃及的雕塑始终抄坚持着正面式法则:人物的脸是只看得到一只眼睛的侧面,上半身是正面形象,双臂紧贴着身体的侧面,下半身又是从侧面看到的呈行进姿势的双腿。这种正面式的造型原则,有助于将对自然的犀利观察同规整的几何形式结合起来,符合埃及雕塑所追求的从容优雅的理想,因而在整个埃及艺术发展过程中被贯彻始终。

『伍』 古代埃及的雕刻特点是什么

在古埃及的文化里,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就是艺术。古埃及人留下的丰富艺术作品,有雕刻、浮雕和绘画等。这些艺术作品主要保存在陵墓和神庙里,带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反映了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观念。古埃及的艺术在史前时代略有端倪,到第3王朝时(约公元前2686—前2613年),艺术的基本法则已确定,可分为古王国(第3—6王朝,约公元前2686—2181年)、中王国(第11—12王朝,约公元前2040—前1768年)和新王国(第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本文就古埃及历史各发展阶段的雕刻艺术及其主要特征做一阐述。

一、古王国的雕刻

古埃及的艺术正是为了永恒的来世,为了死者的生命继续存在而创作,有着严格的程序和造型法则。在雕刻艺术方面,古埃及人遵循“正面律”法则,人物雕像的头部和躯干都必须保持垂直,其面部、双肩和胸部必须是正面展示。古埃及人的雕像不但要面貌与真人相似,而且要有与人物身份、社会地位适应的特殊标准。根据人物身体不同部分和性别差异,雕像被涂以不同的颜色。早在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3100年),埃及就有了雕刻,供作雕刻的材料有石头、骨头、象牙以及粘土等;进入法老时代后,以石头为主要原料,另外还有金属和木材等等。

古王国时期的雕刻以古拙、形象逼真为特点。凡法老的肖像造成正面、呆板、端庄而呈静止状态,体现出神圣、凛然不可侵犯,这类雕像多以闪长岩和玄武岩制作而成。法老立像呈跨步姿势,一脚在前,一只手握着权杖或双手紧贴于身体两侧;坐像则表现为双手放在膝头或双肩交迭胸前,两眼直视前方,脸部冷漠,毫不流露任何感情。例如,在吉萨第4王朝(约公元前2613—前2498年)法老哈夫拉金字塔附属的祭庙中,发现了一批哈夫拉雕像,其中一尊较为完整,表现哈夫拉端坐于宝座之上,双手放在膝上,两眼平视,目空一切,头后面有鹰神荷鲁斯,正张开双翼保护着法老。[1]这座雕像是用一整块闪长岩雕刻而成,朴实无华,被认为是古王国时期雕像的最高典范。到了法老孟考拉统治时期,雕刻愈益精致,栩栩如生。以《孟考拉和王后像》为例,这尊双人雕像呈现法老夫妻并肩而立的姿态:孟考拉的双臂垂直贴着大腿,手握成拳状,唯大拇指明显可见;王后站在他的身旁,用一条胳臂亲切地揽着他的腰。[2]《孟考拉和王后像》技法娴熟,既保持了法老的威仪,又真实生动地表现出男女体态的不同之美。

古王国时期的雕像通常着以接近人体皮肤的颜色:男子身体涂以棕红色,女子涂以淡黄色。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第4王朝初年拉霍太普王子及其妻诺弗尔特公主雕像。[3]这两尊雕像着色技术高超,王子是棕红色的肤色,浓黑的头发;公主则是娇嫩的淡黄肤色,身着白色薄纱长衣,颈部装饰着美丽的项链,她那圆而丰满的面庞周围是丛丛秀丽的黑发,透明玉石镶嵌的眼珠更使雕像栩栩如生。据说当年参加发掘的工人打开墓室后,发现这两尊雕像目光炯炯,竟吓得惊慌地逃出墓室。

由于古王国时期西奈半岛所产生的铜矿逐渐得到广泛的开采,此时的艺术家已经能够制作铜像。如第6王朝(约公元前2345—前2181年)培比一世的铜像,不是浇铸,而是用铜片在一木制模型上打制而成的。

古王国时期贵族官员和贫民百姓的雕像,一般比法老的雕像要小得多,虽不如法老威严,却更富有表现力,其中最出色的代表是《村长像》和《书吏像》。《村长像》是一尊木雕立像,其主人公卡珀乃是第5王朝(约公元前2498—前2345年)的官吏,并非一村之长。雕像颇具个性,圆头阔顶,身体矮胖结实,肥胖的面额上长着一个不大的鼻子,微微向前翘起的嘴唇,双眼镶有晶莹的带色石粒,显得精力充沛,盛气凌人。[4]他手持一根木杖,一副粗壮贵族的派头,形象塑造的极为真实、生动。1860年在萨卡拉发掘现场的工人们,发现这尊木雕像酷似他们所熟悉的一位村长,都不约而同地惊讶地喊到:“这不是咱们的村长吗?”于是,卡珀雕像就以“村长像”这个名字叫开了,沿用至今。《书吏像》是一尊石灰石彩色雕像,表现书吏盘腿端坐,一手持书板,一手握着芦笔,凝神倾听上司的指示,随时准备记录的勤勉形象,他的脸上露出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精神。[5]雕刻家抓住了书吏身材特点,表现了因长年累月伏案书写而变得松弛下垂的腹部肌肉和纤细颀长的手指,创作了一件写实手法很好的雕刻作品。

古王国的陵墓中曾发现大量奴仆俑像,虽然质地低劣,但其艺术性并不因之减色。这类雕像不受礼仪拘束,表现得更加自由,题材范围很广,有牛耕、船驶、织布、酿酒和烤制面包等等。例如《烤面包者像》,表现烤面包者聚精会神地正在揉面,他那弯着上半身以及他紧靠着揉面钵的情形,十分真实,自然生动,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6]

二、中王国的雕刻

中王国时期的雕刻艺术活动远不如古王国那样广泛普及,现今发现的雕刻艺术品寥寥无几。从现存为数不多的雕刻作品来看,一方面是承袭古王国的传统模式,形象枯燥刻板,毫无生气;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摆脱俗套的佳作,表明此时的艺术家力求创新,把所雕刻人物的内心感受传达出来,尤其是法老雕像的制作,颇具新意。艺术家们在塑造法老形象时,不再把他当作一尊神像去刻画,而是把他塑造成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模样。

第12王朝(约公元前1991—前1786年)的《塞索斯特里斯三世头像》是这一时期埃及雕刻中卓越的范例,代表着中王国时期雕刻作品所表现的创新特征。这尊头像是用灰色花岗岩雕成的,表现塞索斯特里斯三世微锁眉头,眼光沉思,面部略显不安,流露出他内心忧虑的情绪,而紧闭的双唇、脸部的骨骼和肌肉的线条则又表现出他那冷酷、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力量。[7]头像上呈现的自大和忧虑神情取代了先前古王国雕像上的那种自信、威严的表情。类似的创新作品,有《阿美涅姆赫特三世雕像》。[8]这是一尊质地软的石灰石坐像,艺术家对雕像面部进行了精雕细刻,沉陷的眼窝,宽阔的鼻梁和突出的下巴,若有所思的神态,构成了阿美涅姆赫特三世这一人物的特征。这样的雕刻作品不仅显示了中王国时期雕刻艺术家精湛的石刻技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于人物性格的直觉。

中王国时期雕刻艺术的创新风格,还表现在贵族墓主陪葬的木雕俑像上。这种做法始于古王国的末期,贵族墓地随葬品中出现的木雕群俑像,表现士兵、农民、工匠、家庭仆役职业性的群体活动和劳动场面,到中王国时期才见普遍。这些木雕虽然制作粗糙,但动作逼真,丝毫不受传统制作的约束,充分反映了当时埃及人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中王国初期,发现于阿西尤特一个将军墓中的《行进中的士兵群像》木雕,表现40名士兵威风凛凛,持矛执盾,成四列纵队,浩浩荡荡,向前挺进的情景。[9]从戴尔·巴哈里的梅克特拉陵墓中出土的《奉献家畜》木雕群像,属于第11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33—前1991年)的作品,展现古代埃及一年一度清查牲畜数量的场面。[10]这里人物众多,人畜各有其位,异常热闹,使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单个木雕的人物形象,艺术水准极高,如少女着色木雕《搬贡品者》便是一例。[11]少女的姿态与古王国末期的仆役俑像大同小异,但刻画得更为细致。少女头上顶着一个盛满东西的筐篮,左手扶之,右手握着一只斑鸠,身着紧身长衣向前行走。她体形优美,线条自然流畅,长衣上的花纹细密,为研究当时埃及的纺织业生产提供了珍贵资料。这些木雕像,全身均先涂以白色,然后加以彩饰,形成中王国时期雕刻艺术品的一种独特风格。

中王国时期的雕刻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如第12王朝出现的箱形雕像《管理员荷特普坐像》便是一例。[12]整座雕像呈箱形立方体,两侧和背面均为立方体的一个面,头部从箱形立方体上部雕出;身体部分雕法奇特,在雕出手足正面部分后,采用抽象表现手法,隐约露出一些肌肉线条,实实虚虚,形成奇妙的对比。此外还有象牙《侏儒舞俑》和《彩陶河马》。[13]前者表现侏儒舞俑被固定于绕有细线的小转盘上,操作拉线带动转盘旋转,这些侏儒就开始起舞,且面目表情随之变化,令人叫绝。《彩陶河马》为青釉陶塑作品,河马的臃肿躯体上绘有水生花朵、草叶,寓意河马栖息于河塘。这些精巧的雕刻,堪称中王国时期地方性的艺术佳作。

三、新王国的雕刻

新王国时期,随着埃及帝国的建立,财富不断增长,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给雕刻带来了新变化。第18王朝(约公元前1567—前1320年)初年,雕刻作品富丽精致,艺术手法趋于成熟,一向以端庄、威严、呆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法老雕像,这时换上了优雅、柔和、精致的风格。有许多新王国法老的雕像,表现出当时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如图特摩斯三世和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雕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法老之像,从神圣端庄的理想主义境界里解放出来,赋予人间的优美品性,这种变化是后来出现的阿玛尔那雕刻艺术的前奏。

新王国初期法老雕像的艺术风格可以从图特摩斯三世的一尊片岩雕像上反映出来。这位能征善战的法老被艺术家用有力的线条塑造成一个英俊少年形象,脸部露出隐隐约约的安详微笑。发现于底比斯阿蒙神庙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头像》,[14]呈现出这位法老的细长脸面,杏仁形的双眼,柔软的嘴唇和笔直的鼻梁,完全是一副和蔼敦厚的普通人的面孔。

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期间,埃及的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埃赫那吞(即阿蒙霍特普四世)提倡描写现实,反对传统模式,他给艺术家们以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打破陈规,根据真实生活从事艺术创作。由于埃赫那吞改革时期的文物主要见于日后成为废墟的阿玛尔那,历史上称之为“阿玛尔那艺术”。这种创新的艺术风格称为“阿玛尔那风格”。阿玛尔那艺术中最值得注意之处是描绘这位法老及其家庭的方法,它屏弃了旧时的清规戒律,把他们描绘为真实的人。在雕像的创作方面,打破古王国时期平滞呆板的手法,朝着接近于生动活泼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阿玛尔那最著名的雕刻家图特摩斯的工作室遗址上,曾发现大批埃赫那吞、涅菲尔提提王后和他们女儿的全身像和半身雕像。这些雕像真实地再现了各自的面貌和体形特征。埃赫那吞呈现出一副疲劳而带神经质的面孔,长脸、大头、细脖颈。艺术家们还毫无顾忌地刻画了这位法老大腹便便的真相,这种变化是法老雕像的一次新突破。王后涅菲尔提提面目俊秀,安详端庄;小公主则个个表现为天真娇媚,无拘无束,再也不是像从前那样把王室成员按固定的雍容华贵的模式刻画。在图特摩斯工作室遗址上,还发现了一尊涅菲尔提提王后的彩色半身雕像,[15]这就是世界艺术史上脍炙人口的《涅菲尔提提胸像》。胸像出土时面孔十分清晰:浓黑的眉毛,深红的双唇,淡黄色的皮肤,清秀细致。头上的王冠和胸前项链色彩鲜艳,光泽如新,细长的脖颈和清瘦的脸颊逼真地反映了涅菲尔提提本人的个性特征。整座胸像透出一股异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不愧为世界雕刻艺术的杰作。现在,一般艺术史著作都举《涅菲尔提提胸像》为阿玛尔那艺术的最佳作品。埃赫那吞宗教改革失败后,埃及艺术又逐渐回到了旧有的传统,但阿玛尔那艺术的影响仍持续甚久,从埃赫那吞的继承者图坦卡蒙到第19王朝(约公元前1320—前1200年)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依然闪烁着阿玛尔那艺术的光辉。在图坦卡蒙秘密墓室出土的丰富随葬品中,有一尊无臂无腿的《图坦卡蒙着色木雕像》,[16]呈现出一副英俊青年的面孔:大而亮的杏核眼,柔软丰满的嘴唇,黑曜石镶嵌的眼珠,活灵活现,充满青春朝气,清楚地表明了这位法老青年时代风华正茂的形象。

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热衷于为自己大树雕像,从神庙里真人大小的雕像到阿布辛拜勒大庙前倚山而立的巨石坐像都体现了这位法老的嗜好。其中最能体现出阿玛尔那艺术风格的,莫过于立在卡尔纳克神庙里的一尊拉美西斯二世坐像。[17]这尊坐像比例均称,面部表情自然祥和,毫无法老众多其他雕像的那种盛气凌人的姿态,完全是一副写实风格的艺术作品。新王国以后,雕刻艺术屏弃了阿玛尔那的写实风格,变成了一种对古老艺术的模仿,晚期的雕像制作,更是一味仿制古王国艺术的倾向。

四、古埃及雕刻艺术的主要特征

古代埃及的雕刻艺术举世闻名,3000年间始终保持着它的主要特征。

古埃及人是一个笃信宗教的民族,宗教充斥于古埃及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信仰是古埃及艺术的基础,支配了古埃及艺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作为古埃及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雕刻与宗教密不可分。从埃及考古提供的材料来看,古埃及大部分王朝的雕像都放置在寺庙和坟墓中。神庙中的神像和祭庙中的法老雕像,是供人们瞻仰和崇拜的。坟墓中发现的雕像,酷似死者(即墓主)生前的形象,大部分面对着一堵墙壁的开口处,是为了方便死者的灵魂返回他的躯体(即死者的木乃伊),死而复生。一旦木乃伊腐烂或遭到损坏,置于墓室的雕像在接受“启口”仪式后就能获得生命,所以有“替身雕像”之称。[18]新王国时期,埃及神庙的塔门(建于神庙入口两旁对称的石造斜壁巨塔)前都竖立着一对或几对巨大法老雕像,增加了宗教崇拜的视觉感官。这些雕像使寺庙和坟墓作为祭祀场所永远保持着一股神圣之感,其宗教性是显而易见的。

古埃及雕刻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程式化造型。如前所述,法老的雕像,总是保持固定的姿势:不是坐着,双手放在膝头,就是站着,一只脚伸向前面,双手下垂,或是两臂弯曲,交叉在胸前。这种庄重的姿势目的在于显示法老的威严。如果书吏的雕像,就呈现为盘腿坐着的样子,膝间放有一卷纸草纸文卷。这些姿势在古埃及的整部雕刻史上再三重复,没有变化。从古埃及王朝时代之始,由此确定的一套人像程序作为官定模式而用于一切艺术作品。所以,埃及的雕刻中的人像的特别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而且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这一艺术风格一旦形成便流行于整个法老时代,历时3000年而不衰。

尽管古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却十分写实。特别是在新王国第18王朝时期,雕刻虽然遵循古典的准则,但表现得比较自由。雕像轻快而优雅,细节十分精确。法老埃赫那吞在位时期,艺术上出现的阿玛尓那风格,允许雕刻家有完全表达方式的自由,用朴实的写实手法刻画法老和王室成员的雕像。古埃及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如仆从和劳工的雕像,则不受程式约束,呈现他们从事各种工作的状态,刻画得比较自由,姿态随意,接近于生活中的形象。这种写实的表现手法,是古埃及雕刻艺术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保存下来的古埃及雕像作品中,人像的数量最多,而人像最重要的特色是绝少变化。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第一,古埃及雕刻艺术的创作目的主要是宗教性的,宗教的本质就是墨守传统。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雕刻家墨守成规,追求一种永恒的雕刻风格。第二,古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服务的,法老自始便是雕刻艺术的头号服务对象,也是艺术至高无上的赞颂目标。用雕像装点陵墓和庙宇都是按照法老的命令进行的。[19]法老时代的埃及是一个实行君主专制统治的国家,法老握有行政、司法、财政等一切大权,并以神自居,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所有的埃及臣民都被视为他的奴仆。雕刻家奉命为人神一体的法老雕刻石像,使法老的灵魂长存于世,力求表现的就是法老的精神。雕刻家以工匠的身份替法老工作,不得自由行事,只能按规格去办,不能创新。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造成了一种艺术观念,永远不求变化,永远不想背离传统。雕刻家所遵循的准则是从古王国时期发展出来的,雕刻的基本格调在那个时期已经确定下来了。结果,埃及雕刻艺术纵然在细节上有所改变,使它可划分成为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几个发展阶段,它表面上看起来仍是千篇一律的。

发端于史前的埃及雕刻艺术,自古王国时期确定其基本法则后,经过中王国时期的发展,到新王国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从新王国末期开始,逐渐趋于衰落。后期埃及艺术一度在仿古的基础上复兴(第26王朝时期,约公元前664—前525年),但这一时期的雕刻艺术作品,基本上都是对古王国作品的模仿,缺乏创新,已经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了。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使地中海两岸不同的文明相互融合,出现了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前30年)的希腊化埃及艺术风格。罗马帝国统治埃及时代(公元前30—公元642年),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渗入,具有悠久传统的埃及艺术并未因此泯灭,古老的埃及艺术仍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影响着希腊、罗马艺术的发展。

『陆』 古代埃及的雕塑的特点有哪些

古代埃及留下来的艺术品十分丰富,有木雕、石雕、浮雕以及绘画等,其中雕塑的专特点是有严属格的程式,显得呆板,缺少变化。人像都是正面的,头正脚方,神情端庄而呆板。法老的雕像一般很大,但几乎全是刻板的,双臂交叠胸前或紧贴身体两侧,两眼直视前方,脸相一般都很冷淡,毫无表情。身体各部分经常不合实际比例:或大腿偏长,或肩膀太方,或十指等长。狮身人面像就是一种非写实性的雕像,浮雕也有这种倾向。古代埃及的绘画兴起较晚,至中王国时才加以大量的应用,表现手法较少程式化,更尊重自然,如一些壁画中的人物:舞者、乐师、侍女、动物、外国人和俘虏等,个个栩栩如生,而描绘的动作更见功底,如表现撒野的公牛在沼泽中陡然跃起,受惊的牡鹿伸着头疾速奔跑,鸭群在池塘里悠然游泳。

『柒』 古埃及壁画和雕塑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会复生,所以他们会千方百计保留躯壳,大量制作木乃伊版。这种需求反映到绘画上,就要权求被描绘的对象四肢健全。如此一来,透视受限,画面高度程式化,人物仪态僵硬。雕塑也是同样的问题,特别是数量最大的浅浮雕。

『捌』 古埃及雕塑的哪些特点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在古埃及,工匠的雕刻艺术十分高超,他们双手创造的雕塑成就了雕塑界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一)法老贵族体态模式化,神态真实
在古埃及,雕塑大多是用来做装饰品,一般都是装饰宫殿与神庙,神庙与宫殿在古埃及人民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赋予了神的力量。在古埃及,最常见的是法老与其妻子的双人像,姿态各异,其神态的雕刻惟妙惟肖,看上去相当真实。但在体态上,却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为了维持法老的威严,大部分雕像中夫妻并肩而坐,双脚仅仅靠拢,双手端正放置膝盖上面,昂首挺胸。当游客站在雕塑面前时,会有一种庄严感。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法老裸露上身,其妻子则有着衣的也有裸体。例如:在《拉荷太普及诺弗儿》中,法老双手紧握拳头,正襟危坐,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放置膝盖上,双腿紧紧并拢,上身裸露,下身穿一天白色短裤,诺弗尔则身穿白色长裙,雕像经过上色,法老呈古铜色,王后呈乳白色。这幅雕像的不同之处在于法老身上无任何饰品,王后也是,仅在头发上绑了一条绸缎,法老的表情过于严肃,所以显得有点呆板,王后的表情相对而言比较温和。
在古埃及,法老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古埃及法老的雕塑很多,其中有各种不同的单人像。在坐像中,法老都头戴假发,上身裸露,下身着一条短裤,双手放置膝盖,昂首挺胸。在《哈夫拉法老像》中可以看到,在坐像中,除法老还有女神像,王后贵妇像也较多,在女神像中,大部分都上身裸露,腰身纤细,下身穿一条较薄的裙子,双目微微闭着,双手放在膝盖上,左手摆平伸直,右手握着拳头。在有些女神像中,女神头上没有戴冠,飘着浓密的长发,人体和面部五官都透着其写实风格,面部表情逼真,略带微笑。
在古埃及还存在许多贵族官吏雕像,这其中不仅包括知名者,也有不知名官吏。这些贵族官吏雕像也是半裸,大部分雕像都是上身赤裸,下身围着布裙,所有的贵族官吏的雕像看上去都很威严,人物的面孔长相不同,但却也倾向于模式化,面部表情没什么差异,只是头发的长短不一,人物刻画给人的感觉相当真实。
(二)平民朴实,生活气息浓
在埃及的雕塑中,迄今为止,只有普通劳动者的雕像存在全裸像。在古印度,一般都不会雕刻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的雕像主要是给陵墓做殉葬品,所以其雕像在做工方面远没有统治者的精致。古埃及人在雕刻平民雕像时,对人体的刻画不会很精细,在比例方面不够严格,也不够写实,相对而言,这种较随意雕刻的雕像更富有生活的气息。平民雕塑不再与贵族法老相同,不再模式化,这类平民雕像,以劳动为题材,其艺术魅力更加独特,劳动者的雕像在人体动态上更加曲折,在面部表情刻画方面更加形象逼真,相较于其它种类雕像而言,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三)古埃及雕塑严谨程序化
尽管埃及是世界文明的文化古国,其文明发展较早,但其最初的发展也很缓慢,最初的古埃及人民以及雕塑家并没有“艺术”这个概念,古埃及的艺术家在雕塑人像时,并不以美为其雕塑目标,对于这些艺术家而言,雕塑物体只是为了传递宗教的思想。但由于古埃及人们对宗教相当重视,当雕塑师技术达到巅峰时,它的作品自然也会很美丽,这种美是由艺术师的双手创造出来,并不源于其心中对美的理解。所以,在古埃及的雕像中,人们会发现,一大群不同人物的雕像确惊人的相似,人物的姿势也相差不大。
在古埃及,雕塑家不断深入的对写实风格雕塑的技术进行研究,探索人体每个部位之间的最佳比例,如何塑造人体才能更逼真,五官如何刻画才会生动,人体结构等等。在古埃及,王权至上,王权的威严不容侵犯,所以要求雕像程序化,不允许人体动态的存在。在技术方面,古埃及的艺术家很好的完成了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古埃及艺术家对人体的视觉形态进行研究,遵循写实主义原则塑造人体,其塑造的雕像便更加真实。
古埃及的雕塑,在艺术方面一直是严谨的程序化。在雕塑神与法老时,制作过程更加严谨。在古埃及雕塑中,著名的正面律法则把雕塑造型的程式化表现的淋漓尽致。正面律主要用于圆雕中,在圆雕中坐像、立像都是以正面直视前方,身体的重心与头部垂直于同一平面。不能左右晃动,在形态上必须始终垂直于同一平面。虽然雕塑的形象固定单一,但面部表情的刻画却十分生动,带有理想化色彩,雕塑家在制作雕像时,以心中的美好形象为蓝本,雕刻的塑像年轻、充满活力。 (四)古埃及雕塑的神圣性
祭祀神灵的祭坛、庙堂最早始于古埃及,当时的古埃及人,已经开始在石头上雕刻动物形象。约公元前3150年,上埃及与下埃及被统一,埃及的雕塑文化便开始显现,古埃及的雕塑是面无表情与无限重复的风格。古埃及的雕刻与宗教息息相关。
古埃及雕塑完美的体现了生命的静态景象,古埃及雕塑并不是凭空幻想的产物。埃及文化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一样,都属于东方文化,信奉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觉得个人力量过于渺小。古埃及雕塑就其本身而言,完全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宗教对雕塑风格的要求具有永恒性。古埃及雕塑都突出合作的重要性,在雕塑时,需很多雕刻师聚在一起工作,相互配合。在雕刻师的眼里,只重视作品的实用性,所有的作品功能都一样~

『玖』 古埃及雕塑有什么特点

古王国时代的埃及雕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点,这一时期的雕塑家已经能够凭借内高度的技巧。较为真实地容再现人物和实物外形。古埃及雕塑家所取得的这种高度成就是经过长期探索得来的,他们最初从死者的脸上拓下模子,然后翻铸成型,再用石料摹写加工。如此逐步掌握了一套塑造人像的技巧。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