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各自的雕刻形式是什么
1. 我国四大石窟有什么不同
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千佛洞的总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石窟造像以石雕为主,因莫高窟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窟龛252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个,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岗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云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 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河南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山崖间。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直至北宋。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河两岸的山壁上,长达650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品。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多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其中最大的造像卢舍那大佛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朝开凿的魏窟在龙门山,最著名的是石阳洞和宾阳洞。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窟的多数,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武则天出钱二万贯。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
甘肃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因该山形似麦堆而得名。始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后又经历代开凿修建,共有洞窟194个。现存历代泥塑、石雕像7200余件,壁画1300余平方米。其中最有价值的洞窟有牛儿堂、万佛堂、天堂洞、123窟、84窟等。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麦积山石质不宜于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自隋至明清,历朝都有塑像,大塑像高达15米,小塑像高仅20多公分。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2. 我国四大石窟指的是哪些
中国四大石窟分别为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至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麦积山石窟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
3. 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复交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4. 讲讲我国四大石窟各有什么风格与特征
1、甘肃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千佛洞的总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石窟造像以石雕为主,因莫高窟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
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2、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窟龛252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个,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岗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
云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
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 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河南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山崖间。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直至北宋。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河两岸的山壁上,长达650米。
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品。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多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其中最大的造像卢舍那大佛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朝开凿的魏窟在龙门山,最著名的是石阳洞和宾阳洞。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窟的多数,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武则天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
4、甘肃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因该山形似麦堆而得名。始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后又经历代开凿修建,共有洞窟194个。现存历代泥塑、石雕像7200余件,壁画1300余平方米。其中最有价值的洞窟有牛儿堂、万佛堂、天堂洞、123窟、84窟等。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麦积山石质不宜于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
自隋至明清,历朝都有塑像,大塑像高达15米,小塑像高仅20多公分。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4)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各自的雕刻形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
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5. 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叫什么名字
1、甘肃敦煌莫复高窟,又名千佛制洞,1987年首批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时期,文成帝和平初年建,2001年也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4、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保存泥塑造像较多,又名”东方塑像馆”。
(5)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各自的雕刻形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龙门石窟、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这四大石窟可谓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宝藏,在宗教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6. 我国四大石窟的异同
一、莫高窟( Mogao Grottoes)
地理位置
[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石雕为主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 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世界艺术宝库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二、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三、龙门石窟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四、麦积山石窟
地理位置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7. 我国最著名的四大石窟是
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8. 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
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8)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各自的雕刻形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内容丰富。
9. 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复交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