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墨盒雕刻如何和原作一样
㈠ 我有个上面有九条龙的铜墨盒,后面有四个字,不认识,是篆体字,大家评论一下,值几个大洋
铜墨盒根据资料基本可以确定最早起源于清中期同治时期(1861年到1875年之间),大多以白铜、黄铜制专作外壳,以属紫铜为内胆,有的也辅以鎏金、白银镶嵌。民国时期则多以书画刻铜为主,由书画家文人学士绘制其稿,金石刻铜家雕刻完成。但不论哪一种均不可能出现九条龙的铜刻作品(没有那么大胆的),所以基本可以判定你的是现代YY出来的工艺品,值个几十块钱吧!
㈡ 父亲收藏有刻对虾铜墨盒,落款白石,求解
北京的荣宝斋在五几年的时候出了一批当时名家画的铜墨盒,都是一些小画,在由人工雕刻
㈢ 如何区分古代和仿制铜镇尺
区分古代和仿制的铜镇尺要注意:
1,形制与时代、纹饰与规律、锈色与层次,这三个要素是仿制的关键技术。
2,看氧化皮的颜色,古代的一般有黑色的氧化皮(氧化铜),外面一层蓝色或绿色的碳酸铜,新仿的没有这种明显的特征,或者铜锈有明显的加工痕迹。
3,铜镇尺也叫纸镇、文镇或书镇、镇纸等,是文人写字作画时用来按压纸张、绢等的文房用具。有铜、玉、石、瓷、木、竹等多种材质。早期镇尺大多用铜或玉制成,以牛、马、兔、鹿等形象为主。明清以来的镇尺可能是因为实用的缘故吧,以长方形的居多,
4,其次是动物、人物的立体形象。此外还有圆形和四方形等形状镇纸。
5,镇尺有成对和不同对的两种,特别是长方形的,一般成对的较多。这种形制的镇尺因为形式普通,多在表面装饰上下功夫,有的在一对镇纸上刻写对联,一字一画等。民间镇尺常用黄铜、竹木等刻制,清末和新中国建国前这种作品犹多。
(3)铜墨盒雕刻如何和原作一样扩展阅读:
刻书画镇纸一般由书画家作稿,其程序也与刻铜墨盒一样:先挑选中意的镇纸,或木、或竹、或牙、或铜。按常理,有声望的书画家所挑选的必定是材质精良、造型别致的光板镇纸,在上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白粉以衬其底,然后书画家便在其上纵横驰骋地构思创作。
镇纸上的书画作品,其实是书画家本人作品的袖珍化,它的章法、笔法、气韵应与大幅作品一致。事实上有一部分书画家不大会作袖珍小品。以前没有复印机和照相技术可以随心所欲地放大和缩小,所以一般能在小小的镇纸上作书画,又能得其神韵的书画家必然功力深厚。待书画家完工后便由镌刻名家在其上按书画的特点,一刀一刀地细心地镌刻完成。
雕刻家务须深谙书画家的笔墨、个性,用手上的刀将书画家作品的特征进行再创作,将其特色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因此小小的镇纸凝聚了书画名家和镌刻名家的共同心血,也可说是他们的联袂之作。这种联袂不是随意的,因为书画的章法、笔法、气韵,必须与雕刻的风格气韵相匹配,故每件成功的上品皆极为难得。
㈣ 我有一个很古老的铜墨盒(唐以前) 有人知道大概价钱吗
保存完好的话20万以上
㈤ 我有个铜墨盒白铜的,底款(荣宝斋)帮忙看一下值多少钱
现今市场上铜墨盒的形状各式各样,除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外,还有六角形、八角形、扇形、叶形、菱形、桃形、琴形、鼓形、梅花形、琵琶形等。铜墨盒多以白铜、黄铜制作外壳,也有用鎏金和白银的,其内胆则多用紫铜,因为紫铜不易腐蚀。
在晚清和民国时期,铜墨盒被以陈寅生、张樾丞为杰出代表的刻铜艺术家制造成刻铜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由文人书桌上的器物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近几年来,文房用品的收藏投资开始升温,铜墨盒作为砚台的补充品,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也在上涨。铜墨盒为藏家所喜爱,主要是因为盒盖上所刻的名人书法或名人绘画作品。如果有一方刻有白石老人画作的铜墨盒,不仅通过墨盒就能欣赏到白石老人的墨宝,而且花费比买画少,这种形式也十分别具一格。
由于受到国内文房藏品行情上涨的影响,铜墨盒的投资价值也开始渐显出来,在古玩市场上日渐走俏。铜墨盒盒盖上的图案没有题材限制,既可以雕刻名人书法、诗句,也可以雕刻名家绘画。而铜墨盒的价格也是连年攀升,20世纪九十年代,200元就能买到一方品相和纹饰都不错的铜墨盒,而现在的市场上,一方民国年间的普通铜墨盒的成交价都要达到几千元。工艺稍精一些的铜墨盒,成交价在万元左右。
你这款圆形白铜墨盒品相还不错,看不出是哪个大师的作品,个人估价中四到上四的价格,也可以继续收藏待涨。
㈥ 民国水宝氏制造铜墨盒是名人吗
铜墨盒的收藏有款的和人名的价格稍高于没有款识的没有人名的。但具体的价版值要看它的雕刻权(是由谁雕刻的,刻工如何),并不一定要看有没有款识的和人名的。当然最好有款识和人名,名家所刻自然价格高。没有款识、没有人名,但能够从画意和刻工来判断是否为名家所刻。总之,具体事务具体对待。(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㈦ 什么是铜墨盒
铜墨盒收藏有前景http://paper.people.com.cn/jnsb/html/2010-07/25/content_578149.htm?div=-1铜墨盒是盛墨汁的小物件,产生于清道光、同治时期,盛行于光绪、民国年间。铜墨盒比石砚轻巧灵便,并能保持墨色的滑润和黑亮,故在当时颇受文人雅士的欢迎。而今天那些存留在民间的老铜墨盒,则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青睐。铜墨盒大多以白铜、黄铜制作外壳,也有鎏金、白银的,并辅以紫铜为内胆。一只墨盒可分成底和盖两个部分。盒内则以石砚片作笔舔,并衬以棉花等物以作吸收和储存墨汁之用。铜墨盒的形态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还有六角形、八角形、扇形、叶形、菱形、桃形、琴形、鼓形、梅花形、琵琶形等等。墨盒外壳,尤其在盒盖表面,常雕刻花纹,其纹饰有山水、人物、花鸟、仿古钱币、瓦当等。到了民国初期,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等名画家的作品,也相继被搬上了盒盖。铜墨盒大多有作坊标记,如京明斋、明远阁、一得阁、同古堂等,便于购买者区分。铜墨盒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种流行文化用品,其特殊的文化属性也使其成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收藏品。近两年来受国内文房藏品行情上涨的影响,铜墨盒也渐显投资价值,在古玩市场上开始逐步走俏。在20世纪90年代,一般200元左右就可买到一方品相和纹饰都不错的铜墨盒。现在,一方雕绘精细的铜墨盒价格往往在五六百元上下,有名画家作品图案的白铜墨盒的交易价格已超过千元。在前两年南方某城市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方民国白铜八骏图大墨盒的成交价达到了3300元。至于极品铜墨盒的价值更是高得难以想象,在2003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只御制铜胎珐琅画岁鸟图镂空六棱温墨盒的估价竟高达20万到50万港币。在购入铜墨盒时,要掌握一些窍门:盒盖上有名家画稿并经名工匠镌刻的,如制盒名家陈寅生、姚茫父等人的作品价值就高;另外特殊规格也值得一藏,铜墨盒以12厘米以上的超大型圆盒,或小于3厘米的袖珍盒为上品,而那些“大路货”与“垃圾货”,则收藏价值不高。
㈧ 如何鉴定真假墨盒
在墨盒的顶部会有注墨孔,而原装墨盒是没有任何注墨孔的;而且,同型号的真假墨盒的墨水含量是不一样的。假货的含量少,重量轻,用手掂一掂感觉很明显。
㈨ 查看明代铜墨盒分三层两边是史女图两头是诗字有5位工匠刻成价格贵吗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明代铜墨盒,分三层两边是史女图,两头是诗字,有5位工匠刻成,真品价值比较高的;具体的价值取决于是否真品!
㈩ 我有一方形刻字铜墨盒值多少钱
千把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