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雕刻家有什么技巧
㈠ 木雕的雕刻方法..注意事项..要速成的..
木雕的创作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面对一块比较普通,没有什么特殊形状的圆木、方木或是有规格的板材时(即经过人为的去绺去脏,将木料加工成有规则的料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我们可以比较自由的去选择雕刻的内容与主题,然后再用大量的切削雕凿去实现最终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也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由于木材的结构是由纤维组成,它的易断易裂要求我们在创作构图上强调整体性、牢固性。一般来讲,艺术木雕不讲究拼接,否则就失去了木雕的特征。要在一段原木上做文章,就得避免张牙舞爪的动势,就要舍弃支离破碎的细节。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现美丽的木纹,造型体积就不易太小太多,要作大块大面状,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图1)。
第二种方法是随形就像,既“顺其自然”地依据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凭感觉和想象赋予这块材料以特定的形象,巧加雕凿后便使其形象释放出来。所谓七分天成,三分雕刻。这种方法也叫“巧雕”,其 构思过程比实际雕刻的时间应更多,而其中的乐趣亦无穷。“巧雕”是一种适形造型,也就是它要适应某种条件,这种条件是一种限制或是约束,似乎也给作者造成麻烦,然而往往受局限的东西反倒会成为形成其艺术特点的决定因素,这种因素能予朽木以神奇。有的玉石雕刻之所以宝贵,就是体现在作者是以量形取材,因材施艺的方法,创造了绝妙佳品(图2)。
自然给我们以许多启示,有的材料拥有一个不寻常的特征明显的外形,对你的想象或灵感有直接启发;有的则不太明显,需要深思熟虑,苦思冥想;而变化多端的木纹又常常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好或不好的因素;有些木料的“残片碎块”不规则形状也能引发我们联想起某种形象的存在。因而许多雕刻家经常把一些“奇形怪状”的木头搜集起来长久地摆放在周围,时常琢磨和推敲,一旦考虑成熟便拿起刻刀,欲罢不能。当然作品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差,“真所谓,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
这与作音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密切相关。
木雕创作的第三种方法是完全摆脱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用人工或机械堆迭粘合的方法,使大大小小的木块木片按设计意图拼制成大致的形状与厚度,然后再进行雕凿(图3)。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能随意增加木头的体积,大大减少切削木料的功夫,节省大块原木。假如是用不同颜色的木料堆迭粘合起来,呈木头形状的“三明治”,其木材外表经过雕制,会显现出清晰美妙的装饰性木纹,使作品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有些雕刻家还经常在雕刻物的任何部位增加想要增加的木料,他们用组合粘接的方法,以期望扩大木雕的比例和形状。还有一些雕刻家在运用木材创作时更加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们把种在花园里的树木原地不动的雕刻成作品,有的还为它们加枝添叶,因势度形,创造出与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木雕艺术品。
木头原本是有生命的物体,它给人类带来数不尽的好处,而人类所能给予的回报应是将它们那种特别的温和与美丽,以及纯朴的品质尽量地体现保存下来,并赋予新的生命。
㈡ 自己做木雕有什么技巧
雕刻技法 所谓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优美的刀法之所以形成,是技术达到纯熟的表现。时常有人在临摹一张好画时,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笔触,因为笔触是作者心灵与技巧的产物,刀法也如此,是任何模仿都难以体现的东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刀法。那种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圆刀排列、平刀切削……它们所表现的艺术语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质的雕塑无法达到的。
主要雕刻技法:
平刀块面法、圆刀雕琢法;
浮雕、浅雕、阴雕、透雕、镂空雕刻、通雕、立体圆雕
平刀块面法:
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运刀必须稳、准、狠,刀刀相符、爽气不腻。平刀块面法的运用过程实际上也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概括各种复杂形体的造型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一个形体、每一块骨路,肌肉减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平刀块面法可以结合一些圆刀贯穿于雕刻的全部过程以形成最后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只运用在雕刻的初级阶段作大形处理,然后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圆的更丰富细腻的刻画。
圆刀雕琢法:
由于圆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比较含糊,产生的凹凸感又比较清晰,所以很适合探索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作为浮雕的底面处理,俗称“麻底子”,也是一种极好的起衬托作用的表现手法。圆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凹凸形成体积,并在表面造成自然、浑厚、拙朴的美感。倘若与平刀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光滑细腻,如人的皮肤;一方面是粗糙毛涩,如人的发鬓、衣饰等,那么两者会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使作品产生丰富有趣的表现力。
浮 雕:
是在木料上将所要表现的图案形象凸起,雕刻技法上属于“阳文”。它的操作原理与篆刻艺术中的“朱文印”相同。所不同的是篆刻是单线条的,而浮雕则要分层次,尽量表现出装饰题材的立体感。
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的浮凸表现,分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形式,如表现对象的压缩体形凹凸不到圆雕的二分之一称为浅浮雕。它接近于绘画,线条较流畅,有清淡、静雅的艺术效果。以此类推,如表现对象的压缩体形凹凸超过圆雕二分之一,就称为高浮雕。它接近于雕塑,画面构图丰满,疏密得当,粗细相融,玲珑剔透。浮雕的装饰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胜于其他任何一种木雕表现形式。尤其是深浮雕,能表现复杂而生动的场面,具有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通 雕:
是在浮雕、镂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法。画面可以多层次地镂通,重重叠叠,因此通雕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容纳性和高度的表现力。是在古建筑中是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木雕艺术形式。如门窗、厅堂隔扇的裙板、天花板以及梁柱等,普遍运用浮雕工艺。朴素的造型上雕以古拙幽雅的图案花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浅 雕:
最适合表现在大面积的板料上。拙政园内“三十六鸳鸯馆”中,隔堂屏风的花窗裙板上有浅雕兰花、竹、石、博古等图案,有清静素雅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阴 雕:
又称“沉雕”。系指凹下去雕刻的一种手法.正好与浮雕相反。这种雕刻技法常常要在经过上色髹漆后的器物上施工,这样所刻出来的器物能产生一种漆色与木色反差较大、近似中国画的艺术效果,富有意味。这种技法主要雕于髹漆家具,同时又是漆器家具常用手法。
透 雕:
将花板底子镂空的一种工艺手法,它通常只雕刻器物的外表面。透雕深受建筑木雕的影响,因为这种雕刻将底子镂空了,能产生一种穿越木质感觉的视觉,具有浮雕的灵秀之气。纯粹意义上的透雕完全用镂弓镂出,在家具中往往用粗犷的纹饰处理。明式椅具中,靠背椅独板上常镂出各类形状的透光,在光束之中展现变化,又不失简洁的主观追求。
圆 雕:
是一种完全立体的雕刻,前、后、左、右四面都要雕刻出具体的形象来。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艺术感的雕塑艺术.它的形态随着观看视线的移劝而不断变更,每个角度皆具备完美的形式感。作品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植物,题材以吉祥为主 ,供人们欣赏为目的。它只用于家具局部,如端头、腿足、柱头等部位。以广式家具最为常见,是清代木雕的主要特征之一。
锼空、镂空雕刻:
锼空雕刻是用钢丝锯条锼割花纹,镂空雕刻是用凿子等工具雕镂出空洞。锼空雕刻具有玲珑剔透、视线不受障碍等艺术特色。用锼空雕刻的图案花纹由于受锼空的制约,必须经过精心制作,使其富于图案化。用锼空雕刻装饰古建筑的窗格、栏杆、挂络、飞罩等,能表现出古拙、玲珑、清静、雅洁的艺术效果。我国绝大多数的古建筑中都饰以锼空、镂空雕刻艺术,具有典型的艺术风格。如北京乾隆花园里的“三友轩”,轩内雕镂精细,西山墙有一大方窗,用紫檀木透雕松、竹、梅为窗格,寓“岁寒三友”之意,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木雕工艺品。
镂空雕刻在古建筑的木雕装饰中,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镂空雕刻配合浮雕,习惯上又称透雕和镂空雕刻(镂空是用凿子雕凿),它是木雕艺术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要经绘图、镂空、凿粗坯、修光、细润等一系列操作工序而成。因为它有比较匀称的空洞,能使人醒目地看雕刻的图案.视线不受障碍,玲珑剔透而有强烈的雕刻艺术风格,极富于装饰。
透空双面雕:
透空双面雕就是用一种图案,进行正反两面雕刻,两面都能欣赏到同一图案,新奇玲珑可爱,类似苏州的双面绣。还有一种能在一块花板上,正反两面雕出不同的图案,出现不同的题材,这就需要艺匠有高超的智慧和巧妙的构思。透空双面雕大多施工于条案档板、门窗板、隔扇、衣架等两面都可以欣赏的家具。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正反图案相同,只不过一正一反而已;另一类是正反图案相异.这种透空双面雕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即便整件家具散架了,其雕刻板也可作为单独艺术品珍藏。
立体圆雕:
以圆雕和透雕技法为主,立体圆雕通常是在一些亭阁上雕一些花篮、倒挂狮子之类的题材。如江苏扬州平山堂里的“西园”内,在“天下第五泉”旁边的一座亭子,每一角的飞檐下雕有一只立体花篮。这种立体花篮的做工虽不精细,但造型之美是无可非议的。虽然立体圆雕最适宜表现的是专供欣赏的小件陈设工艺品;但是大型的古建筑,特别是帝王的宫殿,用立体圆雕装饰的部位还是不少。如北京故宫内的建筑木雕装饰,一些形象生动的木雕金龙、凤凰等,便是运用立体圆雕来表现的。
㈢ 雕刻需要注意什么
雕刻工艺需要注意的环节:
一、凿粗坯:
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中的造型细节,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
凿粗坯的基本要领是,从上到下,从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上到下,就是从头部开始做到脚跟;从前至后,就是先凿前身,再凿后背;由表及里,就是从木料表面开始,一层层向内剥进;由浅入深,就是先凿好浅的地方,再凿深的地方。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二、掘细坯:
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例和各种布局,然后将人物等具体形态及五官、四肢、服饰、道具等逐步落实并形成,要为修光留有余地。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己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掘细坯中的镂空技巧,要求以纵纤维组合镂空,镂去多余的部分。要运用带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断的部位留下一小块料使其与临近的部位牵附,待作品完成后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牵附之筋去掉。
三、修光:
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是圆转,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细微末节及其质感表现出来。
四、打磨:
根据有些作品需要,将白坯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成细润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纤维方向反复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显示美丽的木纹,要注意保持作品轮廓清晰、线条流畅。
五、刻毛发、饰纹:
用三角刀刻画毛发、饰纹,要求运刀爽快、肯定,粗细均匀,一丝不苟。
六、着色上光:
着色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加强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着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木纹的美。色泽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润木质,使作品锦上生辉,同时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长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匀渗透,亮而不俗。
七、配置底座:
底座不仅是主体的依托,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状尺度要与作品的内容形式相辅相成。充满曲线与生动活泼的作品,可借简洁朴素的底座衬托,而造型简洁或肃穆的作品则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饰。总之要注意互相之间的比例协调,注意色调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㈣ 上古世纪雕刻怎么玩 雕刻达人速成技巧
。上古世纪可玩性非常高,在整个游戏乐趣中无时无刻告诉我们上古是一个团队性的游戏,就国服来说:
经济类:币种分为两种,金币和蓝颜贝,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流通性的可以购买拍卖行的东西、可以与玩家交易,而蓝颜贝(俗称绑金)只能用作自我消费,如装备维修,史诗之前的装备强化,在NPC处购买材料等等,土豪类此处后记忽略……就自给自足的玩家可详细阅读,首先绑金的来源,前期主要是通过任务奖励获得并积累一定的基础,而后随着人物等级的提升可玩性也将会越来越多(人物到45之后可玩性就开始真正的多了),这个时候基本上自己已经持有一定的绑金基础,通过“蓝颜商会的巨商”任务,三个阶段的完成,也将拥有自己的土地,通过蓝颜贝在NPC处购买种子等基础作物,种植和收获,上架交易平台赚取金币,积累了材料也可以跑商、钓鱼等挣取绑金,通过这样的循环不断积累财富。而后等富裕了,就可以造船、造车、造房,这是我一个生活玩家的心得。
战斗类:当你有了相应的财富,当你的经济得到支撑,就可以自己做装备或者购买装备,对于不是追求极品的装备的话,一般玩家副本装备就可以了,要明白这是一个团队型的游戏,再土豪的人在面对1打三的局面基本都没有胜算(除非对手装备太差、操作白痴、职业克制),再加入一个给力的公会,每日的公会活动多多,奖励多多。地图BOSS、深渊、征兆、噩梦、黄金、城战等等给你带来一个团体性战斗场面的感官,一场场混战所带来的刺激的同时还能挣得荣誉点,通过累计荣誉点去荣誉官NPC处换取相应的物品还有公会贡献值也可以换东西的哦。
贸易类:贸易说白了就是跑商,内陆跑得是绑金,跨海跑的是材料,自由岛活动时间是绑金,其他时间一般都是材料。运输货物数量的道具从少到多排列基本为毛驴(一个货)、滑板车(一个货,升级版的滑板车速度很快)、小型拖拉机(3个货)、跑车(3个货,跑车有3种颜色,就不说名字了,红色的后驱,蓝色的前驱,土黄色的四驱,就目前版本四驱没出。跑车的优势是速度快,跑中立区比较好,就长途运输的话后面的拖拉机更有数量上的优势)、农业拖拉机(5个货)、新型农业拖拉机(7个货)前面的是陆地上的,后面是海上的,快船(1个货,快船分为两种分别是冒险快艇跟鱼叉快艇)、渔船(4个货,渔船其实是用来钓大鱼装鱼用的详情自行搜索攻略)、小型贸易船(9个货)、奥斯特拉贸易船(21个货),其他的就是战船了,小型战船有4个货框加上自己背的就是5个,也就是说有货框的载具,驾驶员还可以背一个货哦。
上古基本的介绍就到这里了,
㈤ 木雕有哪些技法
选材:
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
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
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处理:
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有损木质。
(5)玩雕刻家有什么技巧扩展阅读:
起源
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㈥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希望有用!
㈦ 请问.想学雕刻,怎样入门呀,有什么注意事项呀
1、先拿萝卜练习雕刻一些简单的东西,例如葫芦,大家可以找一个葫芦仔细观察回,然后按照葫芦答的轮廓用小刀把萝卜刻成葫芦的样子!一定要多练习。
2、当大家能很容易的用萝卜雕刻出自己想要的把玩件或摆件时,下面就要先想好想要在雕刻件上要雕刻的图文画出来,或是直接在网上搜,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喜欢的图案。在萝卜上多练习!
3、可以选购一套适合自己的雕刻刀了,一般不难买到,花鸟市场等都有卖。如果RMB充足的话,可以选购一套电磨,雕刻起来要比雕刻刀快多了!(小提醒:使用时一定要带厚点的手套,不然一不小心招呼到手上,就乐极生悲了!)记得要用木工钻头!
4、先小木块、桃木或练习桃核等,雕刻出需要的外形,然后用透明的纸画上需要的图案,用过蓝纸画在雕刻件上。如果美术功底好的话,可以直接画上去。然后按照纹路慢慢雕刻。(一般网上下的图,都能很容易分辨凸凹纹路。)
5、打磨,先用粗砂纸打磨,等雕刻件圆滑后,再用细砂纸抛光。(如果是桃木,或桃核,橄榄核的话,最好再上点油。橄榄油最好,如果没有其它色拉油等也行。)
㈧ 雕刻的微雕技法
微观雕刻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总称,是雕刻技法的一门独立分支。常见的种类有微刻、微画、微画雕、核雕、骨雕和微雕等。
中国微观雕刻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记》,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篆刻边款艺术是微刻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寿山石的微刻艺术便开始出现。清初杨璇、周彬都曾在寿山石雕品的花纹僻处刻以小字,“西门薄意派”雕刻大师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画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观雕刻领域的运用,微观雕刻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作品中所刻的文字愈来愈小,内容也愈来愈多。
20世纪80年代,所出现的微画雕便是微观雕刻艺术发展的一个方面,如初山微画雕流派等等。微刻文字也越来越讲究书法效果,受人注目的有“怀禅八大刻”等。
一时间“精微艺术”之花如灿烂群星在中国大地到处开放。
以郭月明老师为例,四川省屏山县人。联合国教科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创作中心“终身名誉教授”,三希堂侯明明艺术馆“副馆长”,国际羲之书画院“名誉院长”,攀枝花市硬笔书法协会会长、攀枝花市硬笔书法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硬笔书画报常务副主编、中国诗酒联谊会诗书画院副院长。
郭月明从小喜好习书、绘画、弄琴,对传统民族文化有浓烈的兴趣。 1966 年, 20 岁的郭月明,避开尘世的喧嚣,开始沉醉于传容文化艺术之中,系统地研习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技艺。他博采众家之长,兼蓄各体之韵,从而形成自己“沉着钢动,衣冠楚楚,森严之态,咄咄逼人”之风格。
1976 年,以其毛笔、钢笔临帖 10 年之功夫,转攻微书、微雕、微刻,并经 16 年探索,将中国的气功及中国绘画、书法、刻字技艺熔于一炉,将微书、微雕、微刻集于一体,独得“精微艺术”之神韵,首先在艺海中托起了“精微艺术”这朵充满新意和神秘色彩的浪花。
1987 年,他的第一件硬笔书法作品微书小扇面,入选“中国首次赴日硬笔书法作品展”,后被日本书道收藏。
1989 年,他在 2.5 厘米乘 3 厘米的纸片上,用钢笔写下 6183 个汉字,打破了在纪念邮票( 2.8 厘米乘 3 厘米)的背面用铅笔写下 2000 多个字母,因而被称为“世界微型书法大师”的匈牙利的埃曼·拉约浦的记录。这幅作品,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下,字距、行距分明,字体苍劲清晰。
我们的老师认为:精微艺术贵在精微,也难在精微,因为它不仅术其微小,还必须在微小之中再现艺术神采、韵味。每一件精微艺术品,无不是成功于所实的基本功之上,同时,又缀满了心血和汗水。
他期望我们新一代的微观雕刻艺人能学有所成,却不奢望艺术上的投机取巧,一蹴而就;他期望我们的作品有朝一日得到社会的承认,他耻于以媚俗之作去欺世盗名。时至今日,他依然故我地在斗室中埋头磨砺,不知晨昏,也屋所谓冬夏;在精微艺术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上耕耘不止,不问收获,也屋所谓个人名利。淡泊宁静,耐得寂寞;超然物外,求索不己,这就是中国微雕艺人学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般来讲,搞木雕的人,除执刀法基本相同外,都各有自己擅长的刀法,初学者只要熟悉平刀、圆刀二种不同的用途,很快就能掌握刀法技巧。先强调一下执刀姿势的重要性,其正确与否不仅影响雕刻操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引起安全方面的问题。那么,在大量切削木料的粗坯阶段,我们主要是用敲锤配合刀具进行工作,执刀姿势呈握拳状,当雕刻向外推进或深挖时,可作拳心向下状;当雕刻向内推进时可作拳心向上状,当雕刻轮廓欲切断木纹丝缕时又可作拳心向内或向外状,三种方法灵活掌握。如刀具刻入过深,切勿摇动刀柄急以抽出,否则会引起锋口开裂或剥落,应使用另一刀具并轻微削去该刀具周围的木料,直至其可摇动为止。在雕刻进行到细坯和修光阶段,我们主要运用刀具从事刻削工作,一种是双手握捏刀具,如:右手握紧刀柄上端,左手捏住刀杆上部,慢慢向右手方向推进。另一种是右手执刀呈握笔状,但要将无名指和小指紧抵在雕刻物上向前运刀,以控制尖刀。要注意左手的位置,做小件圆雕时,握住作品的左手应放在右手的后下方,作品一端可顶靠在工作台上;做浮雕时,为了按住木板,左手应远离右手的刀具,或者放在右手的后方。温州那边的黄杨木雕,因木质坚硬,人们时常要用肩胛来抵住刀柄向前运刀。对付木质细软的,可用右手掌心轻拍刀具即足以削去少量木料。
平刀块面法: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运刀必须稳、准、狠,要肯定有力、刀刀相符、爽气不腻,要使每一刀都说明问题并达到作品的最后效果。平刀块面法的运用过程实际上也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概括各种复杂形体的造型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一个形体、每一块骨路,肌肉减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因此,要求作者有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慨括自然形体的能力。平刀块面法可以结合一些圆刀贯穿于雕刻的全部过程以形成最后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只运用在雕刻的初级阶段作大形处理,然后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圆的更丰富细腻的刻画。
圆刀雕琢法与排列法:由于圆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比较含糊,产生的凹凸感又比较清晰,所以很适合探索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作为浮雕的底面处理,俗称“麻底子”,也是一种极好的起衬托作用的表现手法。圆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凹凸形成体积,并在表面造成自然、浑厚、拙朴的美感。倘若与平刀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光滑细腻,如人的皮肤;一方面是粗糙毛涩,如人的发鬓、衣饰等,那么两者会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使作品产生丰富有趣的表现力。圆刀排列法与雕琢法的意义相同,只是作者要有意识的排列刀法,使其产生一定的装饰性和肌理效果。
㈨ 我想成为一名雕刻家,我对这门特别的感兴趣,怎么样才能做一名好的雕刻家呢拜师吗可是谁有肯收我
雕刻家,是上学学来的。
㈩ 石雕狮子雕刻有什么技巧经验
一般来说雕刻石雕狮子的石材基本都是大理石,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为石雕狮内子天然存在微容细孔,孔隙越小,毛细作用的表面吸附作用越强,石雕狮子表面的孔隙,会象海绵一样吸收湿气和液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如:果汁、饮料、苏打水、香水、褪指甲油水、番茄酱、洗涤剂、洗发水、肥皂和其它含酸碱性的液体洒落在表面上,如不及时清理的就会渗入,从而导致变色,将永久的留有痕迹。所以若是不小心将垃圾,比如油、茶、咖啡、可乐、酱油等液体,倒在石雕狮子上,应该立马擦拭,避免液体渗到毛细孔内,形成污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