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线切割车床
数控线切割要好一些,因为和工作上的业务比较契合。但如果你是一个有上进心、抱负、能力的人,建议学普通车床这种宽口径专业,应变能力强一些。但这类专业不容易学精,需要自己不断的努力才可能有很好的前景。
② 小型线切割机床如何选购
好的线切割一般从床身铸件,加工精度,稳定度等等各方面来衡量的。国内的线切割品牌很多,建议 去实地考察再确定,不过有朋友说中山 环宇 数控 的这家还可以,他们买了几台了,可以参考下
③ 线切割机床(快走丝、中走丝)如何选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有了深刻的变化。由于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采用传统的普通加工设备已难以适应高效率、高质量、多样化的加工要求。机床数控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机械加工的前期准备时间,并使机械加工的全过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制造系统适应各种生产条件变化的能力。数控线切割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高频电源、驱动系统﹑数控系统及机床本体。加工程序可由人工编写(如早期的3B指令),现在都在计算机上进行绘图(如现在的CAXA,HL,HF,YH等编程软件),然后生成加工程序。程序的输入可由数控系统的面板(单板机)进行手工输入,也可通过计算机的232串行口进行传输,也可以用计算机USB接口进行传输。在选购数控线切割机床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机床本体能否符合自己的加工要求,机床的质量如何。其次是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有很多种类,选择合适的系统是选购数控机床的关键。最后是驱动单元,也是机床控制的关键,不同的驱动单元能达到的加工精度也不一样,在选择驱动单元时,要根据加工的工件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驱动单元。以下从机床本体﹑数控系统及驱动单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机床本体的选择首先机床结构设计与加工件尺寸和重量要达到最佳的匹配。对于中大型负载工作台采用全支撑加工中心结构。这样设计才能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精度、抗振性和精度保持性。其次是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要采用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优于三角螺纹丝杠和梯形螺纹丝杠,并且要求丝杠的直径尽可能大些,增加刚性。再次是导轨,工作台运动导轨是保证工作台运动精度的关键,用户在选型时应高度重视。首先观察导轨的横截面的大小,在同等条件下,越粗壮,刚性越好,加工中越不易产生变形,才能保证机床在长期工作中能得到最高精度和耐用性。日前市场上常见的导轨结构有以下几种:①镶钢滚珠式滚动导轨; ②镶钢滚柱式滚动导轨; ③直线滚动导轨。 第一种与第二种的区别在导轨的滚体上,一个是滚珠一个是滚柱。滚珠与导轨面是点接触,滚柱与导轨面是线接触,所以它的耐磨性和轴承能力都大大优于滚珠式。而线性滑轨是一种滚动导引,它由钢珠在滑块与滑轨之间作无限滚动循环,使得负载平台能沿着滑轨轻易的以高精度作线性运动,其摩擦系数可降至传统滑动导引的1/50,使之能轻易地达到μm级的定位精度。滑块与滑轨间的末制单元设计,使得线形滑轨可同时承受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负荷,线性滑轨有更平顺且低噪音的运动特性。使之精度保持和承载能力都大大优于滚珠和滚柱式。目前在日本沙迪克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瑞士夏米尔公司、瑞阿奇公司进口的机床中都是采用第三种结构,所以通过对比,用户在选型时应尽量考虑第三种结构。2. 数控系统的选配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对机床控制信息进行运算及处理。根据数控系统的原理可分为经济型数控系统和标准型数控系统两大类。2.1 经济型数控系统经济型数控系统从控制方法来看,一般指开环数控系统。开环数控系统是指数控系统本身不带位置检测装置,由数控系统送出一定数量和频率的指令脉冲,由驱动单元进行机床定位。开环系统在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机床不动作或动作不到位,但系统已当机床到达了指定位置,此时机床的加工精度将大大降低。但因其结构简单、反应迅速、工作稳定可靠、调试及维修均很方便,加之价格十分低廉,但受步进电机矩频特性及精度、进给速度、力矩三者之间相互制约,性能的提高受到限制。所以,经济型数控系统目前用于数控快走丝线切割及一些速度和精度要求不高的经济型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在普通快走丝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2.2 精密型数控系统精密型数控系统包括半闭环数控系统和全闭环数控系统。半闭环数控系统一般指机床的伺服电机的位置信号(光电编码器)反馈到数控系统,系统能自动进行位置检测和误差比较,可对部分误差进行补偿控制,因此其控制精度比开环数控系统要高,但比全闭环的数控系统要低。全闭环数控系统除包括机床的伺服电机的位置反馈外,还有机床工作台的位置检测装置(通常用光栅尺)的位置信号反馈到系统,从而形成全部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在加工过程中自动检测并补偿所有的位置误差。全闭环数控系统的加工精度是最高的,但这种系统的调试、维修极其困难,而且系统的价格很高,只适用于中、高档的数控机床上。因为开环控制系统的价格比闭环控制系统要低得多,因此在选择数控系统时,要考虑数控系统占整台数控机床的价格成本比例,然后根据机床的配置情况及机床本身的要求,中、低档机床采用开环控制系统,中、高档机床采用闭环控制系统。3、驱动单元的选配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装置和电机两部分,对驱动单元的选购主要在于驱动装置的选择,因为电机是通用的部件,性能差别只存在于不同的厂家和型号。驱动电机主要可分为:反应式步进驱动电机、混合式(也称永磁反应式)步进驱动电机和伺服驱动电机三大类。反应式步进驱动电机的转子无绕组,由被励磁的定子绕组产生反应力矩实现步进运行。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用永久磁钢,由励磁和永磁产生的电磁力矩实现步进运行。步进电机受脉冲的控制,通过改变通电的顺序可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改变脉冲的频率可改变电机的旋转速度。步进电机有一定的步距精度,没有累积误差。但步进电机的效率低,拖动负载的能力不大,脉冲当量不能太大,调速范围不大。目前步进电机可分为两相、三相、五相等几种,常用的是五相步进电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步进电机占很大的市场,但目前正逐步为伺服电机所取代。目前常用的伺服电机是交流伺服电机,在电机的轴端装有光电编码器,通过检测转子角度用以变频控制。从最低转速到最高转速,伺服电机都能平滑运转,转矩波动小。伺服电机有较长的过载能力,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伺服电机有很小的启动频率,能很快从最低转速加速到额定转速。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器件,可以和直流伺服电机一样构成高精度,高性能的半闭环或闭环控制系统。由于交流伺服电机内是无刷结构,几乎不需维修,体积相对较小,有利于转速和功率的提高。目前已经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直流伺服电机。采用高速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机(DSP)的全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出现后,原来的硬件伺服控制变为软件伺服控制,一些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先进算法得到实现,进而大大地提高了伺服系统的性能,因此伺服单元能较大的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但伺服驱动单元的价格也较高。随着伺服控制技术的逐步提高,目前伺服驱动单元正逐步成为驱动单元的主力军,伺服驱动单元的价格也在逐步减低伺服驱动器有两种。一种采用脉冲控制方式,此种驱动器与电机闭环,但不反馈到数控系统,这种驱动器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开环控制的伺服控制。另一种采用电压控制方式,通过电压的高低进行电机的转速控制,电机的反馈信号通过驱动器反馈到数控系统进行位置控制。选择驱动单元时,也要考虑驱动单元的价格在整台数控机床中的比例。整台数控机床价格较低的一般选择步进驱动单元,而价格较高的机床选择伺服驱动单元。但选择驱动单元的同时,也要考虑驱动单元与数控系统的匹配问题,选择闭环控制系统时必须选择闭环的伺服驱动单元。交流伺服系统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但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也经常用步进电机来做执行电动机。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选用适当的控制电机。4、功能选择以上是根据数控系统的加工精度进行考虑,除此以外,还要从数控系统的功能选择上考虑。4.1 控制轴数控系统控制轴的数量也是选择的关键。按控制轴的数量可分为两轴联动、四轴联动、多轴联动等。控制轴的数量越多,机床所能加工的形状越复杂,但其成本就越高。目前线切割割机床一般用两个直线移动轴联动,有锥度装置的附加二个直线移动轴。高档的系统则联动的轴更多,代表线切割机床制造业最高境界的是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其中四个轴分别为XYUV直线移动轴,一个轴为Z轴作上下直线移动轴,五轴联动时可加工出比较复杂的空间零件。当然这需要高档的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以及软件的支持,对机床的要求也极高。控制轴越多,数控系统的价格成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在选择数控系统时,要根据机床本身的运动轴进行选择,多余的控制轴并不能提高机床的控制精度,反而增加了数控系统的成本。4.2 图形显示系统的图形显示功能,该功能用于模拟零件加工过程,显示真实刀具在工件上的切割路径,可以选择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平面,也可选择不同视角的三维立体,可以在加工的同时作实时的显示,也可在机械锁定的方式下作加工过程的快速描绘,是一种检验零件加工程序,提高编程效率和实时监视的有效工具。上述这类问题在数控线切割机床的功能配置时是经常遇到的,作为一个数控机床的设计和销售人员以及投资购买者,都必须清楚了解数控系统的各种功能用途,根据机床的实际情况为用户配置经济合理、功能和价格比都比较高的数控机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④ 怎么分别线切割机床
数控线切割机床的操作部位较多。按其操作部位不同可分为主机操作、计算机程控操作、脉冲电源参数的选择等。以FW—1型数控线切割机床为例分别介绍。
一、 主机操作
主机的操作包括绕装电极丝、装夹工件和各种开关的操作。
1、绕装电极丝
绕装电极丝是指将一定长度的电极丝通过线架上各导轮后整齐排列在运丝筒上,以保证电极丝能在线架上作往复运动。上丝前应根据工件高度调整好线架高度,电极丝的松紧应当合适,且要保证电极丝与工作台垂直。
2、装夹工件
数控高速走丝线切割的装夹特点:
(1) 由于快走丝切割的加工作用力小,不象金属切削机床要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因而其装夹夹紧力要求不大,有的地方还可用磁力夹具定位。
(2) 快走丝切割的工作液是靠高速运行的丝带入切缝的,不象慢走丝那样要进行高压冲水,因此对切缝周围的材料余量没有要求,便于装夹。
(3) 线切割是一种贯通加工方法,因而工件装夹后被切割区域要悬空于工作台的有效切割区域,因此一般采用悬臂支撑或桥式支撑方式装夹。
工件装夹的一般要求
(1) 工件的定位面要有良好的精度,一般以磨削加工过的面定位为好。
(2) 切入点要导电。
(3) 热处理件要充分回火去应力,平磨件要充分退磁。
(4) 工件装夹的位置应利于工件找正,并应与机床的行程相适,夹紧螺钉高
度要合适,避免干涉到加工过程。
(5) 对工件的夹紧力要均匀,不得使工件变形和翘起。
(6) 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工件装夹后,必须用百分表找正。
(7) 工件装夹完毕,要清除干净工作台面上的一切杂物。
3、开关
主机除设有电源总开关、急停开关、强电开关外,还设有手控盒,其上有操作停止开关OFF、工作液泵开关PUMP、运丝筒开关WR、暂停开关HALT等,根据需要操作即可。
二、加工条件的选择
加工条件的选用包括脉冲电源参数的选择、工作液的选择、电极丝的选择。
1、脉冲电源参数的选择
(1) 波形(GP)的选择
数控线切割有两种波形可供选择:“0”
为矩形波脉冲;“1”为分组脉冲。
A:矩形波:波形如图1-3,矩形波加工
效率高,加工范围广,加工稳定性好,是快走
丝线切割常用的加工波形。
B:分组脉冲:波形如图1-4,分组波适于
薄工件的加工,精加工较稳定。
(2) 脉宽(ON)的选择
图1 - 3
本机脉宽的值为(ON+1)μS,最大为
32μS。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脉宽增加,切
割速度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大,这个趋势在脉
宽增加的初期,加工速度增加较快,但随着脉
宽的进一步增大,加工速度的增大相对平缓,
粗糙度变化趋势也一样。这是因为单脉冲脉宽
过大,也就是单脉冲放电时间过长,会使局部
温度升高,形成对侧边的加工量增大,热量散
发快,因此减缓了加工速度。通常情况下,脉
图1 - 4
宽的取值要考虑工艺指标及工件的材质、厚度。
如果对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工件材质易加工,厚度适中,脉宽取值较小,一般在3—10μS。中、粗加工,工件材质切割性能差,较厚时,脉宽取值一般为10—25μS。
(3) 脉间(OFF)的选择
本机脉间的值为(OFF+1)×5Μs,最大值160μS。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脉间减小,切割速度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大不多。这表明脉间对加工速度影响较大,而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但脉间不能太小,否则消电离不充分,电蚀产物来不及排除将使加工变得不稳定,易烧伤工件并断丝。脉间太大也会导致不能连续进给,使加工变的不稳定。通常难加工、厚度大、排屑不利的工件,脉间应选长一些,为脉宽的5—8倍较合适。对于加工性能好、厚度不大的工件,脉间可选脉宽的3—5倍。脉间取值主要考虑加工稳定、防短路及排屑,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减小脉间以取得较高的加工速度。
(4) 功率管数(IP)的选择
选择投入放电加工回路的功率管数,以0.5为基本选择单位,取值范围为0.5—9.5。管数的增、减决定脉冲峰值电流的大小,每只管子投入的峰值电流为
5A,电流越大切割速度越高,表面粗糙度增大,放电间隙变大。一般情况下,中厚度精加工为3—4只管子,中厚度中加工、大厚度精加工为5—6只管子,大厚度中粗加工为6—9只管子。
(5) 间隙电压(SV)的选择
用来控制伺服的参数,最大值为7。加工状态的好坏,与间隙电压取值密切
相关。间隙电压取值过小,会造成放电间隙小,排屑不畅,易短路。反之,加工速度下降,对薄工件一般取01—02,对大厚度工件一般取03—04。
(6) 电压V
电压V,即加工电压值。有两种选择,“0”常压,一般加工时选用。“1”低压,一般找正时选用。
2、工作液的选择
快走丝线切割选用的工作液是乳化液,乳化液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良好的洗涤性能、良好的冷却性能和良好的防锈能力。
3、电极丝的选择
快走丝线切割的电极丝要反复使用,因此要有一定的韧性、抗拉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可用做快走丝电极丝的材料有:钨(W)丝、钼(Mo)丝、钨钼(W50Mo)
丝等,常用的丝径有φ0.12、φ0.14、φ0.18、φ0.2几种,根据需要选用。
三、计算机编程、控制部分的操作
计算机编程、控制部分的操作方法取决于机床控制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机床生产厂家不同,所开发的软件各具特点,具体操作方法将有所不同。这里以北京阿奇FW-1数控线切割的控制系统为例。系统在启动成功后,即出现如图1-5所示的手动模式主画面,系统所有的操作按钮、状态、图形显示全部在屏幕上实现。
手动模式主画面与自动模式主画面可分为8大区域。
[1]坐标显示区:分别用数字显示X、Y、Z、U、V轴的坐标。(注:Z轴为非数控,因此其坐标显示一直为0)
[2]参数显示区:显示当前NC程序执行时一些参数的状态。
[3]加工条件区:显示当前加工条件。
[4]输入格式说明区:在手动方式下说明主要手动程序的输入格式;在自动方式执行时,显示加工轨迹。
[5]点动速度显示区:显示当前点动速度。
[6]功能键区:显示各F功能键所对应的模式。
[7]模式显示区:显示当前模式。
[8]执行区:在手动模式执行输入的程序。在自动模式为执行已在缓冲区的NC程序。
各种操作命令均可用鼠标轨迹球或相应的按键完成。
⑤ 如何正确选购线切割机床
买2手的···不必要买新的中型机床最合适你是开铺子嘛我有个朋友以前也做过不过现在床子都买了没有干了祝你创业成功···
⑥ 线切割与普通车床
做线切割的工资并不比车床低,而且当你有一定的能力以后,线切割机床的成本比车床要少得多,我建议你学线切割.因为我也是做线切割的!
⑦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如何选型
1.1 什么是中走丝线切割机床?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是在快走丝机床上发展起来的,采用对同一个零件进行多次重复性加工,从而达到比快走丝机床更高精度和更好表面质量的一种机床。
1.2 为什么叫“中走丝”?
“中走丝”的叫法本身不具有科学性,它只是对往复式走丝且具有多次切割功能的机床的总称。它形象地同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和慢起丝线切割机床加以了区分。严格地讲,只具有单一的多次切割功能而没有智能控制是不能称之为“中走丝”的,也正是由于“中走丝”的叫法缺乏科学性,为伪劣的中走丝机床钻了空子,给用户在“中走丝”机的选型上制造了麻烦,很多客户大呼上当。
1.3 如何从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先进性上区分不同档次?
所有生产中走丝机的厂商都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大量宣传,作为用户特别是对中走丝线切割机床不太了解的用户,很难分辨真伪,而中走丝本身就是一个新的理念,所以大多数用户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档次的区别主要还是应从机械结构、控制技术上加以区分,而不是在机床的外形或外观上。目前市场上的大部份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充其量只能算作简易中走丝,这一类机床就是在快走丝机床的基础上增加了多次切割的功能,再加一个穿丝极为不便的导向器,在其它方面无论是机床的结构上还是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均无建树。
所以简易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不同材料、不同厚度、不同切割次数的所有高频参数的组合匹配,还要经常观测电极丝的运行情况,这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是很高的。这也是广大用户对中走丝线切割机床从盼望变失望的根本原因。
精密中走丝机通过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对高频参数和进给跟踪的控制实现智能化,操作人员不再需要掌握高频参数的选择、组合,系统提供的工艺数据能提供对应的切割参数,并且用户可以对参数进行修正,根据自己的材料特性等,形成对应的用户工艺数据库。
BSGXP控制系统是目前市场上功能最强大的加工工艺数据库系统,它具有以下6项自动化工艺功能:
① 电极丝速度自动化调节;
② 加工偏移量设定调节;
③ 修刀次数智能设置;
④ 高频参数匹配自动设置;
⑤ 进给跟踪智自动调节;
⑥ 短路判断自动调节。
这样使得任何一个初学者都能很快掌握中走丝机的操作。
客户在了解中走丝机时一定要深入、细致,货比三家,多听多看,绝不可偏听偏信。不要相信价高的一定是好的,现在的中走丝线切割市场,像苏州宝时格这样价格透明、公布所有技术参数的厂家很少。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买中走丝线切割一定要看实际的切割效果,不要盲目相信厂家的宣传,最后天价买来的机床并不实用。
1.4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在技术性能上有哪四大难题?
① 大面积低粗糙度的稳定切割
② 多次切割加工的绝对尺寸精度的保证
③ 多个相同零件加工的一致性误差
④ 多孔位加工的定位精度
这四个关键性指标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不是真正的中走丝线切割机床,最终会被市场所抛弃。
Posittec-M型精密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部分技术参数可以与慢走丝机床媲美。
1.5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在可操作性上有哪四大障碍?
① 要求操作人员要有非常熟练的上丝和紧丝技艺;
② 要能凭借经验随时注意并排除加工过程中电极丝的松紧变化;
③ 必须使用穿丝极为不便的导向器,这是对操作人员耐心的巨大考验;
④ 操作人员要掌握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各种电参数以及加工余量补偿等十几个工艺参数的组合、匹配。如果没有相当的经验和时间的验证是很难做到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推广和应用。
POSITTEC-M型精密中走丝线切割机床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
1.6 怎样判断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精度保持性?
判断一台真正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好坏,不能只看加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还应该关注机床的加工精度,而加工精度又不能只注意切圆园精度,更应该注意机床的定位精度。由于机床实际的使用年限远远超过质保年限,所以,在机床的精度的判断上更重要的是精度保持性的判断。
机床精度保持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判断:
一是机床本身的机械结构,这是基础,结构不合理的机床做得再漂亮也是中看不中用,机床结构决定机床刚性,机床刚性决定精度保持性。机床工作台采用全支承结构是目前公认的高刚性结构,以加工中心为例,由于要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因此,所有加工中心均采用全支承结构,而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为了在全行程内获得高精度、高稳定性,同样采用全支承结构。
全支承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工作台移动始终都在机床导轨的支承范围内,这样机床在全行程范围内刚性变形极小,且稳定可靠。
第二是了解机床生产过程的工艺水平以及关键部件的选用,这方面用户往往有难度,不过可以从企业信誉用户口碑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等方面了解。
1.7 光栅尺(电子尺)真的能提高线切割机床加工精度吗?
一台所谓的全闭环线切割机床能获得良好的加工精度,首先是机床的结构,其次是机床本身的制造质量,光栅尺的应用必须建立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因为光栅尺的检测位置并不是机床的加工位置,当工作台移动时运动直线度总会存在误差, 从微观上讲工作台上的任意两个位置只要不重合,工作台移动时它们的运动就不一致,而且它们的距离越大运动的一致性就越差,这就是测量学所讲的阿贝误差。而光栅尺的安装往往与加工位置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必然存在较大的阿贝测量误差,加之所有运动另部件装配后的系统误差,这些必然使光栅尺的检测精度与加工位置的实际精度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只有结构合理的高品质的机床才能保证工作台移动时这两个位置运动过程中的一致性。事实证明慢走丝机床的高精度绝不是仅仅安装了光栅尺那么简单。所以客户在选型时千万不要被光栅尺所迷惑,而是要努力了解机床本身的结构和质量。
1.8 导向器真的能提高精度吗?
众所周知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上下导丝嘴内均装有宝石导向器,并且对精度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由于慢走丝机床的丝速很慢,而且丝的材料为铜,硬度较低,所以电极丝对导向器的磨损较小,另外由于铜材内应力很小,拉直方便,所以电极丝在人为(或自动)穿过导向器时很容易。可是中走丝线切割机床情况就不同了,由于电极丝为钼丝,其硬度和应力都远远大于铜丝。当在显微镜下观测钼丝时,钼丝表面有大量的“积瘤”,当钼丝高速运行时对导向器而言无异于“钢丝锯”。所以与慢丝相比导向器的磨损非常大,而且在导向器的安装时很难将导向器的小孔与上下主导轮之间的钼丝重合。这不仅加快了导向器的磨损,而且直接影响切割时的钼丝空间位置。这对于模具加工的位置精度和相同零件的一致性精度的影响都是非常致命的。另外由于钼丝的内应力很大,而导向器的小孔只能比钼丝直径大0.01mm(否则无导向作用),加之导向器和钼丝粘满工作液,所以操作人员要把钼丝穿过这个小孔时难度非常大,这对操作人员的耐心是巨大的考验。从现实的应用情况看,客户大都最终放弃了导向器的应用,可见对于中走丝线切割机床而言,导向器的应用不是中走丝提供精度与光洁度的关键。
1.9 为什么有些中走丝机床制造商能演示的很好,可买回去却用不好?
这与目前大部份中走丝机的技术现状有关,虽然具有了多次切割的功能,但是由于控制技术差,所以要求操作人员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水平,而用户的操作人员很难达到这一水准,所以就出现了制造商演示时很好,而且演示时往往是小尺寸试切件(也有用慢走丝机切一大试件冒充的),但买回去却无法正常使用,所以真正原因还是制造商技术水平低所致。
1.10 如何正确评估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切割效率?
切割效率是评估线切割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如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最大效率一般能达到300mm2/min。由于加工原理的不同,中走丝与慢走丝在效率的评估上也有不同。对于慢走丝而言,由于电极丝使用是一次性的,无论丝耗多大只要不断丝,加工就是连续性的,所以他的最大效率就是他的正常工作效率。然而对于中走丝线切割机床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电极丝是循环往复使用,丝耗的大小直接影响连续切割的时间长短,所以评估中走丝切割效率必须附加条件连续切割20000mm2以上(这是一般中小模具的切割面积)。于是对中走丝(包括快走丝)线切割机床而言最大切割效率(简称最大效率)和正常工作的切割效率(简称工作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真正对用户有实际价值的指标不是最大效率,而是工作效率。也就是能连续切割20000mm2不断丝的最高效率。可以想象当您用中走丝加工模具时,虽然切割效率达到300 mm2/min甚至更高,可是不一会儿就断丝了,您还能接受这样的效率吗?
1.11 如何全面评估中走丝的技术指标?
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对中国快走丝的无奈,衍生出无数的中走丝线切割厂家,让用户对选型眼花缭乱。如何正确评估中走丝技术指标是避免上当受骗的关键。
评估一台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精度、粗糙度等技术指标,另一个就是可操作性,这是对一台机床先进性的具体体现,离开可操作性说技术指标毫无意义,用户千万不能只关注精度、粗糙度。正因如此,目前大多数中走丝机床到用户手里后很难达到厂家宣传的指标。可见,高指标必须建立在便捷操作的基础上。只有具有高自动化控制的机床,用户才能轻松获得高指标带来的收益。
所以评估机床首先要考察可操作性。
1.12 中走丝机床目前已发展到了哪一阶段?
目前大多数中走丝线切割机床都处于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机床操作的便捷性很差。这些机床都是中走丝的起步阶段,或是试验阶段,这种机床操作起来很难掌握,而制造商推销宣传时又夸大其辞,所以给客户带来无穷困惑。
1.13 真正实用的中走丝线切割机应具备哪些功能?
中走丝线切割的实质是对同一表面进行不同参数组合的多次切割。然而由于被切割的材料的不同,厚度不同,必须对加工中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跟踪频率)进行各种不同的组合、匹配,这对于一般的客户而言是很难全面做到的,只能通过数控技术和工艺数据库技术。众所周知,国外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就是通过参数化控制从而达到简化操作过程,尽量排除人为因素,同时获得很好的加工效果。
1.14 怎样区分中走丝机床的操作便捷性程度?
便捷操作的技术核心——专家数据库本身是一个持续优化、持续完善,永无止境的创新过程,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谁开发得越早,随着时间推移必然它的便捷性功能越强大,客户在应用时会轻松自如,慢走丝线切割就是最好的证明。20世纪50年代的慢走丝机还不如现在的快走丝机。
1.15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技术难点是大面积的低粗糙度切割,如Ra=1.0~1.2um且加工面在25000m㎡以上,如果不能对高频电源、跟踪速度、运丝给予全面自动控制,是很难做到的,由此可见,高频电参数控制、进给跟踪控制、电极丝动态控制的全面自动化控制,即专家系统是中走丝线切割机床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
1.16 如何正确认识中走丝线切割技术的发展?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是中国式的往复式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必然发展方向,是快走丝线切割机床的更新换代产品。由于市场需求的不同,中走丝线切割机床也会像慢走丝线切割机床那样发展成为高、中、低三个不同档次和不同价格的市场定位。随着中走丝线切割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高档次的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必将会与入门级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平分秋色,并且逐步取而代之。
⑧ 请教!数控线切割和普通车床,哪个好!急!
车床难度系数明显大于数控线切割,车床是机械制造中最基础,最普遍的一个工种,内但并非基础的容东西就容易掌握,操作通用车床容易上手,随着时间和实际经验的累计,能力会慢慢提高。工艺能力才是一个优秀操作工能力高低的衡量标准。操作只是一个熟练过程,不代表水平的,当然待遇就不可能有多高了。建议去沪三角地区找工作要相对容易些。如果你在学校的时候积极的去学习基础知识,认真学习,在当今中国机械火热的时候,你是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发愁的,你还是先反省一下吧。。。
⑨ 选购数控线切割机床从哪些方面考虑
数控线切割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高频电源、驱动系统﹑数控系统及机床本体。加工程序可由人工编写(如早期的3B指令),现在都在计算机上进行绘图(如现在的CAXA,HL,HF,YH等编程软件),然后生成加工程序。程序的输入可由数控系统的面板(单板机)进行手工输入,也可通过计算机的232串行口进行传输,也可以用计算机USB接口进行传输。
在选购数控线切割机床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机床本体能否符合自己的加工要求,机床的质量如何。其次是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有很多种类,选择合适的系统是选购数控机床的关键。最后是驱动单元,也是机床控制的关键,不同的驱动单元能达到的加工精度也不一样,在选择驱动单元时,要根据加工的工件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驱动单元。
以下从机床本体﹑数控系统及驱动单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机床本体的选择
首先机床结构设计与加工件尺寸和重量要达到最佳的匹配。对于中大型负载工作台采用全支撑加工中心结构。这样设计才能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精度、抗振性和精度保持性。其次是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要采用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优于三角螺纹丝杠和梯形螺纹丝杠,并且要求丝杠的直径尽可能大些,增加刚性。再次是导轨,工作台运动导轨是保证工作台运动精度的关键,用户在选型时应高度重视。首先观察导轨的横截面的大小,在同等条件下,越粗壮,刚性越好,加工中越不易产生变形,才能保证机床在长期工作中能得到最高精度和耐用性。日前市场上常见的导轨结构有以下几种:
①镶钢滚珠式滚动导轨。
②镶钢滚柱式滚动导轨。
③直线滚动导轨。
第一种与第二种的区别在导轨的滚体上,一个是滚珠一个是滚柱。滚珠与导轨面是点接触,滚柱与导轨面是线接触,所以它的耐磨性和轴承能力都大大优于滚珠式。而线性滑轨是一种滚动导引,它由钢珠在滑块与滑轨之间作无限滚动循环,使得负载平台能沿着滑轨轻易的以高精度作线性运动,其摩擦系数可降至传统滑动导引的1/50,使之能轻易地达到μm级的定位精度。滑块与滑轨间的末制单元设计,使得线形滑轨可同时承受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负荷,线性滑轨有更平顺且低噪音的运动特性。使之精度保持和承载能力都大大优于滚珠和滚柱式。目前在日本沙迪克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瑞士夏米尔公司、瑞阿奇公司进口的机床中都是采用第三种结构,所以通过对比,用户在选型时应尽量考虑第三种结构。
2、数控系统的选配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对机床控制信息进行运算及处理。根据数控系统的原理可分为经济型数控系统和标准型数控系统两大类。
2.1、经济型数控系统
经济型数控系统从控制方法来看,一般指开环数控系统。开环数控系统是指数控系统本身不带位置检测装置,由数控系统送出一定数量和频率的指令脉冲,由驱动单元进行机床定位。开环系统在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机床不动作或动作不到位,但系统已当机床到达了指定位置,此时机床的加工精度将大大降低。但因其结构简单、反应迅速、工作稳定可靠、调试及维修均很方便,加之价格十分低廉,但受步进电机矩频特性及精度、进给速度、力矩三者之间相互制约,性能的提高受到限制。所以,经济型数控系统目前用于数控快走丝线切割及一些速度和精度要求不高的经济型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在普通快走丝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2.2、精密型数控系统
精密型数控系统包括半闭环数控系统和全闭环数控系统。
半闭环数控系统一般指机床的伺服电机的位置信号(光电编码器)反馈到数控系统,系统能自动进行位置检测和误差比较,可对部分误差进行补偿控制,因此其控制精度比开环数控系统要高,但比全闭环的数控系统要低。
全闭环数控系统除包括机床的伺服电机的位置反馈外,还有机床工作台的位置检测装置(通常用光栅尺)的位置信号反馈到系统,从而形成全部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在加工过程中自动检测并补偿所有的位置误差。
全闭环数控系统的加工精度是最高的,但这种系统的调试、维修极其困难,而且系统的价格很高,只适用于中、的数控机床上。
因为开环控制系统的价格比闭环控制系统要低得多,因此在选择数控系统时,要考虑数控系统占整台数控机床的价格成本比例,然后根据机床的配置情况及机床本身的要求,中、低档机床采用开环控制系统,中、机床采用闭环控制系统。
3、驱动单元的选配
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装置和电机两部分,对驱动单元的选购主要在于驱动装置的选择,因为电机是通用的部件,性能差别只存在于不同的厂家和型号。
驱动电机主要可分为:反应式步进驱动电机、混合式(也称永磁反应式)步进驱动电机和伺服驱动电机三大类。
反应式步进驱动电机的转子无绕组,由被励磁的定子绕组产生反应力矩实现步进运行。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用*磁钢,由励磁和永磁产生的电磁力矩实现步进运行。步进电机受脉冲的控制,通过改变通电的顺序可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改变脉冲的频率可改变电机的旋转速度。步进电机有一定的步距精度,没有累积误差。但步进电机的效率低,拖动负载的能力不大,脉冲当量不能太大,调速范围不大。目前步进电机可分为两相、三相、五相等几种,常用的是五相步进电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步进电机占很大的市场,但目前正逐步为伺服电机所取代。
目前常用的伺服电机是交流伺服电机,在电机的轴端装有光电编码器,通过检测转子角度用以变频控制。从最低转速到最高转速,伺服电机都能平滑运转,转矩波动小。伺服电机有较长的过载能力,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伺服电机有很小的启动频率,能很快从最低转速加速到额定转速。
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器件,可以和直流伺服电机一样构成高精度,高性能的半闭环或闭环控制系统。由于交流伺服电机内是无刷结构,几乎不需维修,体积相对较小,有利于转速和功率的提高。目前已经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直流伺服电机。采用高速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机(DSP)的全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出现后,原来的硬件伺服控制变为软件伺服控制,一些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先进算法得到实现,进而大大地提高了伺服系统的性能,因此伺服单元能较大的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但伺服驱动单元的价格也较高。随着伺服控制技术的逐步提高,目前伺服驱动单元正逐步成为驱动单元的主力军,伺服驱动单元的价格也在逐步减低。
伺服驱动器有两种。一种采用脉冲控制方式,此种驱动器与电机闭环,但不反馈到数控系统,这种驱动器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开环控制的伺服控制。另一种采用电压控制方式,通过电压的高低进行电机的转速控制,电机的反馈信号通过驱动器反馈到数控系统进行位置控制。
选择驱动单元时,也要考虑驱动单元的价格在整台数控机床中的比例。整台数控机床价格较低的一般选择步进驱动单元,而价格较高的机床选择伺服驱动单元。但选择驱动单元的同时,也要考虑驱动单元与数控系统的匹配问题,选择闭环控制系统时必须选择闭环的伺服驱动单元。交流伺服系统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但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也经常用步进电机来做执行电动机。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选用适当的控制电机。
4、功能选择
以上是根据数控系统的加工精度进行考虑,除此以外,还要从数控系统的功能选择上考虑。
数控系统控制轴的数量也是选择的关键。按控制轴的数量可分为两轴联动、四轴联动、多轴联动等。控制轴的数量越多,机床所能加工的形状越复杂,但其成本就越高。目前线切割割机床一般用两个直线移动轴联动,有锥度装置的附加二个直线移动轴。的系统则联动的轴更多,代表线切割机床制造业最高境界的是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其中四个轴分别为XYUV直线移动轴,一个轴为Z轴作上下直线移动轴,五轴联动时可加工出比较复杂的空间零件。当然这需要的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以及软件的支持,对机床的要求也极高。
控制轴越多,数控系统的价格成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在选择数控系统时,要根据机床本身的运动轴进行选择,多余的控制轴并不能提高机床的控制精度,反而增加了数控系统的成本。
上述这类问题在数控线切割机床的功能配置时是经常遇到的,作为一个数控机床的设计和销售人员以及投资购买者,都必须清楚了解数控系统的各种功能用途,根据机床的实际情况为用户配置经济合理、功能和价格比都比较高的数控机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⑩ 如何了解一台线切割机床
线切割机床是精加工设备,国家有关部门对它的生产制造以及精度的检测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大,一些制造厂为提高产量无视质量,特别是中国东部一些不具备机床生产条件的私营小企业也在生产线切割机床,以次充好,给广大用户特别是国外用户的选型带来诸多不便,稍有不慎用户自身利益就受侵害,所以在如选型特别是确定制造商及品牌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根据自己的产品和生产需要确定机床的功能和规格大小,而在选型时用户容易忽略对今后发展的要求,因为机床不是消耗品,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使用寿命却很长,如果只顾眼前不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因素,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出现重复性投资,这种情况的用户我们遇到不少,因此选型时要有一个超前意识,要有发展眼光,也就是说选型时要使自己所选的机床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要有所储备。
其次就是如何确定生产厂家了,重点是质量、信誉和产品价格的比较,在质量信誉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1)生产规模:规模太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容易被淘汰,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上 也没有实力。
(2)生产方式:整机制造厂对各个生产工序的质量均能得到有效控制,而组装式的生产对机床的内在质量以及生产全过程是无控制的,因为这种生产方式的机床的主机构都是CNC系统的制造,是由其它厂家完成的,目前发达国家对于复杂产品较多采用这种社会化方式的生产,此种生产方式的前提是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健全的商业法律,在这方面中国目前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提醒用户对制造厂的生产方式应有足够的注意。
第三个方面就是价格,也是用户和制造厂家都最为敏感的,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产品性能是价格的基础,产品价格又是性能、品质的体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能价格等,所以说脱离性能谈价是毫无意义的,价格高固然用户不能接受,但价格过低也不是好事,因为价格低意味着厂家必须降低成本(做生意总不能赔本),但质量与成本存在一个临界点,低于此点就是纯淬的劣质产品,如中国东部一些线切割机床生产厂的产品就是这种情况,所以用户在考虑价格的同时不能忘记线切割机床是长期使用的精密加工设备。
第四个方面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制造厂家之间不免会表露出一些有意中伤对方的言行,尽管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却扰乱了用户的选型环境,所以说这些厂家的不良言行本身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但是用户只要做到眼见为实,这些干扰也就不攻自破,所以用户在选购线切割机时一定要看实物、看样件,特别是高厚度的演示,这样用户才能心中有数
3、在选购线切割机床时应如何正确认识质量与服务的关系:
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有是对用户在正常使用该产品时的保证,零故障率也是一企业永恒追求的目标,优良的品质是售后服务的基础,而售后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续,我们认为品质优良的产品一定是出自于有实力的正规企业,而出于对自身信誉的保证这样的企业对售后服务也是非常重视的,另外产品质量好故障率低,售后服务的成本也会降低,虽然二者缺一不可,但是用户首先应关注的是产品自的品质,售后服务做得再好,对质量而言只能是一种弥补的方式,而一台成熟可靠的线切割机床其设计开发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了故障率的降低,以及如何使维修服务更为方便,而售后服务的质量首先反映的是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平,其次是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人员自身的品德,也只有那些具有实力有发展,视品牌如生命的企业才能具备这三个方面。
4、在选型时应如何判断机床的精度保持性:
在模具加工中线切割加工一般为最后工序,所以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如果机床的机械精度不好,将直接影响产品及模具的加工质量,最终导致失去用户、失去市场,因此在线切割机床选型时,如何判断机械精度及结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讲新机床的精度容易判断,因为有国标GB7926—87以及相关的机床精度通用标准,所在新机床调试验收时就能知道合格与否。然而最重要的则是对机床精度保持性的判断,因为机床精度保持性的好坏只有在该机床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才会反映出来,而国家标准也无法对其进行严格的定量控制,所以只能是用户自己在选型时对机床及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切不可道听途说、偏听偏信一些没有根据的传言,以免挠乱您的判断力。
下面我们就从机床工作台的传动结构、导轨结构、驱动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4-1、丝杠及其安装结构
丝杠的精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丝杠的安装结构不合理,再好的丝杠也无济于事。
首先要观查丝杠的形式,看看是滚珠丝杠,还是三角螺纹丝杠或梯形螺纹丝杠。在线切割机床上,滚珠丝杠优于三角螺纹丝杠和梯形螺纹丝杠,并且要求丝杠的直径尽可能大些,增加刚性。
其次是丝杠的安装结构、滚珠丝杠属精密传动部件,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其精密性,那么对丝杠的装配结构要求也较高,必须采用两端固定、轴承支撑,对于大行程机床,还要对丝杠进行预拉伸,以减少丝杠的挠度,从而提高机床工作台的运动精度。
4-2、齿轮传动结构
(1)首先要详细了解齿轮箱内齿轮数量,参加传动的齿轮越多,传动阻力越大,齿面易磨损,传动易产生齿轮间隙,导致机床工作台的系统误差越大,齿轮越多如果装配不好还易产生偶然误差,所以传动齿轮越少越好,采用一对齿轮传动误差最小,所以选型时深入了解工作台运动的齿轮传动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2)仔细观察工作台传动齿轮箱的工作环境,润滑性能。有些厂家的早期机床由于设计上的不合理,使切削液很容易进到齿轮箱里,使齿轮长期在切削液的浸泡中工作,这种设计是非常不合理的,轻者增加齿轮的磨损,重者使步进电机进水烧坏,所以用户在选型时一定要观察工作台齿轮箱的位置,确保切削液一定不能浸入,这点对机床精度保持性至关重要。
4-3、导轨的刚性及整体结构
(1)导轨是保证工作台运动精度的关键,用户在选型时应高度重视。首先观察导轨的横截面的大小,在同等条件下,越粗状,刚性越好,加工中越不易产生变形,其次是向厂商了解导轨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一般来讲,为保证其强度且变形小,以高碳合金钢、整体淬火或越音频淬火工艺为较好。
(2)直接观察导轨结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导轨结构有以下几种:
1 镶钢滚珠式滚动导轨;
2 镶钢滚柱式滚动导轨;
3 直线滚动导轨;
4 弹性轴承铸铁导轨。
第一种与第二种的区别在导轨的滚体上,一个是滚珠一个是滚柱。滚珠与导轨面是点接触,滚柱与导轨面是线接触,所以它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都大大优于滚珠式,而弹性轴承铸铁导轨是一种简易导轨,被淘汰。目前在日本沙迪克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瑞士夏米尔公司、瑞阿奇公司进口的机床中都是采用的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构,所以通过对比,用户在选型时应尽量考虑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构。
4-4、驱动方式
数控线切割机床一般都是步进电机驱动,在步进电机中又有反应式和混合式等的区分,用以实现不同的步距角,市场上最常见的是反应式步进电机,反应式步进电机又有三相三拍、三相六拍、五相十拍、五相双十拍等的不同驱动方式。此种电机步距角大,且只有三相绕组,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机械工业部有关部门对机床工业整体水平要求的提高,五相十拍将逐渐取代三相六拍,这是因为五相十拍不仅将三相六拍的步距角近一步细分,并且电机绕阻也增加为五相,所以传动平稳且力大。
综上所述,用户在选型时为确保机床精度长期可靠,应应该选用这样的结构:
(1)选用直径尽可能大些的精密滚珠丝杠,并且要两端均有固定的轴承支撑结构;
(2)工作台的传动齿轮要少,以一对齿轮为佳,并且齿轮箱的位置结构确保绝对不能浸入切削液;
(3)尽量选用截面积大或宽厚比大的滚柱式镶钢滚动导轨或直线导轨;
(4)选择五相十拍步进电机驱动方式,如有条件可选用混合式细分驱动或交流伺服驱动就更理想。
5、在选购大规格线切割机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大规格的线切割机床,由于加工范围大承载能力强(如深扬公司DKM800型,X、Y行程为800×1000,承量达2000Kg以上),在加工大型模具时国外的机床无法与之相比,所以它能创造的效益是很可观的,但是如果机床出现问题,特别是机床本身的内存质量有问题,它所造成的损失同样也是惨重的,所以对于大规格的线切割机床的选型一定要特别慎重。
由于大行程、大承载的特点,所以选型时就应重点考虑机床的结构与刚性,使之能够保证在大型工件加工时对精度有可靠保证,在结构上与中小型线切割机床有以下明显的区别:
1 工作台必须采用全支撑结构,提高机床刚性以保证重载而不变形。
2 采用进口直线导轨保证重载之下仍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运动精度。
3 同小型机床比滚珠丝杠直径必须加大。
4 如果用户有一定实力,机床的工作台最好选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其特点是精度准确、运动速度快、可靠性高、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