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割切割的速度如何控制
㈠ 线切割的参数怎么设定
一、线切割的参数设定:
1、一般加工厚度100以下的,可以用脉宽30us,脉间150us。这个参数比较常用,但具体要看自己的情况。
2、脉宽越大,电流越大,加工越快,不过光洁度越差。脉间越大,电流越小,加工速度慢,光洁度好。
3、机床由床身、储丝机构、线架、XY工作台、油箱等部件组成。绕在储丝筒上的钼丝经过线架作高速往复运动。
4、加工工件固定在XY工作台上。X、Y两方向的运动各由一台步进电机控制。数控系统每发出一个信号,步进电机就走一步,并通过中间传动机构带动两方向的丝杠旋转,分别使得X、Y工作台进给。
(1)线割切割的速度如何控制扩展阅读:
一、技术参数:
最大切割厚度(mm): 250;最大切割锥度: TA:20o TB:30o
加工工件重量(kg): 500;电极丝速度(m/sec): 1.7-11.8
脉冲当量(mm): 0.001;加工精度(mm): ≤0.01
最佳表面粗糙度(μm):Ra≤0.8;最大切割速度/h=60mm(mm2/min): ≥140
多次切割平均加工速度(mm2/min):40~50;
二、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规范实验设备使用,避免出现机床及人身事故,特制定本规程:
开机前应充分了解机床性能、结构、正确的操作步骤。
检查机床的行程开关和换向开关是否安全可靠,不允许带故障工作。
应在机床的允许规格范围内进行加工,不要超重或超行程工作。(工作台最大承载重量120kg)
应按规定在润滑部位定时注入规定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以保证机构运转灵活,特别是倒向器和轴承,要定期检查更换(暂定半年)。
㈡ 怎么样调线切割的加工速度
1加大脉宽减小脉间
可以提高速度
2跟踪打大也可以提高速度专
3电流开大也可以提高速度
4工作液属的排泄能力也可保证加工速度
首先线切割不是锯床,
他是线割。慢是肯定的了。
按照你初学者的水平。你说的速度是要和老师傅1样对不。
其实没什么诀窍。
你只要保证能持续的割
没那么多事加电流表稳定在2-2.5就行了
㈢ 如何调整数控线切割加工进给速度
钼丝粗一点,脉宽大一点,变频跟踪紧些。
2.控制器上有个旋转开关,向左旋转慢版,向右快。
3.中走私权一般没有这个旋转开关,就要调好各个参数,线切割液用久了也会失去电离的作用。
4.导轮轴承这方面日常也要检查维护。机台正常也可以提上这个速度。
㈣ 线切割加工速度调节怎么调快
1、钼丝粗一点,脉宽大一点,变频跟踪紧些。
2、控制器上有个旋转开关,向左旋回转慢,答向右快。
3、中走私一般没有这个旋转开关,就要调好各个参数,线切割液用久了也会失去电离的作用。
4、导轮轴承这方面日常也要检查维护。机台正常也可以提上这个速度。
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的走丝速度为0.2mm/s,电极丝做低速单向运动,切割精度很高。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的走丝速度为6~12 mm/s,电极丝作高速往返运动,切割精度较差。
(4)线割切割的速度如何控制扩展阅读:
线切割物理原理:
1、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在这个阶段,两板间形成电流。导致粒子间发生无数次碰撞,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并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温,在两导体表面瞬间熔化一些材料。
2、同时,由于电极和电介液的汽化,形成一个气泡,并且它的压力规则上升直到非常高。然后电流中断,温度突然降低,引起气泡内向爆炸,产生的动力把溶化的物质抛出弹坑,然后被腐蚀的材料在电介液中重新凝结成小的球体,并被电介液排走。
3、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
㈤ 线切割的切割速度
线切割加工速度慢有几个原因,一是电参数设置不当,脉间越小速度越快,功放开的越多,电流越大,速度越快。另外钼丝用时间长了割得也慢,还要保持切割液干净。
㈥ 线切割机床每小时切多少米
上海和懋中走丝线切割一割的速度大约是220平方毫米每分钟,一小时也就是10000平方毫米,至内于快走丝的容话就要比这个速度慢上三分之二了。慢走丝的速度比中走丝更快一点,但价格很贵,以进口机为主,每台最便宜也要六十万以上。
㈦ 线切割控制器怎样调速度才快
1、调大切割电压,增大脉宽,减小脉间。注意观察电流表一定专要稳定 。
2、不属然,再调整。不过这样切割面会很粗糙钼丝消耗也会加剧,得找到经济的平衡点。
3、电流别超过3A。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利用电火花放电对导电材料产生电蚀现象实现加工的,是电、热和流体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火花放电过程中,脉冲电压是产生电火花放电的必要条件,而高频电源就是产生脉冲电压的一个大功率高频脉冲信号源,是数控线切割机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在使用中要学会正确调节各个参数。
㈧ 线切割单板机怎么改切割速度
(一)、调节原则
1、 工件高度为50mm左右,钼丝直径在0.16mm时,切割加工时,一般置“电压调整”旋钮2档,“脉冲幅度”开关接通1+2+2级,“脉宽选择”旋钮3档,“间隔微调”旋钮中间位置,切割电流稳定在2.0A左右(不同高度工件详见“切割参数选择表”)。
2、 进给速度(由控制器选定)选定:在确定电压、幅度、脉宽、间隔后,先用人为短路的办法,测定短路电流,然后开始切割,调节控制器的变频档位和跟踪旋钮等,使加工电流达到短路电流的70~75%为最佳。
3、 在切割加工时,各个状态的切换尽量在丝筒换向或关断高频时进行,且不要单次大幅度调整状态,以免断丝。
4、 新换钼丝刚开始切割时,加工电流选择正常切割电流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经十来分钟切割后,调至正常值,以延长钼丝使用时间。
(二)、短路电流测试
置“电压调整”旋钮2档,“脉冲幅度”开关接通1+2+2,“脉宽选择”旋钮3档,“间隔微调”旋钮中间位置,用较粗导线短路高频输出端(上线臂前端靠上导轮的一块钨钢是高频输出负极,工作台上沿是高频输出正极),开高频电源,开丝筒电机,开控制器高频控制开关,此时高频电源电流表指示约为2.8A
(三)各个参数的选择
1.工作电压的选择
操作方法:旋转“电压调整”旋钮,可选择70~110V的加工电压,分为三档,电压表指示值即为加工电压值。
选择原则说明:高度在50mm以下的工件,加工电压选择在70V,即第一档;
高度在50mm~150mm的工件,加工电压选择在90V,即第二档;
高度在150mm以上的工件,加工电压选择在110V,即第三档。
2.工作电流的选择
改变“脉冲幅度”开关和调节“脉宽选择”和“间隔微调”旋钮都可以改变工作电流,这里指的工作电流的选择就是指改变脉冲幅度开关的调节。
操作方法:改变“脉冲幅度”五个开关的通断状态,可有12个级别的功率输出,能灵活地调节输出电流,保证在各种不同工艺要求下所需的平均加工电流。如2个标有2的开关接通,等于1个标有1和标有3的开关接通;其它类同。
选择原则说明:“脉冲幅度”开关接通级数越多(相当于功放管数选得越多),加工电流就越大,加工速度也就快一些,但在同一脉冲宽度下,加工电流越大,表面粗糙度也就越差。一般情况下:
高度在50mm以下的工件,脉冲幅度开关接通级数在1~5级,如1,2,3或1+2,1+3或2+2,1+2+2或2+3。
高度在50mm~150mm的工件,脉冲幅度开关接通级数在3~9级 ,如3或1+2,2+2或3+1,2+3或1+2+2,3+3,2+2+3或3+3+1,3+3+2或3+2+2+1。
高度在150mm~300mm的工件,脉冲幅度开关接通级数在6~11级,如3+3,2+2+3或3+3+1,3+3+2或3+2+2+1,3+3+2+1,3+3+2+2,3+3+2+2+1。
3.脉冲宽度的选择
操作方法:旋转“脉宽选择”旋钮,可选择8μs~80μs脉冲宽度,分五档,分别为1档为8μs,二档为20μs,三档为40μs,四档为60μs,五档为80μs
选择原则说明:脉冲宽度宽时,放电时间长,单个脉冲的能量大,加工稳定,切割效率高,但表面粗糙度较差。反之,脉冲宽度窄时,单个脉冲的能量就小,加工稳定较差,切割效率低,但表面粗糙度较好。一般情况下:
高度在15mm以下的工件,脉冲宽度选1~5档;
高度在15mm~50mm的工件,脉冲宽度选2~5档;
高度在50mm以上的工件,脉冲宽度选3~5档。
4.脉冲间隔的选择
操作方法:旋转“间隔微调”旋钮,调节脉冲间隔宽度的大小,顺时针旋转间隔宽度变大,逆时针旋转间隔宽度变小。
选择原则说明:加工工件高度较高时,适当加大脉冲间隔,以利排屑,减少切割处的电蚀污物的生成,使加工较稳定,防止断丝。因为在脉宽档位确定的情况下,间隔在“间隔微调”旋钮确定下,间隔宽度是一定的,所以要调节间隔大小就是旋转“间隔微调”旋钮。在有稳定高频电流指示的情况下,旋转“间隔微调”旋钮时,电流变小表示间隔变大,电流变大表示间隔变小。
单板机特点:
1.并行工作:加工控制同时可输入编辑程序和进行快速较零工作。
2.程序容量:2158条加工指令。
3.输入方式:键盘,纸带,和直接与编程机通信。
4.最大控制长度和圆弧半径:最大长度为10米,最大圆弧半径为100米。
5.间隙补偿:3B直接间隙补偿,补偿量为0-9999um
6.齿隙补偿:用于提高旧机床的待传动精度,补偿量为0-19um
7.数据保护: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对被加工程序段和参数数据进行保护,不能进行修改,插入,删除等编程操作。
8.运行方式:任意角度旋转,平移,指令倒走,比例缩放,快速较零。
9.回退功能:短路自动回退,消除短路后自动转为切割,也可按键手动回退,自动回退等待时间为1-99秒。
10.断丝功能:按键控制XYUV四轴返回起点。
11.清棱功能:
12.锥度控制。
13.停机控制。
14.断电保护。
15.驱动方式:三相六拍,五相十拍。
㈨ 线切割速度怎么设置
第一次切割任务是高速稳定切割
⑴脉冲参数:选用高峰值电流,较长脉宽的规准进行大电流切割,以获得较高的切割速度。
⑵电极丝中心轨迹的补偿量小:
f = 1/2φd +δ+ △ + S式中,f为补偿量(mm);δ为第一次切割时的放电间隙(mm);φd为电极丝直径(mm);△为留给第二次切割的加工余量(mm); S为精修余量(mm)。在高峰值电流粗规准切割时,单边放电间隙大约为 0.02mm;精修余量甚微,一般只有0.003mm。而加工余量△则取决于第一次切割后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及机床精度,大约在0.03~0.04mm范围内。这样,第一次切割的补偿量应在0.05~0.06mm之间,选大了会影响第二次切割的速度,选小了又难于消除第一次切割的痕迹。
⑶走丝方式:采用高速走丝,走丝速度为8~12m/s,达到最大加工效率。
第二次切割的任务是精修,保证加工尺寸精度
⑴脉冲参数:选用中等规准,使第二次切割后的粗糙度Ra在1.4~1.7μm之间。
⑵补偿量f:由于第二次切割是精修,此时放电间隙较小,δ不到0.01mm,而第三次切割所需的加工质量甚微,只有几微米,二者加起来约为0.01mm。所以,第二次切割的补偿量f约为1/2d+0.01mm即可。
⑶走丝方式:为了达到精修的目的,通常采用低速走丝方式,走丝速度为1~3m/s,并对跟踪进给速度限止在一定范围内,以消除往返切割条纹,并获得所需的加工尺寸精度。
凯光第三次切割的任务是抛磨修光
⑴脉冲参数:用最小脉宽进行修光,而峰值电流随加工表面质量要求而异。
⑵补偿量f:理论上是电极丝的半径加上0.003mm的放电间隙,实际上精修过程是一种电火花磨削,加工量甚微,不会改变工件的尺寸大小。所以,仅用电极的半径作补偿量也能获得理想效果。
⑶走丝方式:像第二次切割那样采用低速走丝限速进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