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割的产品会大什么原因
① 线切割中切缝变大的原因有哪些
伺服电压过大,或喷水不够,导致二次放电。
② 线切割中切缝变大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是材料有应力.装夹方法 切入点 切割方向不正确
③ 线切割芯子割出来一会细一会粗是什么原因
电火花线切割机(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拉扎联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线切割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前苏联,我国是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订的走丝速度为6~12 m/s,是我国独创的机种。自1970年9月由第三机械工业部所属国营长风机械总厂研制成功“数字程序自动控制线切割机床”,为该类机床国内首创。1972年第三机械工业部对工厂生产的CKX数控线切割机床进行技术鉴定,认为已经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1973年按照第三机械工业部的决定,编号为CKX — 1的数控线切割机床开始投入批量生产。1981年9月成功研制出具有锥度切割功能的DK3220型的坐标数控机,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具有1.5度锥度切割功能。完成了线切割机床的重大技术改进。随着大锥度切割技术逐步完善,变锥度、上下异形的切割加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厚度切割技术的突破,横剖面及纵剖面精度有了较大提高,加工厚度可超过1000mm以上。使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这类机床的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原来年产量2~3千台上升到年产量数万台,目前全国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存量已达20余万台,应用于各类中低档模具制造和特殊零件加工,成为我国数控机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机种之一。但由于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不能对电极丝实施恒张力控制,故电极丝抖动大,在加工过程中易断丝。由于电级丝是往复使用,所以会造成电极丝损耗,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
低速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
低速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以铜线作为工具电极,一般以低于0.2m/s的速度作单向运动,在铜线与铜、钢或超硬合金等被加工物材料之间施加60~300V的脉冲电压,并保持5~50um间隙,间隙中充满脱离子水(接近蒸馏水)等绝缘介质,使电极与被加工物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并彼此被消耗、腐蚀,在工件表面上电蚀出无数的小坑,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目前精度可达0.001mm级,表面质量也接近磨削水平。电极丝放电后不再使用,而且采用无电阻防电解电源,一般均带有自动穿丝和恒张力装置。工作平稳、均匀、抖动小、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但不宜加工大厚度工件。由于机床结构精密,技术含量高,机床价格高,因此使用成本也高。
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早期只有国外公司的独有机种。台湾的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起步虽然较晚,但这几年来发展迅速。其关键的一个举措就是由若干家电加工机床制造企业共同出资,在有关部门一定限度的支持下,由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关键技术的开发。经过10多年的攻关,在控制系统及电源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台湾各企业制造的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目前应属中档机的范围,近3年每年达到20%~30%的增长率,估计未来5年,台湾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年产量能达2000台,可占世界市场的25%以上。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是电加工行业各个厂家的“必争之地”、“战略高地”。也可以说,谁掌握了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技术,谁就获得了下一步企业发展壮大的机遇。为了抢占中国市场,日本、瑞士、台湾的电加工机床制造企业在中国大陆设厂生产这类机床。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部专项基金的支持下,投入了较大的研发力量,已完成新一代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性能指标可达中档机水平。目前还有一些国内企业则希望通过与台湾相关企业的合作,来发展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立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
立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卧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立式回转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特点与传统的高速走丝和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均有不同,首先是电极丝的运动方式比传统两种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多了一个电极丝的回转运动;其次,电极丝走丝速度介于高速走丝和低速走丝之间,速度为1~2m/s。由于加工过程中电极丝增加了旋转运动,所以立式回旋电火花线切割机与其他类型线切割机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走丝系统。立式回转电火花线切割机的走丝系统由走丝端和放丝端两套结构完全相同的两端做为走丝结构,实现了电极丝的高速旋转运动和低速走丝的复合运动。两套主轴头之间的区域为有效加工区域。除走丝系统外,机床其他组成部分与高速走丝线切割机相同。
与单向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相比,往复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在平均生产率、切割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些差距,本世纪初,国内有数家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生产企业实现了在高速走丝机上的多次切割加工(该类机床被俗称为“中走丝” Medium Speed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所谓“中走丝”并非指走丝速度介于高速与低速之间,而是复合走丝线切割机床,其走丝原理是在粗加工时采用8-12m/s高速走丝,精加工时采用1-3m/s低速走丝,这样工作相对平稳、抖动小,并通过多次切割减少材料变形及钼丝损耗带来的误差,使加工质量也相对提高,加工质量可介于高速走丝机与低速走丝机之间。因而可以说,用户所说的“中走丝”,实际上是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借鉴了一些低速走丝机的加工工艺技术,并实现了无条纹切割和多次切割。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几乎所有生产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厂家都在生产及销售中走丝,但最终表明不是所有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都能进行多次切割,或者说不是所有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采用多次切割技术后都能获得好的工艺效果。多次切割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到机床的数控精度、脉冲电源、工艺数据库、走丝系统、工作液及大量的工艺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在高速走丝机上加上一套运丝变频调速系统即可实现的,只有那些制造精度高,并在诸方面创造了多次切割条件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才能进行多次切割和无条纹切割,并获得显著的工艺效果。因此我们的生产企业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一定要按系统工程来做,真正把这一技术用好,把这一产品做好。如目前已有一些企业为进一步提高机床本体精度,X、Y坐标工作台采用了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作驱动单元直接驱动滚珠丝杠,同时采用了带螺距补偿功能的全闭环控制,可以利用数控系统对机床的定位精度误差进行补偿和修正。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小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的加工精度下降,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运丝系统方面采用特殊(大多数采用金刚石)电极丝保持器,保持电极丝的相对稳定,减小加工过程中电极丝的张力变化。冷却系统方面改变常用的粗放冷却方式,采取多级过滤并对介电常数等关键参数加以控制,确保精加工的顺利进行。控制软件方面提供开放的加工参数数据库,可以根据材料的质地、厚度、粗糙度等条件选择对应的加工参数。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多次切割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也将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采用多次切割技术后,虽加工质量有明显提高,但它仍然属于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范畴,切割精度和光洁度仍与低速走丝机存在较大差距,且精度和光洁度的保持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中走丝机”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以及使用消耗少等特点,因此也有其生存的空间,目前执行的标准仍然是高速走丝机的相关标准,因此生产企业在对用户的宣传上要注意,一定要实事求是。
电火花线切割分类
区分快走丝线切割,中走丝线切割,慢走丝线切割。
1: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的走丝速度为6~12 m/s,电极丝作高速往返运动,切割精度较差。
2: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是在快走丝线切割的基础上实现变频多次切割功能,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工艺。
3: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的走丝速度为0.2m/s,电极丝做低速单向运动,切割精度很高。
④ 线切割中切出的工件上大下小是什么原因啊
除了导轮和轴承要更换之外,可能钼丝松了也说不定,经常紧一下钼丝
⑤ 线切割中引起工件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1、工件淬火后应力的影响
一般工件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加工,会发生开裂变形的大多回为淬火答工件。淬火后的工件表面受压应力,内层受拉应力,工件处于应力平衡状态。但在工件进行线切割加工时,已加工过的部位应力得到释放,其外表面的淬硬层趋向膨胀,心部的非淬硬层趋向收缩,导致工件变形。
2、工件装夹的影响
在装夹工件时,夹具本身制作不精确,且与工作台固定不牢靠,或者是出现装夹时定位、找正不准确,甚至夹紧力不均匀,造成工件局部受力过大,均会导致加工工件产生变形。
3、工件上磨削裂纹的影响
线切割加工多为工件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在线切割加工进行之前都应安排平磨工序。但平磨时如果措施不当,工件表面极易出现微小甚至不易发现的裂纹。而在线切割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应力的重新分布,会使这些细小的裂纹延伸扩展,造成更大的裂纹或开裂,导致工件变形。
⑥ 线切割生产造成误差的原因都有哪些
线切割生产造成误差是指切割完成拿到的工件与原对其生产结果期望值的差距。这个差距可能来自机床精度,可能来自材料的变形,可能来自计算的失误,也可能来自机床计算控制的错误。要控制误差,就得找出原因,解决原因之后就可以解决问题。
1、计算失误:这是人的原因,是可以验算,可以证明的,也是可以早期发现的。中间计算过早的四舍五入,多次重复使用一个位数不够的无理数(如多齿形时),十进角度制与度分秒制混淆等。
2、机床控制错误:发生的频次是极少的,因为现今的机床控制系统是久经考验,技术成熟的。人为制造的错误它会拒绝接受,它接受下来也可以在加工前校验或回零检查。因多次旋转平移所累计的误差回零检查也可以发现。
3、机床的精度:这通常是指机械精度,是实际值与理论值的那个差值。产生这个差值的最直接原因是回差和直线度、垂直度。这个差值的范围应该在0.005~0.02mm以内,这个数值是可以测量的,可以调整的,就现今机床结构来说,要使这个误差值控制在0.02mm以下是很容易的,而要到0.005以下又是很困难的。
4、材料变形:只要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计算完了要预演,输入完了要校验,开工之前要校零,手轮刻度要核对。自己没算错,机床也没走错都应有充足把握,所剩就是变形了,只是变形的原因和克服的办法要仔细琢磨了。
线切割生产工件产生误差无非就这几个原因,好好分析一下,根据其产生原因解决就可以了。
⑦ 线切割割出的工件变形是什么原因
分段加工吧,两对边先加工,再割另外两边。
快走丝的话还好点,慢走丝因为水温,水压等原因加工的时候容易变形,这个时候两对边先开粗,然后松下压板,再锁紧,再修刀。这样变形会小点。
⑧ 线切割进行大厚度切割都有哪些原因及解决措施
线切割机在进行大厚度的切割时是比较困难的,可不是丝架能升多高,就能切多厚。受放电加工蚀除条件的制约,厚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加工就会变得很不稳定,直至有电流无放电的短路发生。伴随着拉孤烧伤很快会产生断丝。在很不稳定的加工中,切割面也会形成条条沟槽,表面质量严重破破坏。切缝里充塞着极粘稠的蚀除物,甚至是近乎于粉状的碳黑及蚀物微粒。所以大厚度切割的厚度有一定的制约值。
大厚度通常是指200mm以上的钢,至于电导率更高,导热系数更高或耐高温的其它材料还到不200mm,如紫铜,硬质合金、纯钨、纯钼等,70mm厚就已非常困难了。
大厚度切割困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足够水的进入和交换,间隙内不能清除蚀物,不能恢复绝缘,也就无法形成放电。
2、间隙内的充塞物以电阻的形式分流了脉冲源的能量,使丝与工件间失去了足够的击穿电压和单个脉冲能量。
3、钼丝自身的载流量所限,不可能有更大的脉冲能量传递到间隙中去。
4、切缝中间部位排出蚀除物的路程太长,衰减了的火花放电已形不成足够的爆炸力,排污力。
5、材料原因,大厚度存在杂质和内应力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强了。切缝的局部异常和形变机率也就大了。失去了切割冲击力,却增大了被短路的可能性。
解决大厚度切割的主要矛盾,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单个脉冲的能量(单个脉冲的电压、电流、脉宽,这三者的乘积就是单个脉冲的能量)。加大脉冲间隔,目的是钼丝载流量的平均值不增大的前题下,形成火花放电的能力,火花的爆炸力被增强。
2、选用介电系数更高,恢复绝缘能力更强,流动性和排污解力更强的冷却液。
3、大幅度提高脉冲电压,使放电间隙加大,水进入和排出也就比较容易了。
4、事先作好被切材料的预处理,如以反复锻造的办法均匀组织,清除杂质,以退火和实效处理的办法清除材料的内应力。以去除大的余理的办法使材料应力得到充分释放。
5、提高丝速,更平稳的运丝,使携水和抗据短路的能力增强。
6、人为编制折线进给或自动进二退一的进给方式,使间隙被有效扩大。
⑨ 线切割割东西时 中途 回退。什么原因
是不是短路了,回退的速度很慢,而且还没有火花是吗,